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最能忽悠是大師

bookmark

範無病問了那位導演之後,才搞清楚,原來公關公司這事兒,還是被人家美國人給揭穿的。

也就是上個月的時候,美國司法部門決定對美國哈立德公司處以高達一千兩百萬美元的鉅額罰款,原因是根據調查,從一九九一年到兩千年的十年間,哈立德公司在中國上海的子公司,向中國的醫療機構及醫生進行了總額爲一百六十萬美元的現金賄賂,以換取這些醫療機構購買德普公司的產品,哈立德公司從中賺取了六百萬美元,根據美國司法部的判定,哈立德公司違反了美國海外反[***]法有關禁止美國公司向外國有關人員行賄的規定。

在這個案子裡面,哈立德公司就是通過公關公司來對醫療機構行賄的。

“既然是在中國行賄,爲什麼美國司法部會查處呢?”梓琪聽了之後感到有些不可思議,心說這美國人的手也伸得太長了吧,世界警察的名字不是白叫的。

導演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搖了搖頭,表示不明白。

範無病卻是清楚其中的奧妙的,於是就笑着向梓琪等人解釋道,“現在多數的發達國家,都是嚴禁商業賄賂的,比如說美國早就制定了反壟斷法,就是爲了禁止商業賄賂,他對這方面的要求比較嚴格,他不允許自己的公司在海外通過行賄的辦法來取得交易機會或者經濟利益。”

“不過,讓我感到詫異的,是舉報哈立德公司上海子公司的,居然是它的美國母公司,這就讓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了——”那名導演接着說道。

在座的衆人都覺得有些驚奇,按說子公司獲利了,母公司也會得到好處,爲什麼狗咬狗一嘴毛呢,這事兒真是讓人想不通。

於是衆人又把目光集中到了範無病的身上。

範無病笑了笑,然後說道,“其實大家是對美國的情況不大熟悉,所以纔會覺得有些奇怪。雖然說子公司賺錢了,還要把利潤交給母公司,但是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的利潤,在美國人看來是比較燙手的。因爲母公司擔心子公司的這種行爲被別人舉報以後,會面臨更加嚴厲的處罰,所以才舉報了自己的子公司,這樣相對而言損失要小一些,而且也有助於提高自己的業內的商業信譽。”

其實除了美國之外,像北歐那邊兒的很多國家都有類似於這樣的法律,比如芬蘭,絕不允許本國公司在國外通過賄賂的辦法取得交易機會,這方面是嚴格禁止的。

這主要是因爲商業賄賂嚴重背離了市場公平交易的原則,破壞了正常的經濟秩序,市場有一個統一的公平競爭的市場,破壞市場公平交易的原則,破壞了市場經濟秩序,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而且它破壞了公平正義的原則,有的人因受賄暴富,一邊兒還有幾千萬在貧困線以下的老百姓,這會使人民喪失信心。

其次就是說商業賄賂爲僞劣假冒商品大開方便之門,劣質產品只要通過賄賂的辦法,就可以過審批關,可以進入市場銷售,可以多銷售,那麼好的產品大家誰去搞呢?誰去搞創新呢?

最後,所有這些經營者行賄的成本都是落在了老百姓的頭上。

“商業賄賂的最後結果,很多負擔都轉嫁到了消費者的身上,比如說醫藥行業的商業賄賂,最後很多的藥品的價格虛高,讓老百姓感到看病難,看病貴,這些惡果最後都加在了消費者身上,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範無病說道,“商業賄賂其實也是在社會轉型、體制轉軌、機制變換整個過程當中滋生蔓延起來的,要說根治自然很困難,但是通過完善制度來減少這種情況,倒是完全可以辦到的。”

吃完飯之後,梓琪跟範無病一塊兒出去散步。

如今的天氣正是七月上旬了,這陣子剛好是太陽落山,溫度比較適宜的時候,兩個人沿着湖邊的樹蔭下一直慢慢地走着,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偶爾吹過來一陣涼風,讓人覺得通體舒爽無比。

“蒙代爾不久之後要來中國,你知道嗎?”梓琪對範無病說道。

“蒙代爾?”範無病愣了一下,然後才反應過來,“哦,就是那個歐元之父吧?”

