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第592章 天下第一關

bookmark

第592章 天下第一關

經過5天700多裡的長途奔波,以洪濤爲首的陸軍指揮體系終於走到了山海關,差不多同時抵達的還有大批後勤輜重。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古人誠不欺也。看着路上一串串的馬車,洪濤不由得感嘆起古時行軍打仗的艱辛。三萬人出征,後勤保障差不多也要動員三萬。

這還是大部分使用海運和四輪馬車的結果,如果去掉海船,把四輪馬車換成兩輪的,估計後勤保障人員的數量還要翻兩倍。

前線需要一萬斤糧食,後方就得徵收四萬斤,四分之三全消耗在路上了。這也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對峙時總處於劣勢的原因之一,成本太高耗不起。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築城建關,遂成爲扼東北、華北咽喉要塞的軍事重鎮。因其依山襟海,故得名山海關。

在作者小時候,教科書上都把山海關說成明長城的東起點,當時肯定不是史料不明,就是不知道爲啥這樣寫。到了作者參加工作之後,有一年去東北旅遊,偶然在丹東市下轄的寬甸縣發現還有長城。

在這段長城中包括了古北口、喜峰口、山海關三個交通要道,都是從遼東地區進入河北地區的必經之道,還有如桃林口、界嶺口這類山谷小徑,也必須安排重兵把守。

於是又設計了老龍頭和寧海、威海兩座城,直接把長城修進了淺海,還配上兩座堅城,駐紮守軍嚴密監視,這下想從淺海偷偷溜過來也沒戲了。 按照明末的軍事能力,別說後金軍隊攻不破山海關,讓明軍來攻城一樣也非常非常難。只要內部不出現問題,這裡就算做不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十夫、五十夫也應該夠了。沒有幾十倍的兵力,怕是連關城城牆都難以靠近。

山海關在後世裡是個旅遊景區,與居庸關的模樣差不多,就是個帶甕城的大城門樓子。實際上明代的山海關遠不止如此,它是個綜合防禦體系,寫着天下第一關的城門樓子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剩餘的都被拆了。

出喜峰口沿灤河東岸向北翻越燕山山脈,過平泉、平剛、白狼城,沿着大淩河最終抵達柳城(朝陽市)。當年曹操北征烏桓,走的就是這條路。

京城之所以能被明成祖朱棣選爲國都,除了政治因素之外也有其地理原因。對於初期的明朝來講,主要威脅來自於北方,而京城的地理特點不僅有利於向北防禦,還便於向南聯絡。

再往東有條護城河,過了河是西甕城,進了甕城才能進入山海關的關城,也就是人形的胸腹。總兵府、巡撫衙門、軍隊家屬、部分兵營以及少量店鋪和居民都在關城裡居住。

當年隋煬帝把運河修到涿郡,就是想以此爲據點控制北方。宋朝之所以一直處於戰略被動,也是因爲失去了燕雲十六州,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無險可守。

在關城的南北相距兩裡遠,有北翼城和南翼城,城內也有駐軍,遙相呼應。這下東南西北都有堅城呼應,該滿意了吧。這位設計者還覺得不夠嚴密,光在陸地上紮緊了籬笆,萬一敵人坐着小船順着淺海摸過來咋辦呢。

太行山脈、燕山山脈和渤海,在京城的西、北、東南三個方向形成了天然屏障,而向南則是一馬平川,交通便利、農業發達。

那麼山海關總兵杜鬆有多少兵力呢?整整七萬!其中少一半是從遼東鎮撤回來的關寧軍,戰鬥力在大明邊軍中還是挺強的。

不過山海關做爲明長城的最東端,放到此時此刻並沒有錯,因爲景陽皇帝登基之後放棄了遼東鎮。此時始作俑者正在一羣官員將領的簇擁下站在巍巍雄關面前,左邊看看、右邊看看,還不停的詢問。

但這座城樓並不是抵禦敵人攻擊的第一線,它的東邊還有甕城,甕城外面有護城河,護城河東邊還有個東羅城,爲人形的頭。東羅城外面還有護城河,這裡纔是前線。

根據路上接到的戰報,後金這次集結的兵力大致在3萬到6萬左右。攻城一方比守城的數量還少,明顯是攻不下來的,洪濤爲啥要動用陸軍御駕親征呢?

