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第397章 日本和尚2

bookmark

“句句是真,不敢打一句誑語!愚僧雖然出生在石山,可兒時的記憶卻在平戶興正寺……”

大明皇帝到底有沒有天算之術,大谷光道不清楚,但和剛剛相比,他的神情明顯凝重了許多,語氣也不再那麼風輕雲淡。

“讓朕算一算啊……天靈靈地靈靈,鬼魅魍魎快顯形,天兵天將朕來請,王母娘娘急如令!你上面應該還有三個兄弟,對也不對?”

然後皇帝又突然插話了,兩隻手捻着蘭花指高高舉起,眼珠上翻搖頭晃腦,胖臉蛋子不停抽搐,嗓音極其飄忽。片刻之後猛的一指大谷光道,表情聲音又全都回歸常態,好像有什麼東西剛從身體上離開了。

“陛、陛下,小僧確實有三個哥哥,但不是一奶同胞。”

大谷光道都看傻了,這次能來中國本就是意外,入了皇宮見到了皇帝更加意外。可是不管怎麼意外,也沒有現在意外了,大明皇帝居然有通神的絕技!

“哦?這一層朕倒是沒算出來,你不妨詳細講講。”

看着大谷光道因爲畏懼和興奮而有些泛紅的臉龐,洪濤覺得火候差不多了,收起跳大神的架勢重新迴歸了凡人,還是個愛聽別人家八卦的凡人。

難道說洪濤真的會皇家秘術,有能掐會算的本領?如果去問王承恩,他必須很虔誠的點頭,還會舉出一系列實例當成佐證。

即便是袁可立在場也不敢斷言全無。神神鬼鬼在古代很有市場,上到皇帝高官下到平民百姓,遇到不好解釋的現象,第一選擇就是往神鬼那邊想。

但後世的大部分人都不會相信什麼皇家秘術,即便搞不懂洪濤是怎麼算出來的,也會堅信世界上沒有神鬼,只有套路。

沒錯,就是套路,洪濤就是仗着讀過一些歷史書籍,利用古人迷信神鬼的弱點編瞎話呢。但目的不是爲了騙人,而是爲了能聽到實話。

在日本戰國時代末期有兩個寺院挺出名,一個叫本能寺,一個叫本願寺。前者在京都,是法華宗的一座小廟;後者在攝津國的石山,是淨土真宗的本寺。

雖然一大一小、地位懸殊,但這兩座廟卻因爲一個人而出名,他叫織田信長,日本史上的戰國三傑第一傑,爲統一日本立下汗馬功勞

萬曆十年,幾乎要完成統一大業的織田信長輕裝簡從路過本能寺,並在其中下榻,結果當晚被手下將領明智光秀率領的幾萬人馬包圍,力戰不敵,引火自焚於寺內。

接下來他的另一位大將羽柴秀吉從前線撤軍,掉頭攻打明智光秀,並將之順利擊敗,從而纔有了戰國三傑中第二傑,豐臣秀吉。

有道是廟小妖風大,這次政變直接改變了日本戰國時代的走向。如果織田信長不死,說不定後世的日本就沒有天皇了。傳說他有意廢掉天皇,這可能也是明智光秀造反的原因之一吧。本願寺出名的比本能寺還早,但織田信長依舊是主角之一,雖然是最終勝利者,卻也贏的不是很容易。由此可見,這位日本梟雄可能和寺廟相沖,如果遠離寺廟說不定可以多活幾年。

那麼一座寺廟,就算規模再大能有多少和尚,怎麼可能和織田信長對壘,還添了不少麻煩呢?這事兒吧,如果放在古代中國和誰說誰也不會信,但在古代日本不光可信,還特別正常。

原因只有一個,古代日本和中國古代的寺廟雖然都信奉佛教,但在屬性上早就相去甚遠了。古代中國的寺廟不管規模多大,也僅僅是統治者用來維護權力的手段之一。古代日本的寺廟,則已經是統治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它不光擁有領地、佃戶,還可以豢養僧兵,並且很多貴族和政客落魄或者戰敗之後都選擇到寺廟裡隱居,一般就不會被對手趕盡殺絕了。

從鎌倉末期開始,古代日本社會裡等級分明的貴族制度就開始逐漸瓦解,越來越多的農民、地方豪強、武士和僧侶組成武裝集團對抗越來越貪婪的領主,這種現象在日本歷史裡有個特定的名詞,叫做“一揆”。

織田信長實際上也是靠着由下至上的一揆組織起家,這種行爲在當時被稱作以下克上。但當他勢力壯大有了地位之後,反過頭來又是鎮壓一揆組織最堅定的。這倒也說得通,同行是冤家嘛。

