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第187章 知己知彼

bookmark

“中國既安,羣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遼東兵事固然重要,各省糧秣更不可缺。”

但也不是人人如此,同爲內閣大學士,且資歷更老的葉向高馬上提出了反對意見,還特意引用了北宋名相趙普的觀點。

“葉大學士,救兵如救火,先定總兵人選再慢慢查案也不遲嘛。”刑部尚書蕭大亨也站了出來,旗幟鮮明的支持李廷機。

“蕭尚書,選總兵與查案並無衝突,早幾個時辰晚幾個時辰應該不礙事吧?”話音剛落又一位大學士發言了,方從哲操着滿嘴河北口音給葉向高投了一票。

“陛下對遼東總兵人選可是已有腹案,不妨說出來讓臣等一起參詳參詳。”眼看着會議剛開始,內閣和六部九卿之間就有了明顯分歧,沈鯉不由得產生了一絲警覺。

好熟悉的味道,李贄、葉向高的入閣就與沈一貫突然反水支持皇帝有直接關係,而此時葉向高、方從哲的表現與當年的沈一貫何等相似。

“總兵人選先不忙,朕想問問諸位,大明的邊患由何起又該由何而止呢?”

真是人老奸馬老滑,看着亂哄哄吵作一團的大明高官,洪濤剛剛有了點快感就被打斷了,只能在心裡暗罵,若無其事的轉換了話題。

都說沈鯉是個直臣,確實,他整天板着臉很少和顏悅色,更不會輕易稱讚皇帝,張嘴閉嘴都是律法,很像小說裡的包青天。

但千萬不要被政客的外表所矇蔽,性格不夠圓滑、腦子不夠狡詐、手段不夠狠辣的人,在什麼朝代也沒希望爬到內閣首輔的位置,早就在途中被各種小鬼幹掉了。

這不,自己剛剛亮出一張底牌,他就透過現象看穿了本質,根本不在具體問題上多糾纏,直接詢問底價。價格合適就能接着談,價格不合適就沒得聊。

“……”這個問題讓在場的官員立刻停止了爭論,先用神眼互相交流下,再齊刷刷的把頭轉向了兵部尚書孫瑋。

“陛下何出此問?”做爲秦黨一員,在政治上與後起之秀東林黨結盟,共同抵禦鋒芒畢露的皇權是唯一出路。孫瑋對任命誰當遼東總兵已經有了腹案,不想再長篇累牘普及基礎知識。

“當然是爲遴選遼東總兵!朕和諸位臣工如果連前因後果都搞不太明白,怎能選出合適之人?又怎能給出明確的長遠打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之事朕不想做,更不希望諸位去做!”

本來還滿臉和煦的皇帝突然收起了笑容,義正詞嚴的說了一堆廢話。但有時候吧,越是廢話就越理直氣壯。放在民間這叫揣着明白裝糊塗,放在官場就叫破壞規矩。

誰不知道選總兵約等於爭奪權力,到底會不會打仗、瞭解不瞭解前線狀況都是次要的。現在皇帝要跳過潛規則直奔主題,就是要掀桌子啊!

“遼東諸部歷來有之,說起話長,陛下如想詳細瞭解不妨另選時間,臣願一一解惑。”既然皇帝已經畫下了道,孫瑋也不打算將就。有人怕查糧荒案,但咱身正不怕影子斜,就不如了你的願!

“大道至簡,一件事真搞懂了可以不長篇累牘念史料,也能使人明瞭內在關係。孫尚書不妨試試,朕洗耳恭聽!”被大臣當面拒絕皇帝沒生氣也沒急眼,依舊不急不緩的死咬着不放。

“恕臣愚鈍,願聽陛下教誨。” 孫瑋今天算是鐵了心要和皇帝作對了,遼東總兵的位置太重要,朝廷精銳和軍費有近一半全扔到那邊去了,如果人選不受兵部控制後果不堪設想。

“也好,朕就來講講,有出入衆愛卿可以不吝賜教。王承恩,把朕的黑板和地圖擡上來,告訴甜食房多準備些各色糕點。”

沒想到皇帝居然答應了,起身離開御書案,又是活動胳膊腿又是準備零食,看樣子不光要講,時間還不會短。啥大道至簡、不要長篇累牘,合算都是說別人的,太不要臉了!

