第1045章 鍾繇出使

劉璟和司馬懿進官房坐下,有侍衛給他們上了茶,司馬懿這才低聲道:“曹操派鍾繇爲特使,已前往交州。”

劉璟眉頭一皺,“消息可靠嗎?”

“應該可靠,是楊添傳來的消息。”

劉璟負手在房間走了幾步,回頭對司馬懿道:“曹操是想利用交州來牽制我,形成南北呼應之勢,這並不奇怪,我只是奇怪曹操怎麼會派鍾繇爲使者?”

“這一點微臣倒想到了,這應該和鄴都最近爆發的建安七子案有關係,曹丕藉機剷除曹植勢力,連清河崔氏也被波及到了,而鍾繇是曹植的主要支持,曹操是爲了保護他,纔派他出使交州。”

劉璟點了點頭,“你說得不錯,應該是這個原因,不過崔氏涉案倒不完全是爲了剷除曹植勢力,我倒覺得和曹操的出丁令有關係。”

司馬懿不解,“殿下,出丁令不是不了了之了嗎?”

“怎麼會不了了之呢?”

劉璟冷笑一聲說:“出丁令和漢國的土地重置令如同一轍,事關曹魏生死存亡,曹操怎麼可能不了了之,他動不了軍隊權貴,便拿一向反對他的士族開刀,清河崔氏有良田萬頃,藏匿流民數千人,崔家不把這些人口和良田交出來,曹操是絕不會罷休,收拾了清河崔氏,下面就是弘農楊氏,所有的士族都逃不掉,這是曹操很多年前就想做的事情,現在再也拖不下去了。”

司馬懿嘆息一聲,“他動了士族的利益,無疑自毀根基。”

“那也沒有辦法,曹魏的自耕農已減少近半,官府稅賦收入銳減,如此下去,他曹操拿什麼養活軍隊?去年陳羣就對我說過,出丁令最早是由荀彧提出,當初叫做公田令,私家擁有五頃土地以上,十畝須交官四畝,連同土地上的人口一起,後來推行不下去,去年陳羣提出了改良措施,只要人不要地,所以改爲出丁令。”

“這又是爲何?”司馬懿笑問道。

“很簡單,現在官府有足夠的耕地,卻沒有農民耕種,所以陳羣就建議曹操,只需逼迫各地豪強將藏匿的人口交出來,土地可以放過,有了人口便可以集中屯田,重新推行井田制,如同交州一般。”

司馬懿嘆息一聲,“各地豪強也不傻,沒有農民耕種,他們手中的土地又有何用?難怪還是推行不下去,現在用強迫手段,偏袒權貴,只針對士族,我估計就算成功,也會極大動搖曹魏根基。”

劉璟沉思片刻道:“曹操心裡很清楚,他根基不是士族,早在他推行寒門法家,殺邊讓、孔融之時,便已和士族對立了,他的根基是支持他的權貴,而剷除支持漢國的士族,同時奪取他們的人口土地,豈不是一舉兩得。”

“那殿下就眼睜睜地看着曹操打擊士族,而無動於衷嗎?”

劉璟意味深長地笑了起來,對司馬懿道:“如果我擊敗曹操,統一天下,那我該怎麼對付這些士族,怎麼讓他們交出人口和土地?這一點仲達想過嗎?”

對於劉璟的腹黑,司馬懿不是一次兩次體會到了,他今天又一次感受到了,司馬懿心中嘆息一聲,只得默默無語,劉璟又負手道:“大漢王朝就是因爲豪強割據而天下大亂,任何諸侯在起兵之初都要依靠豪強地主的支持,可一旦成了氣候,又必須掉過頭對付這些曾經支持他們的豪強地主,袁紹如此,曹操也是這樣,這就是帝王之術,千百年來周而復始,高明君王會尋找一個平衡點,也就是所謂中庸之道,我也希望能找到這樣的平衡點,追隨我的功臣應該享受榮華富貴,應該擁有土地,但不能過分,必須保持一個限度,漢制中早有明確,只是綱常敗壞,這些制度都名存實亡了,我既然復興漢室,就是要重建制度,再立綱常,此漢非彼漢,仲達能理解嗎?”

司馬懿起身道:“微臣能理解!”

劉璟笑着點點頭,“這個話題太大,一時談不完,改天再談吧!我們再說說鍾繇出使交州,仲達覺得我們該怎麼辦?”

“微臣覺得要標本兼顧,一方面要阻止曹魏和交州結盟,另外一方面要積極準備南下攻打交州,這纔是本,不能再拖下去了。”

劉璟走到窗前,沉思良久道:“如果我們在交州扶持一個勢力,用來牽制住劉備,便暫時放過交州,仲達以爲如何?”

“殿下的意思是養狼制虎,可就怕虎狼聯手,我們反受其害。”

劉璟點了點頭,“仲達說得不錯,只有剷除劉備,統一交州,纔是治本之道,事實上,甘寧和陸遜已經在着手準備了。”

說到這,劉璟回頭對司馬懿笑道:“既然曹操派鍾繇出使交州,仲達也替我出使一趟交州如何?”

司馬懿明白劉璟的意思,起身行禮道:“微臣願爲殿下分憂!”

