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長袖功夫

計對部昆和趙林兩人的使用問題,張青雲思忖良交,環魁俗世誰陽前主動找施永樂做了一下彙報。

之所以做這個決定,張青雲主要是覺得自己在長袖功夫上是弱項,平時做事思路清晰、果決果敢,但是在和領導的溝通協調,積極尋求領導支持這一塊做得不太好。

而這其中主要原因還是因爲心中有派系的觀念存在,其實往大了說,整個體制就是一個大派系,大家紛爭不休,最終還是要把工作做好,把國家建設好。有這個基礎在,大家心中就會有一把尺子,同時也會有敬畏之心。對這一點,作爲一把手必須要清楚。

就淮陽來說,現在淮陽攤子很複雜,內部環境很差。張青雲現在要挑大樑把這一大攤子收拾乾淨在上面能尋求到足夠的支持顯然是非常必要的,華東這攤子水深,張青雲現在被推到了這個位置,不主動也是不行的,淮陽和省委省政府關係好不好,實際上就是張青雲在華東省是否能夠得到領導的支持和認同。

就目前來說,秦衛國書記、周守詢副書記對張青雲的工作還是非常支持的。總體來說省委的關係問題不大。但是政府這邊,施永樂和張青雲以前就有點隔閡,再加上部昆的原因,張青雲很可能得罪了豬魏強,和政府一二把手關係都處理不妥當,以後的困難肯定會很大。

本着這種考慮,張青雲還是主動去奉施承樂接觸,不說多一個朋友,但求少一個敵人,張青雲現在當淮陽這個家,這些都是要認真考慮的。

施永樂在華東來說是老省長小他的資格比豬魏強還要老,所以他的威信比較高,豬魏強給他的禮遇很高,所以在華東來說,他絕對算是說得上話的人。

因爲打過交道,張青雲就選擇他作爲突破口,當然還有個因素,那就是豬魏強作爲省長,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張青雲把這點芝麻綠豆的事放到檯面上說,顯得不太妥當。

張青雲是掛職副省長,他要給施永樂彙報工作相對容易,由於關係並不是很熟,張青雲本來是想能請施永樂吃頓飯,又怕適得其反,最後還是選擇了公事公辦,直接到省政府大樓去找他。

彙報完工作,張青雲直接把這件事的情況說了一下,他沒隱瞞什麼,主要講的是五山區和白馬區的情況,講了部昆和趙林兩人目前無力穩定這兩個區的形勢,而且在現在這個時刻,淮陽幾個區黨羣矛盾鬧得兇,必要的時候犧牲個人利益。爲政府贏得時間是非常必要的。

施永樂自張青雲進門他就甚少說話,張青雲給他彙報工作他只是聽。偶爾點點頭。待到張青雲給他說部昆和趙林兩人情況的時候,他眉頭皺得很深,一雙眼睛不住的在張青雲臉上逡巡,待張青雲說完,他道:

“既然五山和白馬兩區的情況如此嚴峻,你現在有了什麼章程嗎?新城市建設的理念最早是你提出來的,準陽以前的班子就是信服你的理論才盲目的做了這件事情。

現在情況不妥了,再把你這個專家請回來,目的就是要把這件不當的事情,變壞爲好,最後把這件事情對誰陽的不好影響消除掉,在這一方面,政府這邊對你的期望也是很大的。”

張青雲臉色變了變,心中泛起一種不舒服的感覺,淮陽搞到現在這個程度,分明就是淮陽上任班子自身的問題,跟他張青雲哪裡又有什麼關係?

但現在聽施永樂的話,聽起來就像是淮陽上任班子是受了張青雲盅惑才幹出了這些不妥當的事情,這聽起來味道就不對了。

施永樂肯定是懂這個道理的,他故意這樣說,自然是在用另外一種方式表示他的意見,張青雲想通這個道理,心中的不舒服也就漸漸淡化了。!

自己得罪人在先,人家被得罪了發發牢騷也是正常的,況且人家還是領導,官大一級壓死人,別人能接見自己,給自己一個說話的機會就算是大度了。

“淮陽的新城建設問題情況比較複雜,由於拖的時間比較久,方方面面的問題凸顯得厲害。這其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幹部隊伍的風氣壞了,這個問題是首要。

所以目前來說,我準備先主抓這塊問題。把這個作爲大方向”張青雲道。

施永樂皺眉打斷他的話道:“你這個想法是不對的,現在需要的是時間,你沒有機會按步就班一步步的來。因爲時不等人,爲什麼這麼說呢?

