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科恩總督

bookmark

“住手,把嘴閉上!都起來,該幹嘛幹嘛……大副,給各艦發信號,讓艦長到旗艦集合,等人來齊了去艙室裡叫朕!你也去換身衣服,此事先不要和任何人提起,朕回京之後自會去問朱海鷗和黃南平。”

俗話說的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洪濤之所以當衆失態發這麼大火,只因心目中軍隊的標杆海軍裡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官僚現象,讓他非常失落。

滿打滿算還不到三十年,苦心經營的海軍就進入了退化怪圈,開始人浮於事了。出現了問題,不說全面分析利弊,及時調整,卻爲了免責和圖省事兒,拿遵守規則當擋箭牌敷衍糊弄。

規則如果是一成不變的,那當年自己就不應該違背祖制搞新政,也不應該大規模建立海軍。不能說皇帝定下的規矩,就得一代代盲從下去。

在建立軍規包括大明律之前,自己就與執行部門明確強調過不止一次,規則都是有時限性且不完美的,總會有不合適和不合理的地方。

不怕有缺陷,發現了缺陷及時彌補就可以,大理寺和各級參謀部的職能當中就有這個功能。可是隨着時間推移,有些人懈怠了,有些人疏忽了,有些人則忘記了。

此時必須下重手,用疼來喚醒他們的記憶和注意力。不過這件事無法在此時做,也犯不着因此攪亂了已經準備好的計劃,來日方長,時間還夠。

如此一支大艦隊突然出現在海面上,着實讓巴達維亞的荷蘭人吃了一驚。如果不是看到桅杆上懸掛的黃龍旗,科恩總督差點以爲大明帝國要與聯省共和國翻臉呢。

這個念頭幾乎伴隨着他任職東印度公司印度委員會總督的所有時光,而且經常在噩夢中出現。每當被半夜驚醒時,他都會從總督府的二樓陽臺上向海面眺望,用事實來說服自己不要瞎想。

做爲聯省共和國、乃至全歐洲絕無僅有能與大明皇帝見過幾次面、聊過幾次天、還探討過經濟和戰略的官員,科恩自始至終不認爲大明帝國會是聯省共和國的長期盟友。

原因有三:首先大明帝國與聯省共和國的體量相差太多了,隨着時間推移越差越多。這個體量除了領土面積之外還包含了人口數量、經濟規模、軍事規模等諸多參數。

聯省共和國無論佔據了多少海外資源,在大明帝國面前仍舊是個小不點,幾乎在每個參數的比較當中都處於絕對劣勢。

人與人的交往講究門當戶對,國家與國家的關係,門當戶對更重要。如果雙方的綜合實力不在差不多的水平上,弱勢一方必定要依附於強勢一方,否則是無法長期相處的。

其次是大明帝國近些年的發展趨勢。做爲印度總督,科恩必須也只能常年居住在巴達維亞城,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當地人和大明人,也就能更深層次的研究其文化和性格特徵。

然後得出一個結論,大明帝國在整個亞洲非常獨特,幾乎沒有任何相像者。和所有亞洲國家相比較起來,更熱衷於商業,且正在不斷擴張勢力。

談到擴張,古有蒙古帝國,現如今有奧斯曼帝國、莫臥兒帝國、薩菲帝國,也都非常熱衷擴張,且也正在擴張,爲什麼要說大明帝國非常獨特呢?

這就是科恩研究出來的成果,他發現大明帝國的擴張與其它亞洲國家比起來更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並不是盲目吞併身邊的每一個國家,而是很有選擇性的精挑細選。

比如安南和呂宋島,在吞併了這兩個地區之後,大明帝國就有了兩個重要的海上基地,從而把勢力輻射到整個南洋,包括香料羣島。

而這兩個地區也不僅僅是戰略位置關鍵,還存在着基礎建設相對完善、文化屬性相對接近的特點。換句話講,呂宋島和安南地區的開發度更高,更方便佔領之後的管理。

實事也證明了這一點,現在呂宋和安南已經成了大明帝國的正式省份,且各方面的同化工作都進行的比較順利,不光成爲了大明海軍的主要基地,還爲大明帝國提供了充足的糧食、木材等自然資源。

把呂宋換成婆羅洲、把安南換成柔佛,雖然戰略地位更重要,管理難度卻要上升好幾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才能獲得收益,算起來遠沒有呂宋和安南的性價比高。

