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賈詡之謀

這羣黑影一共百人,是江夏軍中的‘鷹擊兵’,也就是江夏軍中最精銳的特種士兵,這支隊伍的首領便是長得如猴子一般的軍侯劉正。

這支軍隊身經百戰,個個武藝高強,經驗都十分豐富,尤其擅長偷襲城池,針對不同的城池,他們有不同的應對手段。

在距離護城河約十幾步外,三名士兵拉開了黃肩弩,這是弩中之王,弩身長七尺,弓臂長一丈,須十石勁力方能拉開,殺傷射程可達六百步。

在弩身上是一支長一尺的大鐵箭,三人瞄準了城牆,扳動弩刀,‘咔!’一聲輕響,鐵箭如黑色閃電般射出,強大的勁力使它牢牢釘在城牆之上。

三名士兵又如法炮製,在一刻鐘內,十五支鐵箭被悉數釘在城牆之上,雖然不是整齊一列,但也相距不到數尺,遠遠望去,就像一架不規則的攀登支架。

劉正將一卷繩索背在身上,深深吸了一口氣,縱身輕輕一躍,抓住一支鐵箭,他身如猿猴般輕盈敏捷,藉助外牆上十幾支鐵箭的支撐,迅速攀爬上了城頭。

這裡是東北角,也是城頭防禦士兵最少之處,此時已是深夜,大部分士兵都擠在女牆之下睡覺,儘管趙儼是一個謹慎保守之人,警惕性很高,但並不代表所有人都和他一樣。

此時曹軍士兵佔領安陸郡已有一個多月,主戰場轉移到了江陵,安陸郡已經不重要,剛開始曹軍還是頗爲警惕,但一個多月後,江夏軍並沒有進攻安陸郡的意圖,警惕性也就一點點淡化,最後有點麻痹了。

曹軍除了形式上還是堅持巡邏外,但骨子裡已經沒有多少士兵把這種巡邏放在心上了,劉正向兩邊看了半晌,沒有一個巡哨士兵,他心中暗喜,將繩索套住牆垛,拋了下去。

城下士兵紛紛攀城而上,彎腰越過城牆,跳進了城內,很快便消失在一幢幢民房背後的黑暗之中,隨着百餘名鷹擊兵消失在城內,劉正確認他們沒有被發現,才最後一個跳進了城內,他們並不急於奪城,而潛入城中隱藏起來,等待信號。

。。。。。。

時間又過去了半個時辰,雲陽縣城終於燃起了耀眼的烽火,立刻被大營內的巡哨士兵發現了,曹軍大營內頓時緊張起來,‘當!當!當!’警鐘聲敲響,刺耳的響聲傳遍全營。

睡熟中的曹軍士兵紛紛醒來,開始手忙腳亂地穿系軍甲,一片忙亂,大營內開始喧鬧起來。

主將趙儼在睡夢中被鐘聲驚醒,他披上衣服,快步走出大帳,厲聲喝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一名巡邏士兵飛奔而來,單膝跪下稟報:“啓稟主將,前方烽燧燃起三柱烽火,應該是雲陽縣示警!”

趙儼吃了一驚,連忙小跑至營牆邊,走上了板牆,向南方望去,只見二十里外的烽燧燃起了三柱火光,這應該是五十里外雲陽縣發出了警報,在後面的兩座烽燧都跟着示警了。

趙儼心中很驚訝,江夏軍怎麼會在這個時候進攻安陸郡?這時,司馬懿也出現在板牆上,張遼雖然被調回樊城,但司馬懿最終被留下來輔佐趙儼,這也是曹操考慮到趙儼守成有餘,但進攻謀略不足,便讓司馬懿作爲補充。

司馬懿凝視南方片刻道:“很明顯,烽火既然是從雲陽縣方向傳來,江夏軍應該是乘船而至,趙帥,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有所應對!”

“司馬主薄未免有點操之過急吧!”

趙儼年近四十歲,與陽翟辛毗、許下陳羣、定陵杜襲並稱潁川四大名士,他也曾投靠劉表,但很快便棄劉表而走,在建安元年投靠了曹操,頗得曹操器重,從縣令、主薄,一直出任都督護軍。

他在屯田中表現出了極高的練兵才能,終於贏得曹操信任,雖是文官,也同樣讓他帶兵出征。

趙儼雖有才幹,不過文人相輕,對於比他小十歲的司馬懿多少有點不太放在心上,丞相讓司馬懿輔佐自己,他卻覺得司馬懿不過是一介書生,紙上談兵還行,真到了實戰,恐怕就不行了。

他特地將主薄兩個字咬得很重,提醒司馬懿注意自己身份,“主薄,現在敵軍情報不明,怎能輕易出兵,就算採取應對之策,也要摸清敵軍情況再說!”

說罷,他不理睬司馬懿,隨即命令身後副將臧霸道:“派一隊斥候去探查消息,有情況隨時來報!”

“遵命!”

