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6.第496章 除非己莫爲

bookmark

他不見得是第一個獲悉此事的,但卻是第一個在此事件中明確表態的朝廷重臣。在沒有確鑿證據的前提下,以失手傷人的罪名把來自廣東和福建的幾名舉子收監,卻對有同樣嫌疑的江浙舉子網開一面。

但光有表態還不夠,想以大明律嚴懲兇手,對支持新政的人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就必須做成鐵案。而如何讓這幾名舉子親口承認失手殺了人,纔是關鍵。

想做到這一點,必須得逼着皇帝下旨削了這幾名舉子的功名。光靠官員們使勁兒上疏仍顯不足,鼓動進京趕考的舉子們鬧事就成了唯一有效途徑。

畢竟幾百上千年間還沒有哪一位皇帝會對舉子太過嚴苛,整套科舉制度本身就是用來維護皇權的。換句話講,全國的讀書人都是被科舉制度強行拉進了統治階級內部,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太大了。

在朝臣們眼中,景陽皇帝不管如何熱衷推行新政,對讀書人一向都非常重視,即便心裡明白遭了算計,爲了顧全大局也只能像以往那樣尋求妥協,只不過這次可能會從獲利的一方變成吃虧的一方。

政治鬥爭嘛,每時每刻、隨時隨地都會發生,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就不該有常勝將軍。之前贏了那麼多次,現在輸一次也很正常。

對於朝臣們來講,終於勝利了一次,可以極大鼓舞士氣,爲今後繼續抗衡新政、保護自身利益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也僅此而已。

輸者不會一無所有,贏者也不能滿盤通吃,這就是政治。貴如皇帝也逃不出這套體系,吃點虧很必要,免得總以爲天最大皇帝第二,想什麼就做什麼。

可惜他們全想錯了,包括王安。自己根本不是政客,也不是皇帝,更不是得益於現有體系的統治階級,而是老天派來的破壞者和送葬者。

在能力達不到的時候,裝孫子示弱妥協是逼不得已。一旦積蓄夠了力量馬上就會撕掉和善的假面具,半點道理不講,一點規矩不遵守,怎麼幹脆怎麼來。

“……陛下,想動用陸軍需有至少9名總參軍機同意,倉促之間恐難有十成把握。”聽聞皇帝要玩硬的掀桌子,王安除了深感意外還有濃濃的忐忑。

此時京城中雲集了各地舉子四千多名,而他們的隨從、家人和商賈數量更多。一旦引發了騷亂,光靠錦衣衛和五城兵馬司的蝦兵蟹將,很難及時彈壓。

而距離京城最近的軍隊就是李如樟的陸軍,只可惜皇帝爲了讓陸軍順利發展與朝臣們達成了挾制皇權的協議,並寫入了大明律。

皇帝沒把握在13位總參軍機中獲得超過三分之二的支持,如果出爾反爾翻臉不認賬強行召喚陸軍入城,會對將來的朝堂產生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誰也不想和說話不算數的人一起玩。

“用不着陸軍,只需兩三個時辰袁可立就會親率海軍陸戰隊進城。凡是名單上的人一律要在四個時辰內送入宮內,宣不動的就抓!”

所謂的參加新戰艦下水儀式,沿途視察各家工廠皇莊,都是用來掩人耳目的說辭,真實意圖很簡單。

一是找藉口離開京城讓某些人能更放鬆;二是面見袁可立,讓他派遣海軍陸戰隊乘海運衙門的運糧船,秘密前往通州集結,等待下一步命令。有了皇帝的當面授意,司禮監掌印王安也撕下了一貫溫良恭順、彬彬有禮的假面具,親自帶領錦衣衛緹騎和東廠番子在隸屬大興縣的東城展開了大規模搜捕。

而錦衣衛指揮使王之楨也同樣披掛整齊,親率北鎮撫司和部分五城兵馬司人馬,在隸屬宛平縣的西城區域內做着相同的事情。

只要是名單上有的人挨個登門拜訪,出示完皇帝的手諭,不管樂意不樂意都要當場帶走。領旨遵命的送上四輪馬車以禮相待,不情不願或者廢話太多的先綁了再堵住嘴,依舊送上四輪馬車。

申正時分,城東的官道上馬蹄陣陣、塵煙四起,一隊隊身着黑色制服、頭頂鐵笠盔、揹着長短火銃的海軍陸戰隊士兵飛馳電掣般的衝向了朝陽門。

負責看守城門的五城兵馬司兵將此時已然被拿着皇帝手諭的御馬監勇士營提督李實控制,撤掉拒馬放下吊橋大開城門。

一直駐紮在朝陽門外的陸軍營地此時也有了動靜,十幾輛車廂低矮的四輪馬車駛了出來,每輛後面都拖拽着一門身管很短,帶着兩個大輪子的野戰炮。經過短暫的溝通,馬車和炮全都交到了海軍陸戰隊手裡。

