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重頭戲

bookmark

“……”然後一屋子人,包括值班的太監在內全都沉默不語了。但凡讀過幾天書,都能品出來這張餅是啥成色。從古至今,都不曾實現過。

有的朝代在外面很強硬,但家裡的老婆孩子得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有的關起門來過小日子,生活水平還成,可出去總受欺負,有點擡不起頭。

大明帝國雖說歷經了二百多年風風雨雨依舊屹立不倒,這幾年還有點返老還童的跡象,但若說能超越強漢盛唐,甚至比肩商周,好像又太過了。

凡事兒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蒙古之所以能雄踞北方几百年肯定是有其必然性的。剛打了幾場勝仗就大言不慚要將其徹底剿滅,萬一出了意外,僅僅就是這幾年白乾嗎?難說啊!

此時就連一向軟骨頭的葉向高和方從哲都沒法張嘴繼續恭維了,皇帝這個牛逼吹得太不靠邊了,真沒法幫襯。

那該不該反對呢?大家用餘光互相看了看,再次達成了一致,靜觀其變!

如果皇帝打勝了,確實消除了蒙古的威脅,好像也沒什麼不好。如果皇帝打敗了,蒙古人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一旦戰火波及到了大明境內,皇帝的威望肯定大打折扣,陸軍也會傷筋動骨。

到時候就不僅僅是外憂了,還有內患。做爲臣子沒誰願意當應聲蟲,不喜歡動不動就抄家拔根,更不願意讓自家嫡長子長孫去當兵上戰場。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大權在握、獨攬朝綱、不納忠言、破壞禮法、不守祖宗遺訓、不尊儒家的景陽皇帝。要是能依靠外力將其扳倒,好像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景陽十六年(1620)春,還處於春寒料峭中的喜峰口和獨石堡突然熱鬧了起來。

一輛輛滿載的軌道馬車沿着山勢蜿蜒前行,像是一條緩慢蠕動的巨蛇,將數不清的板條箱和陶罐運到最靠近邊關的倉庫。同時抵達的還有一隊隊身穿蛤蟆服的陸軍士卒和身穿棉麻混織布料的工匠。

經過短暫的集結補充,工匠們先行出關,但沒走遠,而是在邊牆之外的驛道上大興土木。先從附近的山坡上採集石料,砸碎了放在平整好的道路上。再擺上一根根枕木,開始鋪設鑄鐵軌道。

隨後陸軍才向北進發,用馬匹馱着大量補給一波波抵達富峪城和八卦城,讓這兩座本來孤零零的要塞堡壘,連同附近的山樑和山坡,瞬間變成了巨大的兵營。

和以前明軍出塞有所不同,蒙古部落這次反應得有點慢,直到三四天後纔有少量偵騎出現,但都是在遠遠的山樑上徘徊觀望,始終不敢靠近。

其實不是蒙古部落反應的慢,而是自打有了這兩座要塞城市,原本在附近放牧生活的族羣都不由自主的選擇了躲避。

尤其是喀爾喀五部的牧人,敢抱着僥倖心理的無一不在某天突然消失的無影無蹤。富峪城方圓百里之內除了偶爾有人上山狩獵,幾乎看不到任何人影了,也就沒人能向各族首領及時通報明軍的動向。

老炒花曾經向山海關守將抱怨駐紮在富峪城裡的明軍騷擾牧民,卻拿不出任何證據。光靠猜測不光沒人搭理,還會被扣上破壞互市、挑撥關係的大帽子。

喀喇沁部的牧人倒是沒受到八卦城守軍的騷擾,但面對一批批北上的明軍也沒有采取任何攔阻和示警措施,反而奔走相告,拖家帶口的靠近,就差在沿途結隊歡迎了。

自打有了這座漢人的城市,附近的牧民就發現了一個能讓生活比較舒服的竅門。秋天不用再大範圍遷徙了,只要將牛羊草料留夠,到了冬季人也不會餓着。

因爲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大隊明軍趕着四輪馬車從邊牆前往八卦城,這時只要拿上自家的毛皮、奶皮、肉乾、甚至某幾種特殊的石頭去沿途等待,就可以從明軍手中換來布匹、糧食、食鹽、白糖、美酒、鐵鍋之類的生活必需品。

還有一種小巧輕盈,可以燒牛糞、木柴和石炭的鑄鐵爐子。這玩意簡直就是神蹟,不光可以做飯煮茶還能取暖。

不管外面如何大雪紛紛寒風呼嘯,只要在氈帳裡點上個爐子,就能像春天般的溫暖。

有了活命的保障,誰還願意拖家帶口驅趕羊羣馬羣奔走上百里去冬季營地呢?