自從幾年前劉備的北伐野心破滅後,交州遭到了沉重打擊,經過數年的臥薪嚐膽,交州的兵力又漸漸恢復到三萬人,交州人口稀少,這是交州能養活的最多軍力。

當然,當年的北伐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交州最終還是佔領廬陵郡,作爲交州軍北上的通道。

這天上午,一艘百石客船緩緩靠近了贛縣碼頭,贛縣位於廬陵郡南部,是贛江上的重要商埠,雖然人口不多,但商業卻很發達,每年春秋兩季,大量山貨及藥材在這裡集散上船,運往荊州或者江東。

此時已經初冬時節,贛縣碼頭略顯得有些冷清,十幾艘破舊的貨船停泊在碼頭旁,但碼頭上卻有數十名交州士兵,中間則是一名三十歲左右的文士,正是劉備的記室主薄馬謖,旁邊還有贛縣縣令、縣丞等一羣地方官。

馬謖是奉劉備之令前來迎接曹操的特使鍾繇,鍾繇的隨從已先一步抵達南海郡番禹城,向劉備送去了曹操的親筆信,劉備極爲重視,立刻令馬謖前來贛縣迎接特使鍾繇。

江東滅亡的消息已經傳到了交州,令交州上下十分緊張,諸葛亮認爲漢軍在滅亡江東後,下一個目標必然是交州,只有掃除了交州這個後顧之憂,漢軍才能全心和曹軍逐鹿中原。

“使君,來了!”一名士兵指着遠處出現的客船喊道。

馬謖神情有點緊張,特使竟然是以書法而名聞天下的鐘繇,令他心生敬慕,片刻,客船靠岸,幾名隨從簇擁着一名身着青袍小帽的老者上了岸。

馬謖連忙迎上前施禮道:“閣下可是鍾軍師?”

鍾繇笑着點點頭,“然也!”

馬謖大喜,連忙道:“在下是皇叔記室主簿馬謖,奉劉皇叔之令前來迎接鍾軍師。”

鍾繇微微一笑,拱手還禮道:“原來是馬良之弟,久仰了。”

馬謖心中有些不快,對方是因爲他的兄長馬良纔對他有所久仰,不過話又說回來,他們在交州多年,恐怕中原早已把他們忘記。

心中雖然有點不舒服,但馬謖卻不敢怠慢,立刻令人牽馬過來,對鍾繇道:“前方河中亂石林立,水流湍急,不能再行船,我們先騎馬南下,過了大餘山,到龍川縣後再上船前往番禹。”

“哦!這裡去龍川縣還有多遠?”

“大約要走五天。”

鍾繇沒有再說話,翻身上馬,跟隨着馬謖等人向南而去

番禹縣也就是從前趙佗建立的南越國都城,交州的政治中心原本在交趾,但因爲士燮家族在交趾經營多年,和蠻族、佔族等部落多有聯姻。

雖然劉備軍隊滅亡了士家,卻遭到了蠻族和佔族兩大部落的敵視,劉備幾次想緩和關係都遭到兩大部落的拒絕,派去的使者也被殺害,劉備只得將統治中心定在南越國都城所在的番禹縣。

番禹縣也就是今天的廣州,位於零丁洋口,又有兩江交匯,水運交通便利,諸葛亮爲此建立了一支五千人的水軍,擁有三百餘艘大小戰船,同時建立官船貨運,使廬陵郡、蒼梧郡和鬱林郡等地的糧食物資能通過水運,源源不斷運到番禹城。

劉備一直渴望北歸中原,對經營交州也不是很盡心,他只是把交州當做自己的臨時駐腳之地,但自從幾年前的北征慘敗後,劉備的北征之心遭遇沉重打擊,開始用心經營交州。

他任命諸葛亮的軍師將軍,全權主管政務,從益州過來的王累和黃權爲左右侍中,協助諸葛亮主管政務,又任命孫乾爲鬱林郡太守,簡雍爲蒼梧郡太守,糜竺爲廬陵郡太守,再令關羽、張飛、陳到、劉封等大將掌控軍隊,日夜操練,準備伺機奪取建安郡。

這也是諸葛亮所獻的北擴策略,不謀荊南,以避開強敵,轉而謀取江東,建安郡地域廣闊,物產豐富,如果能奪取建安郡,便可以爲將來繼續北上奪取臨海郡甚至會稽郡打下基礎。

劉備深以爲然,他早已發現江東逐漸衰敗,已不復從前的強大,他或許惹不起漢國,但他可以謀取江東,也同樣滿足他北上的渴望。

就在劉備準備謀取江東之時,卻傳來江東被劉璟攻滅的消息,令劉備極度震驚,而就在這時,曹操的使者鍾繇抵達了交州,與此同時,蒼梧太守簡雍派人送來消息,漢王劉璟特使,漢國兵部尚書司馬懿也抵達了蒼梧郡。

第693章 關中收官(下)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488章 走投無路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198章 告密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67章 竹林試刀第1122章 新主即位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422章 諸葛出使第71章 冤家路窄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935章 意外發現第463章 孫尚香的選擇(中)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208章 諸葛不在家第608章 劉璟的困惑第698章 最後的收穫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784章 久別返家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80章 初獲良才第94章 不想遇見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132事態嚴峻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857章 重重包圍第945章 江東決策第464章 孫尚香的選擇(下)第145章 離別如江水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152章 主堂爭執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40章 蒯越之勸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88章 賈文和之計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294章 兄妹之爭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522章 智取武陽第276章 損兵折將第225章 特殊嫁妝第17章 禮尚往來第353章 蘄春風雲(一)第665章 斷旗示警第36章 赤壁酒館第147章 欺上瞞下第847章 把話挑明第441章 柴桑突圍(上)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218章 危機突發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852章 激戰區水(下)第603章 魏延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