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皇家無私情

bookmark

第841章 皇家無私情

俗話說,好事成雙。2月份還有一則消息與大金國滅、遼東鎮迴歸一起出現在報紙上。土默特、喀喇沁、科爾沁三部主動提出內附請求。

皇帝念其故土難離,於是建立內蒙古特區,交由內蒙古總督管轄,治所歸化城。第一任總督是內閣大學士方從哲,總兵杜鬆。

遼東鎮改爲遼陽省,治所錦州,轄區向東直達海邊,向南抵達朝鮮長城,向北與科爾沁部接壤。暫不設三司,由東北都司駐紮,總參謀部直轄軍管。

漠南蒙古各部沒了、遼東女真沒了,這兩頂帽子在大明百姓和朝廷頭上足足壓了二百多年,忽然間被摘掉了,朝野上下頓感輕鬆。

除了載歌載舞、熱烈慶祝,也得吃水不忘挖井人,用各種方式向締造者景陽皇帝表達崇高的敬意。

此時就算堅決反對新政、與新政勢不兩立的羣體,也不能再雞蛋裡挑骨頭了。心裡有再多不滿都要忍着,整天耳朵裡全是當今聖上如何如何英明神武的讚美之言,除了點頭稱是,敢說半個不字立刻成爲衆矢之的。

更有甚者,不少朝臣聯名上疏,詳細羅列了景陽皇帝登基十七年來的豐功偉績,再旁徵博引、橫拉豎比、牽強附會,玩了命的要證明符合千古一帝的條件,已經有資格去泰山封禪了。

“泰山就算了吧,爬來爬去怪累的。朕僅僅平定了部分邊患,離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盛世甚遠,去太廟告慰先祖足矣,封禪之事休要再提。

朕爲何說是部分邊患呢?只因並不是全部,西邊和西南仍有禍亂,一日不能解決朕就一日不能安睡。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內,家裡沒有理順才讓外人趁虛而動。

不用交頭接耳,朕說的是鹽茶之法。現如今馬匹已經不再缺失,鹽茶之法也該改一改了。本打算先與衆卿家好好議議如何改,又考慮到諸位都忙於公事無暇分心,朕索性就代勞了。

王安,將鹽茶新法發下去,十日內無論品階、官職,皆要上疏陳情。同意之處就不要提了,專挑不如意的寫,要言之有物。如有逾期不交者,司禮監負責敦促,再不交,讓東廠和錦衣衛登門查驗家產!”

面對如潮的阿諛奉承,洪濤專門召開了大朝會,當着幾百位與會京官的面定下了基調。既然都這麼閒在,那就乾點正事吧,給皇帝草擬的鹽茶新法提意見。提不出來和假大虛空的,嚴辦!

“王安,自散朝就苦着張臉,是不是朕令你爲難了?”散朝之後回到養心殿,洪濤發現王安的臉色有些不對,強忍着批閱了幾份奏摺,放下筆打算問個清楚。

“回稟萬歲爺,老奴不是爲難,是替萬歲爺擔心。”王安確實有點心事重重,被皇帝當面問起趕緊起身肅立,小心翼翼的回答。

“說說看,朕何處又做錯了?”

“老奴不敢妄議萬歲爺……只是如此苛求羣臣未免有些不近人情。眼下萬歲爺英名遠揚、威服四海,朝臣們交口稱讚,正該施以恩典,令其歸心。鹽茶之法波及甚廣,不如像新政般徐徐圖之。”

王安嘴上說不敢,可半點也沒猶豫,毫不掩飾的指出了皇帝在大朝會上的失策。按照他的想法,藉着聲望如日中天的機會,正好該與朝臣們緩和緩和一直比較僵硬關係。

此時小小的退一步,不光不會顯得軟弱,反倒容易獲得更多支持。皇帝與大臣本應是一夥兒的,爲了權力和利益分配鬧矛盾也該有個限度,不能總是針鋒相對,那樣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而這份鹽茶新法不光沒起到緩和矛盾的作用,還重重的一巴掌扇了出去。除了讓不少京官肉疼,還會涉及到更多地方官員的利益得失。明面上看是趁熱打鐵了,實則得不償失。

即便是真要改變,也不該這麼急吼吼的搞一刀切。如果能像新政那樣先弄個小地方試試,再緩緩推廣,效果雖然慢,卻勝在穩妥。

眼下皇帝已經不需要政績來證明能力了,就算什麼都不幹,靠十多年打下的基礎也能讓朝政四平八穩,沒人敢輕易挑釁。此時更應該穩中求進,凡事都要先立於不敗之地。

“王安啊王安,你終歸還是跳不出原有的圈子。也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且將掌印交與曹化淳,去南京替朕做件大事,順便換換放鬆放鬆。”

