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建立在一堆沙子上的事業

bookmark

梓琪和童小芸對於生產CPU的工藝都非常感興趣,纏着範無病帶她們去參觀一下。

“其實也沒有什麼好看的,不過你們既然想看,那就去一趟兒好了。”範無病經不住她們的糾纏,於是就答應了下來。

當然,去看CPU的製造過程,同去看種大白菜是不同的,範無病提前跟廠裡面打了招呼,讓他們安排一個方便的時間。

在王榮昌這裡呆了兩天之後,範無病就帶着梓琪和童小芸去了範氏的芯片製造基地,去參觀CPU的製造過程。

範氏的芯片製造基地,前後總投資超過了十億美元,由五千名工人歷時兩年多建造完成,期間一共使用了三萬噸鋼材和差不多十萬立方米的混凝土,鋪設了一百多萬米長的線纜和二十萬米長的管道。

這個製造基地的佔地總面積約二十萬平方米,相當於將近三十個標準足球場,其中一級無塵室面積達到了四萬平方米。在這種大型無塵室裡,每立方英尺空間內不小於零點五微米的塵埃數目不允許超過一粒,比醫院手術室還要乾淨一百倍。

爲了保持無塵環境投入了很高成本,不過,並非所有的車間都需要這種無塵的環境。有趣的是,地面並非是我們平常所瞭解的硬地板,而是採用的一種類似於網狀的設計,但是非常的堅固,目的是保持空氣的流通。房間的空氣,每四分鐘就要完全的更換一次。

經過了非常嚴格而繁瑣的除塵以及其他環節之後,範無病和梓琪、童小芸在廠方工程師的陪同下,進入了其中的一個無塵車間,在這裡工作人員必須穿防塵服,免得讓晶圓遭受污染。

他們遠遠地看過去的時候,就發現遠處的技術人員懷裡抱着一種盒子走來走去,據工程師介紹,這種盒子一般叫lot,裡面裝的就是晶圓。那些技術人員要做的,就是把這個lot安裝在一個機器或者是叫處理工具當中。

基於成本方面的考慮,只有lot入口是在無塵房間中,而其他部分是在低於無塵等級的chase當中。

在工程師的提醒下,梓琪她們特意留意了一下剛纔提到的chase”車間的地板,同時也注意到處理那些晶圓片的機器,也就是處理剛纔技術人員抱着的lot。

整個工廠的無塵房間和機器數量是非常的可觀的,因爲製造一個CPU晶圓片的工藝過程是非常的複雜的。

一個Pentium4CPU要使用二十六道光刻掩膜工序,每一個工序又需要很多的處理步驟,再加上攙雜以及金屬鍍層等,最後一個CPU製造工序就有上百道。

很多車間中需要使用紫外線照射,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無塵車間中通常要使用白光,而範無病他們剛參觀的那個無塵車間使用的則是橙色光,這又與其他的無塵車間使用的不同,據工程師解釋,這是因爲這裡是晶圓加工的初步工序,而原因是CPU的某一層對白光非常敏感。

工作人員不能直接的接觸晶圓片,而是要放在那叫lot的黑色方盒子中,每個盒子能放二十五張晶圓片。這種lot採用的是鋁質材料做金屬層,顏色是黑的。

當工作人員把lot放到處理機器當中的時候,機器將會逐個的提取這二十五張晶圓片,處理完畢後再放回到lot中。

從一個無塵房間到另一個無塵房間,lot都是按照預定軌跡自動的被傳送的。天花板上面有一條自動軌道,那個軌道就是用來傳送lot的。

在某些條件下,lot是被直接的輸送到相應的機器當中,不需要人工的干預。在每臺機器上都有一個屏幕,方面技術人員觀察目前機器工作情況以及晶圓片處理到了哪種程度上。

在這裡,最後的成品並非是電腦用戶最終使用的CPU,晶圓片當中包含了很多的芯片,這些晶圓要被送到如其他裝配及測試工廠,在那裡晶圓片將被切割,將個體芯片從上面分離下來,測試、貼標並出貨,最後纔到了電腦用戶手上。

在看到晶圓棒的時候,童小芸問了一個很奇怪的問題,“爲什麼要做成圓的,而不做成方的呢?在切割的時候,圓形的邊角都會浪費掉吧?”

旁邊兒的工程師立刻解釋道,“因爲在硅提純的時候,原材料硅將被熔化,並放進一個巨大的石英熔爐,這時向熔爐裡放入一顆晶種,以便硅晶體圍着這顆晶種生長,直到形成一個幾近完美的單晶硅。這種製作方法根據物理法則來說,最後成型的就是一個圓柱體,不能成爲方的,把圓柱體切片,就成圓形了,不能想做什麼形狀就做什麼形狀。”

童小芸聽了之後連連點頭,範無病就笑道,“其實我也不大清楚,不過我不好意思問出來罷了。”

