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民以食爲天

山東左佈政尹應元年事已高,再過個兩三年姚廣善就會在不滿三十歲的時候成爲大明真正的封疆大吏。

同時也標誌着海戶司體系要正式浮出水面了,每年都會有幾張年輕面孔出現在各州府的主官位置上,大明政壇的第一次新老交替開始了!

反對?不論是官場還是士紳、地主集團,現在才感覺到不安,即便想阻止也來不及了。

此時的皇帝羽翼豐滿、大權在握、聲望高漲,保皇派高歌猛進、勢頭兇猛,誰敢擋在路上誰就會被碾得粉身碎骨。

傳統勢力們除了瑟瑟發抖、祈禱砍刀別落在自家頭上。只有趕緊見風轉舵,看看能不能搭上末班車,哪怕只有掛票也比被時代拋棄強。

按照慣例,升遷調任的地方大員都要先回京,除了當面謝恩之外就是耳提面命,聽一聽皇帝的叮囑,找一找今後的工作重點。

最後一個入宮的,是距離京城最近的周道登。這傢伙在山東當了幾年巡撫不光沒累瘦曬黑,反倒更顯富態了。如果不知根知底,放在任何一部後世的電影電視劇中,都得是個反面貪官形象。

“臣初擔重任,惶恐至極,請陛下賜予錦囊妙計方敢走馬上任!”對於這次升遷,周道登好像也不是很興奮,話裡話外聽上去還有點不情不願。

“具體細節朕就不多言了,你在山東做得很好,照葫蘆畫瓢就是了。朕只提三個要求,糧食、糧食、還是糧食!

這幾年北方省份一直都在興修水利,每年的旱情有所緩解。你到任之後要把重心放在農業上,鼓勵農戶多開荒、多建立農莊和食品加工廠。”

與當年倡導發展經濟和工業不同,這次皇帝好像突然迴歸了傳統,居然老調重彈,把河南、山西、陝西三省的農業問題放在了第一位。

是保守了嗎?肯定不是,洪濤只是嚴格遵守了因地制宜的規律。之前的四個新政省份都靠近大海,有良好的海運條件,所以才鼓勵當地發展工業和商業,造出來東西比較方便運輸。

現在這三個省份有一個算一個全屬於內陸,想通過僅有的黃河搞航運既不現實也不經濟。最簡單可靠的方式就是發展農業,先把肚子餵飽,趕上不特別大的自然災害能自給自足就是合格。

如果在這個基礎上還能足額繳納賦稅,再能爲北方邊境提供部分軍用物資,那就是對朝廷、對國家極大的貢獻!

工業,尤其是重工業,有灤州和邯鄲兩個重工業基地,在現階段已經夠用了,再進行大規模投入只能短期內拉動經濟,長遠看並沒有太多回報,甚至可能出現浪費現象。

目前需要的不是規模,而是技術方面的提高和創新,以及技術人才的培養。只要有了技術和人才,重工業隨時都可以擴大規模。

“臣想向陛下索要一人……”聽聞皇帝的要求,周道登小眼睛一轉,開始提條件了。

“說來聽聽!”

“現任建設部虞衡清吏司郎中,探花宋應星!此人知水利、懂農事,善用化肥,有他相助,完成陛下所託臣就多了幾分把握。”

“……你是如何得知宋郎中有諸多本事的?”

宋應星是誰洪濤當然清楚,對他的能力也不否認,可一個是在建設部供職的京官,一個是封疆大吏,年紀相差很多,還沒有同鄉同科之類的關係,能知道這麼清楚就有點意思了。

“宋郎中前年曾到東昌府、濟南府、青州府一帶巡查黃河故道,臣與之有過一段時間交往。親眼見識過其在修整河道、改善農具方面的本事,多次爲種植棉花一事攀談,深受啓發。”

面對皇帝帶着明顯疑慮的提問,周道登假裝沒聽出來,乾巴巴的將兩人如何結識又如何瞭解的過程挑重要的講了講。

“朕確實讓他巡查黃河故道,也是想把這千年禍害徹底解決,可惜還力不從心吶。既然你點了名,那朕就將他先借與你。原職不變,加河南、山西、陝西三道巡查御史銜。”

說起宋應星,洪濤不由得想起了黃河。目前的黃河與後世區別很大,尤其是下游。自打奪淮入海之後,幾百年間在泗水、穎水、汴水、渦水之間來回搖擺,嚴重影響了黃淮下游的安全,還威脅運河。

洪濤本來想弄個大水利工程,乾脆就讓黃河專注由淮河入海得了,別再一會兒南一會兒北的。可是讓建設部勘探了一圈,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技術上可行,實際上很難。

這話說得讓洪濤很不理解,拿着奏摺問過王安才明白,不是建設部的官員敷衍,而是真有難言之隱。

在淮河下游有個地方叫鳳陽府,當地有座皇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的。還有個地方叫洪澤湖,湖西岸也有座皇陵,裡面埋着朱元璋的祖父。