按你的思路,你先整肅幹部隊伍,可是五山和白馬兩區的問題積弊已久,等能到你萬事俱備的時候再處理嗎?所以,你的想法至少是一廂情願的。”

張青雲乾脆閉上了嘴巴,他話還沒說完就被施永樂打斷,而且直接就指出了問題,他接下來都不知道說什麼好。

“我在年前會安排去一趟淮陽,看看問題究竟到了什麼程度,我的觀點一向是堂堂正正。越是問題凸顯的地方,我們做工作越要按規矩辦,先讓自己站穩腳跟,立於不敗之地纔是最關鍵的。”施永樂又道。

張青雲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神態,繞了半天,施永樂還是回到了部昆和趙林這兩個人的問題上來了,說什麼按規矩辦云云,自然是指張青雲做事草率。做的事情站不住腳跟。

張青雲心中暗暗好笑,面上卻不動聲色道:“施省長您說得對,我一定會加強這方面的修養,常言道越是急的事情越是急不得,想來這句話和您的意見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在今後的工作中會注意。”

施永樂一愣,他似乎沒料到張青雲今天脾氣會這麼好,他連續發飆,張青雲竟然都沒抱蹶子,這和他印象中的張青雲差別有些大。

本來施永樂是想借機殺殺張青雲威風的,可今天張青雲不接招,他反倒不知道如何貫徹先前的意志了,思忖了半天,他嘴中蹦出一句話,道:

“關於部昆和趙林的使用問題,這是你們市組織部和省組織部的問題

。??二壟既然能免去他的職務,自然是有老慮的,讀塊你典拱從有必要專門提出來。

豬省長和部昆有舊不錯,但是部昆從來也不敢打着省長的旗號在外面招搖,現在他被免職,裕省長作爲一省之長,你認爲他會對此指手畫腳?”

張青雲皺皺眉頭道:“施省長您言重了,對部昆的任免問題領導也是可以給意見的,組織考察的時候領導的意見就很關鍵嘛!

至於其他的問題,我和您的意見是一致的,所以纔沒有因爲部昆同志和省長有舊就對他放鬆要求。”

施永樂眼睛一眯,笑了笑,沒有說話。他以前和張青雲有過接觸,但是接觸不多,像今天這樣彙報工作的情況,今天還是第一次。

今天的談話顯然不能算是愉快的談話,但是印象絕對深刻,張青雲的表現完全顛覆了施永樂對其的印象,他也算是真正接觸到了官場上沉穩內斂,隱隱含有一絲霸道的張青雲。

張青雲今天來的意圖施永樂心中是清楚的,但是即便如此,張青雲依舊是應對得當,不讓人覺得其尷尬狼狽,能做到這一點,想來張青雲以如此年紀能走到現在的位置也絕對不是偶然的。

張青雲對今天的談話也覺得剝苛,施永樂的口氣和態度雖然不好,但是色厲內茬的味道很濃。看來部昆的問題只能算是一件小事,真正核心的問題還是淮陽的施政問題。

張青雲如果在準陽工作做得出色,那自然是一好百好,部昆這件事反而可能成爲一個點綴。但是。如果張青雲在準陽沒有作爲,以後大家落井下石,部昆這件事性質可能就變了。

道理一通百通,張青雲也沒有再說太多的場面話,便告辭離開了施永樂的辦公室。做事情不求面面俱到、十全十美,在官場上總會有看自己順眼的,也有和自己不對眼的,此爲人之常情。

張青雲以前對此很在意,但現在卻淡然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歸根到底就是利益,找到了利益的平衡點,自然就能夠把握住事情的本質,所謂得道多助就是這回事吧!

在省城呆了幾天。急匆匆的回到誰陽根本就沒有休息時間,黨政一手抓,各種各樣的問題紛繁蕪雜,按照規矩,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張青雲親自簽字才能定的事,看着排得滿滿的日程,張青雲只覺得頭疼。

他認真捋了一下思路,還是決定在百忙之中召開政府市長碰頭會。在會上,張青雲第一次放權,按照各位副市長的分工,張青雲第一次給予了分工的明確說明。??政府這邊的工作主要還是要靠各位分管副市長去按照規矩處理。尤其是那些紛繁蕪雜的小事,更不能爲了搞得隆重,事事請示領導,需要領導到場。

其實在這個時候,張青雲做這個舉動是冒了很大風險的,因爲目前幹部隊伍的問題不張青雲初來乍到,對下面人各自的位置還摸不誰

這個時候抓權是謹慎,放權則是增加不穩定因素,因爲下面人有了權力可能更加不好控制,到最後局面亂起來就是了不得的事。

不過凡事都是相對的,張青雲看得清楚,此時不放權,他自己受累還不定能把工作做好。他不熟悉情況,工作做不好,下面人必然怨氣大生,對張青雲領導能力產生懷疑也會引發不穩定,而且更嚴重的可能會喪失信心,沒有什麼比信心喪失更糟糕的了。

而且水至清則無魚,要想解決幹部的問題,必然是要使用賽馬策略,能者上,不能這下。分管領導手上沒有權力,又怎麼能體現出能力來呢?

