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生不由神情一凝:武帝,果然拿自己的頭銜說事了。他說這件事情徵求了自己的意見,就是把自己和他綁在了一起。要自己和他站在同一條船上,榮辱與共,爲自己以後爲他服務,率先打下基礎。
而且這件事情傳揚出去,對自己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道家學院那些強者書生,不敢對付武帝,還不敢對付自己嗎?自己以後藥水去楚國做任務什麼的,恐怕就會受到道家書生的攻擊。當然道家學院也不會明目張膽的對付自己,畢竟,司馬談是武帝的人。
估計只有得到武帝徹底的統一了神道思想,他們對自己的仇恨,纔會淡忘。
“國士,你說是不是?”武帝,向李長生詢問道。他當面詢問李長生,很顯然是一種試探,看李長生是不是忠於他。武帝以前送給他丹方,培養李長生。並給他了很多的恩賜,賜婚長公主,還封他爲將軍。現在,就是看回報的時候了。
“陛下的英明決斷,估計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反對吧。”李長生說道。他和武帝之間,也要勾心鬥角。既不能慨然承認爲自己招來更大的禍患,也不能完全否認,撇開自己的干係。以自己現在的能力修爲,還不能和武帝反目。
所以,他把話說的模棱兩可。
“嗯。”武帝眉頭一皺,好像對李長生沒有明確表明立場,而感到不滿意,說道:“朕對淮南王的處置,國士不反對,就是很贊同了。”他這句話,直接給李長生站位定了性。既然李長生自己不明確表態,他就幫李長生明確。
武帝的話一出,羣臣再次竊竊私語起來。
“太史令何在?”武帝喝道。
“臣司馬遷在。”司馬遷走出了衆臣之前。
“朕令你將今日之事,並汝父司馬談繼承道家學院五代聖人之事,記載於史書之上,以供後世爲鑑。”武帝下旨道。
“臣領旨!”司馬遷躬身領旨。
武帝居然下令把這件事情記載於史書之上,看來是不想讓李長生反悔了。是想要把他,徹底的綁在自己的戰船之上。
“陛下,我還有一事啓奏。”這時候,李長生上前說道。
“國士有何事啓奏?”武帝問道。
“稟陛下,在下一直致力於大漢帝國幼童們的啓蒙之學的研究,近日也寫成一本啓蒙著作,共三百七十四句,每句三字,計一千一百二十二字,是爲《三字經》。希望陛下恩准,交與翰林院審覈刊印,發行全國。”李長生說道。既然他要把自己綁在他的戰船之上,那麼就是自己提出要求的時候了。
共計一千一百二十兒字,看來是小著作了。小著作,而且還是孩童的啓蒙之書,看來刊印出來也無傷大雅,提升不了他多少信仰之力,武帝心中暗。於是說道:“既然是國士嘔心之作,想必是極好的啓蒙之書。准奏!”
“謝陛下。”李長生說完,退了回去。
他居然致力於研究啓蒙之學?聽到李長生的奏報,這羣文武大臣感覺有些懵了。雖然他們人人都不反對武帝對淮南王的處置,但每人心中都是雪亮。武帝的處置方法極其嚴厲,李長生‘認同’,這讓他們覺得李長生有些不道義。
然而李長生剛纔又說自己致力於研究啓蒙之學,還撰寫了著作。衆所周知,啓蒙之學對書生修爲提升不高,但卻是造福世人之舉。
這個大漢國士,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他們表示看不透。
“非樂公子,上前聽封!”李長生的事情了結,就輪到兩位皇子了。
“兒臣在!”非樂公子上前跪拜。他在征討叛軍的時候立下大功,因此現在神采飛揚,頗有些意氣風發。
“此次楚國叛亂,是你滅掉了淮南王精銳將領,江南八駿之三。而且率先攻入彭城,在圍困道家學院的時候,對學院的處理也十分的恰當。立下如此功勳,朕自當封賞於你。這樣吧,朕就封你爲臨江王。”
“謝父皇隆恩!”非樂公子謝恩道。
“平身吧。”武帝揮了揮手,微笑着說道。對自己的兩位皇子,非常的滿意。
“謝父皇!”非樂公子站了起來,“稟父皇,兒臣還有一事啓奏。”
“你儘管奏來。”
“兒臣此次出征,多虧了一位天才少年的協助。因此,兒臣想斗膽請父皇賜予他爵位。而且他沒有姓名,還請父皇賜姓給他。”非樂公子說道。
“哦,居然有如此天才能夠輔助我兒,還請他上來一見。”非樂公子本來就是天才了,能夠得到他讚賞的一定也很了不起,武帝也十分的好奇。
“柒,你過來。”非樂公子向剛纔的位置招了招手。只見一名少年,從人羣中走了出來,站到了非樂公子的身邊。
這名少年,大約只有七八歲年紀。身穿一身青色蜀錦,錦袍上面繡着鮮豔的花紋,猶如富豪子弟。圓臉粉妝玉琢,一雙大大的眼睛猶如閃亮的寶石。最爲奇特的是,他的雙額之間居然還有第三隻眼睛。
只有七八歲?而且還是三隻眼睛?文武大臣驚訝,武帝也驚訝。然而柒走到武帝面前,卻一點兒也不怯場,身上還帶着一種超凡的味道。
“父皇,他叫做柒,並無姓氏。別看他小小年紀,然而他的墨家學院鬼斧神工之術,已經超過了兒臣。昔日淮南王的江南八駿之一想要逃離楚國,就是他出手滅掉了一支萬人軍隊。並斬殺了八駿之一的將領,馬俊。”非樂公子說道。
一人滅掉了萬人軍隊,而且還斬殺了江南八駿!?所有人都震驚,武帝也震驚。這樣的天才少年,可怕到了極點。那些幾十歲的廢物和他相比,簡直就是白活了。超級天才,又豈是年齡能夠衡量的?
“好!既然如此厲害,朕就封你爲‘集智神童’”武帝說道。
武帝封李長生爲大漢國士,而這個柒,被封爲集智神童。集智,就是集中智慧的意思,這個封號的分量,相當的重。只比李長生大漢國士的封號,差那麼一點點。
“恭喜陛下,集智神通,和大漢國士,可爲帝國雙壁!”當朝文臣之首,大司馬上前恭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