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 昏君2

bookmark

爲了消減宗室成員待遇的事情,太皇太后、皇太后、太貴妃、太妃們已經通過各種渠道,不厭其煩的嘮叨過無數次了,無不希望自己打消這個念頭,理由千奇百怪,居然還有要死要活的。

這些人確實也該反對,如果推恩令真的開始執行,最直接受到傷害的就是她們,以及她們背後的家族。這就好比後世的央企、國企大幅度消減工資和待遇,當年朱總理打破鐵飯碗的時候也是步履維艱、阻力重重。

可人家好歹有一整套班子能用,還得到了更高層的大力支持。現在自己身邊除了李贄和幾個中下層官員,幾乎就是孤家寡人,全部壓力都要獨自承受。

面對這些親屬的質問,洪濤要不就不見,實在不成了就編瞎話忽悠。什麼以國事爲重啊,只推行一兩年看看效果啊,中心思想就是不會讓親戚們吃大虧,等國庫裡多少有點餘糧之後還會把失去的損失加倍補回去。

但大家都是成年人,誰的腦子也不缺斤短兩,光靠嘴皮子忽悠,即便貴爲皇帝也無法做到盡善盡美,於是洪濤又來了一招指鹿爲馬。

在推恩令中有一個條款是專門針對宗室成員今後生活來源的,原本這些人是不能從事四民之業,也就是科考、種地、做工和經商,完全要靠朝廷供養。一旦待遇消減太多,有些人家大業大不影響生活,有些人可能就真活不下去了。

爲了大部分避免這種後果,在萬曆年間就曾進行過改革,有條件的允許宗室成員參加科考,考過者要不授予爵位要不入朝爲官。

只可惜經過兩百多年的豢養,絕大多數宗室子弟都成了寄生蟲。讀書科考多累啊,坐家裡啥都不幹,整日吃吃喝喝玩玩樂樂多舒服嘛。

真能參加科考且成績優秀的宗室子弟寥寥無幾,考過了選擇做官的更少,拿個爵位回家繼續等着國家供養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現在洪濤就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了,一方面要消減宗室待遇,一方面還得給他們找條生路。這話聽着有點吹牛,十多位皇帝都沒想出來的辦法,你剛當了不到兩年皇帝,還得不到朝臣認可,怎麼就有辦法了呢?

確實有,洪濤的辦法用不着朝廷幫忙,只要通過推恩令就等於在法律上有了依據,以後誰也不能再用祖宗法度之類的理由阻攔。

同時還不用朝廷花一分錢,反倒能給戶部貢獻一些稅收。要知道宗室以前佔有的土地全都是不交稅的,純伸手黨。

到底是啥辦法能解決至少上萬人的溫飽問題呢?很簡單,商業和工業,或者叫手工業,準確的說是大明帝國時期的皇家股份公司。

洪濤在當太子的時候就弄了鐘錶、玻璃、焦炭作坊,當了皇帝之後肯定也不會扔下。這些作坊不能說日進斗金也全是很有前途的行業,目前還沒有競爭者,且市場巨大。

現在好了,把作坊擴大,哪家宗室打算和皇帝一起做買賣賺錢就趕緊投資入股,以後每年按股份分紅利,多少也能補貼家用。

要是說家裡實在拿不出太多錢投資的也好辦,皇帝不要錢,要人!過來到皇家股份公司裡打工吧,每個月得到的工資也能養活一家幾口人。

啥?皇親國戚給別人打工丟人!放心吧,不存在的。皇家股份公司,名義上的老大就是皇帝,全國上下誰不是在給皇帝打工,包括各級官員,誰說過丟臉了!

那有人說了,我家沒錢也不想打工,離家太遠工作太累。也成,那你就在家裡等着國家俸祿吧,夠吃就吃,不夠吃就餓死。皇家不缺廢物,這種人也不配當皇室宗親。

看看,皇帝還是挺講情份的,在百忙之中不光要顧着國家大義,還專門抽出時間爲宗室成員找了條不算太差的生路。你們要是再嘰嘰歪歪,這不成那不成的,吊死在後宮的太妃就是榜樣。

一個人死了倒是痛快,可整個家族都被錦衣衛給抄了。罪名很簡單,不孝!你整個人都是皇帝的,讓死才能死,不讓死擅自死了就是對皇帝的不忠不孝。

但凡事都有利弊,洪濤用雷霆手段震懾了後宮,從此之後也就無法再裝乖寶寶輕易獲得太皇太后、皇太后和貴太妃、太妃們的支持了。

原本一團和氣的後宮瞬間溫度降到了冰點,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推說身體不適整日閉門不見,其他人見到洪濤臉上也充滿了戒心,即便笑容裡都帶着距離感。

