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好事多磨

bookmark

新式火槍去年初就研發出來了,而且一下子就是兩款,只是都屬於小批量試用階段,還沒有正式命名,暫以灤州型和海河型區分。

說是新款,實際上兩款火槍在長度、口徑、外形等參數上一模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裝彈和擊發裝置。目的也只有一個,針對兩款不同的新式彈丸。

這兩種彈丸區別還是挺大的,一種類似目前使用的絲綢和油紙定裝彈,但多了個小配件,只有米粒大小的銅帽。另一種則是銅外殼的定裝彈,在底部有個用石蠟封住的小洞。

灤州型是一支後裝線膛槍,搬動機簧打開尾部彈倉,裝入油紙定裝彈,關閉彈倉時內置的鋼片會將油紙切開,露出發射藥。然後將小銅帽扣在彈倉後部的細嘴上,扣動扳機引發擊錘敲擊。

銅帽裡面被封住的特殊火藥會因爲擊打爆燃,順着細嘴傳入彈倉,引燃定裝彈發射藥,將彈頭髮射出去。

海河型的槍管後部有個長方型窗口的彈倉,裡面套着一根短鋼棍。通過轉動角度卡死,代替了槍管的後堵,原理有點像後裝火炮的炮閂,被稱作槍栓。

拉動槍栓打開彈倉裝入銅殼彈丸,推上彈倉扣動扳機。槍栓裡面的機簧會彈射出一根鋼針,擊穿銅殼彈底部的蠟封,引燃發射藥,射出彈丸。

一根鋼針爲什麼會引燃發射藥呢?秘密就在銅殼彈尾部的發射藥裡。那裡藏着一個小藥片,材質和銅帽裡的特殊發火藥一樣。

這種發火藥比發射藥敏感的多,通過撞擊就能引燃。鋼針快速穿過蠟封穿刺在小藥片上也能將其引燃,進而引爆發射藥。

據說這種神秘的引火藥就是當年害死趙士禎的罪魁禍首,當王徵接手繼續研究時,三四年間又炸過十多次,很危險也很難處理。

不過再大的難題也架不住成年累月不顧傷亡的一次次試驗,最終還是讓王徵找到了批量製備的方法,並總結出相對安全的流程,同時製造出來兩種新式彈丸。

爲啥非要弄兩種,就不能把兩種的優點湊在一起,生產一種多簡單。王徵肯定也是這麼想的,但他做不到,這兩種新式彈丸各有優缺點,無法替換。

銅帽叫做火帽,用其發射定裝彈的火槍被稱作火帽槍。火帽個頭很小,生產出來時會一粒粒粘在兩層油紙中間,既防潮又方便攜帶,只要不用力撞擊不會誤炸。

即便炸了,只要不和定裝彈放在一起也不會傷人。運輸時用軟質材料間隔,再用堅固的木箱包裝,防止大力碰撞,就比較安全。

使用的時候摳破油紙,拿出火帽扣在引火管上即可。由於引火管很細,只要不把槍支後部泡在水裡、不讓彈倉進水,即便是下雨也不影響正常發射。而銅帽的開口上用石蠟密封,就算短時間扔在水裡也不影響使用。

使用定裝彈和火帽之後,火槍的裝彈流程明顯減少,速度加快,稍加練習就能達到每分鐘六發的水平,熟練了之後還能提高。

如此說來火帽槍擁有使用方便、結構簡單、發射快捷、成本低廉、能在雨天作戰等優勢,應該很實用了。

但是……縱有萬般優秀,火帽的缺點依舊十分突出。發火藥對金屬具有很強的腐蝕性,與氧化金屬結合後敏感度會大幅提升,所以生產出來的成品不能存儲太長時間,以兩個月爲限。

這下總參謀部就不樂意了,要負責陸軍和海軍的後勤補給就得存儲足量的各種武器彈藥。結果只能存儲兩個月,一旦發生大規模戰爭,如何安排生產和運輸都成了大問題。多了存不住還很危險,少了又不夠用。

在總參謀部的強烈要求下,第二種彈丸和第二種火槍誕生了。由於它的槍栓裡帶根鋼針,所以被稱作針刺火槍。

銅殼彈裡面的發火藥是被髮射藥包裹的,不與銅殼接觸,也就不存在腐蝕性的擔憂,相對而言存儲時間要長很多,比較適合大批量生產。

相比火帽槍,針刺槍的彈倉更封閉,防水防潮防性能也更強。只要鋼針質量過關,針刺發火率與火帽發火率不相上下。

但是……針刺槍和銅殼彈也有缺點。首先是安全問題,由於銅殼彈的發火藥和發射藥裝在一起,一旦誤燃就會引發大爆炸,有多少彈藥全得一鍋端。所以在存儲和運輸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至少得做到小批量隔離存放。

