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葉向高

bookmark

陳矩給太子推薦的就是這種匠人,他本人肯定不會從中拿好處,但必要的好處還是得落到下面的小宦官們手裡,揹着抱着一邊沉。

倒不是說陳矩貪圖這點小錢,他也有一大堆小弟需要維護,這就叫潛規則。人一旦陷入到某種體系中去,只要沒能力徹底改變,很多事就不是個人能隨便更改的。

寫到這裡作者想多說幾句,那就是元朝發明的匠戶制度害處太大了,讓很多手藝人不得不選擇放棄,甚至不把手藝傳下去,生怕子孫也跟着一起受苦。

而這些匠人中很多都傳承了幾輩子,如果對他們好一點,說不定就能從中產生不少初級科學家,最次也能改進生產工藝,不至於幾百年後連架四輪馬車都造不出來。

也就是從這時起,中華文明的科技開始大幅度停滯,很快就被歐洲超越了。明朝基本繼承了元制,清朝又照搬了明制,然後一窩不如一窩,直到被歐洲的堅船大炮敲開國門,元氣大傷。

好了,書歸正傳!

“陳公公不必擔心,東宮月俸足矣支付工匠所需!我也不要太多人手……精通熔鍊者兩人、鑄造者兩人、金銀作手藝高超者兩人。”對於陳矩的推薦洪濤只能同意,不就是幾個人的工錢嘛,咱給得起!

“也好……老奴告退!”但陳矩好像並不這麼認爲,意味深長的看了王安一眼,然後一揖到底,帶着幾名手下先走了。

“王安,本宮所言有何不妥嗎?”看着陳矩的背影,洪濤覺得這件事好像不似自己想得那麼容易。

“千歲爺有所不知,東宮的月俸戶部已經三個月未曾發放了……”王安更乾脆,先跪在地上再開口。

洪濤坐在馬上深吸了一口氣,強忍住躍馬衝進紫禁城揪住皇帝直接摔死的衝動。真丟人吶,剛剛還和大太監頭子吹噓有錢呢,結果一轉頭才知道家裡已經快揭不開鍋了。

這事肯定不能怪王安,他百分百盡力索要了,但一名詹事府的小官既不能直接向皇帝請旨又沒法命令內閣票擬,光着急也是白搭。

“……如何才能讓戶部如數發放?”不過既然陳矩知道了,還答應幫忙找工匠,顯然就是有辦法。但派幾個工匠都收錢,肯定不會輕易幫忙,或者需要自己這邊也做些努力才能奏效。

“……怕是要拿出千兩才能疏通。奴婢無能,讓千歲爺受委屈了!”果然,王安早知道該怎麼做,卻一直沒有去做,此時被逼到了絕境只好和盤托出,而後一頭拱在地上低聲嗚咽起來。

“唉……起來吧,速去和陳公公說明。銀子本宮給,但月俸一定要先拿到手!”仰天長嘆一聲,洪濤啥也沒多說,低聲吩咐了一句就驅馬走向遠遠的玄武門。

委屈?這才哪兒到哪兒。從出生那天起記憶中除了被冷落、被排擠、被看不起之外,唯一算得上溫暖的就是生母王氏細心周到的照顧,還有這位說不清是誰派來的太監努力保護。

可惜自己目前沒有力氣反抗,也不具備報答的能力,那就只能繼續忍着,半點怨恨、不滿的情緒都不能露出來,接着裝孫子唄。

別急,總有一天力氣會變大、能力會變強,到時候就該算算總賬了。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洪扒皮的便宜豈是這麼好佔的!

王安的辦事效率很高,或者說是陳矩的辦事效率很高。第二天經筵剛剛結束,就有一大隊小宦官挑着擔子排在了慈慶宮門口,由王安和鄒義挨個清點入冊,把物資一批批收入了庫房。

“這麼多?”沒錢的時候洪濤着急,突然錢來了又覺得有點多。

“千歲爺,這是年俸!皇后念殿下孝心可嘉,今後用錢糧的地方很多,每月支付太繁瑣。陳公公只收了五百兩,都是打點戶部所需,還請千歲爺不要責怪。”

王安的情緒很好,即便行禮時都是笑着的。除了家裡有糧心不慌之外還透露了一個重要消息,此事皇后已經知道了,並沒責怪太子瞎胡鬧,還把整整一年的俸祿都發了下來。

至於說宦官敢收太子好處費才辦事,在他看來好像很正常。一千兩的賄賂也不算多,現在都減半了,必然是很大面子。而且是司禮監秉筆提督東廠陳矩的面子,說出去不光不丟人還得歡慶。

“拿錢辦事,講究!本宮還有別的事要辦,晚飯前莫要打擾!”

