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取捨之道

bookmark

範無病因爲對柯達收購案產生了懷疑,所以就開始蒐集更加深入的材料來對整個收購案進行深入的分析,原本介入此事的六人也增加到了二十人,針對此事進行研討。

得出的結論就是,此收購案的實際意義,無非就是柯達實際上花了不到兩個億的美元,就取得了在中國膠捲業三年的壟斷地位,企圖以此爲代價,將富士徹底趕出中國市場,使自己成爲中國市場上的唯一霸主。

“這麼做的話,可是有點兒不厚道了。”範無病之前還對此事保持比較積極的態度的,但是看到了實際的收購案細節之後,就有點兒不樂意。

怪不得這事兒能夠談好幾年,主要就是因爲裡面的條件實在是太離譜兒了,也不知道朱老闆是怎麼想的,這件事情實在不是什麼好事兒,如果只看外表的光鮮的話,大家可能認爲沒有什麼,但是注意到其中的內幕之後,只會對此事感到厭惡,對柯達的險惡用心非常厭惡。

範無病調查了更多的情報,這才搞清楚葉鶯加入柯達,主要是因爲柯達公司的總裁裴學德。在沒有做柯達公司的總裁之前,裴學德是摩托羅拉公司的總裁,他曾邀請葉鶯加入摩托羅拉,但是遭到了拒絕。

當時葉鶯剛被美國政斧任命爲公使銜商務參贊,她在公使銜商務參贊位置上也一路順風順水,做得十分出色,她的轎車能夠自如出入包括中南海在內的中國中央各大機構,其政斧關係可見一斑。

後來,裴學德加入了柯達,並再次相邀,葉鶯沒再拒絕。

儘管葉鶯一再聲稱其加盟柯達與自己的政斧關係並無關聯,但她的政斧關係顯然爲協議的最終出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爲柯達收購案協議的談判本身就是一起的堪稱經典的政斧關係運作。

到了現在,談判已經歷時四年之久,項目涉及六個省市,十個城市和四個部委。其中政斧公關的技巧主要有兩招,第一是在柯達的努力下,去年中央政斧爲此項目專門成立中央協調小組,由兩委三部的政斧官員組成。同時,受柯達委託,由外經貿部跨國公司研究中心撰寫的柯達全行業合資模式的研究報告,則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政界、學界對這種模式的疑慮。

在發現這兩點之後,範無病就倒吸了一口冷氣,心道裴學德找到葉鶯實在是神來之筆,以葉鶯本人對於中國官場深入精髓的瞭解,才能搞的定這種全行業收購的案子。

據說葉鶯加盟柯達之後,專門成立了一個二十多人的團隊,專攻政斧關係,在內部工作會議上,她把發展與中國政斧的合作關係列爲中國策略中最重要的一條,她很清楚,在漸進式的中國經濟改革中,跨國公司要順利拿下中國市場,還得向中國政斧要,而政斧又不是抽象的,而是由一個個握着權柄的官員組成,政斧關係其實又是一種官員關係,要搞定政斧,就要先搞定主要的官員們,或者,再加上一些專家和學者們。

當然她做事也是深諳中國之道的,儘管她很清楚,在中國做生意,政斧關係是成功的關鍵,但許多時候能堂而皇之放到桌面上的,則不能是政斧關係,否則會壞事的。跨國公司來中國本來是以賺錢爲第一且是唯一目的的,但在許多場合又不能說是爲賺錢而來的。

基於這些認識,她屢屢尋找機會、尋找合適的方式表達其貼近中國、服務中國的心意。例如一次柯達公關部在柯達所有的公司中找到了六位黃皮膚的華人科學家,有的出生在中國臺灣、有的出生在中國香港,有的甚至出生在美國,連中國話都不會講。

但葉鶯安排他們都用中文發言。意思是柯達產品是中國人設計,是中國生產,柯達是中國人的柯達。更有意思的是,柯達在中國的所有工廠裡,插的都是中國國旗,用的也幾乎都是中國員工,宣傳的口號都是柯達是一家中國公司。

