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好東西要普及

bookmark

“平頭,去把翁大學士請來,告訴他朕想問問文淵閣的藏書。”

提起圖書館,洪濤忽然想起一個地方,那裡也藏着很多書籍,是大明藏書最多的所在。既然要弄圖書館,乾脆一步到位。

平頭是個五大三粗的年輕太監,年紀不大,剛剛19歲,卻長了一臉橫肉,還有雙三角眼和外出裡進參差不齊的牙齒。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個兇惡之輩。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的古諺語在他這裡算是徹底失靈了,不管穿什麼樣的衣服,最好的猜測就是屠夫,最差的無止境。

據說他是跟着遼東邊民入關的,有可能是孤兒,也有可能是被父母賣了。反正最終被人販子淨了身,在景陽六年(1610)賣到了宮裡,時年7歲。

來時既不知道家鄉何處,也不知道父母是誰,只有個綽號叫小三,估計也是人販子給起的。入宮之後拜在了魏忠賢門下,獲名魏三。

別看出身苦,可魏三長得挺壯實,好像骨頭架子天生就比別人大。被選入蹴鞠隊後又加了兩大,飯量大、力氣大。一頓飯最少幹掉兩份飯菜,一個人能和兩三個同齡隊員揪扯還不落下風。

通常有了身體天賦,腦子就該不太靈光。可魏三不是,他的學習成績還湊合,始終保持在中上游水平。唯獨在和人相處方面比較弱,太好鬥,人緣很次,隊員們大多不喜歡他。

洪濤在聽王承恩說起這孩子後又給他起了個外號,平頭哥。然後調到了身邊當親隨,還給他找來勇士營裡的步弓馬教習,專攻武力值。

十多年下來,魏三在營養充足和大運動量的加持下個頭沒怎麼長高,身體卻更加橫寬了,武藝也有了不小進步。一手一把木刀,兩三名勇士營軍官不是對手。

若是拿着真刀……沒試過,勇士營教的都是殺人技,真刀真槍的沒法比劃。如果赤手空拳,他能再多打一兩個,沒別的,就是力氣大!

現在他和王承恩是皇帝身邊的哼哈二將,一文一武,像影子似的走哪兒跟到哪兒。以洪濤這副體格,往平頭哥身後一站,百分百等於找到了掩體,很有安全感。

“陛下,文淵閣內總計有……”

翁正春來的很快,不快也不成,平頭哥幫忙擡轎子一溜小跑來的,給老頭顛的直乾嘔。但到了皇帝面前,馬上強忍着不適開始彙報工作。

“大學士先不要忙,喝口水喘喘氣。朕不是要盤點藏書數量,只想問問再抄錄一份《永樂大典》副本需要多少人手、多長時間。”

翁正春入閣十多載,年近七十,既不像葉向高那樣善於揣摩上意,也沒有方從哲的狠勁兒,對新政沒有半點助力,爲什麼還能穩如泰山呢?

因爲他非常熱愛書,不光是愛讀還愛護,沒事兒就請旨入文淵閣看書,一邊看一邊整理目錄。十多年下來,把文淵閣裡的藏書一本不差的做成了名冊,比負責管理皇室藏書的中書房還認真。

洪濤並不需要內閣大學士幫忙管理國家,留着他們只是爲了安撫朝臣。翁正春這樣不幹政不涉政的最合心意,必須留着佔位置,直到幹不動爲止。

“……陛下要再抄錄一套《永樂大典》?”可能確實有點老邁了,翁正春居然沒聽清,又問了一遍。

“不見得非要抄錄,朕只是想知道抄錄所需人手,再與刊印比一比哪種方式更合算。”生怕老頭再聽不清,洪濤把聲音提高了不少。

“世宗肅皇帝曾下旨抄錄《永樂大典》,張居正挑選了一百多名儒生,每人每日只准抄錄三頁,耗時六年。如今正本保存在皇史宬,副本收藏在文淵閣,全都安然無恙,不知陛下爲何要再行抄錄?”

翁正春並不是耳朵背了,而是不太敢確定皇帝的意圖,想再確定一遍。《永樂大典》是鴻篇鉅著,抄錄起來耗時耗力,又沒幾個人能看,有一正一副兩套備用足矣,如無必要他是不贊成再抄錄一套的。

“六年?這也太長了吧……平頭,你幫朕算算,讓道經廠用活字排版需要多少時間?”洪濤並沒回答翁正春的問題,皺着眉手指敲着桌子好半天才開口。

“……萬歲爺,如果讓道經廠全力施爲大概也得兩年有餘,不能確保字字無差。”平頭哥聞言上前兩步,趴在桌子上開始了筆算,不一會兒便得出了結論。

“要是再從《半月談》和《商報》抽調些工匠一起呢?注意,不能影響這兩家報紙的正常發行!”洪濤好像對這個答案不滿意,又提出一個要求。

“……這樣的話,每家抽調20名工匠應該不會有大問題……差不多半年就可以完成!”

