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好的時機

bookmark

也正是因爲中小企業和高科技企業在國內上市存在先天的障礙,所以大家都寄希望於到納斯達克去上市,這也是國內大多數中小企業和高科技企業的終極夢想,退而求其次的話,纔是到香港市場去上市。

Wшw◆тт kдn◆¢ 〇

不過要想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也是需要諸多準備的,一般而言,首次公開發行的過程是富有挑戰姓、激動人心的過程,大膽的決定、上市團隊的卓越表現和良好的市場狀況,將會展現立足美國資本市場的中國公司的成功者的風采和形象。

首先就是要組建上市顧問團隊,公司得以在美國最終上市,往往是一個有效的上市顧問團隊成功運作的結果。除了公司本身,尤其是公司的管理高層,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外,公司須組成一個包括投資銀行、法律顧問、會計師在內的上市顧問團隊。其中,投資銀行將牽頭領導整個交易和承銷的過程。

在考慮投資銀行的人選時,公司應充分了解投資銀行是否具有曾經協助過該行業的其它公司上市的經驗以及其銷售能力。公司選擇的法律顧問必須具有美國的執業資格,同樣,公司應考慮其是否有證券業務方面的豐富經驗。會計師事務所應將根據美國一般會計準則讀力審查公司的財務狀況。會計師事務所也應對中國的會計準則有全面地瞭解,以便調節若干數據以符合美國會計準則的報表要求。

其次就是盡職調查,公司將在上市顧問團隊的協助下進行公司的管理運營、財務和法務方面的全方位、深入的盡職調查。盡職調查將爲公司起草註冊說明書、招股書、路演促銷等奠定基礎。發行公司還要被要求提供由其讀力的註冊會計師確認註冊說明書中的各種財務數據。

再次就是註冊和審批,這是上市的核心階段。在註冊說明書遞交證監會後,承銷銀行將安排路演。

路演是指證券發行公司通過一系列的對潛在投資人、分析師或資金管理人所作的報告會,激發投資興趣,通常持續一至二個星期。

屆時公司管理層在投資銀行的安排下,到各地巡迴演說,展示其商業計劃。管理層在路演上的表現對證券發行的成功與否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美國,重要的路演城市包括紐約、舊金山、波士頓、芝加哥和洛杉磯等,作爲國際金融中心的倫敦和香港也往往會包括在路演的行程中。

路演結束,最終的招股書將印發給投資人,公司的管理層將在投資銀行的協助下確定最終的發行價格和數量。投資銀行往往會基於投資者的需求和市場狀況,提出一個建議價格。

一旦發行價,投資者收到正式招股書兩天後,首次公開發行便可宣告生效,上市交易便拉開了序幕。主承銷商將負責保障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最初的關鍵幾天的順利交易。

直到此時,首次公開發行纔算是可以宣告成功了。

“雖然說比較麻煩,但是我們可以把這些事情全部交給高盛、瑞銀或者摩根士丹利這樣的機構去艹作,由於互聯網經濟的效應,他們對於具備中國概念的門戶網站非常感興趣,很有可能在一個月內就拿出最合適的上市方案來,全套流程坐下來,也用不了三個月。”公司的一位美籍高管對範無病解釋道。

範無病點頭同意道,“嗯,事實上摩根士丹利正在對其中一家門戶網站做調查,爲了加快進程,給他們一點兒壓力,我覺得可以引入瑞銀或者高盛,分別對另外兩家門戶網站進行包裝上市。”

沒有競爭就沒有效率,事實上作爲承銷方的瑞銀、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機構,此時也是在搶飯吃,手慢一下,可能就要餓肚子了,範無病給他們引入競爭機制,也就是想要他們賣力運作,都爭着要第一個到納斯達克上市,畢竟作爲第一個出現在納斯達克市場的中國門戶網站,所引起的關注程度就是最高的,發行成功的可能姓也就越高一些。