範無病看清楚了這些調查報告之後,不由得揉了揉額角,心裡面已經知道,這件案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儘管整個中國的膠捲行業被整體出賣了,但是不會有人站出來說什麼不同意的話。

這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膠捲行業實際上是一個雞肋行業,所涉及到的市場雖然不小,但是涉及到的人員不多,所以政斧方面敢於那它來做實驗,其次就是柯達方面已經從官場和學術界兩個方面進行了深層次的公關,事情做的滴水不漏,再沒有寰轉的餘地了。

儘管範無病很清楚這樁案子裡面的門道兒,但是他也不能不對葉鶯表示出敬意來,能把生意做到這個程度上,基本上已經到了舉重若輕大巧若拙的地步了,這樣的人才就是放到自己的公司裡面的話,也是要給一個高級副總裁才說得過去的。

官商,官商,在國內,官總是排在商的前面的,是前提,是基礎,搞不定官場,自然就玩不轉商場,其實如果不是自己的經歷特殊的話,單純依靠商業實力想要在國內搞下這麼大的產業,也是有點兒不太現實的。

“估計我橫插一槓子進來,已經讓很多人感到不安了吧?”範無病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有點兒拿不定主意。

自己想要攪黃了這件事情,可以有很多種方法,但是這麼做對於自己一點兒好處都沒有不說,還會爲自己和父親得罪下一大羣官僚們,實在是不值得。

再說了,葉鶯之所以可以在國內遊刃有餘,很大程度上歸結於她對中國政經大局中國退洋進機會的把握以及政斧關係的成功運作,從本質意義上講,葉鶯並不是一個真正的戰略型企業家,而是一個高明的紅頂商人和公關活動家,她的激情和業績都在靈活的機會主義土壤上開花結果。

從八十年代以來,爲了吸引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念,國內政斧向外資直接投資者提供了較國內企業更加優惠的待遇,即超國民待遇,使得一大批外資企業如虎狼而入,迅速佔領了中國市場的大片河山,無數外企經理人也紛紛走到前臺並在人們盲目的外資崇拜中出盡明星般的風頭。

但隨着國內資金短缺狀況的根本改變,這種外資的技術溢出效應並沒有達到預期,在他們把大量的利潤匯到國外的同時,先進的核心技術並沒有留下來。

比如中國汽車工業合資以來,一款高技術含量的車也沒有開發出來,滿街跑的都是貼牌車。以市場換技術的開放模式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反而帶來了可能出現拉美現象的憂慮。

而過些年之後,回頭再看那些曾經如曰中天的外企經理人,人們就會發現他們的中國拓荒之旅,並不是當初標榜的那麼善良和美好。壟斷、賄賂、黑金營銷、問題產品,他們幾乎無一例外地把從政策的夾縫中掠取最大的蛋糕,以及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作爲自己的首選目標。

當然了,國內學術界或者說輿論對於外企經理人的吹捧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尤其是近幾年來因爲財富效應的影響,各大外企的職業經理人一直就是媒體追捧的重點對象,利用很多年輕人對於成功的嚮往,不斷地推銷他們的理念,並將誠信經營拋到了一邊兒,而將各種陰謀詭計在商業運作中的作用提升到了無法企及的高度,似乎一切的成功都是在陰謀運作之下達成的。

這種思維模式影響的不僅僅是一代人,而是將中國延續了上千年的誠信經營之道給徹底顛覆了,或者說以前的中國式商業經營有些小手段,但是立足還是在誠信基礎之上的,至於現在麼,處處都體現出了人姓的醜惡。

那麼,自己能夠從中獲取什麼好處呢?範無病的思維開始活躍了起來,既然自己發現了柯達的陰謀,卻不便去阻止,當然就要順水推舟地從中獲取最大的利益了,柯達在發黑心財,自己不能夠坐視他們將錢都捲走吧?怎麼也要狠狠地咬兩口下來的。

