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 年號景陽

bookmark

喪事暫時告一段落,可接下來的事情更多。第一件就是新皇帝的登基。古人言國不可一日無君,老皇帝走了,新皇帝得趕緊補上。

登基儀式並不是在前朝的三大殿裡進行,而是在文華殿,就是皇太子聽經筵的地方。前期鴻臚寺來問過太子的意願,洪濤只說了四個字,一切從簡!

但再怎麼簡單也離不開套路,光是來回來去從素服換成袞服、再從袞服換成素服就折騰了好幾次,最終禮畢於承天門。

這時候已經是萬曆三十二年正月底了,禮部又開始討論改年號的問題。洪濤一個也沒選,自己起了個年號,景陽。

內閣三位大學士聽到之後全沉默不語了,次日禮部通過了新年號,但還不能馬上改,得等萬曆三十二年過完,到了下一年,也就是1605年才能定爲景陽元年。

接下來要處理的是李太后、王皇后以及萬曆皇帝的一大堆貴妃、嬪妃的稱號、住宅問題。在這方面洪濤沒啥新指示,按照慣例該改的改、該搬的搬,重中之重,只要生母王恭妃的冊封不耽誤就成。

李太后爲太皇太后、王皇后是東宮皇太后,這兩個封號沒人質疑。但新皇帝的生母也得冊封皇太后,那就只能有兩位皇太后了。

這一點還得感謝代宗朱祁鈺,就是從他起皇帝的生母有資格冊封爲皇太后,之前只有嫡母皇后才能稱皇太后,其他人只能稱帝太后。

住的地方也好辦,王太后搬到慈慶宮居住,稱爲東宮皇太后;生母王太后搬到慈寧宮裡居住,稱爲西宮皇太后。正好一東一西平起平坐,誰也別壓誰。

在這件事上禮部官員包括內閣提出過異議,他們想緩一緩,等太子妃冊封爲皇后之後再辦,但被洪濤拒絕了。這麼點小事有啥可緩的,加個尊號換個宮殿而已,一起辦了挺好。

至於說皇帝住哪兒……這本不該是個問題,可是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還沒修好,設備最爲齊全的啓祥宮又是老皇帝死去的地方,不太吉利。

最終還是洪濤自己挑了個地方,位於慈寧宮東側、西六宮南側的養心殿。這裡本來就是給皇帝辦公、休息的地方,十年前剛剛被萬曆皇帝修繕過,是很獨立的一個院落,比較符合需求。

不光新皇帝搬進去住了,連帶着東宮的一干人等,包括太子妃和宦官工匠們也一起入住。理由嘛,洪濤不想讓這些人去後宮裡被那些精於世故的宦官宮女污染,暫且在這裡待着還能少惹點麻煩。

萬曆三十二年二月初一,新皇帝迎來了登基之後的第一次早朝,同時也是自萬曆十六年起,十六年間正正經經的第一個早朝。

官員們興奮不興奮洪濤不清楚,反正他是沒怎麼睡好。倒不是因爲興奮,而是擔憂。雖然提前當上了皇帝,可根基太淺了,簡直就像無根浮萍,朝廷內外能稱得上自己人的一個巴掌綽綽有餘。

沒有得力幫手,權力再大也是擺設。畢竟任何命令都不能皇帝親自盯着落實,全要靠各級官員通力合作才能一層層的傳達下去,再把效果一層層的反饋上來。

現在自己只是腦袋上戴着皇冠,實際上並沒有和朝臣體系抗衡的實力,更不要奢望去改變太多。甚至還要暗暗祈禱,希望老天爺顯靈,不要在短時間內出現任何大變故。

比如說某地發生了大規模天災需要賑濟,或者是邊患加劇需要出兵什麼的。多少給自己留下一年半載的熟悉期,差不多把朝臣們誰是誰、都有什麼特點認清楚了再提高難度。

明朝的朝會分爲三種,早朝、午朝和晚朝,其中午朝始創於明代,和晚朝都是作爲早朝的補充,什麼時候開並沒定數,全靠皇帝臨時安排。

但早朝就比較重要了,它是皇帝和朝臣們聚在一起接見外國使節、討論國家大事的唯一形式,不過到底幾天一上朝也沒有明文規定。

明代早期的幾個皇帝都比較勤勞,幾乎天天上朝,越往後則越懈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有之,成年累月不見人影的也不新鮮。

其實洪濤也不想每天半夜起牀、凌晨三點就摸着黑上朝。即便睡覺早,大半夜的起來工作也不是很人道。再說了,勤政拼的是效率不是工作時長,管理是個純粹的腦力勞動,每天起早貪黑不見得就能幹好。

