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第284章 要想跑得快,得靠車頭拽

bookmark

第284章 要想跑得快,得靠車頭拽

想讓大明帝國前進的動力長期充沛,首先得有個完備的車頭,其次是充足的燃料和淡水,最後再去調試每節車廂的狀態,確保在加速過程中不會出現大的機械故障。

目前車頭裡大的機械故障並沒排除,也無法排除,想徹底解決只能進行大修,更換新的零部件。這一點目前洪濤還做不到,只能儘量修修補補,勉強維持着動力輸出。

燃料和淡水同樣告罄,急需補充。在這一點上洪濤倒是不用等待進站了,一方面依靠新政盤活國內資源運轉,提供更多產業,彌補單一農業產出不足的弊端。一方面加大基礎建設投資,拉動內需創造利潤。

其實大明帝國的底子還是很硬的,從唐開始中國就是東亞、東北亞、東南亞地區的主要經濟體,產品供不應求,貨幣流通無障礙。

宋朝更是把這些優勢發揮到了極致,伴隨着經濟優勢把中國文化進一步輸出到了周邊國家,形成一大片漢文化圈子。

雖然元朝打斷了漢文化的繼續擴張、鞏固和發展,好在只有不到百年。當大明帝國建立時,唐宋的餘暉依舊沒有完全褪去。只可惜老朱爲了大權永固,選擇了更容易統治的封閉策略,白白耽誤了二百多年。

不過即便如此,大明帝國依舊有着很強的活力,其根源就是兩個詞,地大物博、人口衆多!只需充分調動內需,就足矣供養龐大的政府和海量的軍隊。

如果把大明換成日本,洪濤此時肯定正在皺眉頭嘬牙花子。就屁大點的地方和人口,糧食吃不飽也餓不死,資源缺這個少那個,一有大動作還會引來周邊強國的關注,不搞大動作只能等死。

大明不光人口多,還特別聽話。從秦朝的大一統起,每朝每代都在不惜餘力的教育子民要聽皇帝話、聽官員話,遵守法紀、遵循道德。

就算是全世界最野蠻的人,也扛不住上千年的諄諄教導和約束。況且每朝每代也沒停止挑沙子,把有脾氣的、有意見的、有想法的、骨頭硬的人,一批批從物理層面完全抹殺,不讓他們的基因有機會傳播下去。

造就出來的就是大明帝國上萬萬的小綿羊,只要有口吃喝必須特別順從,讓幹啥幹啥,不給工錢也幹,自帶吃喝都幹,還保質保量。

不小心得罪他們了也別慌,哪怕被害得家破人亡,只要皇帝出面自責兩句,所有怨恨立馬化解,臉上還掛着新鮮的淚花,嘴裡卻高呼萬歲萬萬歲。如果再能找個倒黴蛋官員推出去砍頭,百姓們就會感激涕零。

他們好像從來沒琢磨過吃飽不穿不暖有沒有可能就是皇帝和官員們造成的,只知道檢討自己爲啥沒更起早貪黑一些,多種出幾十斤糧食。而後就更加勤奮勞作,還要苦口婆心的教導後代以此爲美德,輩輩相傳。

擁有這麼富饒的土地和勤勞愚忠的人民,任何一位皇帝只要能把貪念降低那麼一點點,權力慾收斂那麼一絲絲,別把皇權天授當真,知道自己還是個凡人,就不會統治得太爛。

當然了,這些要求聽上去挺容易,實際上每一個都直接面對人性中最卑劣的陰暗面,絕大部分人窮極一生都無法克服一個。所以皇帝這個工作,就不是給凡人準備的,勉強搶到手只能給百姓帶來無邊災難,罪人也。洪濤不是凡人,凡人誰能吃了毒藥連肚子都不鬧呢。太皇太后的服喪期還沒過,他就在御馬監內侍和錦衣衛大漢將軍的簇擁下出了皇宮,把京師附近的皇莊、皇家草料場、皇家牧場全轉了一圈,美其名曰視察推恩令的落實。

面對越來越不受約束的皇帝,已經被攪合得四分五裂自顧不暇的文官集團也沒什麼辦法予以制衡,好在沒有離開京師,又是去皇莊巡視,索性就睜隻眼閉隻眼假裝看不見吧。

其實視察推恩令是假,親臨現場指導火藥廠、機械廠、熔鍊廠、鑄造廠、造船廠的工作是真。同時洪濤還要在永定河畔的皇莊裡修建大明、應該也是全世界的第一座採用化學方式生產純鹼的工廠。

聽到工廠這個詞,大部分人腦海中就會浮現出機器轟鳴的場景。後世的工廠確實如此,但明朝的工廠卻很不一樣,說起來它更像是一座……醬菜廠!

