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 遼東李家

bookmark

遼東,古稱營州,轄境包括了後世遼寧省東邊的大部分地區,因位於遼河以東,俗稱遼東。

這片區域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日照豐富、雨量充沛,遼河、渾河、大淩河等水系遍佈,非常適合農耕,還產優良戰馬,是塊寶地。

從地理位置上講,遼東地區東邊可以防禦女真西進、南邊能遏制朝鮮北侵,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京畿重地的東大門。

但這塊寶地有個很大的缺陷,它僅靠狹窄的遼西走廊和京畿重地相連,防禦起來有些難度,比較容易被從中間切斷。

大明帝國建立之初,朱元璋就深刻認識到遼東地區的重要性,在徐達佔據元中都之後馬上派兵攻佔遼東,並告誡馬雲和葉旺兩員大將:滄海之東,遼爲首疆,中夏即寧,斯必戍守。

俗話講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爲了貫徹佔據遼東的宗旨,朝廷在遼陽設立定遼都衛指揮使司,後改爲遼東都司。置遼陽府、縣,從內地移民充邊,又派了十五萬大軍駐紮,既戍邊又屯墾,辦法還是很全面也很正確的。

到洪武九年,遼東地區的人口已經從元末的十萬不到迅速增長到五十多萬,農業生產蒸蒸日上,商業往來逐漸恢復。遼陽則成了冶鐵中心,照此發展下去不出二十年,遼東地區就能趕上內地。

可惜好景不長,洪武十年朱元璋突然下詔廢除了遼東地區的府縣,僅留下衛所,同時停止了從內地移民的計劃。一瞬間讓大好發展勢頭戛然而止。

朱元璋爲什麼突然半途而廢,孫瑋等一衆官員也說不清,畢竟相隔了二百多年。只是猜測當地自然條件比較惡劣,民族成分比較複雜,短時間內怕是見不到大的成效,乾脆就不再花大力氣投入,直接軍管更省事。

對於這個答案洪濤是半個字也不信,純屬扯淡!六七年間人口數量翻了好幾倍,屯墾面積也與日俱增,就算和當地民族時有小規模衝突發生也達不到叫停的程度。

只要繼續保持移民數量,根本不用軍隊插手,爲了吃口飯,農民也能變成游擊隊,早晚會把當地人同化,甚至直接滅族。

究其根源無非就是兩個字,權力!從地圖上看可以很直觀的發現,遼東地區距離直隸上千裡,除了海路僅有遼西走廊可以通行,一旦發展的太好,人口數量太多,很容易變成割據局面。

到時候只要把遼西走廊卡死,內地軍隊面對堅城,還是在不熟悉的地區作戰,勝算不高。要是遼東守將再和北面的蒙古餘部勾勾搭搭,可能就不止丟失遼東一地的危險,可以直接危及直隸地區。

與其耗費錢糧和人口把遼東養肥、養大,到時候不光不能養老送終,保不齊還會轉頭咬上一大口,不如保持現狀。

至於說當地各民族會不會以此爲根據地逐漸做大對大明帝國造成威脅,朱元璋想了個折中的辦法,以夷制夷!說白了就是拉一派打一派,不讓任何族羣做大,誰強大就揍誰。

事實上明朝歷任皇帝也確實就是這麼幹的,沒事就在蒙古部落、女真部落、朝鮮族羣之間挑撥離間,然後站在一邊看熱鬧當裁判吹黑哨拉偏手。

效果嘛,維持了二百年也不能算短。但這個辦法有很大的隱患,且無法避免。當地各部族都不傻,時間長了肯定會想通大明帝國在幹什麼,暫時無力反抗也必須懷恨在心。

當帝國強盛的時候自然誰也不敢起來搞事,一旦帝國本身出現問題,被看出虛弱跡象,這些被耍弄了幾代人的部族立馬就會翻臉,不光不聽話還得反戈一擊,不死不休!

