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第164章 三十六行(白銀加更11)

bookmark

朱雀到了皇家榨糖廠之後立刻就覺得此地與衆不同,保不齊能混出點名堂,反正也是最後一搏了,直接扔掉身份,半點架子沒有,讓幹啥幹啥,還儘量幹好。

他本身就讀過書,還習過武,腦子和身體都不錯,加上年輕,主要是態度端正,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很快,不到半年就被提爲廠裡的主事,專門負責原料採購。

這次被調往肇慶重打鼓另開張,他成了急先鋒,把宗室身份發揮到了極致,讓當地官員士紳很難受,而對農戶來講又成了信用保障。誰一聽這位是皇帝的本家都不由得高看兩眼,更容易取信。

面對打着各種理由前來拜訪的官員和士紳,無論職務高低、家財多少,朱雀都是親自接待。不等對方把話完全講透,就會拿出三四套合作方案供其選擇。

想單獨辦廠的,沒問題!雪花榨糖廠可以無償提供技術指導,有償幫忙採購設備,外加代培員工。做爲回報,只需簽訂契約,把將來產出的綿白糖以一定價格全部賣給雪花榨糖廠。

不想出頭露面但資金充裕的,也沒問題!雪花榨糖廠可以採取合資的方式接納各種股份,用這筆錢在兩廣地區找合適的地方建設分廠。

做爲股東不參與生產經營和銷售,更不用到工廠上工,坐在家裡就可以按股份每年拿紅利。如果不放心,還可以派人隨時檢查賬目。

如果說建不起新廠也夠不上合資門檻,但又想搭個順風車賺點小錢的,依舊沒問題。本錢小沒關係,可以到城中開個小店,專門售賣用綿白糖製作的各種零食。

只要與雪花榨糖廠簽了契約,技術、設備、培訓全都免費提供,算是入股,還可以也必須掛上雪花榨糖廠的招牌,每日流水按照比例分賬。

要是說手裡有錢但不想勞心費神搞實業,朱雀還是歡迎。商人,自古以來就該是低價進高價出賺差價,弄什麼工廠作坊商鋪嘛,來錢太慢!

這麼着,您說個數,每年能從雪花榨糖廠進多少斤綿白糖,數量越大價格越低,多勞多得嘛。朱雀還給這種合作方式起了個名字,叫做包銷,專門做這種買賣的商人叫地區代理商。

啥意思呢?就是說包銷到一定數量之後,這名商人所在的地區就只有他一個人才能從雪花榨糖廠拿貨了,別人給多少錢也不賣。通常而言,代理商包銷的地區最低也要以縣起步。

自打開春以來,單獨建廠、合資建廠、開店售賣零食的洽談數不勝數,唯獨不見有人來打聽包銷事宜,這讓朱雀有些坐立不安。前面這幾種合作方式雖然也不虧,但面臨着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銷路。

種甘蔗的農戶越來越多,工廠也越來越多,綿白糖的產量自然也是越來越多。光靠本地的購買力,顯然無法全部消化,必須有長期可靠的大宗出路。

然廣東這邊的情況又和福建不太一樣,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字,人脈。皇家榨糖廠有李贄的親屬關照,又有宮裡的太監坐鎮,在當地不敢說橫着走,那也是手眼通天般的存在。

根本不用主動去找走私船,專門向海外倒騰貨物的商人們會主動找上門洽談業務,只要產品真的好,價錢又合適,有多少賣多少,絕對不愁銷路。

廣東倒是有目前唯一允許海外藩國朝貢的廣州港,有太監把持的提督市舶司。但還有朝廷管轄的市舶提舉司,這兩個部門說是合作關係,實際上多爲互相監督提防,誰也沒法完全做主。 李贄赴任才一年,無論背景多硬,畢竟是初來乍到的過江龍,根本做不到上下左右黑白通吃。況且這裡還有三司、巡按、總兵等職位,也是互相牽制的作用更大,想公然包庇雪花榨糖廠走私無異於自尋死路。

但也不是完全沒辦法,在廣州有個專門負責與海外商船交易的組織,想和海外商人做買賣必須得通過它來進行才合理合法,否則就算走私。

這個組織叫三十六行,是由很多手工業團體和商人湊起來的大雜燴,所包含的行業類別絕不止三十六個,且得到了當地官府認可,算是個半官半民的機構。

說起來三十六行也是明朝海禁的副產品,從其出現到壯大的過程中就能看到明代統治者既要、又要,極度自信又極度不自信的矛盾心態,以及對外部新鮮事物毫不關心,老子永遠天下第一的頑固愚蠢思維模式。

朱元璋做爲勝利者,自然而然的要以自己爲中心制定國策。但以他的出身和見識又不知道該怎麼治理偌大的國家,只能以元朝制度爲基礎塗塗改改之後把作業勉強抄完了。

但元朝是失敗者,必須找到失敗的原因並改正才能避免重蹈覆轍。那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元朝最根本的缺陷是什麼呢?

