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內中情由人不知

bookmark

中國在對待海外華人的態度上,是有點兒尷尬的,這個是有歷史原因的。

華人在海外最大、經濟上最成功的一個羣體,就是東南亞華人。

印尼兩億人口,約一千萬華人,馬來西亞兩千五百萬人,約六百萬華人,泰國六千五百萬人,約九百萬華人,新加坡三百萬多人,華人佔百分之九十,菲律賓九千萬人,華人大約一百萬,但有華人血統的要佔大約百分之二十。

東南亞華人,給全世界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他們的經濟實力,比如,在馬來西亞七成的的中小企業被華人擁有,其中包括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

自從萬隆會議上,周恩來取消了中國的雙重國籍政策,泰國,印尼,菲律賓等地的華人開始積極融入本國社會,特別是泰國和菲律賓,傳統意義上的華人已經很少,從姓名和語言上,中國人已經分辨不出誰是華人,不過,本地人對那個家族有華人血統,都一清二楚。

人們都知道菲律賓阿羅約的丈夫是華裔,泰國的他信是華人,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泰國議會,三分之二的議員也是華裔。但這些華人,已經和中國的一些少數民族一樣,僅僅只是血統上是華人而已了。

在東南亞,真正能以一個大族羣的規模保持華人傳統的,只有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有人曾把這三地的華人分爲兩種,傳統華人和海峽華人,前者一般說中文,談到中國很親切,甚至自稱中國人,以愛國華僑陳嘉庚爲代表。後者一般說英文,看英文的海峽時報,親西方,甚至以自己的華人面孔爲恥,以新加坡的李光耀爲代表。南洋華人這半個世紀以來的心理變遷,某種程度上,就是這兩種華人的變遷史。

從某種意義上講,海外華人的成就,要遠遠超出香港以李嘉誠爲首的所有香港精英。香港這半個世紀以來的富裕,大半是靠當中國的對外窗口掙的代理費和貿易費,而香港的大半富豪,都是靠香港的房地產發財,其結果除了造就幾個富豪之外,絕大多數香港人並沒有什麼好處,反而生活變得壓力重重,只能蝸居在鴿籠大的房子裡當房奴。

很諷刺的是,現在香港人的就業,有近一半是靠大陸來的中資公司提供。

客觀的說,香港已經沒有什麼競爭力了,只不過大多數香港人還看不到這一點,還在很無知的爲很虛無縹緲的所謂投票權憤憤不平。李嘉誠應該可以算傳統華人,但從小在美國讀書的李澤楷,已經算是海峽華人了。

新中國建國年以前,海峽華人在東南亞的華人中基本沒什麼影響,絕大多數華人都追隨陳嘉庚。一九三八年成立的南僑總會,會址設在新加坡,選陳嘉庚爲主席,大會歷數近代以來曰寇侵華種種罪行,揭露曰寇不僅企圖吞併中國,還妄想征服世界。現在中華民族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號召南洋八百萬華僑精誠團結,誓爲祖國政斧後盾,出錢出力,多寄匯款支援抗戰,則抗戰必勝,建國必成。

據南京政斧財政部統計,華僑八年抗戰中捐款共達十三億多元,平均每年一億六千多萬元。其中南洋華僑捐獻比重最大。以財力支援抗戰的另一項是僑匯,就是華僑寄回祖國贍養親屬的匯款,數額比捐款更大。

僅從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三年通過銀行途徑的僑匯,據統計共達五十五億元之多,平均每年約八億元。一九四二年後,南洋各地相繼淪陷,僑匯和捐款才中斷。

海外華僑在物力方面對祖國抗戰貢獻也甚爲可觀。截至一九四零年的不完全統計,共捐獻飛機二百一十七架,坦克二十七輛,救護車一千輛,以及大量藥品、雨衣、膠鞋等用品。抗戰後期,海路被封鎖,支持祖國抗戰的大批海外戰略物資只能靠滇緬公路運輸。當時,國內機工及汽車奇缺,運輸十分困難。陳嘉庚受國內西南運輸公司委託,通過南僑總會從新馬等地招募經驗豐富、技術精良、膽量亦大的機工三千兩百餘人,並捐贈汽車三百多輛。

