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 漕運2

bookmark

從永樂年間開始,明朝的漕運工作就基本由運河承擔了,具體負責這項工作的是水軍,也叫漕軍,由陳瑄擔任漕運總兵。但明朝的文官集團向來不允許軍人獲得太多權力,於是又多了個漕運總督,由文官擔任。

兩百年間,有時候總兵比總督權力大,有時候又是總督壓着總兵,具體誰強誰弱要看當時皇帝的態度,還有官員們自己的能力。

目前的漕運總兵叫王承勳,世襲新建伯,擔任漕運總兵已有十三年,沒啥過錯也沒啥功績,非常平庸,卻穩如泰山。

除了當老好人不擋人財路之外,王承勳之所以能在這個重要位置上端坐十餘年,還要感謝祖輩的名號。他有位大名鼎鼎的爺爺叫王守仁,也叫王陽明!

現在袁可立即將上任,就是去和王承勳搭檔,面對這麼一位老好人,也是非常保守的人,很顯然還沒有足夠的認識,同時也缺乏必要的手段。光靠一腔熱血不光不能取得應有的成效,保不齊還會灰溜溜下臺。

“自是沒有……只要陛下有旨意,臣無所懼!”面對皇帝的一連串質問,袁可立並不覺得考慮不周。

別說漕運總督的權力有限,大明朝任何一位官員的權力都是互相牽制的,連個宰相都不設,不就是怕大權獨攬嘛。但沒有大權照樣可以辦事,只要皇帝有信心和決心想對弊端下手,當臣子必須衝鋒在前肝腦塗地!

“錯,大錯!朕不會下旨超越漕運總督的職責,更不能去和沿途州府打擂臺。袁愛卿所要面對的不是幾個、幾十個官員,而是在漕運過程中撈到好處的大半個朝廷。

朕初登大寶時間尚短,沒能力也沒必要把朝廷弄散架,就算有這份能力也不成,砸爛了大半個朝廷,然後呢?事情總要有人做,官也總要有人來當,接替者很可能還是這幅樣子,朕難道要再下旨砸爛一次?”

只可惜這份奮不顧身、不成功就成仁的忠勇並沒獲得皇帝的肯定,反倒遭到了很明顯的警告。告誡袁可立做事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以整頓漕運的名義破壞沿途官場的穩定。

“……陛下,漕運之弊由來已久,若是不用重典恐難以奏效。”

如果說袁可立剛纔還對上任後的前景持樂觀態度,那現在就已經泄了一大半。不過還沒有死心,打算當面警告一下年輕的皇帝,想整頓朝綱勵精圖治,光靠懷柔手段按部就班是沒出路的,必須下定決心劍走偏鋒不死不休。

“袁愛卿可知漕運衙門裡的官員來自何處?”面對袁可立的堅持,洪濤沒有表露出絲毫厭煩,也沒有半分讓步,依舊緩緩的提問。

“皆爲六部所屬!”袁可立回答的也挺乾脆,看來他還真不是信口開河,已經把漕運總督的情況大體打聽清楚了。

“沒錯,漕運衙門的各級官員皆來自六部,而槽丁由漕運總兵轄制。袁愛卿剛剛說過,漕運弊端由來已久,這些官員連同沿途州府的士紳全是靠漕運吃飯的,想動他們談何容易,光靠聖旨和愛卿的一腔熱血怕是於事無補。

到時候彈劾你的奏本會如雪片般送入內閣,大學士們恐也不願意見到漕運出現任何亂象,朕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撤換掉,然後漕運依舊是漕運,什麼都改變不了。”

洪濤確實想以漕運爲突破口打響改造大明朝廷的第一槍,但不能急,必須要溫水煮青蛙緩緩圖之,最好在水溫滾開之前讓青蛙一點都感覺不到。

漕運雖然不是明朝最大的行業,卻牽扯到了很多官員、鄉紳們的神經,利益訴求也非常大,一旦亂起來會直接影響北方邊境的軍隊,到時候袁可立就算沒錯也無法全身而退,搞不好就得揮淚斬馬謖。

既然想好了要讓袁可立去替自己當問路石,那就必須確保他的人身安全。首先要說服這位有點傲氣的能臣,讓他認識到煮青蛙爲啥要用溫水,燒一鍋溫水又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臣愚鈍,請陛下明示!”袁可立很聰明,也不死板固執,讓皇帝這麼一問很快就感覺到自己提出的方案確實有問題。但到底該怎麼變通一時半會想不到,只好收起傲氣躬身行禮虛心求教。

“倭寇!”看着態度有所轉變的袁可立,洪濤覺得李贄沒瞎推薦,歷史也沒亂記載,此人確實有幹大事的能力和性格,身上也沒有明朝文人那股子誇誇其談、故步自封的臭毛病。

“倭寇……???”但袁可立的表情卻不是太配合,聽到皇帝所謂的解決辦法,雖然身形依舊肅立,可眼神裡分明多了些東西,又少了些東西。

“掛羊肉賣狗肉也,如果不找到合適的藉口,愛卿如何能操練水軍、建造海船、重啓海運?”袁可立爲什麼對倭寇如此不屑,洪濤心裡明白,原因只有一個,沒了!

