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升職風波

朱夫人就是陶政之妻,陶湛的大嫂,爲人賢惠開明,和陶湛關係不錯,兩人常有往來,陶湛他們搬入未央宮後,她也來過一次。

朱氏的兄長便是當年的柴桑縣令朱珣,他曾任御史大夫,現出任江夏太守,陶湛也想找朱氏談談兄長之事,她來得正好,便點點頭,“請她進宮!”

不多時,朱氏在侍女的引領下,走進了陶湛的起居房,朱氏施禮道:“參見王妃!”

“大嫂別客氣了,都是自己人,快快請坐!”

陶湛請朱氏在火盆前坐下,見她凍得滿臉通紅,便笑道:“這麼冷的天,我都不想出去了,大嫂還有雅興跑來。”

朱氏嘆息一聲,“若不是爲你大哥之事,我也不會這麼冷的天跑出來。”

“大哥怎麼了?”陶湛喝了一口熱茶,神色平靜地問道。

朱氏有些難以啓口,她知道陶湛的脾氣,從不願陶家因她王妃身份獲益,這兩年對陶家雖然好一點,但那也是陶家付出了很大代價的緣故,不過在原則問題上,她卻從不肯鬆口。

朱氏無奈,丈夫求她幫忙,她又不能不說,朱氏只得硬着頭皮道:“你大哥要被調入長安出任少府寺卿一職,你知道嗎?”

“我聽說了,但好像已經定下來了,還有什麼意外嗎?”

“你大哥說,這件事還沒有最後定下來,只是政事堂通過了,漢王殿下還沒批准。”

陶湛不解問道:“那大哥是什麼意思,他不想進京嗎?”

“那倒不是而是是不太妥當。”

“不太妥當?這是什麼意思?”

朱氏嘆了口氣道:“當初他出任靈州經略使,和成都、襄陽的雄郡同等,按照正常的升遷,他應該是升任尚書或者侍中,可現在卻出任少府寺卿,這是大郡太守升遷的位置,所以”

“所以他覺得不公平,他覺得自己應該再升一級,最好能出任相國,對不對?”

陶湛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銀牙緊咬道:“他爲什麼一定要升職,難道平職調動就不可以嗎?八年前他還是一個小小的武昌縣尉,既不是天下名士,也不是科舉出身,八年就當上了少府寺卿,難道他還不滿足嗎?”

朱氏感覺到陶湛的滿腔怒火,她滿臉通紅,這卻不是因寒冷,而是心中羞愧,半晌她才低聲道:“你大哥也不至於如此不明事理,只是七相還缺一相,而且中書令一直空缺,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實在是難以放棄這個誘惑。”

陶湛並不知道爲什麼七相會缺一相,也不明白中書令爲什麼一直空缺,但她畢竟是王妃,要比一般人明白事理,她知道宰相是國之重器,非才智超絕之人不能擔任,而她兄長資質平庸,丈夫對他的評價也只有‘勤勉’二字,比兄長才能高得多的人都不敢奢望,她的兄長卻盯住了,多麼自以爲是啊!

就在這時,兒子劉致在門口道:“母親,孩兒可以進來嗎?”

兒子來得正好,陶湛便點點頭,“進來吧!”

劉致走了進來,卻發現舅母也在,連忙跪下施禮,“參見母親,參見舅母!”

朱氏也很喜歡這個外甥,要是平時,她一定會把劉致拉過去,摸摸他的頭,問他學業、身體之類,但今天朱氏心中有事,房間裡的氣氛也比較尷尬,她只得勉強笑了一笑。

陶湛把兒子拉到身邊坐下,笑問道:“你功課做完了?”

劉致點點頭,“已經做完了,孩兒想去冰上玩一玩,特來請示母親。”

“你可以去!”

劉致大喜,起身剛要走,陶湛卻叫住他,笑問道:“你先回答孃的一個問題,再去玩!”

“母親要問什麼?”劉致垂手恭恭敬敬道。

“你現在還天天去政事堂嗎?”

“基本上每天都去。”

“那我問你,爲什麼政事堂只有六個相國?爲什麼中書令之職一直空缺?”

“真是巧了,今天徐伯父也在和父親談這個問題。”

“那你父親怎麼說?”