有錢了,洪濤當然也高興,尤其是一下子弄來了全年俸祿必須大大的高興。這樣一來不光可以操辦自鳴鐘,還可以提前運作下一步計劃了。

今天的經筵果然不是兩位沈大學士親自授課,改成了左春坊左庶子葉向高。剛見面洪濤就看出他來自何方了,與後世接觸過的福建人毫無二致。短小精幹的身材、微黑的皮膚、趴鼻樑高顴骨、眼窩深邃目光炯炯。

不過這位將來的內閣首輔倒是沒太重口音,說起話來輕飄飄的還算健談,至少在自己的追問下聊了不少有關西僧的情況。

這次來北京覲見萬曆皇帝的歐洲傳教士總共三人,帶頭的叫利瑪竇,另外兩人分別叫龐迪我和郭居靜。這都是他們起的中文名,本名叫啥葉向高不知道。

都來自哪個國家呢?葉向高說了,利瑪竇和郭居靜均來自歐羅巴的意大里亞,龐迪我則來自更西一些的以西把尼亞。洪濤一聽,得,譯音很靠譜嘛,位置也比宋代準確多了,不再是泰西諸國之類的模糊概念。

要問葉向高怎麼知道這些歐洲國家的名字和位置,他說利瑪竇進獻了一副輿圖,曰坤輿萬國全圖。上面用兩種文字標明瞭歐羅巴諸國的分佈,其中就有中文。

而此時利瑪竇三人正拿着禮物走馬燈般的結交各級京中官員,試圖面見大明皇帝獲得傳教許可。好像進展的不太順利,主要是禮部提出了反對意見。

因爲利瑪竇上疏中標註的身份爲大西洋使臣,而大明官員根本不知道大西洋是個什麼國家,豈能讓皇帝隨便見來歷不明的人。鑑於此種情況,怕是也無法和太子見面,除非能說服禮部或者皇帝下旨。

而那些聖母像、地圖、自鳴鐘,是通過天津稅監馬堂代爲進獻的。稅監是宦官,直接走了司禮監的門路,繞開了內閣和朝臣,這才順利到了皇帝手中。

第993章 百思不得其解2094 初步解決方案376.第376章 大淩河畔308.第308章 南海匪患7第919章 人口第845章 出其不意第877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776章 任重道遠3第855章 高原驟變第930章 沙廉港526.第526章 特別禮物650.第650章 一個頂倆062 削藩3第1075章 霧裡看花第1111章 阿拉伯的勞倫斯3第1009章 海上輕騎兵2第989章 破局362.第362章 禍不單行第799章 深諳人心第881章 堅壁清野549.第549章 從我做起!407.第407章 京城保衛戰2第1076章 仇人見面002 太子129.第129章 工業基礎288.第288章 開海的準備003 心腹156.第156章 內憂外患4第1024章 禍水西引272.第272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8391.第391章 陸軍296.第296章 二桃殺三士第879章 自找苦吃137.第137章 熱火朝天(白銀盟加更2)315.第315章 大才!第869章 損失與收穫633.第633章 弱國無外交第666章 出塞第817章 污其名150.第150章 各顯其能011 沈閣老第1095章 來點刺激的390.第390章 危機悄悄臨近第744章 北方有變第696章 各方反應488.第488章 佈局雞籠島598.第598章 八旗511.第511章 新政猛於虎第792章 林丹汗的反擊246.第246章 算賬時間589.第589章 灤州基地372.第372章 伺機而動575.第575章 又一個想不到550.第550章 殺人誅心454.第454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3495.第495章 若要人不知032 進步和不足163.第163章 以利誘之2第915章 西域大勝第112章 會試和京察第751章 新軍制4第1047章 最後一塊拼圖3531.第531章 何爲兵2第102章 機事不密禍先行(盟主加更1)093 遼東李家2332.第332章 馬尼拉第1061章 反哈聯盟第948章 一鯨落萬物生197.第197章 加快步伐320.第320章 臨陣倒戈第1113章 阿拉伯的勞倫斯5第671章 孤軍受困281.第281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3第1069章 突然出現的丹麥人第1065章 歐洲分行234.第234章 毒!2266.第266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2468.第468章 大買賣4第990章 神秘艦隊第802章 李代桃僵第984章 科恩總督5第893章 排隊槍斃174.第174章 歷史該由人民書寫第805章 漂白粉第1106章 內疚249.第249章 算賬時間4第911章 節日來湊第1056章 股票交易2393.第393章 大無畏者457.第457章 通州大營第1039章 都是白菜價3613.第613章 裝慫216.第216章 威嚴受損460.第460章 新路2055 特務要從娃娃抓起089 報紙第1061章 反哈聯盟513.第513章 不擇手段116.第116章 九卿逼宮3083 昏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