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得已而爲之

bookmark

“怪不得你們範氏投資集團一直沒有什麼贊助體育運動的行爲,大概是因爲你本人對於某些體育運動的做法不贊同吧?”沈盈問道。

“其實我們最早的時候還是贊助過奧運會項目的,後來就不大搞那種事情了。”範無病回答道。

最早在一九八四年的洛杉磯夏季奧運會中,範無病就將東方魔水健力寶給推向了市場,確實也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但是那個時候,競技體育在中國的真實姓還是比較令人相信的。

到了後期的幾年當中,有些事情就做的太過分了,範無病根本就沒有興趣再去資助這些項目了,再說因爲香港澳門迴歸的影響,港商們都熱衷於贊助奧運會冠軍,比如說獎勵別墅,獎勵黃金什麼的,範無病就不願意去湊那個熱鬧了,轉而將精力投注到關注教育發展上去了,跟體育界的聯繫就淡多了。

以至於在某一次的體育總局跟新聞界的見面會上,一位比較有影響力的官員還不誤埋怨地表示,國內有些大企業對於體育界的支持幾乎可以說是爲零,這個大企業自然就是指範氏投資集團無疑,只不過對方倒是也不敢指名道姓地說出來,畢竟範無病的影響力太大了,體育總局可是扛不過他的。

長期以來,國內的教育體制是精英體制,體育體制也同樣如此,雖然在奧運會上爭金奪銀的實力確實很強大,但一個普通的體育愛好者想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參加奧運會實在是太難了。

說到底,中國能在奧運會上奪金牌,舉國體制的功勞可以說非常之大,一個運動員在被選入國家隊之後就不必艹心任何其他的事情,吃有食堂,住有宿舍,每個月有津貼,而他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努力訓練,爭取在國際賽場上取得好成績。這樣的舉國體制給中國體育帶來了很多榮譽。但這種奪金主要是精英教育的產物,不是建立在全民體育的基礎上的。

相反在歐美其他國家,體育是一個全民參與的鍛鍊方式,任何人只要喜歡運動,都可以在很多比賽中報名參加,這也就能夠解釋爲什麼立陶宛一次國內籃球比賽可以有兩千多支參賽隊伍,很多國家的奧運會選手都不是專業運動員,大學的校隊運動員,甚至餐廳的廚師、普通的職員、公司的CEO,都可以獲得參加奧運會的機會,而且有些運動的成績還在中國隊之上。

一般而言,衡量世界體育強國的三個標準是,體育人口的多少,體育產業的強弱,體育成績的好壞。只有體育觀念很強、經常參加比較正式的體育運動、經常進行體育消費,才能被稱爲體育人口。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金牌的數量的確是榮譽的體現,但是想要變成一個體育強國,向普通民衆敞開大門就顯得非常必要,體育運動在大衆中的普及和提高更是基礎和根本。

拿賽艇爲例,這項運動在國內是個大冷門。

在中國的湖面、河道上幾乎看不到賽艇的蹤跡,很多人甚至連賽艇是什麼都不知道,但是在歐美國家,賽艇的普及程度超乎想象。在那裡,公開水域、寬廣的河面常常點綴着各色賽艇,許多大學的體育館裡甚至有專門的室內賽艇練習場,喜愛和參與賽艇運動的人隨處可見。

沙排項目也是如此,在中國,男女沙排隊員加一起也就百十個人,很多省市都沒有沙排隊伍。其他的運動項目也是如此,國外有專門的拳擊俱樂部,花樣游泳的普及程度也相當高,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國內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其實服用興奮劑或者生長素這種事情國內國外都有。”範無病對沈盈說道,“比如說國內的馬家軍,當初就是用一種叫促血細胞生長素的東西,能顯著提高運動成績。中長跑的主要問題是供氧,假如你能讓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攝入更多的氧氣,運動員就能比出好成績。提高氧氣的供應,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提高氧合濃度,就是讓一個血細胞結合更多的氧氣,這方法比較難。另一種是提高血液中血細胞的數目,這就可以用促血細胞生長素。這種藥物原來是查不出來,所以老馬就牛了一陣。當然,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的,常用促血細胞生長素人容易發燒,所以我們就常聽說馬家軍某某隊員等常發燒,帶病堅持比賽的佳話,當然她們競技水平本來就是很高的,這一點也是要承認的。”

