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第180章 糧荒5

bookmark

“總數40萬石南洋大米……衛所這些日子深受糧價飛漲之苦了吧?不如在派人前往杭州報信的途中向沿途村鎮報報喜訊。

就說陛下聖明,親自掏錢從南洋、西洋買來了千萬石大米。這這是第一批,只待上了岸米價自然要下跌,不出月尋怕是要比去年還低。”

剿匪提督衙門這次派出來的是位總理,相當於提督的副手,要不是皇帝不準,袁可立就要親自押船去占城裝糧了。

這位總理年紀不大,卻是個妙人,不僅出色完成了提督交代的任務,還深刻理解了此行的含義,半點不浪費資源,連一名偶遇的衛所千戶都要充分利用起來。

“卑職謝過大人救命之恩!”聽了總理的解釋,衛所千戶直接就跪在甲板上行了大禮。國家大事他不太懂,可糧價如果再漲下去,他們這些當兵的也要捱餓了。現在這些船無論掛的哪國旗幟,在他眼裡全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

“噯,本官只是替陛下跑腿,幸不辱命,要謝也要謝陛下仁厚愛民。記住啊,傳話的時候一定要把這句加上去!”

總理趕忙側身避開,指着北邊一起行禮,順勢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剛剛叮囑千戶時有些匆忙,把如此重要的環節給忘了,罪過罪過,好在還有機會彌補。

千戶把小船駛得如同飛起,在浪涌間上上下下一會兒就不見了。40萬石糧食運抵的消息,很快也隨着他一起登陸,以每日百里的速度向周邊飛速蔓延開來。

傳着傳着,40萬石就成了400萬石、4000萬石……十二艘雜七雜八的帆船也變成了上百艘鉅艦。流言這個玩意一旦傳播起來,天王老子來了也剎不住。

有人歡喜有人愁,普通百姓、工匠、中小富戶和部分兵將官員當然是喜聞樂見,同時也對遠在千里之外從未謀面的皇帝生出了感恩之心。糧食來了,今後的日子就安穩了,心裡也就不再七上八下了。

可也有少部分富商、地主、官員如坐鍼氈,恨不得每隔一個時辰就派人去碼頭數一數,運來的糧食到底有多少,再在心裡仔細盤算一番,會對整個江浙地區的糧價造成多大沖擊,然後臉色越來越難看。

實打實的12艘海船,實打實的滿載,實打實的全是大米!

五天後,當最後一艘海船卸完大米升帆緩緩離開碼頭,杭州城裡的糧價也連續五天沒上漲,但也沒落,好像在觀望。

但隨着杭州提督織造周貴的一紙佈告貼出,糧價應聲而落,短短半日就把之前半個月的漲幅抹平了。即便如此,城中大小米店還是門可羅雀,再也不復往日繁華。

佈告內容很簡單,只說了一件事。從即日起,城內兩座糧倉和城外四座糧倉一起開倉平糶,但不是賣糧,而是用南洋、西洋所產本年稻米,以一斤比一斤半的價格換取民間陳米、陳糧,只要不黴不腐幾年的都成,爲期一個月。

更多的大米則被裝上漕船,沿着運河上溯蘇州、無錫。那邊的米市更大,雲集了各地糧商,還有不少願意幫朝廷向災區運送賑濟糧的商人。

有人換嗎?第一天沒幾個,第二天零零散散,三日之後就得排隊了。這筆賬誰都會算,如果按照目前的價格把手裡的存糧換出去,價格基本和去年秋天持平。賠錢是肯定的,但只要買的時候價格合理,再加上陳米換新米,也不會賠太多。

不換當然不會賠,可剿匪提督衙門的總理在碼頭上和杭州提督織造、杭州知府說了,他們的船隊不能久留,馬上還要去南洋繼續運糧。那邊收購的糧食已經把碼頭附近的倉庫都塞滿了,按照一個月一個來回算怕是得運到冬天,要是趕上氣候不適宜航行,沒準春節都要在海上過了。

杭州知府當時就問了,南洋和西洋各國確實盛產稻米,可他們也得吃飯,不可能都賣給大明,突然間怎麼可能有這麼多糧食。

剿匪提督衙門的總理回答得很輕鬆,這批糧食不是臨時抱佛腳,從景陽三年就已經有佛郎機商人在各地用白糖換糧食了。據說價格很低,兩三斤綿白糖就能換一石當年的大米,要不是需要存儲和運輸,幾乎就和白給差不多。

當時跟隨知府和提督織造在碼頭迎接船隊的官吏不少,聽到提督衙門總理這番話的也不少,差不多發酵了四五天,糧食的來源也就不是秘密了。

完蛋,不管這個說法是真是假,都成了壓垮糧價的最後一根稻草。誰家裡囤積的糧食多誰就最着急賣出去,一時半會不捨得賣的也要儘可能多換成當年的新糧,指望能多存一段時間,等着糧價漲一漲再出手。

