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九卿逼宮

景陽三年春,三月十五,景陽朝的第一次殿試開始了。總共五百三十一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舉人通過會試,獲得了貢士稱號,有資格參加殿試。

這個人數在近五十年裡不能算最多,也可以排進前三名了。倒不是因爲考題容易,也不是因爲考生素質高,而是從萬曆三十一年始到景陽三年終沒舉辦會試,民間學子整整憋了五年,基數比較大。

但殿試結果並沒隨着貢士人數暴增一起上浮,景陽三年丁未科殿試金榜題名的進士只有201人,佔參加會試舉子人數的百分之三點幾,明顯低於萬曆朝百分之七左右的比例。

爲啥會這麼低呢?禮部尚書直言不諱的指出,不是本次殿試濫竽充數者居多,而是陛下出的題太偏。很多有真材實料的考生根本就沒關注過此類信息,自然就答不好了。

“長城是我朝北邊屏障,重要性不言而喻,做爲進士一點不清楚長城爲什麼建在眼下的位置上,入朝爲官怕是還需時日,回去多磨礪磨礪吧。”

當着內閣和九卿被屬下指責亂出考題荒廢學子,洪濤自然不肯隱忍。這次殿試不僅僅是爲將來的人才儲備打基礎,還是拉攏人心、擴張皇權的長遠大計。所以必須有一說一,不能模模糊糊予人口實。

“陛下,李尚書言之有理,長城非一朝一代之功,經北魏、北齊、隋等朝,至先帝才大體完工,中間跨越了近千年,各朝用意實難揣摩,能指出防禦北方南侵足矣。”

禮部尚書李廷機是沈一貫的弟子,鐵桿浙黨,自打老師被逼辭官之後經常和皇帝唱反調。但他也不是魯莽之人,所選時機話題都經過深思熟慮,你只能說他意見不同,很難說是故意搗亂。

除了李廷機,刑部尚書蕭大亨也是浙黨中堅,見到進攻開始馬上出言相幫。話雖然說得很公道,可怎麼聽怎麼有一種老師教學生的口吻。彷彿是在譏笑皇帝從小讀書少,連長城的由來都不清楚,也好意思以此爲題考教別人!

“臣以爲陛下出題略有偏頗,但實爲愛才心切,如可以稍稍放寬尺度,未免不是一段佳話。”反對殿試題目的不止兩位尚書,左都御史溫純也站出來表示了差不多的意思。

只是他說話比較有技巧,打一巴掌給個甜棗,既批評了皇帝做法又保全了領導的面子,還給出了比較容易實現的解決方案,連帶着還有模模糊糊的好處。

“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如果光是李廷機和蕭大亨站出來旗幟鮮明的表示反對,洪濤不會多想。浙黨自打沈一貫去職,好像沒了主心骨,有段時間很沉寂。現在舔好了傷口,整頓了內部,肯定要反撲的。

但溫純可是和東林黨人走的很近,按照黨同伐異的原則,他堅決不會同意浙黨官員的政見,哪怕是對的也得挑毛病,否則還叫啥黨爭啊。

現在一個東林黨大腦袋突然轉性了,幫着浙黨官員一起向皇帝發難,難道是昨晚偶然看到一句聖賢語錄,突然良心發現、幡然醒悟了?

洪濤真不覺得有這種可能性,派系就像是灰社會,進去容易出來難,任何一派也不允許有人輕易改換門庭或者退出。一旦有人這麼做了,百分百會被視爲背叛,勢必羣起而攻之。

那答案就很明顯了,無論是浙黨還是東林黨,在這次殿試裡都沒達到預期值。自己選的進士,大部分不在他們的計劃之中。 這個損失不可謂不大,會嚴重影響各派系今後發展壯大的腳步,必須是不能忍受的。所以纔會綁在一起公開質疑皇帝,試圖施加壓力挽回損失。

可朝中黨派林立,有名有姓實力不俗的就不下七八個,其它派系是什麼意見呢?他們有沒有受到影響,想不想推倒重來呢?還得再看看。

“臣附議……”一片附和聲,洪濤仔細數了數,除了吏部尚書李廷機、刑部尚書蕭大亨、左都御史溫純之外,持相同意見的還有吏部尚書李戴、兵部尚書孫瑋,這兩位一個是楚黨一個是秦黨。

六位內閣大學士裡有四位也點了頭,沈鯉、吳道南、方從哲都有明顯黨派歸屬,朱賡則是個老好人,哪邊人多就靠向那邊。

看着一羣嘴上全是主義,心裡全是生意的大臣們當面表演,洪濤真想大喝一聲:左右,把此等國賊拿下,罷官抄家,發配邊鎮充軍!