各種形狀、口徑、顏色的水缸、瓷罐代替了機械設備;小推車和揹簍取代了傳送帶;耙子、鏟子、木棍就是機械手;斗笠、棉布和皮靴成了最高級的勞保用品。

唯一能稱得上和工業沾點邊的就是兩根菸囪,但樣子挺怪,前部連接着類似磚窯的房子,三分之二還是順着山坡向上爬行,只有最頂端的三分之一才矗立起來。

這座醬菜廠……不對,是制鹼廠,採用的生產技術比較原始也比較有名,呂布蘭制鹼法。大體上講就是把濃硫酸加入到食鹽中進行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氯化氫氣體。

那兩座磚窯似的房間就是反應池,上面的煙囪不應該叫煙囪而是叫接觸塔。按照傳統的呂布蘭制鹼法,氯化氫氣體應該是被排放掉的,只有硫酸鈉可以進入下一步的煅燒工序。

可洪濤多雞賊啊,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能產生效益的機會,逮着小蛤蟆也得捏出點尿來,哪怕是味道很難聞的氣體也不肯輕易放棄。

氯化氫氣體除了引發酸雨之外還能做啥呢?很簡單,把它溶於水就是稀鹽酸。嫌濃度不夠就再充入氯化氫氣體,就能變成不同濃度的鹽酸。

硫酸鈉和木炭、石灰石則進入煅燒窯進行煅燒,出來的黑灰中混合了殘餘木炭和40%左右的碳酸鈉,經過清水浸取提純結晶就能得到純鹼了。

雖然這個方法污染嚴重,成本也比較高,但在17世紀初絕對是非常效率且可行的人工制鹼高科技,沒有之一。

木炭和石灰石很容易取得,還可以用煤粉來代替,除了人力之外幾乎沒有啥成本。污染嘛……在飯都吃不飽、衣服穿不暖、軍費都籌措不齊、國家面臨存亡危機時,誰還顧得上空氣新鮮不新鮮。

 

第991章 迅速馳援第715章 閶門魅影3131.第131章 老憤青有大用378.第378章 是明軍乾的第825章 重頭戲第793章 我行我素第113章 會試和京察2第891章 微調019 王皇后(推薦票、收藏都來點啊!)第741章 大明揹包客第950章 來得快去的也快154.第154章 內憂外患2172.第172章 細作540.第540章 船廠鎮3第703章 鹽業公司第866章 戛然而止007 東宮2第1104章 未卜先知402.第402章 國與國之間別聊感情第832章 威重還是德重279.第279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第1057章 歐洲代表團657.第657章 沙皇羅曼諾夫029 耶穌會第1067章 這老師真當不了059 救災如救火第927章 又一位三省總督356.第356章 人盡其才475.第475章 短暫的和平545.第545章 毫無懸念第838章 內蒙古2第698章 仙書第963章 帶着朝廷一起走第897章 現成的傀儡238.第238章 上陣親兄弟367.第367章 好大一盤棋2第689章 遲來的炮第930章 沙廉港578.第578章 最後的榮譽2233.第233章 毒!348.第348章 馬尼拉大帆船4250.第250章 纔不配位第780章 尼科巴羣島2090 兵事465.第465章 大買賣第981章 科恩總督2596.第596章 林丹汗2324.第324章 產能不足第962章 熊來了3002 太子294.第294章 爲國取士356.第356章 人盡其才第1007章 兩大洲的碰撞3第1119章 有恃無恐第1053章 錢從哪兒來?617.第617章 塔山堡485.第485章 賣個破綻198.第198章 加快步伐2第838章 內蒙古2第1065章 歐洲分行第783章 荒涼的好望角368.第368章 意外收穫544.第544章 牛刀殺雞473.第473章 塞王4074 舌戰羣儒2287.第287章 有生力量150.第150章 各顯其能005 體會2第795章 圍而不攻518.第518章 晉商480.第480章 薈萃一堂2574.第574章 小藥治大病2275.第27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11542.第542章 僱傭軍553.第553章 本不該有的戰爭第749章 新軍制2第780章 尼科巴羣島2第668章 利益共同體312.第312章 告狀的來了第704章 以茶馭番第791章 瓦剌各部041 除舊迎新第725章 擠兌5613.第613章 裝慫第746章 以點破面326.第326章 湖邊上課575.第575章 又一個想不到第1077章 兩手準備第736章 二合一第788章 小國的悲哀第1018章 損失第852章 雙軌制第830章 赤峰457.第457章 通州大營392.第392章 陸軍2335.第335章 不同以往573.第573章 小藥治大病第983章 科恩總督4469.第469章 小動作434.第434章 何患無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