“還是一九九九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寫過多部經濟學論著的那個蒙代爾。”梓琪補充道。

蒙代爾是國際企業家大學名譽校長,國際著名的經濟學家,加拿大人。他畢業於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和華盛頓大學,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現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是最優貨幣區理論的首創者,一九九九年榮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被國際學術界譽爲歐元之父。

他在七十年代曾經擔任歐洲經濟委員會貨幣委員會的顧問,是在布魯塞爾起草關於統一歐洲貨幣的報告的九名顧問之一,也曾擔任國際貨幣改革研究小組成員,並曾長期擔任國際貨幣改革會議主席。

蒙代爾教授被譽爲最優化貨幣理論之父,他系統地描述了什麼是標準的國際宏觀經濟學模型,他也是貨幣和財政政策相結合理論的開拓者,他改寫了通貨膨脹和利息理論,並與其他經濟學家一起,共同倡導利用貨幣方法來解決支付平衡,此外,他還是供應學派的倡導者之一。

“這是一個大師級的人物哦——”梓琪對範無病說道。

“你知道的不少啊!”範無病摸了摸梓琪的頭,笑着說道。

梓琪自從搞起了經濟類訪談節目之後,很是鑽研了不少經濟學專著,就算是一目十行,也能留下不少印象,更何況梓琪本身的素質就很高,怎麼可能沒有一點兒提高?因此聽了範無病的話,未免就有點兒不以爲然。

範無病想了想後說道,“蒙代爾這個人,我也多少知道一些,但是跟你知道的這些,多少有一些不同。”

“是麼?”梓琪有些好奇地反問道。

範無病點了點頭,“國內的經濟學家大致分爲三類,第一類是理論研究型,也就是通常說的學院派,第二類是商業型,效力於投資銀行的,第三類則是爲政斧和公共利益服務的。如今在經濟上的一些問題,其實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但是第一類經濟學家,獨坐書齋,不問世事,第二類經濟學家,由於牽涉到特定商業集團的利益,也不願開罪其中一方,至於第三類經濟學家,既然服務於政斧部門,也就應當謹言慎行,少開尊口。在社會需要聽到他們的聲音的時候,他們保持緘默。所以,我們要經常敲打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呼喚他們的學術良知。其實,作爲公共知識分子,經濟學家肩負着更崇高的社會使命。如果他們能做到的僅僅是不說謊話、不非法牟利而已,那他們作爲經濟學家的公共知識分子,其價值就值得懷疑了。如果在一個社會中多數學者都不敢、不願、不會講真話,敢於說真話的少數學者卻無人贊同、無人喝彩,那又是怎樣的悲哀?”

“這確實是國內現狀,但是又跟蒙代爾有什麼關係?”梓琪有些不解地問道。

“蒙代爾顯然不屬於這三種類型。”範無病笑道,“已經處在大師級別的蒙代爾,擁有自己的經理人公司。”

號稱最善於經營的經濟學界大師級人物,諾貝爾獎得主蒙代爾有自己的賺錢之道,最近他經常往中國跑,對中國經濟好話說盡。

不過,最近有媒體對世界經理人資訊公司所做的中國知名品牌公司排行榜有所質疑。據稱這家兩年前年成立於美國紐約的資訊公司,就是由蒙代爾擔任主席,而其客戶多是排名世界五百強的跨國企業。

蒙代爾評價中國諮詢市場的時候說過,中國在一千萬元規模以上的企業有五十萬家,其中上市公司就有一千多家,而管理諮詢的滲透率還不到百分之五。因此,他非常看好該產業的成長空間。

據稱,他的公司在中國的收費額在十萬到一百萬美元之間。

“蒙代爾把這種經濟學家擁有私人公司的現象,稱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聽起來非常動聽。可是,當他一邊在中國開公司掙大錢,一邊又對中國經濟形勢發出宏論的時候,人們怎麼分辨其言論的傾向姓和真實姓?”範無病對梓琪說道,“要知道,一旦有了利益糾葛,那麼大師也會爲五斗米而折腰了。就好像那些在俄羅斯的,短短十幾年中就聚集了億萬財富、並且迅速把控了巨大權力的金融寡頭們的身邊,往往也圍繞着很多經濟學界知名人物,他們緊緊捆綁在一起,成爲利益共享的羣體。在我們的經濟生活中,這樣的利益共同體以及他們遵循的潛規則,會把社會和大衆引向何方?”