劉致有點猶豫,他在政事堂一年多了,已懂得有些話該說,有些話不該說,像涉及相位這種敏感的話題是絕對不能在舅母面前說出來。

陶湛看出兒子的猶豫,便笑道:“你儘管說吧!沒有關係,你舅母不會出去亂說。”

劉致無奈,只得低聲道:“七相是在攻打江東時擴容,父親的本意是,江東一人入相,交州一人入相,這樣完成南方統一,也能平衡地域權力,至於中書令,父親原本想讓賈閣老出任,但賈閣老年事已高,不能再任實職,徐相國就建議,請賈閣老任虛職,實職留給鍾繇,父親也看中了鍾繇,以他的資歷,可以出任中書令。”

陶湛點點頭,“你去吧!”

“孩兒告辭!”

劉致向母親和舅母行一禮,匆匆去了,陶湛也沒有說話,而是慢慢喝茶,朱氏嘆息一聲,“我明白了,你大哥確實有點昏頭,我去告訴他。”

“大嫂,我的意思是希望大哥不要進京,繼續在地方爲官,我希望他至少要在一個地方爲官五年以上,纔有厚積薄發的資本,大嫂明白我的意思嗎?”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回去勸他。”

“讓他主動提出繼續留任靈州,我這邊再和漢王說一說,這件事就這樣決定了。”

陶湛拿出了王妃的氣度,不容反地做出了決定,這還是她對兄長仕途問題做出的第一次決定,但她也是忍無可忍,兄長太急於靠攏權力圈,不是一件好事情,她必須壓制住兄長浮躁的苗頭,讓他好好在靈州再呆三年,朱氏心中雖有不甘,但也不敢和王妃硬頂,只得答應一聲,匆匆告辭而去

入夜,劉璟燙腳上了牀榻,坐在牀榻上仔細欣賞鍾繇的書法,讚不絕口,陶湛坐在他身旁,她見丈夫興致頗好,便對他道:“今天大嫂來找我了。”

劉璟一怔,笑問道:“這麼冷的天過來,她有什麼要緊事嗎?”

“爲我兄長之事唄!”

劉璟明白妻子的意思,他索性放下書法,笑問妻子道:“怎麼了?”

“夫君是不是要調他來長安任職?”

“是有這個打算,我想調他進京出任少府寺卿,他精於計算,這個職位比較適合他,難道他不想出任這個官職嗎?”

“他說相國缺少一個,他有了這個想法,讓大嫂來找我,結果被我罵了一頓,我罵他們自不量力,才當了八年官,就想出任相國。”

劉璟瞭解妻子的性格,絕不是在暗示自己給兄長相位,她真是在罵他,劉璟也不生氣,啞然失笑道:“他現在還沒有資歷出任相國,能力也不夠,我這次調他進京出任少府寺卿,是因爲陶家在平定河西反叛中做出了很大貢獻,捐出十萬頃良田,還有無數糧食和布匹,讓我過意不去,也算是我給陶家的一種補償。”

陶湛起身向劉璟深施一禮道:“夫君厚待陶家,令臣妾感動,但這樣照顧兄長,非但不會讓他上進,反而會害了他,短短八年時間,兄長便從一個小小縣尉升爲邊疆重臣,又調爲朝廷高官,手握重權,他心態已經開始浮躁,居然窺視不該屬於他的職位,這就是因爲他太順利了,臣妾懇求殿下不要縱容他,要磨練他的意志,讓他變踏實下來,做一個好官、名臣,這纔是對陶家的回報。”

劉璟連連點頭,“你說得很對,是我考慮不周。”

陶湛又道:“我已讓大嫂回去帶話,讓他自己申請回靈州,繼續再呆幾年再說。”

劉璟笑道:“靈州恐怕不行了,已有任命,不過我正好要調馬良進京,讓他接替馬良爲上郡經略使吧!安心再好好爲官五年,不過你剛纔對我說的那番話,要對岳父再說一遍,否則他會誤會。”

“我知道,我會寫封信給父親。”

,!

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763章 江東風雲(七)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584章 問責郡衙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198章 告密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509章 漢中失利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674章 聲東擊西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223章 有才至遠方來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631章 荀彧到來第86章 初戰于禁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996章 迎頭痛擊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80章 初獲良才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396章 陶家自省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764章 江東風雲(八)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996章 迎頭痛擊第871章 兩路出擊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664章 援軍到來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939章 假道滅虢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1124章 生死由天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161章 誘兵第716章 再擊枹罕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588章 南蠻僱傭軍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223章 有才至遠方來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379章 很爲難啊!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779章 江東風雲(二十三)第106章 絕妙好事第145章 離別如江水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185章 戰火再燃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437章 魯肅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