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體會

bookmark

別看只是兼職,卻能體現出文官集團的態度。如果只來幾個編修輪流講課,說明文官集團對太子不太重視,要是出現了內閣大學士,重視程度就要高很多。

假如內閣首輔能親自來,太子之位暫時就算很穩固了,同時也說明首輔心裡有點小期盼,打算也向着張居正無限靠近,期望將來有一天能大權獨攬。

說起明朝,洪濤之前完全是靠看書獲得的瞭解。本以爲這個朝代的皇帝都是奇葩,從頭到尾基本就沒一個正常的。而這個朝代則是中華文明的轉折點,從此之後逐漸進入了下行坡道。

開國皇帝朱元璋是靠紅巾軍起家的,紅巾軍是啥?白蓮教。白蓮教又是啥?用現代的說法就是蟹腳。而他在蟹腳裡還不是老大,只能算老大的幾個打手之一,前期最拿手的本領就是縮在角落裡保存實力。

別人都在忙着和元朝軍隊過招,劉福通從河南一路打到蒙古,再從蒙古打到東北,最後捎帶手衝進朝鮮半島。在陷入困境時朱元璋沒有支援頂頭上司,而是悶頭在南方爆兵佔地盤。

等到劉福通戰死、韓林兒孤兒寡母無依無靠,他才跑過去假惺惺伸出援手,拉虎皮當大旗,繼續打着劉福通的旗號左右逢源,依舊不主動找元軍作戰。倒是挺熱衷趁着別的義軍後方空虛,抽冷子過去給來一下狠的。

渡過了發育期,兵強馬壯之後,名義上的老大韓林兒就顯得有點礙事,乾脆派手下打着接人的幌子半路上給淹死了。

負責接送韓林兒母子的人叫廖永忠,水軍出身,率領船隊走內湖居然發生了傾覆,還專門翻了韓林兒的坐船,一船人愣是沒救活一個。

說是偶然也成,畢竟沒有證據證明是朱元璋授意。可是按照普遍邏輯推理,這件事就有點可疑了。

先看看廖永忠的下場吧,這位戰功堪比馮勝、傅友德的開國功臣,在明朝剛剛建立沒幾年時,愣是因爲穿衣服僭越被處死了,很難擺脫殺人滅口的猜想。

幹掉了韓林兒,老朱依舊沒北上去找元朝的麻煩,而是向東、向南、向西先把紅巾軍的其它幾個分支全給滅了。理由居然是那些人反抗元朝,他則成了元朝的堅定擁護者!

實際上當老朱獨霸江南之時,北方的元朝內部已經打成一鍋粥,連元順帝也指揮不動,乾脆捲鋪蓋跑回草原去了。朱元璋從南往北推一共只用了八個月時間,沿途除了洛陽基本沒遭遇到像樣的抵抗。

而元朝也沒被滅掉,只是主動退到了草原,稱作北元。北元政權終明一朝都存在,還時不時給明朝搗搗亂,直到200多年之後才被後金滅掉,沒過幾年明朝也亡於後金,算是難兄難弟了。

老朱開國之後有段時間啥也沒幹,專心致志的琢磨該用何種罪名把跟隨他一起打天下的開國功臣弄死,也的確這麼幹了。手段之殘酷、數量之龐大,前無古人……用刻薄寡恩來形容好像都不太夠。

一起創業的時候吃苦受累全無二話,唯獨不能一起享福。只要創業成功了立馬開始內鬥,只要不是自己完全說了算就總覺得吃虧。

不殺了這些渾身反骨還特別有戰鬥經驗的老夥計,把國家當成自己家宅基地的老朱肯定吃不香睡不着。生怕哪天一踹腿,皇權傳不到兒孫手裡,勉強傳下去了也坐不穩,分分鐘還得被跟着自己打江山的驕兵悍將們搶走。

結果過河拆橋的事情做絕了,也沒換來兒孫們的萬世太平,反倒弄了一羣個性十足的繼任者。

有叔叔和侄子爲了家產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的、有兄弟倆你把我搞下去我再把你搞下去的、有十幾年不和朝臣說話幾十年不上朝的、有拿虎狼藥當糖豆吃的、有煉丹成仙把自己折騰死的……

哦對,還有自己這個當了二十年太子,登基一個月就掛了的。父子猜忌、兄弟相殘、後宮干政、宦官當權、無限黨爭,簡直就是副活生生的人類本性圖譜,醜態百出。

再加上動不動就砍大臣頭、脫了褲子打屁股、和上級說話要跪着、大興蚊子魚,直接就把華夏精英階層的骨頭給打斷了,開了許多極端惡劣的先例。

從此以後,在政見不同就是死的高危環境下,講真話的人越來越少,整天琢磨上面愛聽什麼的人越來越多。朝臣們是能不幹事就不幹,因爲幹實事容易出錯,一出錯就會被別人借題發揮彈劾,很被動。

還有用科考來約束知識分子思想,在這種規則下想出人頭地就要從小無時無刻背誦規定內容,不許問爲什麼,誰質疑誰就是大逆不道。

沒了思想,還不能講真話做實事,這樣的朝代會進步纔怪。也就是趕上了好時候,蒙古人忙於內鬥沒功夫南下,其它幾個遊牧民族要不太遠要不太弱,否則不用等滿人南下早就該沒了。