可是新皇帝登基總得給大臣們一些新氣象,讓大家提一提氣。如果大臣們一看,得,新皇帝和老皇帝都是一個套路,全是大懶蛋,保不齊就會有想幹事的官員們由此心灰意冷。

不管怎麼想吧,反正洪濤早就習慣了天一擦黑就睡覺、天還不亮就起牀的生活節奏,早起一個小時也沒啥。要是和前來參加朝會的大臣們比起來皇帝還要舒服不少呢,畢竟會議地點就在前院,不用站在冷風中瑟瑟發抖。

要問用得着每天半夜上班嗎?其實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最容易的辦法就是去古代親自體驗下。古人的生活節奏完全是跟着大自然運行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晚上缺乏夜生活,大多數人天黑之後就睡了。

這麼早睡覺,就算凌晨4點起牀依舊能滿足七個多小時的睡眠時間。後世裡洪濤每天差不多十二點才睡,早上六點不到就起,總體睡眠時間並不比古代多,不過就是把作息規律向前調整了四個小時而已。

能參加朝會的官員基本都是京官,也被稱作京朝官,每個人都配發了進出皇城的牙牌,可以出入皇城和紫禁城的特定區域。爲了上朝方便,他們的住所也多選在南城和長安街沿線,距離午門越近越好。

早朝的開始時間是上午五點,但官員們會提前一個多小時趕到午門外的直房裡等候,順便吃點皇宮提供的免費早餐,聊聊天啥的也就差不多了。

午門是紫禁城的第一道門,共開了五個門洞。爲啥這麼多呢,主要還是禮儀。中間一個是御道,平時不開放,左右兩個是供紫禁城守衛和儀仗隊走的,別人也不能亂走。東西兩側的掖門,纔是給上朝官員們通行用的。

015 大壞蛋出場了410.第410章 京城保衛戰5第1052章 皇帝家也沒餘糧085 各懷鬼胎308.第308章 南海匪患7271.第271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7087 開發皇莊第1086章 三位一體納賢才472.第472章 塞王3第1122章 兵臨城下第876章 蓄勢待發117.第117章 嘴上全是主義461.第461章 士別三日099 彼之弊草,我之珍寶224.第224章 密謀2118.第118章 心裡全是生意第976章 捕奴令第1104章 未卜先知第1108章 靈感453.第453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2261.第261章 天高皇帝遠3第978章 立威2第84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096 骯髒的學名叫政治624.第624章 特區特法第711章 金融工具第1028章 收外喀爾喀179.第179章 糧荒4454.第454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3572.第572章 馬尼拉灣海戰3444.第444章 日新月異4第921章 海軍的問題432.第432章 欲加之罪239.第239章 決戰紫禁城第915章 西域大勝第1027章 滅瓦剌第864章 大戰略199.第199章 加快步伐3第968章 轉輪短槍552.第552章 百年大計和頑疾324.第324章 產能不足174.第174章 歷史該由人民書寫第753章 新軍制6第994章 白金漢公爵第969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938章 露餡了577.第577章 最後的榮譽325.第325章 有實有虛459.第459章 新路第1026章 雙線獲勝359.第359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731章 報復不隔月2第735章 奮鬥目標348.第348章 馬尼拉大帆船4458.第458章 兵者,生產力也177.第177章 糧荒2467.第467章 大買賣3第801章 開放與封閉454.第454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3第1107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864章 大戰略557.第557章 積極備戰169.第169章 三十六行6172.第172章 細作第966章 小琉球大基地3第736章 二合一233.第233章 毒!第992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735章 奮鬥目標第931章 沙廉港2第849章 鹽務442.第442章 日新月異2002 太子116.第116章 九卿逼宮3第893章 排隊槍斃第698章 仙書448.第448章 此銀行非彼銀行第899章 改變也不是一朝一夕第908章 美好的藍圖第745章 反明聯盟532.第532章 軍武世家042 年號景陽270.第27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6第762章 拼的就是速度360.第360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2481.第481章 分歧627.第627章 朝鮮李朝2第780章 尼科巴羣島2第778章 金蟬脫殼第739章 越訟第898章 政治不是打打殺殺第1028章 收外喀爾喀190.第190章 忍痛割愛406.第406章 京城保衛戰605.第605章 孤軍入城647.第647章 不速之客625.第625章 當堂分贓404.第404章 戰報2第737章 真狠人132.第132章 人是鐵飯是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