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先造兩艘船

李陽東有圖紙這句話也同樣振奮了楊厚照。

楊廷和想了想,又提出一個問題:“圖紙有了,就能造船了嗎?還有兵呢?”

楊厚照:“……”

他用幽怨的目光看着自己的老師,這個老師是專門給他拆臺的吧?

楊廷和:“……”

他漸漸擡起了頭,真的不是他要拆臺,是國家真的沒有錢啊。

李陽東這時道:“皇上,欲速則不達,但是已經有了目標就好說了,容臣等從長計議。”

這次沒有一口回絕,而且看李陽東認真的樣子,楊厚照相信自己已經說到他的內心深處了。

這個“神童”他是要做點什麼的人。

楊厚照點點頭:“早些決議出來。”

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差錢。

稅改剛剛開始,錢還沒收上來呢。

但是楊厚照年初要修建行宮,不是撥款了二十萬兩銀子?

李昭記得那銀子,等楊厚照回來的時候說沒談成,差錢,她就提到了那二十萬兩銀子。

不修行宮來增加國防,皇帝如果能如此爲國家着想,不愁國家不強。

楊厚照現在不修新房子了,所以對那些錢也沒什麼留戀的。

他盤算一下:“可是二十萬兩銀子,能製造幾艘船啊?”

這個物價李昭不會算。

她只知道鄭和傳記的記載中,寶船個頭很大。

但是她也知道,歷史寫的很明白,寶船並不是爲了打仗,而是爲了宣揚國威用的,大,花費巨大,當年稅收可能全部花在船上了,所以才讓後來人對航海深惡痛絕,因爲那是要花錢的,大把大把的錢啊。

所以到底船要花費多少,還要加上那些寶貝,只算船的話,就算不出來。

而要建造的海軍軍艦,個頭上肯定不能輸給寶船,要建造成“古老版海上航母”

航母建造完還要計算能容得下多少個小船。

如果船上沒有先進的炮彈魚雷武器也不行。

這些王朝暫時都在落後,但是可以彌補,三大營現在就有在葡萄牙人手裡買來或者繳獲的炮彈子母銃。

不過也是因爲太花錢,造的少,再加上工匠地位低,也沒人願意研究,技術和圖紙可能都要爛了,能撿起來,還是要錢……

也就是什麼都能成,但是關鍵就是錢。

這麼一算,二十萬兩能造出裝備先進的航母船,一艘兩艘就差不多了,有點少。

楊厚照或者說王朝的帝王,自詡地大物博,最喜歡講究的就是排場,你讓他建立個軍隊只有兩條船,這不是打他的臉。

楊厚照聽了李昭算的賬目,坐在書桌後蹙起眉頭,道:“不然不建,就兩條船,我泱泱大國這麼大,天朝上國,就建造兩條船?擱置吧。”

如果現在擱置了,恐怕歷史的老路要重演。

李昭道:“萬歲爺,積少成多積水成淵啊,初建雖少,可是是開始,如果一直不建,那麼以後成百上千的軍艦就真的是泡影了。”

楊厚照還是蹙眉不說話。

李昭走到他身後,從後面抱着他,道:“萬歲爺,人的敵人不是別人,就是自己,國家也一樣,您是國家的掌舵人,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家底。

兩條船不可恥,明知道沒錢卻不敢面對纔可怕。

再說,國庫沒錢,丟臉的並不是皇上您啊?

那些滿朝文武和特權貴族比您還丟臉呢。”

因爲國家也是他們的,皇上過的好不好,都是他們的臉面。

妻子溫柔的身體讓楊厚照憤恨又無力的心情一下子變得明朗,他回頭看着李昭笑道:“朕明白了,那暫時就建兩條船,而且朕還要昭告天下。”

****

布政司的皇榜一下來,各個公卿之家和重臣書房都在議論一件事。

就是建立海軍有沒有必要,只有兩艘船,丟不丟人?

先說有沒有必要,京城貴族怎麼會關心沿海人民的疾苦,有人就罵皇上是沒錢還要瞎折騰。

“把海域一關,倭寇一年能來幾次?

倭寇只搶海域附近的錢財,搶完了就回去了,又不會來中原,說到底是個跳樑小醜,有必要專門建立一支海軍跟跳樑小醜打?”

可是也有來自沿海的官員或者有着悲天憫人胸懷的善良人士:“如果這樣的跳樑小醜國家都收拾不了?那反而是更可悲的。

ωwш ¸t tkan ¸℃ O

而且沿海人民不是王朝的子民?都是中國人……”

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衆說紛紜。

再說兩艘船丟不丟人?