豎着和歷史各時期比,明朝沒有唐朝兼容的氣度、沒有宋朝發達的商業、也沒有春秋時期百花齊放的文化。別說科技發展,連詩詞歌賦都在走下坡路。和唐宋八大家比起來,明朝的文化泛善可陳。

橫着和世界比,歐洲用文藝復興解放了思想,正從黑暗中世紀走出來,開始了大航海時代,堅船利炮已經到了家門口。

達芬奇正在琢磨變速箱、伽利略正舉着他發明的望遠鏡觀察太陽系、哥白尼認爲地球不是宇宙中心、布魯諾爲了堅持真理不懼生死……

這些觀點洪濤大部分認同,唯獨覺得明朝的皇帝不見得全是變態。在紫禁城裡生活了十多年、親眼看了十多年、好一番用心耳濡目染和親身體驗過後,對有些事情就有了自己的見解。

爲什麼這麼講呢,因爲看到了活生生的例子,也就是自己的便宜老爹、二十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朱翊鈞。他不是懶,也不是昏庸,而是無奈。

從表面上看萬曆皇帝是少年天子,五歲冊封太子、十歲登基,恰好碰上能臣張居正,還有不怎麼飛揚跋扈的內官馮保輔佐,直到二十歲都是一帆風順且成績卓著的。

在這十年多的時間裡,明朝不光國庫充盈、政局平穩,連對外戰爭也不吃虧。派兵平定了蒙古人哱拜叛變,幫助朝鮮徹底把豐臣秀吉的入侵給打了回去,就在去年還打敗了苗寨土司作亂。

可是吧,表面的輝煌完全掩蓋不住萬曆皇帝內心的煩躁。從十歲登基以來,與其說是和張居正治理國家,不如說是李太后和張居正一內一外操控着國家走向,少年皇帝連同馮保全是配角。

歷代皇帝但凡腦子裡沒水也明白一個道理,必須抓權!如果讓臣子權力過強早晚會出大問題,而張居正就是這個問題的關鍵。

待李太后年歲已高不再過問朝政時,完全親政的萬曆皇帝突然發現自己和首輔的位置顛倒了。想幹點啥都要張居正點頭,還得時時刻刻幫忙擦屁股,應付滿朝文武的不滿情緒。

如果張居正不死,萬曆皇帝可能還會繼續忍耐下去。畢竟從小就被架空,早就習慣了老師的霸道,想反抗也沒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

可是等張居正一死,權力出現了巨大的真空,萬曆皇帝就如畢了業的學生一般,撒了歡的開始着手抓權了。對張居正和馮保的清算,就是在宣告大權重新迴歸皇帝手中。

第980章 科恩總督409.第409章 京城保衛戰4529.第529章 大明武將398.第398章 日本和尚3第933章 沙廉港4094 初步解決方案第784章 恩鳥港第702章 鹽禍第84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711章 金融工具152.第152章 來自美洲的快遞(白銀盟主7)第1048章 最後一塊拼圖4第844章 讓步338.第338章 連錢都算不明白第889章 蛋殼上有裂縫第719章 月港第743章 都是人才第681章 騎兵的沒落478.第478章 會試年011 沈閣老第882章 聲北擊南第1113章 阿拉伯的勞倫斯5第830章 赤峰321.第321章 贗品098 摸到魚了第1002章 風暴角第1026章 雙線獲勝619.第619章 大魚跑了551.第551章 究其根源612.第612章 糊塗仗649.第649章 女人出馬第1067章 這老師真當不了第839章 內蒙古3第824章 僅僅是開始第919章 人口第759章 愛好和平253.第253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3第712章 金融工具2297.第297章 二桃殺三士2第725章 擠兌5289.第289章 艱難的選擇第712章 金融工具2480.第480章 薈萃一堂2第815章 秘密工作462.第462章 士別三日2093 遼東李家2299.第299章 軟硬不吃2019 王皇后(推薦票、收藏都來點啊!)第871章 土謝圖汗515.第515章 來者不善199.第199章 加快步伐3第755章 荷蘭特使2398.第398章 日本和尚3第745章 反明聯盟第857章 好事多磨第993章 百思不得其解2202.第202章 存錢罐316.第316章 安南版的阮精衛第1044章 規劃亞洲3325.第325章 有實有虛201.第201章 敲打133.第133章 揣摩聖意第677章 鄂爾多斯第895章 破陣2569.第569章 旁觀者清3507.第507章 悄悄進行的軍改第817章 污其名434.第434章 何患無辭第768章 左右互搏第821章 諜影重重2第815章 秘密工作028 好事多磨141.第141章 前裝米尼步槍410.第410章 京城保衛戰5213.第213章 軍事支持053 忠臣283.第283章 這人是帥才!第765章 駐外使領館018 番僧和鐘錶655.第655章 大刀闊斧第980章 科恩總督225.第225章 嚴懲首惡不問脅從第839章 內蒙古3第742章 三個驢友263.第263章 天高皇帝遠5424.第424章 新與舊3202.第202章 存錢罐第884章 白與黑2661.第661章 鳳尾變雞頭064 一石千浪121.第121章 拔膿膏379.第379章 是明軍乾的2第670章 不出所料263.第263章 天高皇帝遠5第1118章 大軍南下154.第154章 內憂外患2462.第462章 士別三日2第797章 神兵天降619.第619章 大魚跑了第748章 新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