不光沿途的牧民慢慢不再選擇遷徙了,連帶着他們的鄰居、親戚、朋友們也開始嘗試相對固定的生活方式。缺什麼就帶上貨物去驛道沿途等漢人的車隊交換,既方便又實惠。

久而久之,在獨石堡以北80裡處逐漸形成了一個自發性的集市,不光有大明陸軍的運輸隊定期路過,還有一些漢人商賈聞到了錢的味道,趕着馬隊到此安營紮寨,常年經營內地貨物。

此事剛剛興起時就被歸化都司發現,並及時彙報給了陸軍參謀部,然後在總參謀部中形成了兩種意見。

陸軍參謀部出於責任歸屬原因,本能的不希望運輸隊被牧民過於接近,生怕被有心人鑽了空子造成損失不好交代。

總參謀部則想得更多,認爲此舉有利於長治久安。如果遊牧民族不再遊了,那威脅就會下降多半,等於不戰而屈人之兵,不光不能阻止還應該大力扶持。

最終誰也沒說服誰,只好去找皇帝當裁判。洪濤自然是傾向於總參謀部的意見,先進和野蠻比拼誰不怕死永遠也贏不了。要比就比科技,除了高科技的武器之外,更先進舒適的生活方式也是大殺器。

ωωω▪ тт kΛn▪ c o

古人說的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當遊牧民族習慣了定居生活之後,來自北方的威脅也就不攻自破了。爲此不光滿足於交換貨物,還要派人教授牧民種植糧食蔬菜和牧草,進一步讓他們定居下來。

但凡事都要有個度,在沒有得到總參謀部的書面同意前,八卦城附近是堅決不允許任何外人靠近的。

哪怕是白洪大臺吉親自登門也要找藉口婉拒。有事兒讓他去宣府找杜文煥談,八卦城裡的駐軍只會打仗,其餘的啥也不知道。

第961章 熊來了2第787章 呂宋熟 大明足567.第567章 旁觀者清426.第426章 銀行484.第484章 爲君不仁369.第369章 意外收穫2第718章 閶門魅影6264.第264章 天高皇帝遠6631.第631章 當好官並不難515.第515章 來者不善547.第547章 落幕第763章 脆弱的聯盟第888章 審美一致第854章 意欲何往?316.第316章 安南版的阮精衛第839章 內蒙古3第690章 又一位帥才222.第222章 意外3第970章 太歲頭上動土2第1089章 與哲學家爭論392.第392章 陸軍2505.第505章 爲長遠計460.第460章 新路2386.第386章 混不下去了042 年號景陽第961章 熊來了2315.第315章 大才!209.第209章 瓊島化工385.第385章 大混子474.第474章 放長線的底氣585.第585章 糧草先行2第1106章 內疚第973章 日新月異第1061章 反哈聯盟019 王皇后(推薦票、收藏都來點啊!)第681章 騎兵的沒落第697章 天師駕到413.第413章 京城保衛戰8第918章 南海戶 北行宮061 削藩2360.第360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2第826章 小卒子要過河639.第639章 巴達維亞第796章 突傳噩耗第895章 破陣2第109章 拳怕少壯第795章 圍而不攻503.第503章 另類狀元655.第655章 大刀闊斧145.第145章 賊大膽第795章 圍而不攻第701章 頑疾305.第305章 南海匪患4第881章 堅壁清野310.第310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975章 日新月異3第778章 金蟬脫殼458.第458章 兵者,生產力也第975章 日新月異3第1086章 三位一體納賢才226.第226章 遼東鎮第787章 呂宋熟 大明足第1051章 消化吸收2567.第567章 旁觀者清268.第268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4555.第555章 葉閣老轉正了097 談笑間人命飛灰湮滅第969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889章 蛋殼上有裂縫473.第473章 塞王4第869章 損失與收穫368.第368章 意外收穫071 忍無可忍415.第415章 京城保衛戰10420.第420章 鐵與火的風暴2第1028章 收外喀爾喀655.第655章 大刀闊斧第871章 土謝圖汗651.第651章 一個時代的落幕第107章 十王府5(盟主加更2)第664章 不堪大用第1084章 初探美洲3第1100章 艦船雲集500.第500章 噴死一個239.第239章 決戰紫禁城280.第280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2第752章 新軍制5562.第562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930章 沙廉港440.第440章 真假美猴王3177.第177章 糧荒2462.第462章 士別三日2第765章 駐外使領館603.第603章 出關第880章 意外收穫第905章 大軍壓城075 舌戰羣儒3第1071章 一網大魚2413.第413章 京城保衛戰8第997章 恩鳥港登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