在戰國時代末期,勢力最大的一揆組織就是以本願寺爲核心。由於淨土真宗又叫一向宗,所以本願寺組織起來的一揆也被稱爲“一向一揆”。

從古至今,凡是以宗教爲核心成立的武裝集團戰鬥力往往會比較強。一向一揆也不例外,作戰非常英勇,其鐵炮部隊尤其厲害,鼎盛時期攻城掠寨自成一國,綜合實力與大名一般無二。

織田信長與一向一揆前前後後打了十年,終於在石山之戰後徹底獲得了勝利。石山本願寺被焚燬,第十一代法主顯如退位隱居,淨土真宗由其長子教如繼承。

和尚能有兒子嗎?怎麼說呢,日本和尚有點像中國的喇嘛,分了好多流派,有的允許結婚吃葷有的不允許,有的半允許半不允許。淨土真宗恰恰是允許的,不光允許還是世襲制呢,和當皇帝一樣。

後世的歷史書上寫着本願寺顯如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光壽、二兒子光見、三兒子光昭,他本人叫光佐。日本人起名字的造詣和洪濤不相上下,父親是光字輩,兒子也是光字輩,太不講究。

但突然蹦出來的這位大谷光道,從年紀上算肯定不是本願寺顯如的孫子,用皇家秘術一詐,果然,他居然是顯如的第四個兒子,與三位哥哥還不是同一位母親。私生子唄,這大瓜如果放在日本估計也夠啃一會兒的。

其實更大的瓜還在後面呢,大谷光道出生之後沒兩年,石山本願寺就被織田信長攻破了,顯如被迫隱居伊紀國雜賀鄉。可是據大谷光道講,他童年的記憶都在平戶興正寺。

第746章 以點破面455.第455章 迷途的羔羊128.第128章 敞篷馬車642.第642章 又是他!067 漕運第834章 大汗時代的結束025 合作伙伴第960章 熊來了第1045章 最後一塊拼圖117.第117章 嘴上全是主義638.第638章 第一產業400.第400章 德川幕府第968章 轉輪短槍511.第511章 新政猛於虎第1032章 能買就不搶第773章 司令加艦長490.第490章 衡量620.第620章 盛世初現612.第612章 糊塗仗第779章 尼科巴羣島431.第431章 論功行賞2第688章 天不遂人願545.第545章 毫無懸念486.第486章 親自指揮524.第524章 東風好像也來了096 骯髒的學名叫政治121.第121章 拔膿膏第724章 擠兌4037 紙上談兵第1068章 豪華陣容第1076章 仇人見面470.第470章 塞王第842章 刮骨療毒603.第603章 出關073 舌戰羣儒(求點推薦票、月票和收藏)第888章 審美一致第1015章 大海撈針410.第410章 京城保衛戰5第779章 尼科巴羣島421.第421章 鐵與火的風暴3470.第470章 塞王第910章 時間不夠第962章 熊來了3568.第568章 旁觀者清2593.第593章 初生牛犢469.第469章 小動作047 內臣2566.第566章 草木皆兵192.第192章 放棄140.第140章 一日之兄(白銀盟主3)294.第294章 爲國取士342.第342章 遭到拒絕第896章 恩威並濟174.第174章 歷史該由人民書寫562.第562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828章 小琉球401.第401章 禁和不禁都是生意226.第226章 遼東鎮293.第293章 老天爺的兒子543.第543章 大國風範第836章 皇帝的野望第1026章 雙線獲勝第115章 九卿逼宮2第1021章 惡虎難敵羣狼第799章 深諳人心001 明朝我來了!第1025章 禍水西引2297.第297章 二桃殺三士2第805章 漂白粉385.第385章 大混子514.第514章 相國府094 初步解決方案185.第185章 互相挖坑137.第137章 熱火朝天(白銀盟加更2)第822章 諜影重重3252.第25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2第687章 勝利在望第841章 皇家無私情第876章 蓄勢待發654.第654章 新時代的開啓3447.第447章 日新月異7481.第481章 分歧092 遼東李家第945章 黔國公沐家662.第662章 以身做餌第933章 沙廉港4第765章 駐外使領館第772章 新科技500.第500章 噴死一個第1015章 大海撈針第834章 大汗時代的結束541.第541章 天降橫禍第794章 將計就計第769章 動還是靜?第979章 草原和大海227.第227章 遼東鉅變第936章 孟族的報復第752章 新軍制5235.第235章 毒!3629.第629章 攪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