“照你這麼說的話,這個世界實在是太可怕了,幾乎沒有人的話可以相信了。”梓琪聽了之後,有些無奈地說道。

“你一定要記住這一點,最能忽悠是大師!”範無病自己也不無感慨地說道。

(未完待續)

第九百八十二章 一夜之間會發生很多事情第九百零四章 是韓國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凡事皆有因第一百八十三章 抓了現行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轉戰議題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常委會上的新變化第二百五十二章 騙子窩兒第九百三十章 悄然入侵的美國貨第四百一十五章 這事兒麻煩第二百六十六章 懇談第二百二十八章 人多欺負人少嗎?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別有緣由第一百零四章 “軍轉民”和“民轉軍”(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來自國王的新春邀請第六百九十四章 臭鼬工廠第二百八十三章 官員與老百姓第一百零一章 不嚴肅的小妖精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策略和手段第十章 五隻小雞的充氣娃娃第五百四十七章 令人心煩的話題第八百零三章 婚禮上的三大預言第四十九章 絕情丹?!第五百二十五章 強大的逆襲第六十六章 我要留一顆衛星在家玩兒!第八百零五章 利益至上者們第八十七章 東方魔水的神起第五百四十五章 要挾第一百零三章 磐石的崛起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歪歪嘴第二百二十七章 問題複雜了第三十七章 純屬意外啊!第八百三十一章 缺乏的依然是自信第三十三章 到底誰傻?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複合裝甲第三十九章 我會爲你報仇的第五十章 磐石更需要我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又出了大事兒第六百一十七章 採訪第八百二十九章 會錯了意第四百三十五章 媒體的力量第三十七章 膽略大比拼第四十五章 燒在磐石重工的第一把火第五百八十一章 關於國家福利第六十七章 來去匆匆第九百四十九章 特工出身的總統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辛苦又白費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自的立場第五百二十五章 強大的逆襲第一百四十章 友誼賽還是挑戰賽?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向第八十一章 女星(一)第六章 飯桌上的想法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娘要教子第四十七章 空化武器的理論第四百三十七章 意外的出場人物第八百一十四章 龐公子老爸究竟是誰?第三章 家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洪峰來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鎖反應第九百四十二章 資本掠奪的前夜第二百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十八章 警察剋星第六百五十六章 老爹的上進之路第八百二十二章 圍住了大門第二百七十章 深情相擁還是裝作沒看到?第二百五十六章 紅塵萬相第一百六十五章 公器私有之爭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要帶血的GDP第四百二十章 暫且揭過第六百一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三十四章 人道地對待第七十七章 滿城都愛加溼器第十八章 一件又一件第一百五十九章 助學要走中間路線第九百六十五章 簡單的方法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瘋狂的MBO第七百一十三章 戰略佈局初見成效第三百三十四章 計議停當第一百八十七章 撿到了寶貝第十五章 道聽途說議貸款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終極核威懾力量第十二章 相思風雨中第九百八十二章 一夜之間會發生很多事情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海外資源需要掠奪才行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借勢發力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有來頭第八十六章 最爽的事情就是喝喝酒再挖挖牆腳第五十二章 合股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電信拆分第五百四十五章 要挾第七百九十三章 利益攸關第七十三章 強勢和弱勢第一百二十一章 被人包圍了第一千零七章 找市長還是找市場?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是等閒之輩第七十八章 搞錯了一件事情第九百九十章 吃飯吃出來的機遇第一百六十三章 各取所需或者說狼狽爲奸第五十四章 圖窮匕首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