其次是成本問題,銅是貨幣,衝壓銅殼也需要比較複雜的工序,造價比紙殼彈高了幾十倍。當彈藥達到期限時,重新拆解、裝填又是一筆成本。

小批量使用還不是問題,如果列裝大部隊,以後的作戰成本就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升,再加上裝填容易、射速提高,使用量也會大幅攀升,是否划算值得仔細考慮。

最後是實用性,針刺槍由於有了密閉效果比較好的槍栓,隨之而來的是彈倉清潔問題。如果彈倉裡進了泥土,或者保養不及時,很可能造成拉栓故障,必須合理使用並經常保養。

另外鋼針也是個易損件,鈍了、歪了、短了都會影響發火率。士兵們必須學會自行更換,不光增加了訓練量,也提高了使用成本。

到底哪種合適,連一向以先知先覺著稱的皇帝也拿不定主意,只好祭出大招,試驗!

這兩種槍支已經小批量發到呂宋特區,交給陸戰都司專門在熱帶潮溼地區進行實戰檢驗,看看到底哪種更適合目前的戰爭需要。

其實孫承宗並不奢求太多,更沒奢望能用上新式火槍。他做爲這次青海戰役的負責人,只求皇帝能調派來足夠的軍隊、總參謀部的後勤工作別拖後腿。

多了也沒用,只要有兩個主力衛和足夠數量的騾馬,半年之內他就有把握將盤踞在西海以西的土默特、鄂爾多斯、察哈爾和喀爾喀四部趕出青海地區。

殲滅嘛,還真沒把握。人家畢竟是馬背上長大的遊牧民族,又有地利之便。可以打不過絕對不會跑不過,真要想跑誰來了也追不上。

第728章 織網第861章 最後一夢第967章 小琉球大基地4第735章 奮鬥目標012 沈大學士032 進步和不足547.第547章 落幕036 精神力501.第501章 趁熱打鐵124.第124章 小疏忽091 正不正常?第676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954章 十年之後第110章 無波無瀾第1048章 最後一塊拼圖4090 兵事第839章 內蒙古3634.第634章 佛道儒014 咱家的大院子546.第546章 收網172.第172章 細作第1085章 初探美洲4第719章 月港220.第220章 意外246.第246章 算賬時間567.第567章 旁觀者清093 遼東李家2第787章 呂宋熟 大明足286.第286章 重用外戚第780章 尼科巴羣島2165.第165章 三十六行2第824章 僅僅是開始第741章 大明揹包客第840章 英雄末路438.第438章 真假美猴王第1032章 能買就不搶652.第652章 新時代的開啓第1057章 歐洲代表團318.第318章 早朝發難第811章 嶄露頭角599.第599章 八旗2311.第311章 分贓451.第451章 考驗隨時隨刻第945章 黔國公沐家第1088章 宗教戰爭不宗教411.第411章 京城保衛戰6第695章 文武全才560.第560章 積極備戰4062 削藩3073 舌戰羣儒(求點推薦票、月票和收藏)第873章 我不是善人034 窩囊太子第711章 金融工具198.第198章 加快步伐2082 昏君第726章 擠兌6253.第253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3第1068章 豪華陣容170.第170章 代價(白銀加更13)第818章 去其位第799章 深諳人心第711章 金融工具432.第432章 欲加之罪332.第332章 馬尼拉第1048章 最後一塊拼圖4543.第543章 大國風範458.第458章 兵者,生產力也578.第578章 最後的榮譽2第885章 白與黑3第1100章 艦船雲集430.第430章 論功行賞第730章 報復不隔月431.第431章 論功行賞2第107章 十王府5(盟主加更2)559.第559章 積極備戰3第703章 鹽業公司第847章 關鍵點2187.第187章 知己知彼230.第230章 遼東鉅變4第784章 恩鳥港第753章 新軍制6第1017章 死咬不放180.第180章 糧荒5491.第491章 耳目衆多第1088章 宗教戰爭不宗教140.第140章 一日之兄(白銀盟主3)第795章 圍而不攻第102章 機事不密禍先行(盟主加更1)第960章 熊來了第828章 小琉球第994章 白金漢公爵189.第189章 舉賢不避親第995章 窮瘋了第847章 關鍵點2第756章 荷蘭特使3第899章 改變也不是一朝一夕第757章 歐洲的戰火198.第198章 加快步伐2523.第523章 萬事俱備421.第421章 鐵與火的風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