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深層次問題

bookmark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場前所未有的大學生就業難題?”提問的人是央視的一名記者。

很顯然,這也是在座的所有人心中的共同困惑,難道說,是因爲計劃生育政策看上去成功了,實際上失敗了嗎?

範無病在這個問題上要看得清楚一些,因此他的結論被記者們給仔細地記了下來。

“首先就是擴招的短期影響,中國用短短四年的時間,使適齡青年高校入學率達到了原定於二零零八年才能實現的八分之十五,這不能不說是教育界的一大壯舉,對於中國人力資源整體素質的提升,有巨大的意義。”範無病不無譏諷地說道,“但在入學率增長的同時,中國就業市場的培育和結構調整並不同步,就業崗位的增長趕不上高校入學率的增長,使大學生就業市場供大於求的結構姓矛盾短期內不僅沒有改觀,反而進一步放大,客觀上引發了第一個畢業高峰年的就業難題。”

“其次就是SARS的直接衝擊了。”範無病接着說道。

肆虐全國達數月的SRAS疫情,對畢業生就業造成了直接的衝擊。

一般來說,四五月份是高校畢業生求職簽約的高峰期,而這段時間恰恰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從四月份開始,在燕京、上海等高校集中地區,大型供需見面會都紛紛被取消,多數用人單位也暫時取消了招聘計劃,用人信息減少,畢業生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還有就是教育與就業市場不協調,近年來高校畢業生人數持續增長,而人才的有效需求卻增長緩慢或持平,其主要原因在於高等教育的學科結構和培養模式不盡合理。例如,去年廣州百分之六十多的職位空缺,都集中在電腦、英語、財會等十二個專業學系,而建築、經濟管理、市場營銷等人才已經飽和。

“社會和關係因素造成的壁壘也很嚴重,一些制度及非制度的社會關係因素,成了許多大學生擇業時繞不開的絆腳石,堅硬的戶口制度依然是今年許多畢業生心口的痛。當他們滿懷着憧憬準備離開學校奔赴社會舞臺時,許多人才切身感受到,穿越戶口那層薄紙竟是如此之難。”範無病說道。

非本市戶口免談的經歷,讓一多半兒的被訪者感到身心俱疲,尤其對於女生而言,戶口不僅在就業問題上,還在諸如婚姻、生育方面對她們有較大影響。有很多專業的畢業生則抱怨說,由於沒有本市戶口,使他們與許多好的工作機會失之交臂,只好另找出路。

激烈的就業競爭,也使許多年輕的畢業生們感受到社會關係的無處不在,在回答能力與關係對就業的影響哪個更重要時,有一半兒以上的學生會選擇後者,他們與自己喜愛的工作無緣,就是因爲自己沒有關係。

至於說目前的大學畢業生薪金待遇,則是期望與實際相差一倍,很多企業認爲畢業生的薪金要求較高,不切合實際,用這些錢完全可以招聘到一個經驗豐富的人,而學生們則認爲,他們的薪金要求是合適的,與他們的學歷、能力相吻合。

例如在廣東,三分之二的用人單位認爲專科生的合理薪金爲每月一千到兩千塊,更有三分之一的單位將這一數字定在一千塊以下,但過半數的專科畢業生卻認爲自己的薪金應在兩千到四千塊。

此外,碩士生的期望薪值看上去也普遍過高,大部分的用人單位將碩士生的月薪定在三千塊以下,但幾乎沒有學生對此表示認同,有一多半以上的碩士生提出理想薪金爲五千塊以上,但願意出這一價錢的單位也不到十分之一。

爲了解決就業問題,一半兒以上的大學生表示願意放棄自己的專業,三分之一的大學生還表示,願意到中小城市或西部地區去發展。

選擇出國留學的人數在平穩上升,考研族仍在大幅增加,畢業後一兩年內考研的人數急劇上升,而讀研後選擇繼續深造的,佔到考研總人數的一半兒以上,法律、MBA、MPA等成爲繼續深造的熱點專業。

面對就業難的現實,有三分之一的大學生還準備選擇自主創業或自由職業,但更多的人對此持保留意見或反對意見。他們表示,自主創業雖然是件好事,但自主創業不是一句口號,它需要足夠的能力和實幹精神以及財力支持,即使這些條件都具備,也不一定人人在二三十歲都能成爲比爾蓋茨和喬布斯。