“想解決邊患必須先弄清楚它們的組成以及發展演變,由此推斷出誰纔是最大的威脅,再重點針對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目前與我朝征戰不斷的主要有兩個勢力,韃虜和建虜。先說韃虜,洪武三年,大明軍破應昌路,元惠宗妥懽貼睦爾的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北走和林稱帝,國號仍稱大元。

洪武五年,徐達、李文忠、馮勝北伐未果,大明與大元南北之勢乃成。洪武十一年,脫古思帖木兒繼位,稱烏薩哈爾汗。

洪武二十二年,藍玉在捕魚兒海大敗元軍,俘虜天元帝幼子地保奴。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和長子天保奴等數十騎逃走,途中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兒殺死,忽必烈一脈傳承中斷,大元名存實亡。

從此之後草原大漠上各部落內鬥不斷,短短不到百年出現了十多位大汗,分別來自忽必烈後裔、阿里不哥後裔、窩闊臺後裔、成吉思汗的弟弟和薩爾後裔,以及瓦剌人,甚至有兩個大汗並立的時候。

直到也先死後蒙古大汗之位才輾轉回到了黃金家族手中,其中最爲關鍵的是個女人,叫滿都海。她是成吉思汗十二世孫滿都魯可汗的妻子,在丈夫死後爲了確保可汗之位傳承,嫁給了滿都魯侄孫的兒子,巴彥蒙克。

當時她29歲,巴彥蒙克只有4歲,按照咱們漢人的習慣,巴彥蒙克等於娶了曾叔祖母。也就是這個女人把巴彥蒙克培養成了一個很了不起的人,最終成爲了蒙古大汗,也就是達延汗。

武宗皇帝曾經御駕親征在應州和蒙古小王子打過一仗,這位小王子就是年輕的達延汗。雙方十多萬人拼殺了幾個時辰死傷不過百,真是場大捷啊!

諸位愛卿,假如有一天朕率領大軍出關迎敵,陣斬對方几百幾千,你們又該如何使用春秋筆法?以後這種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最好不要出現在本朝。

臉面固然重要,教訓更重要,只有肯承認錯誤才能安心總結經驗教訓,讓後輩知道怎麼做纔是正確,不要一次次重蹈覆轍!”

自打登基之後,洪濤在朝會和御前會議上有過幾次長篇大論的機會,但內容多是朝堂裡的紛爭,格局都比較小,不是很過癮。

今天可算逮着一次大戰略話題了,教育的還是明朝頂尖官員,情緒必須十分飽滿。然後老毛病又犯了,說着說着就跑題,還開地圖炮,藉着分析前朝戰役把本朝官員也統統一起噴了。

293.第293章 老天爺的兒子332.第332章 馬尼拉第802章 李代桃僵165.第165章 三十六行2536.第536章 出奇制勝第1000章 跟蹤追擊第948章 一鯨落萬物生286.第286章 重用外戚026 外戚的作用587.第587章 種族天賦412.第412章 京城保衛戰7第853章 蘭州工業基地第805章 漂白粉第717章 閶門魅影5506.第506章 笨學生539.第539章 船廠鎮2296.第296章 二桃殺三士第711章 金融工具212.第212章 夾縫求生第901章 有個壞消息第979章 草原和大海585.第585章 糧草先行2394.第39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459.第459章 新路646.第646章 水土不服616.第616章 可惜有點晚461.第461章 士別三日第997章 恩鳥港登陸戰458.第458章 兵者,生產力也第999章 呔!留下買路財!127.第127章 《半月談》353.第353章 損失巨大第674章 戰略佈局2第786章 繼續南巡441.第441章 日新月異242.第242章 決戰紫禁城4第846章 關鍵點第895章 破陣2345.第345章 馬尼拉大帆船196.第196章 走在時代前面的人3第749章 新軍制2011 沈閣老404.第404章 戰報2第1113章 阿拉伯的勞倫斯5第913章 故意示弱375.第375章 圖上談兵3337.第337章 會算賬的纔是好官598.第598章 八旗459.第459章 新路118.第118章 心裡全是生意601.第601章 躊躇不前第1025章 禍水西引2459.第459章 新路247.第247章 算賬時間2420.第420章 鐵與火的風暴2430.第430章 論功行賞452.第452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第769章 動還是靜?第105章 十王府3第912章 以退爲進608.第608章 錢景不錯632.第632章 阮香江的掙扎661.第661章 鳳尾變雞頭620.第620章 盛世初現555.第555章 葉閣老轉正了502.第502章 既往不咎第666章 出塞第1032章 能買就不搶534.第534章 招攬405.第405章 戰報3249.第249章 算賬時間4047 內臣2第930章 沙廉港003 心腹170.第170章 代價(白銀加更13)第812章 民以食爲天第859章 安南內附181.第181章 撕破臉365.第365章 好運來了誰也擋不住第686章 致命缺陷第737章 真狠人208.第208章 以利誘之579.第579章 最後的榮譽3645.第645章 行行皆學問043 早朝第978章 立威2467.第467章 大買賣3第972章 驅熊行動256.第256章 帝王無情062 削藩3195.第195章 走在時代前面的人2576.第576章 對炮灰的尊重489.第489章 發展和污染第1041章 科學和技術348.第348章 馬尼拉大帆船4036 精神力640.第640章 科恩總管第702章 鹽禍第959章 十年之後6620.第620章 盛世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