可惜現在不是時候,當皇帝靠的不是虎軀一震,也不是嗓門大表情威嚴,沒有足夠的實力喊了也沒用。把官員集團的代表人物逼急了,最終倒黴的九成會是自己。

不敢殺皇帝?快別天真了,明朝是歷史上皇帝出意外最多的朝代,各種匪夷所思的死法層出不窮,只有想不到沒有死不成,誰敢說其中沒有朝臣、勳貴、後宮、宦官、外戚們的手筆?

“都是飽讀詩書的肱股之臣吶……就是不知諸位誰能回答朕的考題?”但不能翻臉不意味着不能據理力爭,自己這個皇帝再慫,經過三年經營,還是搶了點講理的權力。

另外不是還有幾位大學士和六部九卿官員沒隨聲附和嘛,不管他們的想法是否和自己一致,只要不是孤家寡人就得全力掙扎。

“……防禦北蠻南侵!”一堆官場老滑頭互相看了看,都覺得皇帝實在是沒話找話,不屑於回答此等太兒戲的問題,最終還是溫純出面化解了尷尬。

“正是!”然後再一起拱手行禮,像看傻子一樣盯着皇帝。

“王承恩,朕下午對你的評價如何?”洪濤沒繼續提問,轉頭衝小太監呲牙一笑。

“萬歲爺說奴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求甚解!”王承恩一點沒含糊,當着一衆朝廷重臣脆生生的回答了問題。

然後在座的所有人全都把眼神聚了過來,裡面多少都有慍怒的神態。公然拿個小宦官比擬朝廷重臣,不是侮辱勝似侮辱,要不是當面的是皇帝就該破口大罵了。

第104章 十王府2第103章 十王府(盟主加更2)第801章 開放與封閉第671章 孤軍受困第968章 轉輪短槍196.第196章 走在時代前面的人3515.第515章 來者不善608.第608章 錢景不錯216.第216章 威嚴受損377.第377章 消失的營地243.第243章 一場空570.第570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926章 答案在緬甸4第953章 初見成效512.第512章 惡向膽邊生319.第319章 早朝發難2353.第353章 損失巨大342.第342章 遭到拒絕第857章 好事多磨097 談笑間人命飛灰湮滅511.第511章 新政猛於虎281.第281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3第996章 貨好不愁銷路288.第288章 開海的準備004 體會483.第483章 拖字訣626.第626章 朝鮮李朝376.第376章 大淩河畔514.第514章 相國府659.第659章 不詳之路162.第162章 以利誘之147.第14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628.第628章 忠武校尉第985章 不宣而戰第874章 明人不說暗話第992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1002章 風暴角第702章 鹽禍337.第337章 會算賬的纔是好官513.第513章 不擇手段645.第645章 行行皆學問189.第189章 舉賢不避親第1006章 兩大洲的碰撞2第764章 蹊蹺的舉動265.第26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073 舌戰羣儒(求點推薦票、月票和收藏)第904章 最好最壞準備467.第467章 大買賣3310.第310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713章 閶門魅影第953章 初見成效554.第554章 出師無名263.第263章 天高皇帝遠5001 明朝我來了!337.第337章 會算賬的纔是好官086 收買宦官心第977章 立威616.第616章 可惜有點晚473.第473章 塞王4569.第569章 旁觀者清3156.第156章 內憂外患4623.第623章 呂宋特區094 初步解決方案第796章 突傳噩耗第888章 審美一致497.第497章 鋼筆527.第527章 酒品太差第814章 橡膠208.第208章 以利誘之251.第25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673章 戰略佈局第732章 餘波第870章 好東西要普及394.第39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184.第184章 輕輕落下051 不擇手段第922章 海軍的問題2042 年號景陽486.第486章 親自指揮255.第255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5091 正不正常?184.第184章 輕輕落下第932章 沙廉港3第108章 攤牌549.第549章 從我做起!207.第207章 知人善用第723章 擠兌3第873章 我不是善人第807章 沙皇的觸角第963章 帶着朝廷一起走596.第596章 林丹汗2442.第442章 日新月異2516.第516章 戴罪立功021 一張大網199.第199章 加快步伐3070 鼓勵當貪官143.第143章 算筆賬(白銀盟主4)第847章 關鍵點2第917章 大炮一響,國庫空了第748章 新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