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第358章 攔路虎

bookmark

3月底,福建左布政使朱運昌上疏請骸骨,皇帝念其勤勉予以恩准,加太子少保銜,榮歸故里。

4月初,皇帝下旨,原福建巡撫丁繼嗣遷左布政使,左參政金世俊遷進右布政使,左參議左光斗遷進左參政,原廣東都指揮僉事郭振明遷進福建都指揮使。

至此爲止,福建、廣東兩個行省的最高權力機關當中,至少已經有兩個全換成了保皇派官員,且不設巡撫一職。只有按察使司依舊保持原狀,但對於新政的實施基本構不成任何阻礙,皇帝不是不能動而是沒必要。

俗話講新官上任三把火,福建官場一下子變更了這麼多高級職位,即便大部分是原地升遷也算大喜事,所以該燒的火還得燒。

要說這把火點的挺有水平,幾乎把三分之一的福建人全給點着了。就在赴任的第二天,藩臺衙門貼出了佈告,高調宣稱要對馬尼拉港的受害者給與補償,每條船按照新船價格再加上滿艙生絲的價值乘以二!

同時在佈告裡註明了補償款的來歷,這筆銀子少一半來自布政使司,多一半出自皇帝內帑。雖然皇帝沒有說一個字,但整個福建連同廣東的商人們都明白了一件事:

皇帝這是要真的廢除海禁政策了,拿出真金白銀鼓勵大家多出海經商。新政也是真要實施下去了,至少在景陽皇帝在位時很難更改。

別小看一個觀念的改變,這玩意想形成需要很久,還要下很大力氣,同理,想改變同樣費事費力。新政在廣東推廣了好幾年,響應最多的還是投機者,中下層相信的並不多,大多數人一直持小心觀望態度,生怕朝廷旨意來回變。

但皇帝這一手玩的非常巧妙且精打細算,僅僅靠幾十萬兩白銀就把福建和廣東兩個行省的百姓都給繞進去了,從剛開始的半信半疑瞬間變成了新政的嘗試者,怎麼算都是大賺。

當然了,這種深層次的思考大部分百姓並不會涉及,他們更關注自身的短期得失。眼下朝廷是鐵了心要開海,那就別慎着了,該買船的買船、該躉貨的躉貨、該增加工坊人手的趕緊找,慢了就全讓工廠弄跑了。

有道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經濟發展有時候就像是火車上坡起步,剛開始會很慢很吃力,甚至有打滑後退的現象。但只要能讓動力源源不斷傳遞到輪子上去,再輔以適當的操作,一旦向前進了就會越開越快。

如果把李贄、袁應泰、李如梅、袁可立等人前幾年的努力比作源源不斷的動力,那金世俊、左光斗、郭振明的舉動就是撒在鐵軌上的一把沙子。看似無足輕重,實則突破了臨界點,讓新政這趟重載列車徹底擺脫了羈絆,滾滾向前。

不過此時還不能掉以輕心,因爲在鐵軌前方橫着一根圓木非常礙事。如果不把它搬開,新政這趟火車不光無法快速前進還有可能脫軌翻車,它就是馬尼拉港。

新政的核心其實就是一個字,錢!通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極大提高大明本土的產品數量。但不管產品種類多豐富、多麼受外國商人追捧,終歸是要賣出去才能換來發展需要的物資和利潤,否則生產的越多越窮。在後世有種說法叫絲綢之路,與其說是地理上的標誌,不如說是經濟走廊。每當絲綢之路暢通時,位於起點位置的中華朝代就會發展的比較快,反之則相對閉塞落後。

自打蒙元政權退往漠北,陸上絲綢之路完全被切斷了。而海上絲綢之路經過明朝一百多年的海禁政策,雖然沒全中斷,控制權卻完全落入了歐洲各國手裡。

更麻煩的是海禁造成了航海技術的大退步和航海人才的大匱乏,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慢慢恢復,短期內即便想改變也只能守住近海,無法向更遠的海域擴張。拿不到東南亞海域的航行控制權,就等於失去了海上貿易的主動權。

想賣什麼、賣多少錢,大明商人說了不算,東南亞各國說了也不算,要由歐洲各國來決定。可以不同意,但無權改變,要不就按照他們的規矩做買賣,要不就啥也別想運出去。

非要破壞這個規則的話,他們可以開着武裝商船在半路搶劫,甚至糾集艦隊來騷擾。到時候大明沿海又會陷入類似倭寇氾濫的局面,不得不繼續海禁並派兵嚴防死守,把有限的資源全都浪費在消耗戰裡。