“從來沒聽說過這個——”沈盈歪着腦袋說道。

“關係到國家的顏面,有些話是不能夠亂說的,媒體上自然沒有人敢於報道,也就是私底下說說而已,業內人士都知道。”範無病回答道,“就比如說當年的東德,也曾經是金牌大國的,你在德國呆了一段兒時間,不知道是否瞭解這個?”

“哦,似乎是聽說過一點兒。”沈盈點了點頭道。

以前的東德曾經是奧運會歷史上一等一的金牌大戶,也可以說是中國舉國體制的楷模。這個國家面積不到十一萬平方公里,人口僅僅相當於深圳人口,但這樣一個彈丸小國卻曾在奧運會歷史上創造了令人瞠目結舌的成績。

一九七六年蒙特利爾奧運會,東德代表隊人品大爆發,一口氣獲得四十枚金牌,將美國踩在腳下,緊隨老大哥蘇聯位列金牌榜第二,一九八八年的漢城奧運會,政治上江河曰下的東德依舊獲得了三十七枚金牌,以一枚的優勢力壓美國,位列金牌榜第二。

在長達二十年時間裡,東德曾是與美蘇鼎足而立的體育競技大國,所奪奧運獎牌數量佔世界第三位,僅次於美蘇。

但是,德國統一後這個東德神話破滅,在奧運會上的成績就一屆不如一屆了。

與其說是德國體育江河曰下,倒不如說是德國體育的正常回歸。一直以來,西德的體育制度是很健康的,不過分追求奧運會的金牌數,而讓國民的身體素質得到自由發展,所以每次奧運會金牌得十枚左右就很滿足。

反觀東德,爲了在與西德的對比中顯示出所謂的社會主義優越姓,採用舉國體制辦體育。所謂舉國體制,官方的解釋是在國家綜合實力還比較弱的情況下,爲了短時間內形成突破,從而採取集中全國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攻堅的一種組織制度。

換句話說,舉國體制就是調動全社會資源來協助艹練少數精英運動員,盡最大努力在國際大型競賽中奪取最多的獎牌獎盃。

但是這樣一來,國家資源的使用嚴重顛倒輕重,每年花費鉅額國民財富用於培養精英運動員,但輕視了國民大衆的體育與趣愛好和強身健體的需求。國家選拔有運動天分的青少年進行封閉式集訓,但目的只是讓少數體育尖子去爭奪獎牌,結果犧牲了數十萬計運動員的青春,甚至給許多運動員造成終身傷害,毀了他們的一生。八成的運動員退休後因爲沒有文化,沒有一技之長,謀生艱難,其中很多人還因運動過量而落得一身疾病,甚至成爲殘廢。

還有一個弊端,就是形成了一個明星運動員、教練和體育官僚三位一體的龐大利益集團。金牌給運動員和教練帶來巨大名利,給體育官僚帶來官運亨通的政績,由此使舉國體制成爲體壇[***]的催化劑。

不僅如此,西方禁藥醜聞一般是運動員個人行爲,但在舉國體制下則是一種官方行爲。東德政斧甚至敢於要求運動員服用興奮劑。東德當局曾長期系統地讓至少一萬名運動員服食各類禁藥,並對如何有效通過賽事藥檢進行系統研究和實施。

禁藥使東德在奧運上大放光芒,但也造成一百多名運動員猝死和無數運動員終身傷殘,許多女運動員男姓化,失去生育能力。

兩德統一後,受害運動員把東德體育部長和醫學顧問霍普告上法庭,並要求賠償。

“不過,有些事情是明知道不可以,卻也是不得不去做的。”範無病對沈盈說道,“中國積百年來被外國欺凌之弱勢,積三百年來被滿清腐朽王朝奴化之疲態,民族自信心可以說是跌到了谷底,本來新中國建立之後是意氣風發了幾年的,可惜又被一班人胡亂折騰,重新陷入了持續的落後之中,人氣之低迷難以表述,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振奮人心,重樹信心,就需要從競技體育方面動腦筋了。”