平頭哥又開始算,他不光身體比常人寬厚,手指頭也要粗一圈,握鋼筆寫字的樣子很滑稽,就像拿着根毛衣針。不過計算公式用得非常利落,很快就給出了新答案。

“那就這麼辦,每家抽調25人,再加上道經廠全力趕工,務必在半年之內完成排版。再給四個月時間校正,爭取明年底刊印!

翁大學士,朕打算將《永樂大典》刊印出版,不用多,幾套足矣,分別放到京城、西安、南京、廣州等幾個大城市的藏書館裡,免費供人閱讀。

除了《永樂大典》,以後每年都要把文淵閣裡的藏書刊印幾本,全都放到藏書館裡去,意下如何?”

有了確切的數據,洪濤才把想法全盤托出,以商量的口吻講與翁正春聽。

“……陛下此言當真?”翁正春好像又沒聽清楚,急切間有些激動,老臉開始泛紅,雙手有些顫抖。

“噯,君無戲言!如果翁大學士認爲可行,朕馬上下旨撥內帑在幾個城市建立藏書館。”洪濤臉一板假裝生氣,沉聲又重複了一遍。

“……撲通……臣替天下萬萬學子謝過陛下感慨之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然後翁正春雙腿一軟從椅子上出溜下來,雙臂張開,五體投地。

160.第160章 輿論武器032 進步和不足第700章 暴君001 明朝我來了!356.第356章 人盡其才472.第472章 塞王3010 經筵第756章 荷蘭特使3336.第336章 海商和工廠第733章 臣子葬沙場653.第653章 新時代的開啓2第1083章 初探美洲2523.第523章 萬事俱備第712章 金融工具2258.第258章 驅狼吞虎第893章 排隊槍斃051 不擇手段184.第184章 輕輕落下第1014章 中場休息3466.第466章 大買賣2第879章 自找苦吃483.第483章 拖字訣655.第655章 大刀闊斧第920章 身份證466.第466章 大買賣2369.第369章 意外收穫2129.第129章 工業基礎第950章 來得快去的也快651.第651章 一個時代的落幕388.第388章 美中不足第907章 還沒結束346.第346章 馬尼拉大帆船2061 削藩2第760章 爲了和平182.第182章 邪不壓正608.第608章 錢景不錯第835章 大軍壓境第728章 織網第943章 火帽槍第803章 虛情假意046 內臣432.第432章 欲加之罪第779章 尼科巴羣島第963章 帶着朝廷一起走第765章 駐外使領館492.第492章 新學第1048章 最後一塊拼圖4190.第190章 忍痛割愛248.第248章 算賬時間3552.第552章 百年大計和頑疾201.第201章 敲打489.第489章 發展和污染第849章 鹽務028 好事多磨021 一張大網第722章 擠兌2022 李之藻502.第502章 既往不咎195.第195章 走在時代前面的人2095 把水攪渾554.第554章 出師無名355.第355章 天下沒有廢物163.第163章 以利誘之2第905章 大軍壓城545.第545章 毫無懸念第934章 沙廉港5261.第261章 天高皇帝遠3537.第537章 工廠和民風596.第596章 林丹汗2016 先露一小手577.第577章 最後的榮譽第785章 下個蛋就跑118.第118章 心裡全是生意614.第614章 侵略與道德第714章 閶門魅影2077 峰迴路轉206.第206章 知才善用217.第217章 向錦衣衛開刀393.第393章 大無畏者第976章 捕奴令第801章 開放與封閉378.第378章 是明軍乾的074 舌戰羣儒2524.第524章 東風好像也來了第807章 沙皇的觸角643.第643章 朱大善人不配合293.第293章 老天爺的兒子540.第540章 船廠鎮3300.第300章 軟硬不吃3第810章 三品黑淑人559.第559章 積極備戰3207.第207章 知人善用第987章 不宣而戰3573.第573章 小藥治大病515.第515章 來者不善第732章 餘波第1060章 家族內鬥559.第559章 積極備戰3第113章 會試和京察2586.第586章 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