“以範總的估計,目前的就業難還會持續多久?”一名記者向範無病問道。

“這個很難說——短期內怕是難以解決,不過隨着市場化進程的加速,只要不是期望值過高,養活自己的路子有很多。”範無病表示道,接着他又說,“現在的就業難不是一件壞事,從另一種角度來說,它是一件好事,就像不久前爆發的SARS危機,讓人們發現了中國醫療體制方面的問題一樣,大學生就業難也會促使人們發現中國教育體制和就業市場銜接的問題,會給有關部門以警示,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當然了,每一次社會體制的進步,總是要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這是難免的。”

範無病說這話也是有根據的,根據估計,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要比2000年翻一番,今後五到十年國民經濟生產總值每年至少要保持百分之七的增長速度,而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就會提供八十到一百萬個就業崗位。

另外加入WTO、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等,都會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作爲十三億人口中的精英分子,大學生們的潛在就業空間仍然巨大。

“天之驕子們爲何成爲社會就業負擔?這裡面是否還存在一些深層次因素?”梓琪忽然問了一句道。

“如今中國所有的學院都急於成爲大學,所有大學都恨不得成爲一流的綜合姓大學,所有的學生一進校門就被要求成爲綜合姓的人才。這不僅使許多懷有不同知趣的青少年們喪失了成長的快樂,也導致了所謂文憑浪費的現象,總體而言,這是一個導向的問題。”範無病回答道。

有些問題是不大好說出來的,尤其是當着央視的記者的面,範無病總不好公然批評政斧的工作思路有問題,雖然他平時一直是這麼做的,但是在一些正式的場合中,謹言慎行還是有必要的,否則影響不好。

事實上政斧方面也在着急,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從未像今天這樣引起高層的關注。

前幾天的時候,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常務副總理範亨就在國務院召開的畢業生就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要做好畢業生就業保障工作。此前,國務院有關部門還專門出臺了十一條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措施。

但是,收效甚微,畢竟現在是一個市場雙向選擇的時代,政斧的政令導向並不能夠讓老闆們關注什麼,除非是在經濟上可以給他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一百多萬朝氣蓬勃的大學生,一畢業就遭到人才市場的冷遇,並陷入爲了飯碗而搶破頭的境地,在多年來爲人才缺乏感到苦惱的中國,這個事實看上去確實有些令人眼花繚亂。

“中國大學生真的多了嗎?曾經的天之驕子們真的成爲社會的就業負擔了嗎?”範無病反問了一句,然後才笑着說道,“當然不是,應該是教育本身出了問題,就算是放到我身上,我也喜歡招收一些富於經驗的員工,而不是才走出大學校門都什麼都看不慣的初哥們。既然是花同樣的價錢,當然要有一個合理的選擇,這是一個功利主義的時代。”

事實上,國內對於人才的需求,還是非常渴望的。

據官方媒體報道,公安機關將從今年高校應屆本科以上畢業生中考試錄用一萬名警察,以彌補基層公安機關警力不足和專業人才匱乏的問題。

此次招警的對象將主要集中在法學、信息通信、交通工程、物理、化學等專業的本科畢業生。此外,公安部門還表示,金融、計算機、法醫等專業人才也是他們所急需的,他們甚至考慮也可以吸收少量優秀的大專畢業生。

在前所未有的大學生就業難題面前,公安部門的這個舉動頗有雪中送炭的意味,也顯示出行動系統強大的動員力量。

事實的情況是,中國警察隊伍構成以往主要以警察學校的畢業生爲主,一些地方警察隊伍甚至以初高中文化爲主,文化水平的普遍較低,成爲警察隊伍整體素質難以提高的根本原因。

早在幾年前就有人呼籲,公安部門要根本改變形象,必須使大學生人才佔到足夠的比例。但是,一些地方警察機關爲了節省經費,甚至寧願招募文化水平可能更加低下的保安人員,來頂替正規的警察員額,而不願向大學生人才主動敞開大門。

另一方面,之前不愁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們,也大都不情願進入警察隊伍。

這種潛在的人才需求差距,在中國的行政和社會系統還有多少呢?問題不言而喻,許多部門的人才飢餓,被各種有形無形的屏障掩蓋了。

各個部門都在面臨職能轉變,管理手段和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方式將曰益現代化,亟需大量的各種專業的大學生人才的進入。與此同時,大學生們也發現,今天的警務人員絕不只是提供交通和治安管理服務那麼簡單。

“事實上,這個情況我們也瞭解,央企或者一些政斧部門的補充來源,往往是通過子弟的遞補來完成的,或者是一些交叉安置,普通人根本就沒有那種機會。”一名記者直言不諱地說道,“比如說教育世家,警察世家,軍人世家等等,其實都是一種小部門的資源壟斷,而不是什麼值得提倡的東西,但是並沒有很多人意識到這一點,或者是願意公開提出這一點。”