這些華僑機工,滿懷愛國熱情,離別南洋親友,回到祖國大西南,在異常崎嶇艱險的千里運輸線上,克服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運送各種國內急需的戰略物資,平均每天三百噸以上,曰積月累運量可觀。

而很多南洋華人也回國參加了抗曰戰爭,他們中最有名的,是共和國上將葉飛,他原是菲律賓華僑。

抗曰戰爭後到一九四九年,南洋的傳統華人們經歷了一個很痛苦的時期,因爲他們大多數不瞭解國共鬥爭的原因,對他們來說,只要認中國就行了,黨派之爭對他們來說是很陌生的事情,因爲他們懂得最多的,除了中華民族大義,就是經商,他們普遍對政治一竅不通。

新中國成立之初,南洋的傳統華人們還很惶惑,但隨之而來的朝鮮戰爭讓他們非常振奮。短短的五年,中國就從一個被小曰本隨便欺負的弱國,變成了能打敗頭號強國美國的東方大國,新中國的號召力在東南亞華人中也越來越大。

一九六五年八月,新加坡建國。當時討論國旗方案,有人提出國旗上一定要和中國一樣,要有五顆星和紅色,這個提案得到了傳統華人的一致同意,於是就有了現在看到的新加坡國旗。

而在歷史上的九八年印尼排華事件之後,很多華人將資本外移,僅後半年移出的資金就有約八百億美元。資金雖然移走,但是很多人的事業還在印尼,於是很多人選擇安家在新加坡,個人還是每週飛回印尼打點生意。

不過,李光耀雖然在很大度的宣稱希望新加坡成爲印尼華人的避風港。但對於來新安家的印尼華人,他的開價是現金一百萬新元,約七十萬美元一張綠卡,年齡不論。值得注意的是,這筆錢不是投資,而是門票。

其實,印尼華人真正面臨的問題,是他們的國籍問題。就比如印尼羽毛球皇后王蓮香在一九九二年奪取奧運會女子單打金牌,但當時的頒獎是有問題的,因爲那時她根本沒有印尼國籍。按照一九五四年周恩來取消的雙重國籍而臺北一直保留雙重國籍來看,當時的王蓮香,嚴格論起來,也許應該算中國人,那枚金牌應該算在中華臺北名下。

這些事情範無病都不是很清楚,聽朱老闆跟他細細地說了說來龍去脈之後,方纔有了一些領悟,看來在這個問題上面,政斧確實有點兒爲難了。

當時取消了雙重國籍,也是有其歷史原因的,倒不能說沒有遠見。不過朱老闆也向範無病交待了一點,“新加坡方面雖然在劫難華人華僑,但是收取費用太高,很明顯是針對富人的選擇姓輸入,看重的也是這些印尼華人的錢財。我們當然不能這麼薄情寡義,所以這個門檻兒是堅決不能設置的。”

“不設置門檻兒固然是好的,可是萬一出現了大規模的移民潮,國內可就難以應付了。”範無病心想印尼一千多萬華人呢,要是都跑過來那是一個什麼概念?想一想都是非常恐怖的。

不過回頭一想也未必如此,華商雖然在印尼遭到了排斥,但是印尼人針對的主要就是這些有錢的華商,至於那些已經同化得差不多的普通華人,也沒有什麼油水可以賺取,自然就沒有什麼大礙了。

現在這個時候,想要移民的,想要離開印尼的,也就是這些印尼的有錢的華人而已。

於是範無病就說道,“這樣也好,不設置門檻兒,但是有一個優先選擇問題。”

“什麼優先選擇問題?”朱老闆有些不解地問道。

範無病回答道,“這次搔亂中受到衝擊比較大的,身心遭遇創傷較爲嚴重的,是我們救助的重點,我們應該協助當地華人聯合自保,促進華人社區的團結協作,這個是重點所在。至於說願意移民的話,總是應該設置一個不大的門檻兒的,至少機票錢總是出得起才行吧?”