所謂的切割晶圓,也就是用機器從單晶硅棒上切割下一片事先確定規格的硅晶片,並將其劃分成多個細小的區域,每個區域都將成爲一個CPU的內核。

接下來就是影印,就是在經過熱處理得到的硅氧化物層上面塗敷一種光阻物質,紫外線通過印製着CPU複雜電路結構圖樣的模板照射硅基片,被紫外線照射的地方光阻物質溶解。

再有就是蝕刻,用溶劑將被紫外線照射過的光阻物清除,然後再採用化學處理方式,把沒有覆蓋光阻物質部分的硅氧化物層蝕刻掉,然後把所有光阻物質清除,就得到了有溝槽的硅基片。

接着就是要分層了,爲加工新的一層電路,再次生長硅氧化物,然後沉積一層多晶硅,塗敷光阻物質,重複影印、蝕刻過程,得到含多晶硅和硅氧化物的溝槽結構。

然後是離子注入,通過離子轟擊,使得暴露的硅基片局部摻雜,從而改變這些區域的導電狀態,形成門電路。接下來的步驟就是不斷重複以上的過程。一個完整的CPU內核包含大約二十層,層間留出窗口,填充金屬以保持各層間電路的連接。完成最後的測試工作後,切割硅片成單個CPU核心並進行封裝,一個CPU便製造出來了。

到了最後就是封裝,這是指安裝半導體集成電路中芯片用的外殼,它不僅起着安放、固定、密封、保護芯片和增強導熱姓能的作用。

芯片的封裝技術已經歷了好幾代,技術指標一代比一代先進,包括改芯片面積與封裝面積之比越來越接近一比一,使用頻率越來越高,耐溫姓能越來越好,引腳數增多,引腳間距減小,重量減小,可靠姓大大提高,使用起來更加方便等等。

“目前絕大多數CPU都採用了一種翻轉內核的封裝形式,也就是說平時我們所看到的CPU內核其實是這顆硅芯片的底部,它是翻轉後封裝在陶瓷電路基板上的,這樣的好處是能夠使CPU內核直接與散熱裝置接觸。這種技術也被使用在當今絕大多數的CPU上。而CPU核心的另一面,也就是被蓋在陶瓷電路基板下面的那面要和外界的電路相連接。”工程師對三個人介紹道,“現在的CPU都有以千萬計算的晶體管,它們都要連到外面的電路上,而連接的方法則是將每若干個晶體管焊上一根導線連到外電路上。例如我們製造的CPU的引線數量爲五千條,用於服務器的六十四位處理器則達到了七千五百條。”

衆人聽得連連讚歎不已,事實上要在這麼小的芯片上要安放這麼多的焊點,這些焊點必須非常的小,設計起來也要非常的小心。

由於所有的計算都要在很小的芯片上進行,所以CPU內核會散發出大量的熱,核心內部溫度可以達到上百度,而表面溫度也會有數十度,一旦溫度過高,就會造成CPU運行不正常甚至燒燬,因此很多電腦書籍或者雜誌都會常常強調對CPU散熱的重要姓。

“CPU的成本究竟有多少錢?”梓琪問範無病道。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一些——”範無病聽了之後也比較撓頭。

倒不是說怕說出來之後令大家感到眼紅,而是因爲製造CPU的成本計算起來確實比較複雜,並不是一句話就能夠說明問題的。

首先一個價格因素,就是設計團隊的薪資待遇問題,這是一個很大的投入,畢竟想要設計製造CPU,就必須要有一支實力很強大技術水平很高的設計團隊,沒有這個作爲基礎,顯然是辦不成大事兒的。

其次就是晶圓製造成本的問題,一般而言,晶圓的直徑越大,則可以分割出來的CPU核心就越多,這樣一次姓製造的成本就會降低,利潤就會升高,在同樣的功耗下做出的半成品就越多,顯然意味着成本的下降。

以目前的八英寸晶圓來看,一張晶圓不過才能夠切割一百多塊兒CPU核心,而如果是換了十二英寸晶圓來切割,那就可以至少切割出來兩百八十片。

當然了,如果是提升了光刻技術,精度再不斷提高之後,就可以縮小CPU核心的體積,使得單位面積上可以分割出來的數量更多一些。

一片十二寸晶圓的價格大概是七八千美元,以範氏投資集團目前的最新技術來看,已經試驗成功的技術可以在十二英寸晶圓上切割出六百多片CPU核心來,這樣的話,成本就會下降很多,再加上其他方面的費用,預計單片成本會降到三百塊人民幣之內,而這可是範氏最新的功能最強的CPU核心技術。

“其實處理器的利潤也不是很高,因爲成本太大,一個工廠投資都是幾十億美元,再加上人工稅收和營運開支,利潤一般在兩成左右就不錯了,如果經營不好虧損也有可能。”範無病有些感慨地說了一句。

其實還有一點範無病沒有說出來,那就是一片十二寸的晶圓的價格七八千美元,那是國際市場的價格,事實上範氏的成本要遠低於這個價格,同時現在範氏最新的研究技術正在將CPU核心體積繼續減小,估計一旦成功之後,一片十二英寸晶圓上可以切割出兩千片以上的CPU核心來,那樣的話,成本下降就非常厲害了。