“爲什麼你們國內就沒有推出創業板市場呢?要知道這對於中小企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在新經濟的刺激之下,任何一個有發展前途的中小企業,都有可能成長爲像微軟或者雅虎那樣的龐然大物,但是在他們成長起來之前,資本市場的融資作用,對於他們而言是何其重要?”範無病的一個外籍高管有些不理解地對範無病提問道。

“這個事情,可就是說來話長了——”範無病聞言也僅僅是苦笑了一下。

說起國內創業板始終不能夠推出的原因,範無病看來不過就是深市和滬市之爭而已,正所謂是黨爭誤國啊,證券市場的兩大交易所之間的傾軋,讓中國的證券事業至少落後了十年。

深圳的歷史太短,這個國家副省級計劃單列城市,原本就是南海邊上毫不知名的小漁村,與香港一河之隔,水陸相連。現轄特區內羅湖、福田、南山、鹽田四區和特區外寶安、龍崗兩個行政區。

作爲中國內地改革開放的試驗田,鄧公曾經說過,“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去找,殺出一條血路來。”因此籌措資金就成了深圳金融業首當其衝的歷史使命,中央政策的傾斜與優惠立竿見影,深圳金融業馬上就在銀行、證券、保險等諸多行業領域裡創造了中國金融史和經濟史上的一百多項“第一”。

在特區政策的傾斜之下,深圳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當初開設或吸引金融機構,深圳在落戶、稅收、用地等方面給予了很大的優惠,而現在上海、廣州、深圳三個地方政斧之間的競爭也特別厲害,爲了應對上海、廣州的競爭,深圳到處組建金融園,將金融機構爭到自己區裡。

不過,深圳現在已經失寵於中央政斧。雖然與其他地方相比,深圳可算是小政斧大企業,產業也較爲包容,但沒有了政策的傾斜,深圳就沒有了吸引力。更加讓人注意的,就是深圳早已經很內地化了,效率遠不如原來,像深交所就很官僚的,除了工資高之外,一無是處。

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始營業的時候,領先上海證券交易所十八天。在深交所掛牌的“老五股”與上交所的“老八股”一起成爲中國內地第一批正規的上市公司。

深滬兩地籌建交易所的時間幾乎是平行的。深圳毗鄰香港,深交所在國貿大廈籌建時完整借鑑了香港聯交所的做法,痕跡十分明顯。比如上市掛牌、交易規則等,甚至連使用的股票代碼也與聯交所一脈相承;而同期上交所的籌建又到深圳取經,照搬了深交所的規則,股票代碼倒由四位數改成六位數了。

雖然深交所籌建在上交所之前,但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卻提前批准成立上海證券交易所,將深交所推到了第二年,這一擱置無形中給了深交所一個打擊。

深滬兩個交易所就爲誰是“第一”的名分各自較勁,而這次開業之爭從此拉開了其後十年間的競爭序幕。在大盤走勢、上市服務甚至成交額上暗自較勁,兩地券商、機構以及政斧部門各爲其主,即使交易所本身也不惜違規介入,加劇了兩個市場的波動與市場風險。

一九九五年的時候,上交所的成交額開始大幅超過深交所,風頭一時之間無兩;而深交所則加大技術創新力度,使交易系統更加完善安全,同時爲上市公司提供周到的優質服務,吸引了各地新公司選擇深交所作爲上市地。

到了一九九六年,深交所的成交額就開始全面超過上交所。當時,深交所的行情強勁,股民穿梭,股評家口若懸河,暴發戶豪邁低調,深圳股市人氣之旺令人瞠目結舌。當年深交所以百分之一百七十四的傲人漲幅躋身於全球股市排行榜的冠軍寶座,這也是深交所的巔峰時期,足以讓上交所英雄氣短,耿耿於懷,一直持續到了去年。

但是在一九九七年以後,證監會就定下了“上海先上一家,深圳再上一家”的不成文規定,不再允許企業自主選擇上市地點,上交所終於在一九九八年得以緩過氣來,超過了深交所。

事實上,深交所與上交所都是差不多的,規則都一樣,既然如此,中央也就有了深滬主板市場合並的考慮。不過,深圳市政斧覺得,如果深圳可以開設創業板,深交所還可以捲土重來,只不過,現在看起來,創業板的推出依然是遙遙無期。

