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第376章 大淩河畔

bookmark

“那臣該何日出徵?”

李如樟也跟着笑了起來,越來越從心裡喜歡這位皇帝了。跟着他幹會讓人很舒坦,不用擔心背黑鍋,也不用擔心被出賣,更不需要對文官們點頭哈腰。

更主要的是不管多齷齪的想法,多卑鄙的手段,從皇帝嘴裡說出來就顯得那麼理直氣壯,讓自己的心靈得到啓迪和昇華,沒有半點負擔。

“朕會讓杜鬆和孫承宗做好後勤準備,你隨時都可以帶兵入駐,但最好分成若干批次,也不要穿軍裝。具體何時出關朕不管,但也不要拖太久,否則一旦降雪山路就無法通行了。”

洪濤還有一個讓大多數人喜歡的特點,就是肯放權。只要能取得相對的信任,他就會把一件工作完全交給你,不再指手畫腳越俎代庖,甚至不管不問。

不過這在某些人眼中又可能是缺點,不指揮不監督,到底該怎麼幹纔算好呢?所以後一種人在洪濤手下永遠得不到重用,他重視結果輕視過程,沒能力獨當一面的人根本就懶得搭理。

君臣密謀了大半宿,天色剛矇矇亮,袁可立和李如樟又風塵僕僕的出了宮,一個回海軍衙門籌備出征事宜,一個回家等待與認路的老部下匯合。

洪濤也比他們倆閒不了多少,草草吃完早飯又得披掛整齊上朝,然後再把六部九卿和內閣大學士召到養心殿裡開御前會議。討論的主題只有一個,向喀喇沁蒙古部開放邊榷。

面對一衆大臣的質疑,洪濤給出的解釋非常合情合理,還特別感人。他說這幾天吃不香睡不着,滿腦子裡想的都是怎麼把工廠裡的產品賣出去,生怕虧了滿朝文武。

勤能補拙,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開放邊榷。這樣一來,既能拉攏一部分蒙古部落與大明和平相處,又可以把產品快速換成馬匹、寶石、牛羊。不管是什麼吧,反正都會大賺。

爲什麼非是喀喇沁蒙古呢?皇帝也給了合理的解釋。喀喇沁蒙古距離北京最近,整個北直隸都和其交界,威脅也最大,只要雙方能一拍即合,北直隸邊牆的防禦壓力就會瞬間小很多。

當然了,也不能因此而鬆懈。爲了確保安全,專門派遣錦衣衛和御馬監勇士營趕赴關隘坐鎮監督,從邊軍將領到當地官員誰也別想鬆懈半分,確保所有交易人員只能在關口之外的榷場裡交易,一個人也不能入關。

面對這麼體貼下屬還思維縝密的皇帝,大臣們除了一致擁護之外也無話可講了。這時候誰反對皇帝就等於是反對自己,誰和錢有仇啊。

至於說皇帝到底有沒有爲臣子的利益冥思苦想、茶飯不思,大臣們基本持懷疑態度。可一時半會也找不到漏洞,只能先把疑慮埋在心底,走一步看一步了。

“嗷嗚……撲棱棱……”一陣悠揚的牛角號聲在山谷間迴盪,驚動了一羣在草叢中躲藏的山雞,紛紛拍打着翅膀飛向了半山腰。

“嘣……嗖!”但隨着兩聲悶響,兩隻山雞突然在空中來了個急剎車,一頭栽向地面。

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響,一隊騎手陸陸續續出現在山谷中,領頭的是個五十歲左右的老者,鬚髮皆已花白,膚色比較深,臉型寬大眼睛細長,配着一身有點分不出顏色的皮袍子,標準的蒙古牧人打扮。“色楞格,慢一點,路上石頭多,小心馬蹄子!”此時他正用手卷成喇叭筒,衝着幾十米外一匹疾馳的黑馬高聲吆喝。

“色楞格是要拿着山雞去給他的薩仁獻殷勤,不會再聽您指揮了。”黑馬上的騎手好像沒聽見老者的喊聲,速度一點兒沒減,很快就消失在灌木叢中。

老者身後又上來一匹花馬,騎手大概四十歲左右的樣子,邊揮手驅趕着被馬蹄揚起的塵土,邊向老者揭發了同伴的秘密。

“是啊,這一走就是一年多,誰能不想家啊!”被稱作賽木蓋的老者抓起皮囊喝了一大口,抹着鬍子上的水珠,遠遠眺望着山下那條像玉帶般的河流,除了欣慰還有淡淡的憂傷。

去年夏天離開大淩河邊的牧場時,身後的馬隊裡足足有一百五十三名戰士,在錦州與女真人搏殺了一年,已經有二十一個人再也回不到家人身邊了,還有十七個人受了重傷,永遠都不能再策馬奔馳。