公元1606年,景陽二年,隨着春天接近,鬧哄哄的朝廷和地方官場隨着一紙《推恩令》的正式下達逐漸恢復了平和。該上任的上任,該罷官的罷官,該升遷的升遷,有人笑來有人愁。

在這次朝堂較量中東林黨人大獲全勝,總共獲得了五十多個地方官員名額。而風頭正盛的浙黨則一敗塗地,獲得的名額不到十個。

同時他們還有個巨大損失,內閣首輔沈一貫以身體不佳爲由提出告老還鄉,景陽皇帝親自進行了勸說無果,只能批准了辭呈。

爲啥會是這個結果呢,洪濤也不太清楚各派系內部的詳情,不過按照過程和表現推論責任大多在沈一貫身上。

做爲朝堂上勢力最大的官員派系,沈一貫在削藩問題上始終也拿不定主意,結果又祭出了老招數,以不變應萬變。打算等着別人先去踩雷,最後撿便宜。

可惜這次他算錯了,就在浙黨官員誰都不表態時,李贄所代表的泰州學派官員先舉起了支持皇帝的大旗,結果外察官員名單上立馬就多了十個紅圈和十個黑圈。皇帝批准了部分官員的升遷報告,同時還有部分官員遭到了貶黜。

放在外行人眼中這種舉動太正常不過了,官員的考覈報告都是吏部和都察院做的,皇帝無非就是最終審覈下,誰該升誰該降誰該滾蛋回家自是有充分理由的。

但滿朝文武可不會這麼想,他們看問題從來不看錶象,總是要深究的。於是很快就得出了結論,獲得升遷的官員要不就是李贄的學生,要不就是泰州學派認同者,無一例外。而被貶黜的官員分屬齊楚浙黨、東林黨等官員集團。

045 內閣第1020章 戰爭的規矩2第964章 小琉球大基地576.第576章 對炮灰的尊重082 昏君第926章 答案在緬甸4第753章 新軍制6542.第542章 僱傭軍第782章 印度洋的心臟472.第472章 塞王3第764章 蹊蹺的舉動第830章 赤峰488.第488章 佈局雞籠島284.第284章 要想跑得快,得靠車頭拽第1002章 風暴角第1109章 阿拉伯的勞倫斯第1067章 這老師真當不了009 太子妃和選侍311.第311章 分贓第864章 大戰略509.第509章 御下之道第713章 閶門魅影642.第642章 又是他!059 救災如救火第978章 立威2第941章 攤牌078 東林書院460.第460章 新路2第767章 急遞鋪第993章 百思不得其解2003 心腹302.第302章 南海匪患262.第262章 天高皇帝遠4第1059章 公爵夫人332.第332章 馬尼拉第670章 不出所料485.第485章 賣個破綻490.第490章 衡量267.第267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3326.第326章 湖邊上課055 特務要從娃娃抓起184.第184章 輕輕落下第976章 捕奴令第945章 黔國公沐家第966章 小琉球大基地3220.第220章 意外第1091章 與哲學家爭論3346.第346章 馬尼拉大帆船2620.第620章 盛世初現第842章 刮骨療毒第751章 新軍制4377.第377章 消失的營地400.第400章 德川幕府第678章 各懷鬼胎第875章 瞎着急263.第263章 天高皇帝遠5393.第393章 大無畏者第816章 秘密工作2第866章 戛然而止454.第454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3235.第235章 毒!3160.第160章 輿論武器225.第225章 嚴懲首惡不問脅從第778章 金蟬脫殼482.第482章 羣毆597.第597章 大金國第962章 熊來了3364.第364章 南洋總督2437.第437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882章 聲北擊南413.第413章 京城保衛戰8第680章 奇怪的戰法463.第463章 種植園第84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196.第196章 走在時代前面的人3523.第523章 萬事俱備536.第536章 出奇制勝第866章 戛然而止425.第425章 挾之以威 誘之以利388.第388章 美中不足425.第425章 挾之以威 誘之以利140.第140章 一日之兄(白銀盟主3)第718章 閶門魅影6304.第304章 南海匪患3第1003章 仙術第1091章 與哲學家爭論3219.第219章 剜肉治瘡501.第501章 趁熱打鐵087 開發皇莊499.第499章 用心良苦第996章 貨好不愁銷路529.第529章 大明武將386.第386章 混不下去了520.第520章 晉商3第757章 歐洲的戰火第1122章 兵臨城下052 王承恩655.第655章 大刀闊斧377.第377章 消失的營地第1025章 禍水西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