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一鯨落萬物生

bookmark

爲什麼要把替朝廷鎮守雲南二百多年的沐家,用如此不堪的手段搞掉呢?還是兩個字,利益。

沐家對大明確實有功,至少前幾代人有功,稱得上棟樑。可是功過的評價並不是完全固定的,會隨着時間的推移不停變化。

舉個例子,李成樑對大明有沒有功勞?初期肯定有,還不小。但隨着年齡增大、地位升高、需求改變,功勞慢慢的就變成了傷害。

要是沒有他爲了自家利益養寇自重,建州女真也不會順利積攢起實力,對女真各部實施吞併,進而威脅遼東鎮的安全。

新皇帝登基後要抓軍權了,他馬上就成了最大的阻礙。如果不把他搞下去,朝廷每年的稅賦就得源源不斷流入遼東鎮,洪濤就永遠也湊不齊發展海軍的資源。

是李成樑要害大明嗎?肯定不是。從本意上講,他也是不希望大明衰落的。是洪濤要害大明嗎?更不是。這兩個人全都不是國賊,只是因爲站的角度不同、所需的利益不同,才成爲了不死不休的敵人。

沐家也一樣,他們在雲南佔據了太多田畝,還吸納了太多佃戶,把應該繳納給朝廷的賦稅變成了自家收入。

爲什麼沐家在雲南各族當中聲望很高?一方面是祖輩創下的,一方面就是用這種方式換來的。沐家能讓很多土司少納稅、不納稅,甚至逃避勞役,形成了利益鏈,自然有人擁護。

可是站在皇帝的角度,沐家就是在挖大明的牆角,用國家的稅賦拉幫結派鞏固根基,這是堅決不能被容忍的。

另外沐家佔據了太多資源,也是原罪。雲南本來就窮,改土歸流也好、大批移民也好,都需要資源支撐。可是資源全在沐家和各地土官、土司手裡攥着,一點也不拿出來,讓皇帝情何以堪!

如果不動沐家,那就只能和所有土司開戰,從他們手中把資源搶回來,分配給改土歸流的支持者和新移民。在得罪沐家還是得罪所有土司之間,洪濤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前者。

不是說容不下功臣的家族壯大,也不是說看誰太富了眼饞,而是不允許權力和財富都攥在一個家族手裡,而這個家族還位於偏遠的邊陲重地。

沐家雖然被分了軍權,但其下的沐莊有幾百個,佃戶好幾萬,還能指揮各地土司的私兵,容忍這樣的家族繼續存在下去就是對國家的不負責。

其實沐睿如果有阮香江一半的腦子和遠見,能看清大勢所趨,就該主動讓出一部分利益,徹底切斷與各地土司的往來,老老實實當個富裕藩王,就不會遭此滅頂之災。

可惜陳用賓勸過、周嘉謨上疏彈劾過,都是比較明顯的警告,沐睿和他爹沐朝弼卻完全沒當回事。這就讓洪濤不得不採取最終解決手段了,總不能因爲一個沐家讓西南四省的改革全無限期擱置下去。

而當週嘉慶帶着錦衣衛締騎遠赴雲南之時,沐家再想改變已經晚了。兩地相隔幾千裡,用最快的急腳遞傳送消息也得小兩個月。

等沐家改變態度的奏疏送到朝廷,周嘉慶和袁可立的行動早就開始了。當聖旨再經過一個多月奔波送到昆明,估計沐家已經被錦衣衛和陸軍給掃平了,人犯也該送到安南上船押送回京了。

可惜這些人犯一個也到不了京城,大海上的氣候瞬息萬變,漂沒一艘海船太平常。海軍也是人,不是神,碰到大風大浪同樣扛不住。 一個大家族的興衰,往往就取決於家長站的高度和一念之差。沐家名聲太大,所以洪濤不打算讓他們回京受審,再吃一遍錦衣衛鎮撫司的刑具之苦。

更免去了三法司的強力介入,想必朝堂裡也有不少人等着看笑話呢。一旦把沐家人交出去,那結果就不可控了,對皇帝倡導的嚴格遵守大明律有很大傷害。

索性全都魂歸大海吧,兩邊都少了很多痛苦和麻煩。報紙不會口誅筆伐,把沐家的醜事全都擺出來用放大鏡挑錯,保全了沐家祖輩的名聲。沒受審就不能定罪,所以沐家還是大明功臣,其名要被刻在午門外的石碑上!