這場仗打的有點稀裡糊塗,先是五部盟主卓裡克圖洪巴圖魯遣人通知各部,說大明皇帝放棄了遼東鎮,把兵將全部撤回了關內。

遼東鎮的大部分地區都是丘陵和平原,又經過漢人幾百年經營,不管是生活條件還是放牧區域都要比綿綿羣山裡強不少。各部貝勒、臺吉們聽聞消息之後紛紛召集兵力,興沖沖的越過邊牆想把這片膏腴之地佔爲己有。

剛開始很順利,果如傳聞所講一般,邊牆附近一個明軍也沒發現,所有的寨堡包括城市全都人去屋空,只有少數村落裡還有些農戶繼續耕種。

但很快敵人就出現了,不是明軍而是愛新國的女真人,他們也是來趁火打劫的。老話說的好,同行是冤家,蒙古人與女真人向來不太和睦,沒怎麼廢話就打做了一團。

這一打就是一年多,雙方各有勝負,然後就越打越疲,越打越沒勁兒。遼東的土地是很肥沃,水源也充沛,可再好的牧場也得有人經營才成。整天光打仗了,不光沒收入還要往裡搭,時間長了顯然不合算。

於是各種使節就像走馬燈似的在蒙古人和女真人之間遊弋着,據說連大汗都沒閒着,也接見了女真使者,大家的目標也是相同的,和談。

這一談就從夏天談到了秋天,期間雙方還發生過不止一次戰鬥,誰都想在最終劃定界限前多佔一些土地,也是在試探對方還有多少實力,看看該不該讓步。

不管怎麼說吧,最終還是談妥了,爲了不再發生衝突,經過五部盟主卓裡克圖洪巴圖魯同意,把巴林部首領的女兒嫁給愛新國昆都侖汗努爾哈赤的兒子代善爲妻。

 

284.第284章 要想跑得快,得靠車頭拽568.第568章 旁觀者清2145.第145章 賊大膽292.第292章 安南的未來143.第143章 算筆賬(白銀盟主4)448.第448章 此銀行非彼銀行069 養寇自重094 初步解決方案515.第515章 來者不善第961章 熊來了2第1096章 跟着惡魔去天堂第1070章 一網大魚第851章 借題發揮第871章 土謝圖汗第926章 答案在緬甸4374.第374章 圖上談兵2第953章 初見成效277.第277章 初現端倪147.第14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300.第300章 軟硬不吃3383.第383章 代天牧羊583.第583章 太監監國第898章 政治不是打打殺殺第820章 諜影重重220.第220章 意外033 最是無情帝王家522.第522章 抗爭第777章 道法自然第843章 隱患第956章 十年之後3第986章 不宣而戰2第985章 不宣而戰第868章 機會難得170.第170章 代價(白銀加更13)482.第482章 羣毆326.第326章 湖邊上課第725章 擠兌5201.第201章 敲打572.第572章 馬尼拉灣海戰3219.第219章 剜肉治瘡第112章 會試和京察373.第373章 圖上談兵第992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1079章 我有個想法第887章 若羌第757章 歐洲的戰火281.第281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3081 推恩令第995章 窮瘋了134.第134章 揣摩聖意2(白銀盟加更1)042 年號景陽第927章 又一位三省總督第766章 刑不可知,威不可測第822章 諜影重重3531.第531章 何爲兵2第1027章 滅瓦剌201.第201章 敲打150.第150章 各顯其能493.第493章 錦上添花者第1048章 最後一塊拼圖4第1089章 與哲學家爭論402.第402章 國與國之間別聊感情第928章 改土歸流606.第606章 和老天賭富貴第1055章 股票交易269.第269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5第1074章 失就是得601.第601章 躊躇不前393.第393章 大無畏者第744章 北方有變第749章 新軍制2453.第453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2第84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062 削藩3第683章 固若金湯559.第559章 積極備戰3054 徐光啓第680章 奇怪的戰法585.第585章 糧草先行2第786章 繼續南巡331.第331章 珍倪和爆箱202.第202章 存錢罐202.第202章 存錢罐第751章 新軍制4069 養寇自重423.第423章 新與舊2166.第166章 三十六行3第753章 新軍制6199.第199章 加快步伐3第1092章 與哲學家爭論4591.第591章 鐵軌072 滿朝反對聲(求推薦、收藏、月票)第914章 叔爺的背刺437.第437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887章 若羌第683章 固若金湯286.第286章 重用外戚008 雙喜臨門042 年號景陽472.第472章 塞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