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舉棋不定

武昌城外,徐庶將魯肅送上了坐船,徐庶拱手笑道:“希望子敬在請示吳侯之後,早日歸來,我們期待和子敬重逢,我很期盼那時是我們共飲美酒之時。”

魯肅只勉強的笑了笑,“我會盡力而爲!”

“子敬,保重!”

船隻起航了,漸漸離開了武昌碼頭,魯肅站在船頭,怔怔望着滔滔長江水,不禁心潮起伏,他不知該怎麼回去向吳侯稟報,江東能承受失去蘄春郡和豫章郡之痛嗎?

可是它們已經事實上被荊州軍佔領了,除了承認現實,江東還可能奪得回來嗎?

魯肅禁受不住江風吹蕩,他忍不住想大喊大叫,以發泄他內心的憤懣

就在魯肅離開武昌返回江東的同一時刻,巴蜀的局勢也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無論是東州士還是巴蜀本土派系都感受到了來自外面的威脅,這種威脅是從曹軍南下開始。

劉璋大爲恐慌,派法正出使曹軍,試探曹操的目的,雖然曹操在赤壁戰敗,但並不能消除劉璋心中的不安,劉璟的強勢崛起讓他感到十分不安,他急需在東面建一道籬障。

而這個時候,劉備向他表達了兩家聯合對付劉璟的心願,劉備的提議得到了巴蜀本土派的支持,劉璋受到巫女的鼓動,最終決定聯合劉備,共同對付劉璟西進。

不過劉璋並不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他意志不夠堅定,性格懦弱,容易被旁人左右,這些缺陷無論如何都不應是一個君主的品格,這也和劉璋本人的經歷有關。

中平五年,劉焉向漢靈帝建言設立州牧總管各地軍政大權,自己出任益州牧,隨後,出任奉車都尉的三子劉璋受朝廷派遣詔諭劉焉,劉焉就把他留下不再返回朝中。

在數年後的李催之亂中,劉焉的長子和次子被殺,劉焉也在憤恨中病逝,劉璋便接任了父親的益州牧之職,至今已有十五年。

劉璋已年近五十,身材中等,長年的錦衣玉食使他體型略胖,一雙細長的眼睛總是閃爍着狐疑的目光,劉璋沒有什麼野心,他最大的期盼就是讓他再過二十年的富貴生活,這樣,他也對自己的一生也就滿足了。

在成都州衙內,劉璋坐在寬大的白玉鑲金榻上,眯眼聽別駕張鬆的彙報。

張鬆是成都本地人,也是巴蜀三大本土派中蜀北派的領袖,他很清楚劉璋不是守成之主,在南方穩定時,劉璋還能保住位置,但隨着曹軍南下,打破了南方的勢力平衡,眼看着南方爭霸時代來臨,巴蜀已經漸漸保不住了。

這個時候,每個人都要選擇自己的位子,張鬆作爲巴蜀派領袖,自然對荊州之主劉璟心懷排斥,他對劉備很有好感,極力支持劉備入蜀。

“微臣得到消息,劉璟軍隊襲擊秭歸縣得手,很明顯,劉璟是準備進攻巴蜀了,臣很擔心巴東龐太守會暗助荊州軍,臣建議調離龐羲,加強巴東郡防禦。”

半晌,劉璋才緩緩問道:“你是說,龐羲和劉璟有勾結?”

“微臣不敢這樣說,但劉璟更符合東州人的利益,州牧若不及早控制東州人勢力,益州必被其所亂。”

劉璋雖然不是一個雄才大略之人,但他也算有正常人的智力,十幾年來,東州士向他述說如何慘遭巴蜀本土派的壓迫,巴蜀又控告東州士侵害蜀民利益,劉璋的耳朵已經聽出老繭了。

此時張鬆提醒他注意防禦劉璟,但張鬆的劍卻指向龐羲,這讓劉璋着實有些厭煩。

他忍住不悅道:“劉璟的野心我知道,我自然會考慮怎麼防禦他,但在這個緊要關頭,我還是希望巴蜀內部不要亂,大家一致對外,這纔是我想聽到的建議。”

張鬆見劉璋誤解了自己的意思,他連忙要解釋,劉璋卻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不不耐煩道:“已經到中午了,我有點乏累,有什麼事明天再說吧!”