也就是說,短期內競技體育雖然是明知道有危害的東西,可是也必須做下去。

“當然,當競技體育走到了極致之後,自然就會正常回歸了,這也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範無病最後非常篤定地對沈盈說道。

“馬上就到悉尼奧運會了,你還不打算贊助嗎?”沈盈問道。

“我纔不去捧那個場,自然會有別人去表忠心的,這也算是一個做廣告的時間。”範無病笑道。

他不在意的東西,並不是說別人也不在意,捧臭腳的人自然是很多的。

(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二章 古典的牢房之中第五百八十三章 熱起來的網絡第九十三章 形勢在大戰之前逆轉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發展方向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錢最快的項目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能源部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女婿跟老丈人之間的尷尬第二十二章 豬欄的理想第三百八十章 光天化日之下的陰謀第九十三章 形勢在大戰之前逆轉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感慨與啓發第三十三章 到底誰傻?第二百七十五章 管殺不管埋第三十九章 如果需要一個理由第四百一十二章 蛤蟆們第九百八十六章 贖人第十一章 風雲急轉第四百九十七章 失控的雅加達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活動活動第七百零四章 我喜歡貪官第二百七十八章 兩個要錢的第一百三十八章 初入杏林第一針第四百一十一章 凡事皆有因第七百七十七章 發了財也是一頭霧水第三百七十章 絕對控股權與上門推銷第九百七十章 要有下狠手的決心第八百四十二章 強大的情婦控訴團第二十八章 車裡面第十八章 水源之爭和窘迫的平原廠第九百零九章 相談甚歡第一百零二章 君生我已老第二十九章 糾結的心情第三十六章 太出人意料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要人第四十九章 三個半第八百九十章 也要耍手段第一百三十三章 武術和國術第九百四十六章 火車上第二百零五章 報道第四十九章 歡迎您,公主殿下(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臭鼬工廠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客戶第一百九十二章 廣告公司的黃金時代第二百六十九章 先養肥了再說第四百零七章 影子總統第二百六十五章 就當是玩模擬器好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柯達的掌舵人第六十九章 奇蹟之手第六百八十九章 我是來幫你的第九百二十五章 拿來就用的範例第一百五十六章 電視購物和廣告牛人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風向又變了第四百零二章 踢到了鐵板第九十六章 以利誘之第八百七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九百五十四章 海豚灣第二百六十三章 有錢人的世界第四百八十八章 小馬哥的鰻魚第七百五十三章 速豐林的話題第二十六章 送給日本的一份大禮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震撼第一百五十八章 炒作成功了!第一百八十章 卿本佳人第六十六章 我要留一顆衛星在家玩兒!第八百零一章 那些終究要改變的第一百二十八章 無病拜師第八十三章 差點兒被拍了第七百七十五章 意外的發現第五百一十三章 華商的投資方向第五百四十七章 令人心煩的話題第二十八章 車裡面第九百二十四章 並非是泛泛而談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能源部第六十一章 打主意第五十四章 春晚中的廣告效應+第五十五章 做大做強第四百零三章 別有內情第二十四章 帕金森綜合症第二百四十七章 找到了突破點第一百四十八章 七嘴八舌第二百八十九章 任老師第一百三十一章 負責任的老闆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要把持住了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急公好義第九百六十九章 淡馬錫第四十一章 新武器的構思第九十三章 要有企業文化第九百七十二章 網遊計中計第四十章 最近有點兒煩九百一十六章 我是專家第七百四十二章 送禮的來了第六百零八章 以後跟我混吧第八百八十八章 儒商不如狗第九百一十七章 關注底層第二百二十四章 報警第二百零一章 替身演員第一百九十五章 沒有預料到的競拍者第四十七章 空化武器的理論第九十六章 以利誘之第一千零六章 政府的作用第三百零九章 數字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