雖然說目前的數碼相機技術還處在稚嫩的起步階段,市場規模也不大,但是自己完全可以緊緊地抓住這個方向,爭取巧妙佈局,最後讓柯達將吃到肚子裡面的東西再乖乖地吐出來,這纔是最好的解決之道。

至於說跟官場上的那些人,跟學術界的那些專家學者們打嘴皮子官司,跟他們去理論是非黑白,範無病是沒有那個興趣的,平白讓別人攻擊自己而已。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範無病的主意就定下來了,取捨之道,取的就是自己長遠的利益,舍的就是狹隘的一時之氣,至於到了幾年之後,某些人總是會爲自己的短視而付出慘重的代價的。

範無病可不相信柯達的膠捲業計劃能夠再火幾年?到時候,數碼一統天下才是王道。

(未完待續)

第八百七十九章 內中有深意第七百零一章 合計第十二章 傾軋第四百八十五章 送花兒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夷制夷第二百七十章 深情相擁還是裝作沒看到?第二百七十七章 似乎是泰山和泰水第一百一十二章 小鬼難纏第四百四十九章 大鱷們的胃口第三百四十九章 範無病的新車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想要出頭的女明星們第九百七十三章 美女工作室第七十章 我們的事業在上升期第七百章 不能拒絕的條件第三百三十九章 自有道理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走大門也有路第五百七十章 製造綁架案第十六章 請林書記做個見證第四百五十九章 另類高端話題第四百四十一章 謠言之恐怖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電信拆分第八百五十八章 美國人坐不住了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海軍換將第二百六十一章 無招勝有招第八十章 一張月票引發的血案第三百八十五章 全新的辦案方式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現端倪第四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零八章 蒙古地頭蛇們第四十七章 進一步是這麼難!第一百二十四章 金針渡厄第一百二十一章 她又回來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阻力和動力第一百二十章 輕輕地動了一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波士頓財團的繼承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想明白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三天第四十六章 陰人總是最快樂的第八十五章 市一中的閉門羹第三百一十七章 王室禮遇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火兒第五百九十章 事情很嚴重第四百三十二章 高層的顧慮第八百零四章 數綿羊第二百五十六章 好大的胃口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感慨與啓發第三十九章 我會爲你報仇的第九十八章 總有意外之喜第一百章 有女鍾情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完勝第三百三十四章 計議停當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安門和太陽第七十三章 偷吃第五百三十六章 到底是誰虧了?第七十五章 半車皮年貨第六百二十六章 想要出頭的女明星們第八百二十四章 不一般的飯局第八百一十五章 這一跨,好幾千裡的省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大家都有病第一百五十三章 事態平息第九十七章 範導出馬,一個頂倆第二十九章 最大的一筆投資第二十五章 水晶玻璃也可以賺錢第九百六十九章 淡馬錫第八百五十九章 要把漏洞堵上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政治和感慨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關於陰謀論第五百八十六章 差一點兒第三十五章 定價權帶來的利益第六百九十八章 見到了葉利欽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高端手機市場第四十八章 點石成金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多事之秋第七百九十七章 陰暗的潛規則第三十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六十二章 本地媒體人士第三十八章 做自己的單放機第一百零一章 不嚴肅的小妖精第三百三十六章 等待時機第四百四十一章 謠言之恐怖第三十八章 從模擬到數字第五百八十六章 差一點兒第三百零四章 不錯的選擇第七百八十四章 踹牆第四十一章 創業是很艱難的第八百零三章 婚禮上的三大預言第九十三章 要有企業文化第四百五十六章 美元的陰謀第一百四十四章 將軍第五十六章 中國第一個女CEO第六十四章 雙手抱頭,趴下+第六十五章 都是慣犯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技術轉化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確實有進步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機會和障礙第七十六章 糾結的慈善晚宴第二百九十四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六十章 領跑者第一百五十三章 事態平息第一百七十九章 有些廣告是不能做的第八百零六章 首長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