差不多在相同的時間,南邊的蕭太后河裡也駛來了一串漕船,陸續停靠在東便門外的碼頭上。但從船上下來的不是槽丁和民夫,而是一隊隊黑衣軍。

他們沒有大規模入城,而是在御馬監四衛營監督鄒義的帶領下沿着城牆向南北兩個方向急進,把沿途所有的城門守禦全部接手。

刑部尚書沈應文家住城西安富坊,就在西苑宮牆之外,與皇城很近,上下朝非常方便。但此時方便成了不便,第一批就被錦衣衛光顧了。

“大勢已去、大勢已去……”當他看到全副武裝的王之楨之後,沒發怒沒哭鬧,好像早有預料,神色中沒有多少驚愕。

“沈尚書,皇命在身末將不便下馬行禮。陛下有命,請沈尚書即刻入宮面聖,不得有誤!”

王之楨把命令執行的特別徹底,不光自己頂盔摜甲,緹騎們也是個個全副武裝,如臨大敵。見到刑部尚書如此上道,也沒有小人得志趁機囂張,還在馬上抱拳以禮相待。

“還請王指揮使稍待片刻,容沈某入內更衣。”

眼下發生的一切沈應文確實料到了,在當堂把那幾名廣東福建舉子收押時就知道有可能被皇帝看穿並加以報復。怎奈經過再三權衡,還是覺得利大於弊。

結果最終棋輸一着,主要是沒料到皇帝反應的速度這麼快,決心也下得這麼果斷,招數更是出人意料。沒有舌戰羣儒了,也不再利益交換,而是直接動用了武力。

387.第387章 工業基地第714章 閶門魅影2656.第656章 歷史很頑固第860章 融合得潛移默化058 子嗣問題031 李贄2050 暗中積累488.第488章 佈局雞籠島568.第568章 旁觀者清2第888章 審美一致第1013章 中場休息2249.第249章 算賬時間4第889章 蛋殼上有裂縫第1046章 最後一塊拼圖2060 削藩175.第175章 無奈的決定第785章 下個蛋就跑546.第546章 收網第947章 又是個陰謀076 見不得光的手段第734章 必然分歧第776章 任重道遠3第772章 新科技398.第398章 日本和尚3第909章 終於來了第1080章 都套上轡頭028 好事多磨566.第566章 草木皆兵第790章 分化成功第731章 報復不隔月2623.第623章 呂宋特區第710章 女強人第921章 海軍的問題第838章 內蒙古2第894章 破陣552.第552章 百年大計和頑疾312.第312章 告狀的來了098 摸到魚了第1034章 扔鐵球的老頭477.第477章 海關法582.第582章 御駕親征151.第151章 大騙子!063 君無戲言357.第357章 人盡其才2第928章 改土歸流第847章 關鍵點2167.第167章 三十六行4(白銀加更12)第762章 拼的就是速度第1054章 鬱金香期貨625.第625章 當堂分贓第706章 新軍第890章 下兩個蛋552.第552章 百年大計和頑疾285.第285章 鹼廠第881章 堅壁清野第1011章 不堪一擊626.第626章 朝鮮李朝第837章 內蒙古586.第586章 規矩第110章 無波無瀾第756章 荷蘭特使3588.第588章 出征085 各懷鬼胎198.第198章 加快步伐2381.第381章 看不見的戰線616.第616章 可惜有點晚第798章 見好就收621.第621章 開疆拓土581.第581章 陰雲密佈331.第331章 珍倪和爆箱320.第320章 臨陣倒戈031 李贄2第797章 神兵天降528.第528章 鴻門宴530.第530章 何爲兵206.第206章 知才善用326.第326章 湖邊上課555.第555章 葉閣老轉正了541.第541章 天降橫禍第1020章 戰爭的規矩2第969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705章 爛攤子第705章 爛攤子083 昏君2第697章 天師駕到第950章 來得快去的也快第803章 虛情假意072 滿朝反對聲(求推薦、收藏、月票)第851章 借題發揮第981章 科恩總督2136.第136章 對臺戲第1033章 賺大了445.第445章 日新月異5402.第402章 國與國之間別聊感情第898章 政治不是打打殺殺391.第391章 陸軍第828章 小琉球657.第657章 沙皇羅曼諾夫第741章 大明揹包客第856章 高原驟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