朱老闆擺了擺手道,“反正是你家的飛機,你自己看着辦吧!”

他說這話,實際上也就是表示對範無病的充分信任,願意由着範無病自己去安排了,事實上他也不相信範無病會在這個問題上面胡來,畢竟範無病還有一個當政治局委員的老爹嘛,方方面面的感受都是要考慮到的。

救助顯然不能是無限度的,否則會引起印尼的反彈,到時候只能使事態變得更加嚴重,更加難以控制,因此範無病覺得重點工作就是儘快解決印尼爆發的排華搔亂,其次纔是要保證通向中國的大門是敞開的,使得印尼華商可以很方便地到大陸避難。

也只有富人才會覺得移民是必須的,而那些窮人,儘管他們在印尼當地也沒有多少家產,可是破家值萬貫,總也是捨不得丟下說走就走的。

(未完待續)

第九百二十三章 調侃盛致第三百七十八章 長江上的冰山第六百五十二章 複雜的形勢第一百零九章 糾纏不清第三百零一章 武陟小機的迴歸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山迎鳳,關門拔毛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成幾半行嗎?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權力尋租空間第一百六十九章 我是路癡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這日子有點兒複雜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口吃不成胖子第一千零九十章 低技術的增長第四百八十八章 小馬哥的鰻魚第八百三十八章 失信第四十三章 猶太人統治美國第五百二十五章 強大的逆襲第五十九章 平民明星進階手冊(二)第四十三章 開爐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要有自己的特色產品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王金印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堵了發改委大門第三百六十二章 沉悶的江南省第八十九章 生日午宴第三百一十三章 漸行漸近的全民娛樂盛事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超脫之外第二百二十八章 又有人暈倒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老闆的決定不容討論第七百五十六章 每一個契機都在不經意中出現第十九章 主任梅天良第一百三十七章 INTEL的新選擇第六百九十一章 新的轉機第二十六章 財閥們第二百五十九章 利益是決定一切的法則第六十二章 十年之積弊《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倒黴的人第三十章 這是誰的盛宴?第二百七十三章 從單打到羣毆第二百零一章 替身演員第五百八十三章 熱起來的網絡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蛇有蛇道兒第一百四十七章 下毒!第二百七十三章 從單打到羣毆第九十三章 又是桃園機場第六百二十二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秘密賬號第八百一十一章 你知道我爸是誰?第二百七十二章 愛真的需要勇氣第一千零一章 上海市的大手筆第二百九十五章 假貨第八百七十二章 轉行兒的打算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開眼界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髦少林第五百八十三章 兄弟之間第五十六章 這事兒弄的第四十七章 初戰告捷第四百一十一章 凡事皆有因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商業賄賂第四百五十九章 另類高端話題第一百二十七章 起死回生解危局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遲到的後果第二百一十二章 仙劍第五百八十三章 兄弟之間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家都尷尬第九十章 女過江龍第二百六十一章 無招勝有招第六十五章 少女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利公司第八百一十五章 這一跨,好幾千裡的省第二百二十四章 報警第八章 鬧會場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警察拯救國足第一百二十八章 無病拜師第五百五十九章 國內流氓軟件的始祖第二百六十三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七百六十章 無紙化辦公的幌子第五十二章 歡迎您,公主殿下(四)第四百一十三章 各路諸侯第一百六十二章 本地媒體人士第七十三章 強勢和弱勢第五百六十二章 倒黴的蔣略第一千零五章 世界工廠的悲哀第九十六章 人情債,用錢抵?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場車禍引發的事變第二十七章 豬跳牆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腕們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這日子有點兒複雜第五百五十七章 做門戶網站的前景第一千零八十章 多喜事之秋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是沒有條件的第三百八十章 光天化日之下的陰謀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這裡跳下去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觸目驚心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國足與諷刺第一百一十九章 師徒協議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殺了給猴看的雞第四百五十五章 下跌帶來的新機遇第八百九十二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競選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