很難說這不是經過精心策劃和計算的結果,沒有任何一位統治者和他的大臣們會用蒙的方式選擇戰略方向,還一蒙一個準兒。

如果不信那就再看大明皇帝的下一個大手筆,恩鳥港。當時連科恩自己都想不通大明皇帝爲何要幫助東印度公司運送貨物,還爲此在遙遠的好望角投入巨資建造港口。

以當時大明帝國的海軍力量,完全可以把東印度公司的勢力從南洋驅逐出去,進而霸佔香料羣島的所有利潤,再通過葡萄牙人向歐洲各國販運。

葡萄牙人保證會非常樂意擔任這個角色,如果需要的話,他們甚至願意幫助大明帝國一起攻擊東印度公司的船隻。所以說這麼幹的難度一點不比建設恩鳥港高,獲利還更多。

可是經過這些年的親身感受,科恩終於想通了其中的原委,至少是部分。大明皇帝真不是不懂做生意,也不是看不到高額利潤,而是太奸詐太狡猾。東印度公司纔是傻子,活活被人利用了還不自知。

如果大明皇帝驅逐東印度公司,選擇與葡萄牙人合作,等到歐洲的宗教戰爭一打起來,就會遇到個非常棘手的問題,葡萄牙商船很難通過英吉利海峽把貨物向歐洲北部運送。

因爲英格蘭和法國完全控制了英吉利海峽,遇到西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船隻會追着打,同時失去了香料羣島的聯省共和國船隻也不會饒了他們。

至於說葡萄牙和西班牙到底是不是一條心,外人才不會搭理,既然是一個國王,那就一起揍!

129.第129章 工業基礎449.第449章 冤大頭來了第942章 攤牌2006 東宮246.第246章 算賬時間071 忍無可忍第1203章 有點早產第924章 答案在緬甸2336.第336章 海商和工廠第1215章 倒黴的海盜第1400章 哥薩克與哈薩克5212.第212章 夾縫求生302.第302章 南海匪患第903章 出爾反爾第940章 不可不防450.第450章 祖國和個人第851章 借題發揮079 東林書院2513.第513章 不擇手段第667章 三雄會第738章 《大明律》318.第318章 早朝發難558.第558章 積極備戰2098 摸到魚了第956章 十年之後3第736章 二合一605.第605章 孤軍入城第1007章 兩大洲的碰撞3602.第602章 細節決定成敗380.第380章 沒錯,就是我們乾的!第1144章 全面封鎖第1475章 政策調整458.第458章 兵者,生產力也015 大壞蛋出場了067 漕運第1156章 秘密武器655.第655章 大刀闊斧第1293章 歐洲聯軍2641.第641章 中間人356.第356章 人盡其才第1466章 未雨綢繆第1349章 背黑鍋第1037章 都是白菜價第820章 諜影重重第1201章 埋地雷第946章 大廈將傾第111章 搖旗吶喊092 遼東李家第1035章 扔鐵球的老頭2第982章 科恩總督3231.第231章 借題發揮第1203章 有點早產464.第464章 種植園2第1199章 來龍去脈652.第652章 新時代的開啓第930章 沙廉港第1086章 三位一體納賢才第766章 刑不可知,威不可測660.第660章 畫大餅140.第140章 一日之兄(白銀盟主3)第978章 立威2第1187章 山地戰6第754章 荷蘭特使第834章 大汗時代的結束第822章 諜影重重3308.第308章 南海匪患7404.第404章 戰報2584.第584章 糧草先行第1123章 捨身成仁第1201章 埋地雷第1448章 西域樓2098 摸到魚了第1052章 皇帝家也沒餘糧第1384章 失守第1122章 兵臨城下416.第416章 三大營的覆滅146.第146章 銀貴(白銀盟主5)第719章 月港125.第125章 先進的不一定好用012 沈大學士第860章 融合得潛移默化654.第654章 新時代的開啓3第1471章 戰爭後遺症2第1186章 山地戰5480.第480章 薈萃一堂2636.第636章 幫佛祖清理門戶2第107章 十王府5(盟主加更2)第1354章 日本的出路489.第489章 發展和污染第1429章 各有所長2第1243章 唏噓第699章 仙術第1085章 初探美洲4134.第134章 揣摩聖意2(白銀盟加更1)141.第141章 前裝米尼步槍第1108章 靈感第1362章 鞭長莫及3第1251章 國家安全戰略2256.第256章 帝王無情第822章 諜影重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