“這就是政治,政客追求的從來不是公正和公理,而是管理的效率和目標達成。只要對體系有利可以不擇手段,也可以顛倒黑白。

你們今後大部分人都會進入朝廷任職,有些人可能會做到很高的職位,所以要牢牢記住今日所發生的一切,做到活學活用。

好啦,下面說說各地的情況吧,從下個月開始到明年夏天,朕希望不要出現大規模戰事,朝野上下保持相對的平穩。”

就在高攀龍四人結伴去朝陽門外吃烤肉時,養心殿內的皇帝正在給總參謀部的一衆年輕參謀們上課。今日的御前會議參謀們也參加了,並被提前告知不許發言。

待到散會之後才說明了此舉的用意,其實不用說參謀們也知道了,這次會議壓根兒就是在演戲,故意用遠赴雲南逼着總參軍機大臣們不敢出聲,然後順水推舟的把錦衣衛派出去,還能便宜行事。

然而整件事的原委他們並不清楚,直到皇帝親口講出來。肯定有人在內心質疑這樣做是否合理,但他們都習慣了按照皇帝的思路去想問題,如果發現方向不對首先會調整自己。

從入冬開始,洪濤就進入了冬眠狀態,不再四處視察也很少召開御前會議。有意思的是從外喀爾喀、瓦剌,到葉爾羌國,再到雲南和緬甸也都一起進入了冬眠,往日了三天兩頭的戰報不見了。

既然沒什麼大事情發生,朝臣們也樂得清閒。不對,他們清閒不了,一年一度的預算期又到了。各部門都在緊張盤算着明年的花費,整天去和戶部官員磨嘴皮子,爭取能多報上去一些項目讓資金寬裕點。

可惜孫元化和他手下的年輕官員們就像岸邊礁石,任憑海浪如何拍打兀自巍然不動,凡是違規的項目全部剔除,模棱兩可的項目則呈送皇帝批示。

每當有官員用各種方式想表示一下誠意時,戶部官員就會指一指堂上掛的匾額。那上面寫着六個說歪不歪、說正不正、結構鬆散卻又充滿詩意的大字:人在做,天在看!

那是皇帝的御筆,可着京城找絕對蠍子拉屎獨一份。那也是催命符,自打實施了預算法以來,因爲笑納誠意被錦衣衛抄家苦役的戶部官員就有21人之多。往往是頭一天剛笑納,第二天就哭了。

肯定有內奸!這是戶部官員的共識,可誰也說不清哪位同僚是告密者,於是就看誰都像。在這種環境下真沒人再敢笑納了,離開戶部也不敢。

那21位同僚裡有19位都不是在戶部笑納的,依舊沒逃出被抓的宿命。所以說老天沒準真的在盯着呢,實在忍不住可以把表達誠意者告發,看着別人倒黴內心總能平衡很多了吧。

第1100章 艦船雲集583.第583章 太監監國043 早朝第113章 會試和京察2第893章 排隊槍斃456.第456章 迷途的羔羊2427.第427章 銀行2第672章 孤軍受困2第106章 十王府4(盟主加更1)第845章 出其不意502.第502章 既往不咎第747章 富峪城367.第367章 好大一盤棋2596.第596章 林丹汗2第1068章 豪華陣容391.第391章 陸軍第722章 擠兌2第1044章 規劃亞洲3611.第611章 既不精彩也不熱血148.第148章 天津衛遇襲第675章 忠奸難辨428.第428章 銀行3521.第521章 普天同慶第1012章 中場休息338.第338章 連錢都算不明白552.第552章 百年大計和頑疾618.第618章 父與子第1032章 能買就不搶第975章 日新月異3649.第649章 女人出馬537.第537章 工廠和民風第996章 貨好不愁銷路323.第323章 新政開始了382.第382章 看不見的戰線2287.第287章 有生力量第878章 所向披靡第803章 虛情假意第751章 新軍制4324.第324章 產能不足第879章 自找苦吃134.第134章 揣摩聖意2(白銀盟加更1)390.第390章 危機悄悄臨近第1014章 中場休息3250.第250章 纔不配位第1036章 買一送一第812章 民以食爲天第735章 奮鬥目標260.第260章 天高皇帝遠2521.第521章 普天同慶第804章 殘酷的科學第1093章 地球聯邦356.第356章 人盡其才第1108章 靈感第1054章 鬱金香期貨第724章 擠兌4511.第511章 新政猛於虎163.第163章 以利誘之2283.第283章 這人是帥才!608.第608章 錢景不錯137.第137章 熱火朝天(白銀盟加更2)211.第211章 窮用硫鐵富用硫磺146.第146章 銀貴(白銀盟主5)第1029章 戰後諸葛亮662.第662章 以身做餌605.第605章 孤軍入城267.第267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3262.第262章 天高皇帝遠4623.第623章 呂宋特區第672章 孤軍受困2第755章 荷蘭特使2560.第560章 積極備戰4142.第142章 太貴用不起063 君無戲言536.第536章 出奇制勝第961章 熊來了2第1103章 艦船雲集4第697章 天師駕到521.第521章 普天同慶第799章 深諳人心334.第334章 血色之夜094 初步解決方案420.第420章 鐵與火的風暴2359.第359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839章 內蒙古3002 太子074 舌戰羣儒2第692章 維和部隊405.第405章 戰報3第991章 迅速馳援第1006章 兩大洲的碰撞2224.第224章 密謀2404.第404章 戰報2第1028章 收外喀爾喀432.第432章 欲加之罪349.第349章 馬尼拉大帆船5第859章 安南內附第904章 最好最壞準備337.第337章 會算賬的纔是好官469.第469章 小動作225.第225章 嚴懲首惡不問脅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