經過胡宗憲、俞大猷、戚繼光等明朝將領的不斷打擊,到萬曆朝中期,東南沿海地區的倭寇數量已經大幅度減少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另外日本也結束了戰國,豐臣秀吉統一了全國,正在對朝鮮虎視眈眈。就算還有部分倭寇在海上活動也都被收編了,不再來大明沿海搶劫,而是全去了朝鮮半島。

但這些都是通過歷史書看到的上帝視角,具體到此時的明朝大臣們還少有能窺得全貌的。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清楚日本打算幹什麼,更不敢保證倭寇不再來沿海肆虐。

洪濤就是要利用信息差和朝臣們玩一次養寇自重的戲碼,你們不是像盯賊一樣盯着我,利用規則死活不願意讓皇帝手裡直接掌握軍隊嗎?

那成,我也不和你們吵鬧,更不玩消極怠工,咱讓漕運總督訓練海軍清繳倭寇,還沿海百姓安居樂業的生活,誰還敢嘰嘰歪歪?

要問漕運總督有權訓練海軍、建造海船、清繳倭寇嗎?答案不光是有,還特別正當。漕兵們除了護送漕運北上之外還有個很重要的職責,清繳運河、沿海地區的一切不安定因素,比如匪患,再比如倭寇。

380.第380章 沒錯,就是我們乾的!042 年號景陽125.第125章 先進的不一定好用第1053章 錢從哪兒來?第884章 白與黑2177.第177章 糧荒2068 漕運2第852章 雙軌制067 漕運495.第495章 若要人不知第894章 破陣032 進步和不足475.第475章 短暫的和平649.第649章 女人出馬178.第178章 糧荒3166.第166章 三十六行3657.第657章 沙皇羅曼諾夫第690章 又一位帥才258.第258章 驅狼吞虎第693章 以理服人031 李贄2第808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009 太子妃和選侍第829章 爲政者無私第741章 大明揹包客265.第26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407.第407章 京城保衛戰2第770章 連城鎖北疆244.第244章 一場空2065 有人歡喜有人恨089 報紙423.第423章 新與舊2566.第566章 草木皆兵第856章 高原驟變2第816章 秘密工作2475.第475章 短暫的和平第1014章 中場休息3第888章 審美一致第788章 小國的悲哀394.第39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653.第653章 新時代的開啓2597.第597章 大金國263.第263章 天高皇帝遠5第1062章 又是五萬磅第948章 一鯨落萬物生167.第167章 三十六行4(白銀加更12)639.第639章 巴達維亞469.第469章 小動作第989章 破局第749章 新軍制2第767章 急遞鋪第688章 天不遂人願557.第557章 積極備戰365.第365章 好運來了誰也擋不住419.第419章 鐵與火的風暴547.第547章 落幕第970章 太歲頭上動土2398.第398章 日本和尚3428.第428章 銀行3356.第356章 人盡其才037 紙上談兵492.第492章 新學第969章 太歲頭上動土588.第588章 出征178.第178章 糧荒3第942章 攤牌2075 舌戰羣儒3第1101章 艦船雲集2409.第409章 京城保衛戰4034 窩囊太子第693章 以理服人第1029章 戰後諸葛亮第1118章 大軍南下232.第232章 借題發揮2620.第620章 盛世初現第1115章 咖啡館258.第258章 驅狼吞虎629.第629章 攪合第1059章 公爵夫人412.第412章 京城保衛戰7043 早朝468.第468章 大買賣4447.第447章 日新月異7066 袁可立第1024章 禍水西引587.第587章 種族天賦279.第279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545.第545章 毫無懸念201.第201章 敲打155.第155章 內憂外患3(白銀盟主8)508.第508章 聰明學生第1055章 股票交易445.第445章 日新月異5022 李之藻135.第13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977章 立威142.第142章 太貴用不起497.第497章 鋼筆476.第476章 海關543.第543章 大國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