如果讓黃河南下注入淮河,水量大的時候鳳陽府和洪澤湖西岸都有可能會被淹沒。建設部的官員膽子再大也不敢爲了治理黃河,把當今聖上的祖宗陵墓給淹了。

其實他們直說洪濤也不會怪罪,啥祖宗不祖宗的,爲了活人,誰的陵墓礙事都該搬走。可這種旨意還真不能下,不管新政如何改變了生活,在古人眼中祖墳都是很重要的,輕易碰不得。

沒辦法,大規模治理黃河的計劃只能先擱置。因爲兩座墳墓,百萬人每年都要提心吊膽過日子,從皇帝到縣官還誰都沒轍。幾千年就形成了這樣的文化,既讓洪濤憤怒也讓他羞愧。

“臣領旨……”見到皇帝答應了,周道登趕緊謝恩,生怕遲則有變。

“先別忙着謝,朕還有件事要交給你和宋郎中。山陝兩地除了石油還有很多石炭,順便勘探清楚報上來。”

現在周道登要用宋應星的能力幫忙振興三省農業也不是壞事,但不能白借,蚊子從眼前飛過都要放下兩根腿毛,何況人乎。

一提起山西和陝西,洪濤就會想起後世的煤老闆。這些年各地興辦工廠甚多,煤炭價格日漸增長,是時候弄點煤老闆出來了,能燒煤就儘量少砍樹。

“啊……這、這臣不甚瞭解……”此時周道登才明白皇帝爲何答應的這麼痛快,合算是有條件的,而且這個條件對自己來說有點難度。

“朕不是在害你,找到石炭了你也可以開採嘛。只要能運出來,不管到直隸還是應天府都可以換到大筆銀子。現在石炭是個什麼價自己去打聽打聽,眼光要放長遠些!”

給好處就樂,見困難就躲,哪兒有這麼容易的工作!洪濤不光要讓周道登開發煤炭資源,還得忽悠着他修路,否則光挖出來了運不出來也看不見銀子。

至於說有沒有能力做到,那不重要,只要有銀子在前面勾着,別說朝廷大員,放個小商販到三省總督位置上也能想出兩全其美的辦法來。

633.第633章 弱國無外交224.第224章 密謀2423.第423章 新與舊2485.第485章 賣個破綻第888章 審美一致197.第197章 加快步伐141.第141章 前裝米尼步槍293.第293章 老天爺的兒子410.第410章 京城保衛戰5第1096章 跟着惡魔去天堂277.第277章 初現端倪第796章 突傳噩耗第1107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389.第389章 新人新船480.第480章 薈萃一堂2521.第521章 普天同慶第915章 西域大勝093 遼東李家2第726章 擠兌6237.第237章 毒!5071 忍無可忍624.第624章 特區特法358.第358章 攔路虎551.第551章 究其根源455.第455章 迷途的羔羊019 王皇后(推薦票、收藏都來點啊!)第873章 我不是善人544.第544章 牛刀殺雞第731章 報復不隔月2第818章 去其位273.第27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9628.第628章 忠武校尉第1029章 戰後諸葛亮第929章 改土歸流2484.第484章 爲君不仁654.第654章 新時代的開啓3163.第163章 以利誘之2547.第547章 落幕265.第26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256.第256章 帝王無情206.第206章 知才善用第718章 閶門魅影6第847章 關鍵點2090 兵事186.第186章 禍不單行第702章 鹽禍272.第272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8第811章 嶄露頭角181.第181章 撕破臉336.第336章 海商和工廠017 葉向高600.第600章 投其所好第960章 熊來了第721章 擠兌574.第574章 小藥治大病2281.第281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3第735章 奮鬥目標306.第306章 南海匪患5395.第395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2第976章 捕奴令第885章 白與黑3435.第435章 總參謀部405.第405章 戰報3第965章 小琉球大基地2第801章 開放與封閉第936章 孟族的報復第933章 沙廉港4614.第614章 侵略與道德632.第632章 阮香江的掙扎第787章 呂宋熟 大明足第1042章 規劃亞洲454.第454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3625.第625章 當堂分贓390.第390章 危機悄悄臨近390.第390章 危機悄悄臨近001 明朝我來了!467.第467章 大買賣3第722章 擠兌2第1103章 艦船雲集4057 順手牽羊第1033章 賺大了251.第25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522.第522章 抗爭577.第577章 最後的榮譽第822章 諜影重重3075 舌戰羣儒3566.第566章 草木皆兵590.第590章 徇私情第931章 沙廉港2640.第640章 科恩總管474.第474章 放長線的底氣484.第484章 爲君不仁248.第248章 算賬時間3022 李之藻335.第335章 不同以往339.第339章 那就讓明白人算吧第887章 若羌563.第563章 收收心183.第183章 舉起屠刀273.第27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