國家那麼多大,就兩艘船,當然丟人,但是讓皇上只能建造兩艘船的人,更丟人。

於是有志之士開始爲海軍募捐,還真湊了幾萬兩銀子出來。

錢是少了些,但是有這募捐,起碼海軍還沒建立起來,名聲已經大了,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這讓楊厚照明白一件事,幹正經事不怕困難多,就怕眼高手低不去幹,他現在對這支軍隊的成功充滿信心。

把銀子全部都交給兵部和工部,造船造武器,募兵招帥一個都不能少。

比起開頭的艱辛但也幹勁十足,後面沿海人民對軍隊的支持纔是讓楊厚照意外的。

募兵的時候沿海人民聽聞皇上要保護他們的家園,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商人聞到了“利益的味道”,也心甘情願花了不少錢。

只爲了支持建立海軍,只爲了支持解除海禁,只是希望國家富強昌盛。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政令剛下,質疑的聲音還是很多。

京城有“四水鎮”之說,東南泡子河,西南太平湖,東北後海,西北積水潭,各據一隅,而以積水潭最爲有名,因爲有座古剎叫淨業寺,所以又名淨業湖。

淨業湖雖是洗馬的地方,但北通玉泉,南達三海,源頭活潑,所以湖水澄淨,夏天不生蚊蚋。

沿湖長柳披拂,湖中紅白荷花,一望無際,是個避暑的好地方。有錢的內監,多在沿湖構築別業,最有名的一座是弘治年間,勢傾一時的大璫李廣所建,還造了一座橋就名李廣橋。

在李廣橋之前有座座別院,其實是各地藩王的自留院,藩王無奉召不得離開封地,但是偶爾年節會進京,所以在京城都有住處。

皇帝爲了不給藩王在提供院子,所以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他們買房了。

別院的第二家中,此時那昏暗的客廳,正在進行一番對話。

第八十八章 又贏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許小珊之死第三百四十章 阿昭被太后關起來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套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迎親(七)第五百二十五章 徐珍珍被姦殺第二十六章 禁足(一)第一百二十章 大婚的早上(一)第五十一章 孰是孰非(四)第二百零三章 牆角挖不動 (二)第八百四十五章 你要與你爹爲敵第二百四十六章 全部失控(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不立妃(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官府靠不住第六百八十二章 李蓉死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頂風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等着他來接我第四十五章 陷害(三)第五十九章 李蓉的福星(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太后申飭楊婉瑩第六百九十章 診脈第一百零六章 找上門(五)第一百五十章 皇上護妻戰(一)第三百零五章 皇后在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三口聚餐第一百零二章 出宮(三)第八百五十六章 給皇子選老師第二百零四章 等待那個時機(一)第八百一十三章 你不是神第五百三十七章 田娃倒打一耙第二百一十四章 彈劾八虎(一)第四百三十章 逮捕楊婉瀅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昭想和楊厚照分道揚鑣第一百九十章 坦白(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元寶傷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挑大夫第八百二十三章 表哥,要用你的美色第四百三十八章 黑暗和光明第八百三十章 李昭是隻貓第三百九十八章 我沒有啊!第六章 少年(二)第八百五十五章 寧王飛昇了第四十六章 陷害(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趙瑾差點成功了第二十二章 入選(四)第七百二十章 郡主進京第二百四十六章 全部失控(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田美娘找婆家第一百八十七章 神秘女人(三)第二十九章 禁足(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第三個回合(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婉瀅刺殺韓太太第五百零一章 輔臣找上門第五百六十六章 證明給你看第八百四十二章 謀反的幾個方法第八十六章 第二回合(一)第八百五十九章 老大不好使了第七百九十六章 三個問題第一百三十五 拜堂(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迎親(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請大人上個摺子第八百二十章 病情嚴重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夫妻心結第二百零二章 牆角挖不動(一)第五百零三章 收服閣老第六十八章 偏袒(二)第五百二十七 田娃要跑路第八百六十九章 經濟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劉健隔空下棋第七百一十六章 決定動手第三百一十二章 救不救聖人?第四百一十八章 敢休妻就殺了你第八百三十七章 找出毒藥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皇帝不配合(一)300月票加更第三百一十六章 呂布和貂蟬第二百五十一章 打探消息第八百四十二章 你想不想回去?第三百八十六章 牀頭打架牀尾和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永去見“那個寡婦”第四百三十六章 韓澈楊婉瀅和離第七十五章 反對的聲音(二)第八百三十七章 都留了門第一百零九章 跟蹤(三)第十六章 不嫁昏君(四)第二百零一章 小日子到了(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劉健楊寧撕破臉第三十四章 入宮前(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查找兇手第三百二十六章 還是家庭內部矛盾第七百一十四章 揣測聖意第八十二章 母子相鬥(五)第八百六十五章 君子報仇不聲不響第七百零六章明日第四百一十二章 惹不起惹不起第八百四十六人 傻十月第三百一十九章 碰瓷第六百零六章 秦姑姑的婆家第十五章 不嫁昏君(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傳證人第四百九十章 激怒了楊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