誰要是這麼想那就叫紙上談兵了。杜鬆的職位叫山海關總兵,擁兵七萬不假,可他的防禦範圍可不止一個山海關,而是從古北口到山海關的所有關隘。

關城的東牆就是長城的城牆,在城牆上開個門,蓋個敵樓,就是天下第一關的城樓。

想從遼東以及東部蒙古地區進入華北平原只有三條路,第一條叫盧龍道,它得名於漢魏時期的北方關隘盧龍塞,也就是後世的喜峰口。

整體的山海關像個頭向東、腳向西、伸開雙臂、右手還提着大錘的人形。最西邊的腿是西羅城,主要用於囤積糧草兵械。

第二條叫古北道,它是在遼國佔據了燕雲十六州之後開發出來的一條新路。從密雲古北口出長城,經過灤平、承德與盧龍道匯合,到達赤峰附近沿着老哈河一路向北,抵達遼中京大定府。

要是這麼算的話,努爾哈赤沒有七十萬兵力根本就攻不下山海關。那努爾哈赤有七十萬兵嗎,這不是廢話嘛,大明砸鍋賣鐵把衛所裡的老弱殘、連同吃空餉的兵都湊上,估計也就這麼多了。

光有東西縱深防禦體系就夠了嗎?明朝的設計師覺得不夠嚴密,於是又設計了南北防禦體系,做爲人形的左膀右臂。

上網一查才知道,這裡纔是明長城的最東端。它西起山海關以北的吾名口臺,繞着遼東鎮綿延幾千裡,被稱爲遼東邊牆。

第三條叫傍海道,顧名思義,沿着海邊的道路,也就是被山海關攔腰切斷的遼西走廊。當年秦始皇修馳道,最東端就在碣石(昌黎碣石山)。

曹操在《觀滄海》裡寫的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可能就是北征烏桓勝利了,順路到海邊弄了點螃蟹、扇貝、海膽啥的,在山頭上一邊燒烤一邊喝酒一邊看海景,有感而發。

第667章 三雄會238.第238章 上陣親兄弟347.第347章 馬尼拉大帆船3273.第27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9第1052章 皇帝家也沒餘糧240.第240章 決戰紫禁城2598.第598章 八旗090 兵事第1070章 一網大魚302.第302章 南海匪患073 舌戰羣儒(求點推薦票、月票和收藏)337.第337章 會算賬的纔是好官034 窩囊太子264.第264章 天高皇帝遠6第773章 司令加艦長062 削藩3056 閒人生事第986章 不宣而戰2第808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014章 中場休息3003 心腹第727章 實力第1102章 艦船雲集3第715章 閶門魅影3第859章 安南內附第770章 連城鎖北疆第925章 答案在緬甸3第733章 臣子葬沙場321.第321章 贗品第798章 見好就收第1051章 消化吸收2146.第146章 銀貴(白銀盟主5)第754章 荷蘭特使324.第324章 產能不足609.第609章 兵者詭道也第911章 節日來湊第1112章 阿拉伯的勞倫斯4第901章 有個壞消息161.第161章 輿論武器2(白銀盟主10)207.第207章 知人善用620.第620章 盛世初現419.第419章 鐵與火的風暴569.第569章 旁觀者清3175.第175章 無奈的決定第988章 大難題第1021章 惡虎難敵羣狼650.第650章 一個頂倆010 經筵456.第456章 迷途的羔羊2508.第508章 聰明學生235.第235章 毒!3598.第598章 八旗第1066章 彼此彼此410.第410章 京城保衛戰5471.第471章 塞王2435.第435章 總參謀部第951章 還有時間391.第391章 陸軍197.第197章 加快步伐038 妖書案486.第486章 親自指揮175.第175章 無奈的決定435.第435章 總參謀部第687章 勝利在望第684章 重騎兵124.第124章 小疏忽633.第633章 弱國無外交239.第239章 決戰紫禁城439.第439章 真假美猴王2第787章 呂宋熟 大明足432.第432章 欲加之罪第796章 突傳噩耗155.第155章 內憂外患3(白銀盟主8)297.第297章 二桃殺三士2190.第190章 忍痛割愛251.第25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337.第337章 會算賬的纔是好官128.第128章 敞篷馬車第816章 秘密工作2464.第464章 種植園2574.第574章 小藥治大病2第1016章 進退兩難351.第351章 銀子一屋子第925章 答案在緬甸3561.第561章 積極備戰5第1032章 能買就不搶第691章 趁熱打鐵第1093章 地球聯邦313.第313章 水清好還是水渾好262.第262章 天高皇帝遠4第914章 叔爺的背刺224.第224章 密謀2第1081章 科倫坡就是卡蘭巴525.第525章 反應遲緩349.第349章 馬尼拉大帆船5215.第215章 激烈反應030 李贄504.第504章 羣星閃耀第1023章 彼之毒藥吾之蜜糖235.第235章 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