在後世裡玩過股票的人肯定都明白一個道理,追漲殺跌。股價越是跌就越沒人買,要一直跌到理論上的谷底纔可能引發資金抄底,逐漸回穩。

實際上糧價也一樣,糧食雖然不像股票那樣是對未來的預期,可糧食也有類似的屬性,在收穫季節到來之前,也承載着很多人的希望。

糧價下跌,不愁吃喝的人肯定不買,他們要等跌到谷底或者到了預期值再出手。不富裕的人家也不會買,他們手裡沒閒錢,更需要精打細算,只要下跌的傳聞不被扭轉一直都會觀望。

窮人更別指望了,一年到頭家裡都沒餘糧,糧價漲了,一天吃一頓,糧價跌了,一天還是吃一頓,無非就是再加一餐稀粥而已,想多買點存着也沒錢啊。

富人、地主們呢?他們是不敢買也不能買。本來就囤積了不少糧食,現在不光賣不出好價格還一天比一天賠得多,敢於玩命補倉試圖拉低均價的人不是沒有,卻也不多,對大勢基本沒影響。

當所有人都不買,而貨源還特別充足時,除非政府出面干預,手段還得強效有力,否則價格只有一個選項,下滑。下滑的速度取決於大家的期望值,還有富人們手裡囤積的糧食能抗多久不賣。

通常情況下不可能人人都能抗住,不到半個月就有人開始小批量拋售存糧了。他們屬於收購糧食時間比較早的,即便割肉也不是很疼。

但市場運行規律是固定的,只要有人拋售就會引發恐慌,誰都怕糧食最終砸在手裡,你賣一百石,那我就賣二百石,很快就引發了連鎖反應,最終導致糧價大跳水!連帶着湖廣的糧價也一起滑向深淵。

345.第345章 馬尼拉大帆船074 舌戰羣儒2046 內臣第695章 文武全才624.第624章 特區特法第832章 威重還是德重572.第572章 馬尼拉灣海戰3第935章 沙廉港6510.第510章 四大家族351.第351章 銀子一屋子571.第571章 馬尼拉灣海戰2第684章 重騎兵第725章 擠兌5001 明朝我來了!008 雙喜臨門175.第175章 無奈的決定530.第530章 何爲兵第935章 沙廉港6509.第509章 御下之道368.第368章 意外收穫458.第458章 兵者,生產力也第810章 三品黑淑人147.第14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458.第458章 兵者,生產力也612.第612章 糊塗仗第1122章 兵臨城下614.第614章 侵略與道德第964章 小琉球大基地424.第424章 新與舊3357.第357章 人盡其才2075 舌戰羣儒3第104章 十王府2408.第408章 京城保衛戰3071 忍無可忍第823章 諜影重重4第963章 帶着朝廷一起走004 體會第115章 九卿逼宮2第785章 下個蛋就跑459.第459章 新路163.第163章 以利誘之2377.第377章 消失的營地604.第604章 姍姍來遲076 見不得光的手段319.第319章 早朝發難2第990章 神秘艦隊477.第477章 海關法563.第563章 收收心096 骯髒的學名叫政治047 內臣2001 明朝我來了!183.第183章 舉起屠刀第1071章 一網大魚2第1061章 反哈聯盟第1054章 鬱金香期貨068 漕運2235.第235章 毒!3464.第464章 種植園2第1121章 全都矇在鼓裡第762章 拼的就是速度337.第337章 會算賬的纔是好官423.第423章 新與舊2432.第432章 欲加之罪第670章 不出所料468.第468章 大買賣4592.第592章 天下第一關185.第185章 互相挖坑568.第568章 旁觀者清2第702章 鹽禍539.第539章 船廠鎮2100 又贏一小局381.第381章 看不見的戰線202.第202章 存錢罐288.第288章 開海的準備302.第302章 南海匪患第982章 科恩總督3446.第446章 日新月異6297.第297章 二桃殺三士2527.第527章 酒品太差594.第594章 四方角力第1065章 歐洲分行264.第264章 天高皇帝遠6244.第244章 一場空2056 閒人生事613.第613章 裝慫第691章 趁熱打鐵258.第258章 驅狼吞虎510.第510章 四大家族293.第293章 老天爺的兒子588.第588章 出征410.第410章 京城保衛戰5第947章 又是個陰謀478.第478章 會試年274.第274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10512.第512章 惡向膽邊生第1058章 歐洲代表團2001 明朝我來了!第865章 厲兵秣馬064 一石千浪294.第294章 爲國取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