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赤峰

bookmark

第830章 赤峰

景陽十六年的春夏兩季很不平靜,朝堂上總被濃重的憂慮情緒所縈繞。無論是贊成北伐的大臣還是反對者,無不日日牽掛着遠在千里之外的子侄、兒孫。

然後在心底悄悄詛咒紫禁城裡的皇帝不得好死!你沒兒子,隨便送出去個兄弟當幌子,卻要拿我們的嫡親後代當炮灰。呸,斷子絕孫的禍害!

不過也不全是壞處,有了這些牽掛,絕大部分朝臣們不管是否真心,都發自內心的希望朝廷的軍隊打勝仗。

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兒孫們儘可能保住小命,進而提高了朝政的效率。尤其事關前線的事情,誰敢磨磨蹭蹭心不在焉,馬上就會被同僚一致排擠。

和朝堂相反,民間對這場曠日持久的戰役卻抱着樂觀態度。有了《半月談》和《商報》的推波助瀾,大部分戰報都會在相對短的時間內被刊登出來,然後引發一片彈冠相慶,連帶着茶肆酒樓的生意都好了起來。

誰不願意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朝廷打勝仗呢?雖然說明面上看不出短期收益,甚至還可能讓自家人成爲死亡名單中的一員,但從整體上看百姓們還是支持的。

說起死亡名單,這也是今年的新奇事兒。以往打仗,就算報紙有刊登,也只是講述作戰過程和最終結果,頂多粗略的寫一寫殲敵多少、俘虜多少、損傷多少。

但這次不一樣了,每個月的第一期報紙裡都會詳細列出參戰陸軍上個月的死亡名單,具體到每個人名,詳細到籍貫、年齡和職務。

還不是簡單的報個喪,誰家如果有人上了這個名單,很快就會有當地衙門裡的公人敲着鑼打着鼓熱熱鬧鬧的登門。除了送上一份來自兵部的撫卹金,還會在村口或者家門口立上一塊石碑,詳細羅列了戰死之人的功績。

同時也寫上了朝廷的態度,很短的一句話:XXX爲國捐軀,留名千古,世人敬仰,當以國士待之。以軍銜論,享優待。

啥優待呢?除了撫卹金外,家中如果有貸款,剩餘的就不用償還利息了;家中如有小童,無論男女皆可免費入新學;家中如有青壯,可馬上加入新軍,軍銜從一等兵起。家中如有冤屈,可寫信給總參謀部,直達天聽!

真要說朝廷優待陣亡士兵的條款,好像也沒什麼乾貨,畢竟習慣向銀行貸款的民衆還是少數,有新學的州縣也僅在沿海地區。如果不是家裡活不下去,大部分百姓還是不願意讓自家孩子去吃皇糧當兵。