“元以寬仁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寬。朕觀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寬。”

朱元璋說元朝統治者管的太鬆了,只要把稅收上來,對於地方上的事情愛搭不理。刑罰還很輕,不重視對民衆的約束,才使得他這樣的草頭王有機會可乘。

怎麼才能避免重蹈覆轍呢,既然寬不成那就嚴唄。你向東我就朝西、你說黑我就說白、你往左我就朝右,伱擁護的我就反對!

於是乎,元朝比較重視商業,明朝改成了重農抑商;元朝比較開放,明朝直接閉關鎖國;元朝的社會管治力比較弱,明朝乾脆用戶籍限制人口流動,美其名曰各安其業。

效果嘛……重農抑商的結果就是朝廷收不到商業稅,但官僚資本卻大肆走私,把利潤全裝到私人腰包裡去了。農業沒發展起來,商業還萎靡不振,最終明朝是窮死的,但官員們卻個個肥得流油。

閉關鎖國,讓原本屬於宋朝、元朝貿易版圖內的東南亞各國逐漸被歐洲殖民者佔據,變成了經濟掠奪明朝的前哨基地。間接還導致明朝的造船、遠洋水平急速下降,等於把大海白白拱手送人。

社會管理嚴苛,出個門還要帶着介紹信,進一步抑制了商業繁榮,禁錮了思想和文化交流,讓好端端的國民逐步變成了被圈養的牲畜,只知道幹活交稅,對外界啥也不關心、不瞭解。

第713章 閶門魅影274.第274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10649.第649章 女人出馬第720章 林家小子382.第382章 看不見的戰線2253.第253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3245.第245章 一場空3276.第27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677章 鄂爾多斯558.第558章 積極備戰2263.第263章 天高皇帝遠5127.第127章 《半月談》276.第27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620.第620章 盛世初現337.第337章 會算賬的纔是好官642.第642章 又是他!596.第596章 林丹汗2125.第125章 先進的不一定好用第735章 奮鬥目標第1055章 股票交易第1008章 海上輕騎兵第693章 以理服人294.第294章 爲國取士第806章 普魯士藍第982章 科恩總督3第745章 反明聯盟428.第428章 銀行3020 萬曆皇帝第1039章 都是白菜價3363.第363章 南洋總督283.第283章 這人是帥才!057 順手牽羊403.第403章 戰報288.第288章 開海的準備367.第367章 好大一盤棋2第966章 小琉球大基地3第686章 致命缺陷019 王皇后(推薦票、收藏都來點啊!)第876章 蓄勢待發第733章 臣子葬沙場第958章 十年之後5第717章 閶門魅影5第1004章 私掠船許可第794章 將計就計第823章 諜影重重4第1025章 禍水西引2第888章 審美一致629.第629章 攪合571.第571章 馬尼拉灣海戰2第1078章 長筒襪第1063章 聲西擊東第1130章 走上層路線173.第173章 司馬遷二世046 內臣589.第589章 灤州基地373.第373章 圖上談兵第716章 閶門魅影4第1060章 家族內鬥096 骯髒的學名叫政治405.第405章 戰報3135.第13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186.第186章 禍不單行第690章 又一位帥才579.第579章 最後的榮譽3029 耶穌會519.第519章 晉商2第983章 科恩總督4315.第315章 大才!第1034章 扔鐵球的老頭402.第402章 國與國之間別聊感情第1077章 兩手準備625.第625章 當堂分贓333.第333章 開不一樣的海251.第25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587.第587章 種族天賦297.第297章 二桃殺三士2277.第277章 初現端倪407.第407章 京城保衛戰2第1010章 海上輕騎兵3第800章 爲君之道第900章 來的很及時014 咱家的大院子第719章 月港第1130章 走上層路線第726章 擠兌6264.第264章 天高皇帝遠6486.第486章 親自指揮第714章 閶門魅影2041 除舊迎新450.第450章 祖國和個人491.第491章 耳目衆多309.第309章 南海匪患8173.第173章 司馬遷二世058 子嗣問題302.第302章 南海匪患038 妖書案061 削藩2第984章 科恩總督5654.第654章 新時代的開啓3第958章 十年之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