張鬆無奈,只得起身告辭,見他走遠,不由冷冷哼了一聲,起身道:“回後宅!”

幾名心腹近侍簇擁着劉璋向後宅而去,一直來到了聞香院,所謂‘院’,其實就相當於宮殿,由數十座樓臺亭閣組成的建築羣,這裡住着劉璋最寵愛的小妾雲氏,雲氏小名玉竹,身材細高,肌膚潔白如玉,大家又稱她玉竹姬,璋妻妾頗多,玉竹姬嫁給劉璋已有兩年,雖然尚無出,但劉璋對她的寵愛卻一絲一毫不減。

雲氏年約二十歲,是蜀中商人云紹的小女兒,長得極爲嬌媚,且擅長房中術,將劉璟迷得神魂顛倒,不僅把最好的內宅給她,而且封其父兄高官厚爵,同時將成都郊外最肥腴的五百頃土地也賞給了她的父親。

所以成都這兩年流行一句俚語,‘與其讀破萬卷書,不如生女如玉竹。’

雲氏早已聽說劉璋到來,她盛妝籠翠,帶領一羣丫鬟在門口等待,當劉璋身影出現,她立刻迎上去跪地,輕啓朱脣道:“臣妾玉姬兒恭迎將軍!”

劉璋連忙扶起她,笑眯了眼,“本來心中煩亂,可一見了愛姬,我什麼煩亂都沒有了。”

雲氏柔柔弱弱站起身,半倚在劉璋身上,在他耳邊嬌聲道:“臣妾置了一桌酒席,願陪將軍飲一杯。”

“好!正和我意。”

劉璋摟着她的楊柳腰,兩人進了內堂,內堂裡已經置了一桌酒席,雲氏替劉璋脫去外袍,挽着他的胳膊入席,她抿嘴一笑,伸出芊芊玉手給劉璋倒了一杯酒,“將軍來晚了,我要先罰將軍一杯。”

“玉竹兒罰我,我當然要喝!”

劉璋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雲氏提起銀壺又給他斟滿酒,這才若無其事問道:“剛纔將軍說心煩意亂,遇到了不順心的事,不妨給玉竹說說,我願爲將軍解憂。”

“哎!其實也沒有什麼事,大臣們借荊州威脅來互相攻擊,讓人心煩。”

“將軍可是說劉璟之事?”

劉璋一怔,“愛姬也知道劉璟?”

雲氏眼睛笑成彎月,嬌聲說道:“將軍忘記我父親是做什麼的嗎?他經常去荊州做生意,見多識廣,其實將軍可以問問我父親,總比問那些不知情,而且還有私心的大臣要強得多,將軍說是不是?”

劉璋是個耳根極軟之人,聽愛妾這麼一說,他也動心了,是可以問問雲紹,他便笑眯眯道:“等我睡好午覺,下午就問一問岳丈大人。”

“將軍壞死了,來!我敬將軍一杯。”

下午,一名五十餘歲中年男子在侍衛的引領下,匆匆走進了劉璋的官房,此人便是雲氏的父親雲紹,他原本是巴東郡的一個小商人,長年往來於荊州和巴蜀,販賤賣貴,漸漸地手中有了一點積蓄。

雲紹便開始考慮在官場上發展,通過各種鑽營,他和巴蜀太守龐羲的關係變得十分密切,在龐羲的牽線下,終於讓劉璋見到了女兒玉竹,結果大獲成功,女兒深得劉璋寵愛,雲紹本人也成爲巴蜀第一貴戚。

雲紹走進官房,跪下行禮,“微臣拜見州牧!”

劉璋連忙扶起他,“阿翁不要這樣,我們是親戚,以常禮相待便可。”

“多謝州牧,不知州牧找我來,有什麼事?”