所以思前想後,張青雲還是最終決定在政府這一邊先動手,適度的開始按照正常的步子邁,見山修路,遇水架橋,遇到問題處理問題,首先要能夠正常施政。一個地方纔能恢復生氣。

否則連政府施政都困難了,羣衆對黨和政府還會有多少信心?至於什麼維穩發展更就是空話一句,這樣就是一個惡性循環,最後事情不可能會有轉機。

這次乖長碰頭會張青雲繼續安排鍾家華來主持,而且一些會議細則和尺度問題,張青雲也是積極徵求他的意見。這樣一來,倒讓鍾家華顯得狗謹,他不知道張青雲是在試探他還是真就是如此想的。

張青雲也沒有給他解釋太多,一來是母爲他太忙,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爲這種事情說不清楚,鍾家華作爲常務副市長,也不是等閒之輩,他的想法張青雲左右不了,也不想左右。

現在的一切對張青雲來說都是新的,說是考驗是試探都不過分,在這種情況下,就看鐘家華能否自己把握了。這對他也是一個絕對的考驗。

政府那邊市長碰頭會的餘波還未散去,下面幾個區縣班子團結又似乎出現了問題,組織部劉沛一連打了幾個報告上來說明情況,實際上也是想張青雲能夠安排時間親手來插手這一塊事務。

對劉沛的這個想法,張青雲沒有草率行事,而是找來了市委秘書長莫言東,劈頭蓋臉就問了這件事。徵求莫言東的意見。

莫言東臉上驚容一現,迅速恢復了平靜,道:“區縣班子的團結問題,其實由來已久了。只是最近愈演愈烈,這個問題比較普遍,處理起來難度也不需要從長計議!”

張青雲笑笑,膘了一眼莫言東,莫言東此人還真是秘書出身的人,說話的水平不是蓋的,明明是什麼意見都沒說,讓人聽起來卻是給了很好的建議。

衆所周知的事他就實話實說。某些相對敏感的東西一句從長計議就解決了問題,偷奸耍滑,滴水不漏的本事確實是深得官場三昧。當然,對這種情況張青雲也是心中有數的,心中也沒有責怪他意思。

第387章 厲剛的心思第765章 連總理視察第130章 報道風波第860章 連若涵的失落第460章 常委會上的激鬥第740章 又要調動?第239章 時不等人第363章 毅然決斷第686章 人脈弱勢第506章 難釋懷第510章 突然變化第494章 理念分歧第289章 攤派大會第702章 陰人第772章 華東危機!第1142章 書記夜談第921章 惹禍的丫頭第86章 陳邁出事第543章 江南故舊第300章 進退奉送第420章 搶省委書記的風頭第842章 不可調和的矛盾第228章 新的征程第915章 良苦用心第1189章 江南老人言第739章 省委書記的電話第1147章 江南新的一頁第10章 曉爾山莊第1033章 路上遭圍攻第574章 科學決策第685章 精芒的策劃第877章 以策萬全第271章 凱旋第668章 正反兩邊的手段、推薦票第534章 不同尋常第470章 百戰雄兵第319章 禍福相依第1194章 班子再調整第1183章 書記之怒第476章 恩威並施第322章 微妙局勢第484章 進退都難第147章 拿老百姓說事?第75章 問罪第30章 誘惑?第532章 轉變思路第181章 能者多勞?第622章 滑稽的誤解第28章 初遇趙傳第556章 官員的血性第667章 焦躁的等待、推薦票第1081章 凌祖紅的接見第693章 高手佈局第1178章 女人的凌亂第47章 家的溫馨第212章 圓融圓滿第240章 撲朔迷離第1245章 唐禹要見第283章 內應外合第136章 村民鬧事第1220章 一切公開第469章 動手了第101章 經典御人之術第1179章 常委會上的激鬥第860章 連若涵的失落第400章 馬到功成第828章 去向變動第181章 能者多勞?第1253章 張青雲的下一站?第589章 機會第297章 廖書記女兒第1120章 岳父眼中的張青雲?第1034章 一定要徹查第338章 趙家新年第925章 要敲打!第325章 王鼎難局第559章 相信組織第618章 值得期待第1158章 衆志成城第1092章 自己的女人?第823章 去向定了第959章 楊總理召見第1100章 大決策第747章 大案爆發第691章 意外事故第610章 結盟第296章 武陵之行第931章 總理接見第460章 常委會上的激鬥第1102章 常委會的微妙第625章 苦盡甘來、推薦票第53章 有變第29章 賭局知人性第42章 推不掉的筵席第22章 栗子坪的酒桌第433章 公選嘗試第491章 謝領導信任第982章 遼東書記的示好第479章 唯利益永恆第1141章 有氣沒地方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