創業板怎麼開?開在哪裡?哪裡先開?這些問題都困擾着從中央到地方,因此既然大家都談不攏,還不如不開爲好,省得大家心裡面都不舒服,上面的耳朵也乾淨。

範無病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心裡面不免是有些喟嘆的,不過這些內幕道來,就是宋遠平這樣的人也聽得津津有味兒。

衆人正在閒聊的時候,就有工作人員跑了進來,大聲彙報道,“內地股票市場突然爆發,兩市飄紅,所有股票幾乎都漲停了!”

“靠!5.19行情來了,我倒是忘記了這一點了!”範無病不由得拍了拍自己的腦門兒,心說倒是忘記了這事兒。

(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軍火販子第四十四章 關於資產重組之後第二百三十一章 競爭開始了第二十二章 我不混黑道,並不代表我不懂第九百五十八章 又有新發現第七百九十一章 飛回家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女婿跟老丈人之間的尷尬第四百一十一章 凡事皆有因第二百七十六章 岔氣兒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搞搞突襲第三十六章 太出人意料了!第五十二章 合股第四百八十七章 肥羊不宰,天理難容!第九百三十四章 爆出了大八卦第八百五十一章 祖國需要你!第四百九十八章 內中情由人不知第八十七章 忽然想起來第五百四十四章 江南省的造車夢第三十一章 撒下釣魚餌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情報中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神話》殺青與黑社會騷擾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危機下的京城第六百六十二章 問題重重第八百四十二章 強大的情婦控訴團第三百八十五章 全新的辦案方式第五十三章 我早看穿你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山羊和綿羊第二百六十六章 國退民進第九百零八章 關係複雜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針驚四座第一百零三章 家法和門風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材料第七百三十五章 有證的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關於體制的嘆息第五百四十四章 江南省的造車夢第二百六十章 被總統盯梢的榮耀第二百零一章 替身演員第二十二章 揭黑幕也要玩手段才行第九百九十六章 吃獨食兒要看胃口第九百三十三章 黑衣女子第十七章 討債的大旗扯起來第三百八十七章 汽車業發展方向第六十九章 說明書與新項目第二百零二章 朱老闆請客第八章 英明的決定第八百八十章 網遊的創業者們第四十七章 空化武器的理論第一百三十二章 要遵守交通規則第七十五章 我們不僅要抄底股市,還要搞風險投資!第七十九章 忙於下海的人們第四百四十一章 謠言之恐怖第六十七章 來去匆匆第六十六章 我要留一顆衛星在家玩兒!第十六章 春晚作伴好飛昇第三章 家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缺乏的依然是自信第九十一章 上了八卦週刊封面引起的反彈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出訪香港第六十一章 臨時工第四百五十三章 金融戰爭!第一百一十八章 採陰補陽?第四百三十七章 意外的出場人物第五十九章 平民明星進階手冊(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金磚,金磚!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安然不安然第六百八十章 大國政治第三百七十九章 冰山之一角第二百六十章 被總統盯梢的榮耀第六百五十章 幫兇們第九百八十二章 一夜之間會發生很多事情第三百八十七章 汽車業發展方向第五十章 央視廣告科第九百九十章 吃飯吃出來的機遇第二百三十四章 人道地對待第七十二章 實地勘察《求月票》第五十四章 圖窮匕首見第四百六十三章 衙內的影響力有多大?第九百零四章 是韓國人!第三十五章 有些事情總要去做第二百五十章 三里屯第八百九十一章 瘋狂的加油站第一百八十九章 超速駕駛的後果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把人帶走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敗的投資者第二十七章 總會有小人跳出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倒黴的投湖者第二百九十九章 小把戲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採訪第四百三十四章 地方保護主義第三百四十五章 搞搞突襲第二百八十章 非法集資和風險投資第二百五十九章 利益是決定一切的法則第一百四十二章 公器私用第十六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七百七十二章 範家第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喜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大家都有病第十七章 正月裡的麻煩事兒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技術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