臧霸立刻安排一隊斥候出營巡哨,趙儼似笑非笑地看了司馬懿一眼,轉身走了。

司馬懿臉色陰沉似水,趙儼的傲慢自負同樣讓他異常厭惡,相比之下,張遼就沒有趙儼這種文官架子,待人誠懇得多。

這時,于禁慢慢走到司馬懿身旁,低聲道:“其實我也覺得應該儘早出兵,埋伏在溳水旁,待敵船靠近,立刻倒油燒船,這種機會稍縱即逝,可惜趙將軍太保守了。”

司馬懿半晌才冷冷道:“要麼早做,要麼不做,總想萬無一失,哪有這麼好的事。”

他轉身向自己營帳走去,約半個時辰後,一名士兵跑來行禮道:“主薄,趙帥有請!”

司馬懿本不想去,但想一想,他還是起身向中軍大帳走去,大帳內燈火通明,趙儼正在地圖前沉思,司馬懿上前施一禮,“參見主帥!”

“司馬主薄來得正好!”

趙儼收了地圖笑眯眯道:“我已得到準確消息,一支數百艘大船組成的敵軍主力正向我們這邊駛來,離我們還有二十里左右,司馬主薄覺得要不要出兵?”

司馬懿想了想,雲陽縣距離這裡約五十里,才半個多時辰,敵軍船隊便行了三十里,這個速度非常快,而他們離溳水約五里,還要運火油過去,恐怕時間上來不及了。

司馬懿搖搖頭,“我覺得來不及了!”

趙儼臉上笑容消失,臉一沉道:“讓我出兵的是你,現在反對出兵的也是你,你究竟是什麼意思?”

司馬懿冷笑一聲,“刻舟能求劍否?”

趙儼大怒,轉身拂袖而去,只聽他在帳外令道:“傳我的命令,命臧將軍率三千士兵攜帶火油去溳水邊燒船,不得有誤!”

司馬懿暗暗嘆息一聲,丞相說得果然沒錯,這個趙儼守成有餘,進攻卻不足,火油就是江夏軍始造,他們怎麼可能不防備燒船,也罷!讓他得個教訓。

司馬懿也不再多言,只冷眼旁觀,等待臧霸的消息傳來。

.......

溳水在安陸縣一帶稍微收窄了,寬只有二十餘丈,僅夠大船調頭,在兩岸,是一望無際的黑漆漆的曠野。

沉沉夜色中,一支由數百支大船組成的船隊正沿着溳水向北方快速而行,船隊延綿數十里,氣勢壯觀,此時,在第一艘大船之上,賈詡緊張地注視着溳水兩岸。

“先生有發現嗎?”劉璟在一旁淡淡笑道。

賈詡搖了搖頭,“什麼也看不見,不過曹軍肯定會來焚船,這也是我所期待。”

說到這,賈詡又看了一眼文聘,笑道:“文將軍一定覺得很奇怪,我爲什麼希望曹軍來焚船?”

文聘點點頭,“我確實不明白,我想賈先生岸上或許有埋伏,利用大船爲誘餌,只是這似乎有點太淺顯了。”

賈詡笑了起來,“我確實是用船隊做誘餌,相信曹軍一定會來燒船,不過我的用意卻是趙儼,此人做事謹慎過頭,有時又會盲動,一但遇挫,他便會立刻收縮,不敢再有任何冒險之舉,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如此,我相信這一次他也不會改變。”

文聘默默點頭,他這才明白賈詡的深意,還是他看問題太淺了一點,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賈詡正是做到了這一點。

“那麼司馬懿呢?”旁邊劉璟笑問道,他始終關心司馬懿。

“司馬懿最大的問題就是他的資歷不足,他是文官,趙儼也是文官,文官相輕,文將軍覺得趙儼會聽司馬懿的計策嗎?”

文聘遲疑一下,“這個....我不知道。”

賈詡淡淡一笑,“名士們有個不好的毛病,就是把自己的名望看得太重,其實我也是一樣,一旦做錯事,很難承認是自己的責任,儘量推卸給別人,趙儼自然也是一樣,一旦兵敗,他一定會把責任推給司馬懿,這幾乎是官場的鐵律,位卑者擔責。”

就在這時,一支火箭忽然從岸上騰空而起,赤亮的火光照亮了天空。

第219章 東撤第935章 意外發現第729章 世子暗鬥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1032章 同室操戈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66章 華麗一筆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520章 倉促迎戰第37章 少女人質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1127章 漢魏決戰(上)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185章 戰火再燃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284章 南陽噩耗第391章 功虧一簣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693章 關中收官(下)第459章 荊吳談判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80章 初獲良才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72章 無理取鬧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96章 欲迎還拒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33章 劉表的心事第1117章 攻打井陘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345章 初爲人父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275章 鑽入圈套6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845章 滿城搜捕第28章 初臨武昌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708章 達成妥協第884章 士卒譁變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539章 返回襄陽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474章 反戈一擊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161章 誘兵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445章 曹操特使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354章 蘄春風雲(二)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592章 雷霆之怒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擇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21章 一簡戰書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90章 血戰突圍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66章 華麗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