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新軍制5

bookmark

剩下的衛所洪濤暫時還沒搞清楚實際人數和虛報人數的差距,也沒合適的地方安排,暫且原封不動留着慢慢裁撤。反正衛所是一個不能留的,真沒什麼用。

除了衛所之外大明還有近百萬的官軍,或者叫邊軍。這些士兵有的是從各地衛所抽調上來的精壯,有的來自招募,常年駐紮在邊關和各省要衝,屬於大明的正規軍,也是最耗費錢糧的重點。

從景陽五年開始洪濤就着手裁撤邊軍了,通過撤銷遼東鎮,原本的遼東各鎮邊軍首先被裁撤掉了,總數在9萬人左右。

朝陽門之戰後,表現糟糕透頂的京師三大營損失殆盡,不再補充,11萬左右的編制就這麼空着,實際上等於沒了。

等杜鬆就任山海關總兵,李如樟的陸軍成軍之後,原屬山海鎮、薊鎮、昌平鎮、密雲鎮、保定鎮的邊軍也被逐步裁撤,總數在9萬左右。

到了興和城之戰勝利、歸化城被佔領、孫承宗部成軍時,宣府、大同、寧夏三鎮的邊軍又被狠狠砍了一刀,裁撤數量達到了15萬。

而這次兵制改革,原本的九邊重鎮系統完全被撤銷了,長城沿線由陸軍換防,僅除了留下15萬左右的邊軍輔助,剩下的多一半被裁撤,少一半交由孫承宗編入新軍。

至此爲止,近百萬邊軍已去六成,還剩下四十多萬分佈在各省州府。對於這部分大明正規軍,洪濤暫時不打算動手。還是老套路,派人暗中查點數量,待拿到第一手數據之後再砍不遲。

這個工作落到了陸軍參謀部和孫承宗頭上,兵部會以編制新軍爲由向各地駐軍派遣陸軍軍官和參謀,通過訓練觀察其虛實,以及評估其存在的必要。

目前洪濤手裡能用的軍隊數量嚴重不足,一口氣把舊系統全砸爛了,北邊和東邊有陸軍防禦,海上和沿海城市港口有海軍護衛,可西部和西南地區就等於放羊了,一旦亂起來也很麻煩。

沒辦法,想改變就是很麻煩,存在的時間越長、體量越大,改起來的難度也就越高,有時候甚至摸不得碰不得。

像洪濤這樣的穿越人士,起步還當了皇帝,花費十五年時間也就剛剛開了個頭,想徹底改變,估計最少還得再扔進去十五年。

爲什麼歷史上那麼多立志於改革的政治家成功的極少呢?洪濤認爲不是他們不夠智慧、也不是能力不足,主要原因還是人生苦短。

想想看,一名官員爬到有權力改革的職位得用多久?怎麼也得先考個進士,以比較快的速度算,25歲中進士不算晚了吧?

假設當年就實授官職,還有個很牛的座師,又獲得了皇帝的賞識,一步一個臺階,半步不帶漏的,爬到六部尚書或者內閣大學士,20年不算長吧?

好,45歲的實權尚書,又深得皇帝賞識,可以開始動手改革了。頭一個15年過去了,嘔心瀝血排除萬難,改革剛剛起步有了點小成績。對着鏡子看看,鬚髮花白,花甲老翁,滿嘴牙掉了一半,進花樓都沒中氣了。

好吧,天生精力旺盛身體好,即便阻力重重仍舊老驥伏櫪。然後又一個15年過去了,改革正走在快車道上,但距離成功還有段距離。

老話說的好,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只要是改革,就沒有和和氣氣你好我好全都好的。朝野上下敵人多朋友少,叫好的多幫忙的少。

再照照鏡子,快80了!還能再堅持15年徹底完成改革嗎?就算你能,賞識你的皇帝也能?兩隻高壽的王八湊成一對兒了,心有靈犀不離不棄幾十載?

只要中途皇帝動搖動搖、或者換了皇帝,改革就會大概率夭折。不管進行到哪個15年了,只要沒最終完成,必須讓權力繼承者砸的稀爛,充分體現出他們趕你下臺的正確性。

其實絕大部分政治家,能精力充沛玩改革遊戲的都沒這麼長時間可用,最多最多了20年。不是他們能力不足、智慧不多,而是時間真不夠。

後世裡有個說法是關於長壽的。假如將來科技發達了,能讓人活到200歲,會對社會產生什麼影響呢?肯定很多,各方各面都有,但最核心也是影響最大的應該是政治格局。

試想一下,各國政要們都像洪濤這樣提前知道了自己能活200歲,他們會如何調整政治節奏?又要去追求什麼?是不是有點細思極恐!