王安說的對不對呢,通常來講很對。皇帝與官員確實是一體的,全是統治階級。天生沒有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因爲權力和利益分配不均而狗咬狗也是暫時的。

但洪濤不屬於通常,也不認爲和官員是一體的。正相反,他的出現就是來打破常規的,否則還瞎折騰啥,繼續朝代更迭死循環多省心。

不過想讓從小接受朱程理學和儒家教育的王安接受並理解這些新觀點難度有點大,這輩子恐怕是沒指望了,進而繼續擔任溝通內外庭的重任也就不太適合了。

有時候他的態度會給大臣們一種錯覺,認爲是皇帝的授意。爲了減少誤會,必須換個新人。是誰無所謂,只要能忠實傳達自己的意思就可以。

幾年之後,待其也有了上位者的感覺,腦子裡產生了想法,那就再換一個。能拖過十年,蹴鞠隊的孩子們從年齡到閱歷都進入了人生的黃金期,就可以陸續頂上了。

這麼做算不算過河拆橋、生性薄涼呢?肯定算!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是王安堅定的站在身旁給予了巨大幫助。可以說沒有他的扶持,大概率就沒有今天的成就。

那該不該這麼做呢,肯定應該。古人不是說了,皇家無私情。皇帝是個工作崗位,和所有工作一樣都有其專業性和特殊性,選人和用人就是皇帝的專業。

有的皇帝專選利於維護掌權的、有的皇帝專選善解人意的、有的皇帝喜歡選有能力的,輪到自己,必須在他們的基礎上再把標準提高些,既要有利於掌權、也要聽話和能幹,缺一不可。

具體到王安,自己只能在無情的基礎上儘可能留情。只是當不成司禮監掌印,不意味着身份地位一擼到底,還要繼續擔負重要職責。

如果他能想通並釋懷,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信任也不會減少,依舊可以在身邊發揮餘熱。反之,就不得不徹底靠邊站了,找個不礙事的輕鬆職位賦閒養老。

500.第500章 噴死一個第668章 利益共同體第866章 戛然而止第856章 高原驟變2第997章 恩鳥港登陸戰346.第346章 馬尼拉大帆船2054 徐光啓第691章 趁熱打鐵第917章 大炮一響,國庫空了第958章 十年之後5第711章 金融工具372.第372章 伺機而動第744章 北方有變第851章 借題發揮353.第353章 損失巨大293.第293章 老天爺的兒子343.第343章 海盜出發264.第264章 天高皇帝遠6335.第335章 不同以往186.第186章 禍不單行091 正不正常?327.第327章 錦囊妙計第1101章 艦船雲集2272.第272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8421.第421章 鐵與火的風暴3594.第594章 四方角力025 合作伙伴第942章 攤牌2625.第625章 當堂分贓502.第502章 既往不咎584.第584章 糧草先行第846章 關鍵點483.第483章 拖字訣092 遼東李家第889章 蛋殼上有裂縫第1111章 阿拉伯的勞倫斯3第929章 改土歸流2336.第336章 海商和工廠第970章 太歲頭上動土2第968章 轉輪短槍第710章 女強人503.第503章 另類狀元068 漕運2第84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974章 日新月異2347.第347章 馬尼拉大帆船3538.第538章 船廠鎮239.第239章 決戰紫禁城第816章 秘密工作2379.第379章 是明軍乾的2第807章 沙皇的觸角第834章 大汗時代的結束607.第607章 莽古爾泰261.第261章 天高皇帝遠3第728章 織網第837章 內蒙古338.第338章 連錢都算不明白492.第492章 新學第909章 終於來了365.第365章 好運來了誰也擋不住第1054章 鬱金香期貨第722章 擠兌2第718章 閶門魅影6555.第555章 葉閣老轉正了第1077章 兩手準備第881章 堅壁清野第980章 科恩總督306.第306章 南海匪患5第849章 鹽務第750章 新軍制3248.第248章 算賬時間3515.第515章 來者不善341.第341章 最後通牒120.第120章 只武,不舉!038 妖書案384.第384章 得加錢!570.第570章 馬尼拉灣海戰547.第547章 落幕448.第448章 此銀行非彼銀行443.第443章 日新月異3660.第660章 畫大餅296.第296章 二桃殺三士132.第132章 人是鐵飯是鋼216.第216章 威嚴受損第1083章 初探美洲2439.第439章 真假美猴王2191.第191章 忍痛割愛2008 雙喜臨門第1068章 豪華陣容529.第529章 大明武將第884章 白與黑2090 兵事第787章 呂宋熟 大明足055 特務要從娃娃抓起第765章 駐外使領館554.第554章 出師無名334.第334章 血色之夜第896章 恩威並濟第696章 各方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