“聊聊罷了,阿翁請坐!”

雲紹坐了下來,其實他心知肚明,劉璋爲何找自己,他早就和女兒打過了招呼。

劉璋沉吟一下問道:“阿翁常去荊州往來,感覺劉璟此人如何?”

雲紹呵呵一笑,“從前荊州被蔡、蒯、黃、龐四大世家掌控,但自從劉璟掌權後,他對這四大世家打壓很厲害,黃祖直接消亡,蔡、蒯兩家土地沒有了,只剩下一點老底,龐家也交出了土地,專心教書,現在荊州基本上沒有了大族世家,官府的權力也相應大了很多,應該說,劉璟還是一個很有能力魄力之人。”

劉璋點點頭,“我也聽說曹操很誇讚他,不過阿翁覺得他真是要謀我巴蜀嗎?”

“這個我不太好說。”

“阿翁是有見識之人,但說無妨。”

雲紹想了想道:“我在江陵也認識一些官府之人,聽他們說起,劉璟將敵人劃爲三等,一是曹操,其次是孫權、劉備,三才是州牧和張魯,如果說他要謀巴蜀,我覺得早晚有一天他會考慮,但應該不是現在。”

“此話怎麼說?”劉璋連忙問道。

“從他的敵人來看,他要對付的應該先是劉備,剷除後顧之憂,然後纔會考慮巴蜀,在劉備沒有被剿滅之前,我覺得他暫時還不會考慮巴蜀,否則劉備趁荊州空虛,襲擊他的老巢,那纔是得不償失。”

劉璋緩緩點頭,他竟有一種撥雲見日之感,“還是阿翁有見識啊!”

沉吟一下,劉璋又問道:“可是他爲何要佔秭歸?”

雲紹呵呵一笑,“我很瞭解秭歸的位置,劉璟佔秭歸應該是針對劉備,而不是針對州牧,他是怕劉備佔了巴蜀,成爲自己的勁敵,一旦劉備從西路進攻,孫權從東路進攻,腹背受敵,荊州就完了,說句不好聽的話,劉璟還沒有把州牧放在眼裡,他的勁敵其實是劉備。”

雖然是有點讓劉璋不舒服,不過他也一顆心放下,相對於劉璟的重視,巴蜀對他才更爲重要,這時,雲紹又道:“其實我覺得劉備纔是我們的大敵,要遠遠超過劉璟。”

“這這怎麼說呢?”劉璋有些不解。

“其實很簡單,劉璟有足有富庶的荊州,他並不缺基業,但劉備卻不然,他佔據荊南,人口稀寡,土地貧瘠,根本就難以積蓄養兵,就像我做生意一樣,沒有本錢,這個時候他最渴望的,就是佔據一塊富庶之地,荊州他打不過劉璟,對付江東他也實力不濟,那麼他必然會打巴蜀的主意,難道州牧沒有想到嗎?他爲何要大建巫城縣?又在那裡駐紮重兵。”

劉璋恍然大悟,他恨恨道:“張鬆誤我,若不是阿翁提醒,我差點壞了大事。”

雲紹眯眼笑道:“其實張別駕要對付的不是劉璟,而是東州士,就像做生意,劉璟不過是收貨的坐商,對張別駕影響不大,一個鍋裡吃飯的同行纔是冤家。”

第1028章 圍獵丁奉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635章 合肥激戰(上)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990章 敦煌馬岱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25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61章 緊急補救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631章 荀彧到來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944章 江東破局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195章 吞併江夏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61章 緊急補救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631章 荀彧到來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565章 烈火焚城第474章 反戈一擊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944章 江東破局第1065章 小人出賣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355章 蘄春風雲(三)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1028章 圍獵丁奉第50章 新官上任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570章 兵過祁山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423章 夜謀巴蜀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570章 兵過祁山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460章 達成共識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928章 衆叛親離第611章 銅雀之憂第1060章 賈詡毒計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59章 二見甘寧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927章 暗流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