只有最後一條好像有點用,但真管用假管用還不好說。官官相護了上千年,一個人想改掉壞毛病還要下決定拼毅力多半做不到呢,何況偌大的國家乎。

不過有一說一,中國的百姓是真好糊弄。他們不求老爺們真給自己做主,只要少禍害幾次,平時給個態度,心裡就滿足了。

現在是不是少禍害還不好說,但態度真來了,那就別給臉不要臉了,接着吧,否則可能連態度都沒了。

但這塊碑在官場之中卻不是走過場。總參謀部是什麼樣的存在,可能只有百姓不清楚,但凡是個有品階的心裡都明白,百分百能直達天聽。

於是問題來了,怎麼才能讓治下百姓別沒事就向皇帝直接告狀呢?其實很好辦也很容易辦到,無非就是少禍害他們,順便把工作幹認真點。

只可惜,若是沒有這塊碑鎮着,有些官員還真做不到,哪怕很簡單的事情,到了他們眼中卻如同登天。

六月中,產房傳喜訊,生啦!不是人,而是城。經過上萬工匠的不懈努力,赤峰城從無到有誕生了。

形如其名,全部由在附近山上採集的褐色石頭壘砌,稱爲赤;城市沿着山坡走勢逐漸升高,正面的主樓不光高,還有個尖頂,似山峰。

當洪濤拿到陸軍參謀部勾畫的效果圖之後,立馬知道是誰設計的了,熊三拔沒跑兒。這傢伙把傳統的中式城牆和歐洲的教堂城堡給融合了一下。

要說美吧,真看不出來,反倒有點不倫不類。但實用性絕對夠,因爲城堡坐落在半山腰上,採集石頭時將山腰炸出個缺口,這才叫易守難攻。

就算把城牆和塔樓全炸塌也僅僅是皮外傷,駐軍還可在廢墟上堅守,效果和城牆差不太多。而山上還有幾股泉水,只要武器糧草夠,不付出十倍以上的傷亡基本無解。

這下林丹汗更難受了,本來就打不過藏在山坡溝渠裡的大明陸軍,現在又建起一座堅城,明軍可以舒舒服服的駐紮在裡面,隨時隨地不分晝夜的派兵去附近騷擾,這日子還咋過嘛。

更麻煩的是牆還沒倒呢,已經開始有人推了。喀爾喀五部就不提了,老炒花兩個月前喝醉酒走了,他的兩個弟弟正在爭奪部落的領導權,內部都快打起來了,誰還顧得上大汗。

就算老炒花活着也起不到什麼作用,更派不出多少兵。喀爾喀五部做爲好端端的左翼三萬戶之一,標準的大部落,兩年時間被富峪城的明軍給活活折騰黃了。

超過三分之一的牧人轉投了察哈爾和科爾沁部,還有不少乾脆投進了漢人的懷抱,躲在錦州附近誰也不聽誰也不搭理了。

大金國好像也指望不上了,自打朝鮮換了國王,原本的盟約全都不承認了,哪怕是白紙黑字寫的也瞪着眼說是假的。雙方又恢復到劍拔弩張長期對峙的局面,少一半兵力都要去盯着寬甸地區,沒有精力再派大軍北上。

最可氣的就屬科爾沁部,眼見着打不過明軍,連招呼都不打就私自撤兵東去,杳無音訊。派人去詢問,奧巴大臺吉總是臥牀不起,說是染了重病。其餘的人誰也做不了主,就這麼耗着。

很明顯,科爾沁部也看出了察哈爾部的窘態,不想再跟着受了傷的狼王一起混。反正他們的領地距離大明最遠,氣候又最冷,漢人就算想攻打一時半會也過不去。

反倒是察哈爾部一旦被迫遷徙,那空出來的遼河平原就有便宜可佔了。漢人不管能不能打仗,終歸不習慣草原上的放牧生活,只要肯認慫叫聲乾爹,估計大部分都得歸科爾沁部所有。

跟着誰混不是混嘛,讓部落裡的牛羊有草吃、有水喝,讓男人們能買得起美酒,讓女人們買得起細棉布,讓孩子們喝奶的時候能放上一勺白糖,讓部落的人口越來越多,這纔是關鍵。叫什麼、屬於誰,真不重要。

475.第475章 短暫的和平047 內臣2第992章 百思不得其解134.第134章 揣摩聖意2(白銀盟加更1)144.第144章 經濟賬233.第233章 毒!041 除舊迎新381.第381章 看不見的戰線第906章 有條件投降第920章 身份證第922章 海軍的問題2第1059章 公爵夫人第887章 若羌522.第522章 抗爭第910章 時間不夠第797章 神兵天降094 初步解決方案404.第404章 戰報2第867章 種豆得豆641.第641章 中間人264.第264章 天高皇帝遠6第950章 來得快去的也快094 初步解決方案249.第249章 算賬時間4531.第531章 何爲兵2002 太子201.第201章 敲打181.第181章 撕破臉328.第328章 敏感話題第886章 高原行軍第1070章 一網大魚第1073章 多事之地第762章 拼的就是速度155.第155章 內憂外患3(白銀盟主8)第1026章 雙線獲勝第844章 讓步233.第233章 毒!008 雙喜臨門第935章 沙廉港6第960章 熊來了481.第481章 分歧第816章 秘密工作2第796章 突傳噩耗163.第163章 以利誘之2第847章 關鍵點2499.第499章 用心良苦第1119章 有恃無恐211.第211章 窮用硫鐵富用硫磺058 子嗣問題180.第180章 糧荒5636.第636章 幫佛祖清理門戶2第667章 三雄會216.第216章 威嚴受損376.第376章 大淩河畔055 特務要從娃娃抓起第1113章 阿拉伯的勞倫斯5第819章 無奈之舉573.第573章 小藥治大病133.第133章 揣摩聖意370.第370章 意外收穫3310.第310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011 沈閣老第1051章 消化吸收2223.第223章 密謀第1027章 滅瓦剌334.第334章 血色之夜469.第469章 小動作第831章 自發性295.第295章 爲國取士2331.第331章 珍倪和爆箱454.第454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3373.第373章 圖上談兵589.第589章 灤州基地557.第557章 積極備戰第701章 頑疾第864章 大戰略356.第356章 人盡其才第687章 勝利在望第882章 聲北擊南513.第513章 不擇手段第896章 恩威並濟615.第615章 反應挺快569.第569章 旁觀者清3316.第316章 安南版的阮精衛484.第484章 爲君不仁129.第129章 工業基礎第1008章 海上輕騎兵第686章 致命缺陷第940章 不可不防第829章 爲政者無私289.第289章 艱難的選擇253.第253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3647.第647章 不速之客461.第461章 士別三日081 推恩令163.第163章 以利誘之2第950章 來得快去的也快096 骯髒的學名叫政治第937章 將在外第1017章 死咬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