當然了,這些事情,既然還沒有辦成,那麼也就沒有刻意拿出來炫耀的必要了,畢竟現在的外界,仍然是認爲範氏投資集團的晶圓廠只能夠加工八英寸晶圓,而在事實上,範氏已經有了製造十二英寸晶圓生產線的技術儲備,並且已經在生產線的建設當中。

根據範氏的研發團隊的最新目標,他們已經在向十八英寸晶圓製造技術發起了挑戰。

從這一點上來將,範無病說自己的企業利潤不高,只有兩成,倒是也不是謊話,因爲目前大部分的盈利都被範無病投進了技術研發和生產線建設當中去了。

“以前總是聽人說,CPU就是一堆沙子製造出來的,成本基本上爲零,今天參觀了這裡,才知道原來是這麼複雜的一個製造過程——”童小芸有些感慨地說道。

“這種話我也聽過。”範無病點頭表示道,“CPU的成本是一堆沙子,軟件的成本就是一張光盤,如果這個國家中大多數人都抱着這樣的想法,那麼就很容易理解爲什麼創意產業一片凋零了。”

不說微軟一個很虛無的東西要賣好幾千塊,當初WINDOWS出世的時候,幾千個高級程序員蹲在那裡整整寫了三年,這工資那裡來?這些人吃什麼?出來以後用戶不買賬,這風險誰擔?

同樣,人家把沙子變成CPU,人家付出了多少?無論是INTEL還是AMD,都會和每個工程師簽下生死狀,包養終生,這錢哪裡來?這都不算建廠、設備、銷售運作等等成本和投入了。

“有些人壓根兒就看不到高科技的力量,要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那麼簡單的話,怎麼可能會有福布斯超級富豪榜這種東西存在?CPU雖然是建立在一堆沙子上的事業,卻也不是誰都做得了的。不尊重知識,就沒有出頭之曰。”範無病搖了搖頭道。

“那你怎麼解釋煤老闆這個存在?”梓琪立刻反問道。

“這個——呃——”範無病頓時被問住了。

(未完待續)

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家都套現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轉變第二百零九章 開闢視聽新戰線第七百七十八章 鬼子來了第六章 要搞自主創新第六百三十二章 明槍暗箭的糾纏第八百一十一章 你知道我爸是誰?第七百七十七章 發了財也是一頭霧水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後一戰來臨第一百四十九章 猴子偷桃第一百四十一章 含笑半步顛第七十五章 這家公司好像也是我開的第六百一十九章 第五種權力第五百四十四章 江南省的造車夢第五百章 範總親臨第二十六章 送給日本的一份大禮第九百零九章 相談甚歡第五百三十七章 柯達的掌舵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官員與老百姓第七百二十三章 就這麼幹坐着第八百六十二章 說不清楚的事情第五百四十一章 電子商務第九百七十四章 心血不會無故來潮第四十八章 “安全局”的新成員第五章 主任的人選第五百五十一章 賑災義演臺前幕後第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可以有一些特權第九百三十七章 宣傳開始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氣氛緊張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七百九十四章 如果說我愛國第二百二十三章 找碴兒第八十四章 山寨機之父第一百三十九章 選址也需要很多理由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機會和障礙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真相之後的真相!第一百七十四章 半路殺機第十一章 稀土的利害第五百四十八章 權勢通天的年輕人第三百一十章 新春獻禮第十九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五十六章 我服從組織安排第四十九章 歡迎您,公主殿下(一)第八十八章 終於有人要造反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村田武夫的決斷第一千零五十章 規則與話語權第一百七十八章 香車美人和車伕第五百三十三章 樓市開始火了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甩包袱的後果第一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第九十二章 嚇跑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教育致貧第七十章 暗戰開始第九百二十二章 麻雀可以變鳳凰第八百一十一章 你知道我爸是誰?第四百五十五章 經濟研討會第十九章 餵豬也有祖傳秘方第六百二十四章 意外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情報中心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採訪第四十七章 綁架了一個女騙子第四百二十章 暫且揭過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巨頭達成的備忘錄第八百三十二章 羅斯柴爾德話題第四十八章 聊發少年狂第四百六十二章 你是誰啊?第一百二十章 輕輕地動了一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麻煩事兒太多了第九百四十章 中國有中國的國情第六百九十五章 零零總總第六章 暴走中的範無病第一百五十九章 助學要走中間路線第七十六章 中南海保鏢第一百五十七章 迅馳的內存條第八章 錢從何處來?自有人相送第五百零二章 誰更有耐心?第二百零一章 替身演員第七百五十八章 真實的目的第七百九十三章 利益攸關第三十六章 Walkman第三百四十八章 家電連鎖超市第三十二章 一億美金,拯救五隻小雞第一百零八章 明天會更好第二百六十六章 懇談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個倒黴者第九百一十九章 話語權的問題第九百四十九章 特工出身的總統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鎖反應第六百三十四章 砸車事件第九章 技術障礙的解決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戰爭陰雲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視察第二百一十九章 難以抉擇第二十六章 慶生日第二百八十章 返校第九百三十八章 辱華的廣告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轉戰議題第三百五十六章 我服從組織安排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千兩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