在遼東地區最大的部族就是女真人,分成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其中建州女真距離遼東地區最近,與當地駐軍、移民接觸的最多。

遼東的明軍統帥習慣利用建州女真當打手,一會兒去北邊打蒙古部落、一會兒去南邊揍朝鮮族人,一會又摻合女真部落之間的內鬥,時不時把人家拼命斬首的敵人上報朝廷說成自己的功勞,玩的不亦樂乎。

但想讓馬兒跑就得讓馬吃草,爲了能更好的拉偏手吹黑哨就得先讓建州女真變得稍微強大點,比如教授些戰術詭計、售賣些武器戰馬,實在不成再封幾個官職。

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在元朝當過萬戶,被明成祖朱棣招安之後又成了建州三衛的高官,曾經是建州衛左都督、建州左衛右都督。

隨着建州女真的逐漸強大,大明帝國卻一步步走向了衰弱,內部權力爭奪一天天加劇。萬曆皇帝十幾年不上朝、懈怠朝政,鬧得各部官員連最低編制都湊不齊,誰還有閒心去琢磨遠在千里之外的女真。

此時努爾哈赤卻沒閒着,通過一次次征戰逐步把建州女真由各自爲政變成了真正號令統一的大勢力。這只是他的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向東去征服東海女真,開始逐步統一女真各部。

搞出了這麼大動靜,做爲明朝政府必然不會一點不知道。此時的遼東總兵是剛復任的李成樑,擺在他面前的是個爛攤子。

當地民生凋敝、士氣低迷、守備空虛,將領腐化、軍戶逃亡現象十分嚴重,導致明軍與當地部族之間的作戰能力越來越弱,十年間已有三位總兵官戰死。

李成樑到任之後重新招募了當地不少青壯,打了幾場勝仗纔算暫時遏制住了頹勢,軍心開始恢復,在此後對蒙古土蠻、女真諸部的作戰中屢屢獲勝。

那爲啥李成樑一上來就能力挽狂瀾、扭轉不利局面呢?熟讀兵書、作戰勇猛、獎罰分明之類的理由肯定有,但不是主要,關鍵在於李成樑是本地人。

別的總兵、將領來鎮守只是工作,戍邊多苦啊,巴不得趕緊調走。而他則不同,幹工作的同時又是在爲家族牟利。別人輸了可以調走以圖他日東山再起,他輸了就是敗家,連人帶家族一起賠進去了。

294.第294章 爲國取士第827章 分崩離析631.第631章 當好官並不難第967章 小琉球大基地4第1084章 初探美洲3516.第516章 戴罪立功第770章 連城鎖北疆242.第242章 決戰紫禁城4367.第367章 好大一盤棋2396.第396章 日本和尚443.第443章 日新月異3第728章 織網571.第571章 馬尼拉灣海戰2第822章 諜影重重3第1059章 公爵夫人第755章 荷蘭特使2375.第375章 圖上談兵3096 骯髒的學名叫政治419.第419章 鐵與火的風暴232.第232章 借題發揮2第844章 讓步第669章 利益共同體2003 心腹第949章 富可敵國336.第336章 海商和工廠第679章 奇怪的軍隊376.第376章 大淩河畔368.第368章 意外收穫第862章 破滅和重生013 意外所得第910章 時間不夠380.第380章 沒錯,就是我們乾的!454.第454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3第993章 百思不得其解2第982章 科恩總督3559.第559章 積極備戰3第1065章 歐洲分行660.第660章 畫大餅245.第245章 一場空3432.第432章 欲加之罪第1011章 不堪一擊240.第240章 決戰紫禁城2248.第248章 算賬時間3第931章 沙廉港2287.第287章 有生力量514.第514章 相國府第971章 樟腦第750章 新軍制3372.第372章 伺機而動第737章 真狠人235.第235章 毒!3第869章 損失與收穫第722章 擠兌2203.第203章 以文御武第1081章 科倫坡就是卡蘭巴469.第469章 小動作第819章 無奈之舉第923章 答案在緬甸第1016章 進退兩難第1006章 兩大洲的碰撞2566.第566章 草木皆兵598.第598章 八旗第1104章 未卜先知356.第356章 人盡其才第1042章 規劃亞洲第737章 真狠人第1015章 大海撈針242.第242章 決戰紫禁城4482.第482章 羣毆第923章 答案在緬甸第708章 齒軌第1072章 一網大魚3048 兩宮皇太后第705章 爛攤子508.第508章 聰明學生565.第565章 私鑄貨幣509.第509章 御下之道046 內臣306.第306章 南海匪患5557.第557章 積極備戰第1004章 私掠船許可412.第412章 京城保衛戰7第765章 駐外使領館第718章 閶門魅影6149.第149章 八仙過海(白銀盟主6)455.第455章 迷途的羔羊321.第321章 贗品第793章 我行我素261.第261章 天高皇帝遠3453.第453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2第1078章 長筒襪第990章 神秘艦隊503.第503章 另類狀元第962章 熊來了3第933章 沙廉港4164.第164章 三十六行(白銀加更11)第785章 下個蛋就跑173.第173章 司馬遷二世274.第274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10第961章 熊來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