海軍、陸軍、新軍正式納入大明正規軍序列,光有編制不夠還得有軍服。明軍原本的武器盔甲肯定是不能用了,可是再把軍服都重新設計又太浪費,咋辦呢?

按照洪濤的意思,現在朝廷還不富裕,錢要花在刀刃上,騎自行車逛夜總會該省省該花花。如果說搞研發、製造軍械、提高軍人待遇,那沒的說,都照高標準來。

但軍裝就沒必要再大規模新設計縫製了,海軍和陸軍依舊延續原本的黑色和黃藍綠迷彩制服。新軍更省事兒,上身穿海軍制服,下身穿陸軍制服,反正也不影響作戰,能起到區分敵我的作用足矣。

不過爲了表明勳銜,光靠制服遠遠不夠,還得增加一些顯眼的標誌。大明官員是用縫在胸前的一塊刺繡圖案布片來區分等級的,稱爲補子。

文官的圖案是飛禽,武官的圖案是走獸,從一品到九品共有九種,這纔有了衣冠禽獸的叫法。再加上袍服顏色不同,遠遠掃一眼就能大致分清楚具體品階了。

到了士兵羣體,北方邊軍大多穿紅胖襖、戴鐵笠盔。這是一種外紅內黑的棉服,具備一定的防禦能力,還能抵禦嚴寒。南方衛所軍的服裝樣式更多,有用竹子的、有用藤編的、有光腳的、有穿草鞋的。

但想分清楚伍長、什長就不太容易了,只有一些特殊兵種比如傳令兵,纔會佩戴其它顏色的腰帶。

洪濤就不打算延續明清軍隊的品階識別體系了,造價太高也不實用。還是抄襲後世的肩章和臂章吧,簡單便宜還一目瞭然。

614.第614章 侵略與道德125.第125章 先進的不一定好用第1120章 只是前奏526.第526章 特別禮物第1123章 捨身成仁第1090章 與哲學家爭論2247.第247章 算賬時間2284.第284章 要想跑得快,得靠車頭拽第709章 金融預警第1096章 跟着惡魔去天堂195.第195章 走在時代前面的人2第1106章 內疚第1108章 靈感642.第642章 又是他!632.第632章 阮香江的掙扎第710章 女強人333.第333章 開不一樣的海411.第411章 京城保衛戰6558.第558章 積極備戰2159.第159章 御下之道3第681章 騎兵的沒落361.第361章 喜訊連連183.第183章 舉起屠刀002 太子第992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833章 向教育開刀572.第572章 馬尼拉灣海戰3372.第372章 伺機而動第720章 林家小子225.第225章 嚴懲首惡不問脅從214.第214章 好事成雙第831章 自發性219.第219章 剜肉治瘡327.第327章 錦囊妙計226.第226章 遼東鎮第667章 三雄會085 各懷鬼胎第780章 尼科巴羣島2第1044章 規劃亞洲3第884章 白與黑2333.第333章 開不一樣的海323.第323章 新政開始了358.第358章 攔路虎333.第333章 開不一樣的海第982章 科恩總督3第827章 分崩離析第859章 安南內附第985章 不宣而戰第957章 十年之後4第761章 奇兵出擊089 報紙第939章 皇帝幫着撒謊354.第354章 化腐朽爲神奇462.第462章 士別三日2293.第293章 老天爺的兒子第775章 任重道遠2第827章 分崩離析142.第142章 太貴用不起第968章 轉輪短槍655.第655章 大刀闊斧558.第558章 積極備戰2433.第433章 欲加之罪2531.第531章 何爲兵2504.第504章 羣星閃耀407.第407章 京城保衛戰2150.第150章 各顯其能545.第545章 毫無懸念571.第571章 馬尼拉灣海戰2第850章 鹽務2第908章 美好的藍圖第909章 終於來了第1116章 喜憂參半第808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165.第165章 三十六行2025 合作伙伴020 萬曆皇帝第1082章 初探美洲341.第341章 最後通牒215.第215章 激烈反應358.第358章 攔路虎第1090章 與哲學家爭論2第978章 立威2403.第403章 戰報第1091章 與哲學家爭論3550.第550章 殺人誅心421.第421章 鐵與火的風暴3240.第240章 決戰紫禁城2116.第116章 九卿逼宮3505.第505章 爲長遠計078 東林書院087 開發皇莊002 太子046 內臣289.第289章 艱難的選擇570.第570章 馬尼拉灣海戰606.第606章 和老天賭富貴第940章 不可不防223.第223章 密謀434.第434章 何患無辭160.第160章 輿論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