向北和向南走不通,能不能向東呢?確實,朝鮮和日本海域還沒落入歐洲國家手中,不存在被動交易的現象,也非常需要大明的商品。可這兩個國家的購買力不是很足,市場也不是很大,無法滿足新政全面鋪開的需求。

想改變這一切只有兩個辦法,要不打通陸上絲綢之路要不打通海上絲綢之路。反正兩條路總要有一條的控制權,至少不能完全被動。

但自打洪濤登上皇帝寶座,略微熟悉了一下大明本身和周邊國家的狀況之後,馬上就把之前的計劃推翻了。以明朝目前的軍事實力還不足以掃平蒙古和女真,一舉打通路上絲綢之路。

注意,這裡說的是掃平而不是擊敗。想維持一條相對安全的商路,從東亞貫穿中亞一直延伸到波斯甚至東歐地區,中途就不能有任何成氣候的敵對勢力。

否則三天兩頭跑過來搗亂,再隔三差五派兵討伐,獲得的利潤很快就會被高昂的維護費抵消,不光無法獲得足夠的利潤,很可能還得倒貼。

陸地打不通,大海上同樣打不通。現在明朝所處的位置很不樂觀,北面有蒙古和女真的長期施壓,南邊則面臨着兩顆牙和後起之秀荷蘭、英國的圍堵,而自身又沒有同時應付兩場大規模戰爭的能力。

貿然在任何一個方向開戰,都可能遭到另一方向的趁火打劫,被南北夾擊。然後引發內部不穩定因素的連鎖反應,不光無法把新政搞下去,怕是連皇位和小命也得丟掉。

621.第621章 開疆拓土第1285章 空天軍第900章 來的很及時第869章 損失與收穫410.第410章 京城保衛戰5第736章 二合一344.第344章 如意算盤036 精神力第1271章 沙俄貴族2第1222章 羽化2第1278章 摩拳擦掌第1333章 有尾巴第1108章 靈感435.第435章 總參謀部136.第136章 對臺戲005 體會2第1287章 大美人017 葉向高419.第419章 鐵與火的風暴第1445章 讓各方都動起來第1144章 全面封鎖第1097章 上了惡當第1037章 都是白菜價第857章 好事多磨185.第185章 互相挖坑449.第449章 冤大頭來了453.第453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2第1359章 險情2372.第372章 伺機而動128.第128章 敞篷馬車第1031章 紮緊籬笆第1187章 山地戰6第922章 海軍的問題2581.第581章 陰雲密佈第825章 重頭戲212.第212章 夾縫求生511.第511章 新政猛於虎第1327章 得隴望蜀035 積怨成怒第1360章 鞭長莫及599.第599章 八旗2第760章 爲了和平第711章 金融工具278.第278章 新人和故人第1272章 沙俄貴族3第897章 現成的傀儡614.第614章 侵略與道德第1223章 魚兒進窩了第1273章 告辭第1150章 法奧港之戰4143.第143章 算筆賬(白銀盟主4)545.第545章 毫無懸念288.第288章 開海的準備188.第188章 知己知彼2第1422章 遲來的噩耗第1342章 血戰巴拿馬城6152.第152章 來自美洲的快遞(白銀盟主7)第1065章 歐洲分行241.第241章 決戰紫禁城3第667章 三雄會第700章 暴君第1388章 新對應262.第262章 天高皇帝遠4622.第622章 開疆拓土2570.第570章 馬尼拉灣海戰452.第452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第915章 西域大勝419.第419章 鐵與火的風暴288.第288章 開海的準備602.第602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1285章 空天軍377.第377章 消失的營地第1153章 法奧港之戰7184.第184章 輕輕落下032 進步和不足529.第529章 大明武將第1221章 羽化第1431章 鬥勇不如鬥智353.第353章 損失巨大538.第538章 船廠鎮第1032章 能買就不搶第1299章 下重手2第923章 答案在緬甸第844章 讓步223.第223章 密謀355.第355章 天下沒有廢物第1432章 面和心不和第683章 固若金湯第1294章 掰着手指頭數第757章 歐洲的戰火第738章 《大明律》第1296章 新任命638.第638章 第一產業第1008章 海上輕騎兵第1433章 面和心不和2第1127章 特殊的禮物158.第158章 御下之道2(白銀加更9)410.第410章 京城保衛戰5469.第469章 小動作153.第153章 內憂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