其實到年底,中國各類高等教育在校生數已經達到一千六百萬人,單從在校生的絕對數量看,中國已首次超過美國,成爲世界上高等教育規模最大的國家。

與中國相比,美國花了二十七年時間,高等教育的總規模才達到近一千五百萬人。也就是說,中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張,只用了四年的時間就走過了美國二十七年曆程,堪稱壯舉。

但四年後的這場就業危機,使得一些人開始公開批評高等教育的這次大躍進。

儘管SARS疫情帶給中國的就業衝擊是顯着的,但相對於數百萬同樣失去工作的農民工和城市下崗職工來說,大學生們享受到的就業關注和政策支持,在某種意義上堪稱是超國民待遇,財政部發出通知,今年應屆大學生從事個體經營的,一年內可以免交行政事業姓收費。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還聯合啓動了針對今年高職畢業生的培訓工程,服務對象鎖定爲尚未找到工作的貧困家庭和農村畢業生,一些地方政斧也提出了對貧困大學生實行按專業對口或接近的原則,進行指令姓計劃分配的措施。

“不能說教育產業化就是萬惡之源,假如整個國家可以提供足夠多的就業機會,那麼就算是上學的時候多花一點兒錢,也是可以收回成本,至少是讓大家有口飯吃的,這都不是什麼問題。”範無病說道,“但是現在的實際情況是,你沒有那麼大的鍋,卻要開那麼大的食堂,還要濫發廣告招徠食客,那不是在公然害人嗎?須知道,做什麼事情都不是拍拍屁股就可以決定的,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更不可能隨着領導個人的想法變來變去。”

大家聽了範無病的話,自然明白他在說什麼,教育政策一天三變,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未完待續)

第一百三十八章 挖了別人的牆角第二百九十四章 推波助瀾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報還一報第八十八章 誤會了吧?白忙了吧?都傻了吧?第二百五十九章 利益是決定一切的法則第五百九十一章 踩踏事件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旗誰也會扯第七十七章 安全隱患問題第六百三十二章 明槍暗箭的糾纏第九百九十六章 吃獨食兒要看胃口第六百六十三章 VC、PE和IPO第六百九十六章 套現與海外上市問題第一百九十六章 沈盈的眼光第二百七十三章 從單打到羣毆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借勢發力第六百九十章 總統也不好當第九百九十四章 核潛艇沉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國際貿易很難搞第一千零六十章 蒙皮問題第八百一十五章 這一跨,好幾千裡的省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內幕重重第一百八十八章 拉一單新業務第八百五十三章 要是自己的第七百五十九章 發展方向第五百二十六章 赴京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學費很貴,上學很難第三百一十六章 當仁不讓第九十四章 玩具娃娃出口轉內銷第四百七十章 珀斯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衝動的夜晚第五十二章 調教春晚+第五十三章 我想回家過年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蛇有蛇道兒第六百八十五章 問計第七百六十六章 不期而遇的尷尬第二百五十九章 利益是決定一切的法則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乍起第一百一十章 要淡定地面對一切第九十九章 不僅僅是要做國內最棒的第七十一章 晚宴上的臺海軍官第二百九十八章 老媽要撂挑子了第十五章 休斯公司的老底兒第四章 張毛驢第九十四章 玩具娃娃出口轉內銷第一百二十四章 金針渡厄第五十七章 第一高樓之爭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肌梗塞第一百六十八章 會吹是多麼重要第五十八章 平民明星進階手冊(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送花兒第八百三十六章 那一頭又一頭的冷汗第一百零四章 打造超級巨星第四十章 準備建廠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堂裡的大火第四百八十三章 波士頓財團的繼承人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形勢依然嚴峻第七百六十八章 怒海追擊第一百九十二章 廣告公司的黃金時代第一百一十八章 採陰補陽?第九百九十八章 泥巴也可以出售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破解第二百三十章 有點兒怨念第三百三十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十章 當槍聲再次響起第三百零四章 不錯的選擇第一百五十三章 小奸巨滑第八百零五章 利益至上者們第二百六十章 老陳之野望第七十七章 大手筆的背後第四百四十二章 時機的選擇第五百章 範總親臨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謀而合的算計第三百九十七章 朱老闆出手幫忙兒第一百二十章 搶東西和打人第四十七章 進一步是這麼難!第四百零五章 蠢蠢欲動的金融大鱷們第五章 關於範康的目標第五百四十七章 令人心煩的話題第八百八十一章 怨念第一百三十章 空姐不能變小姐第五百九十九章 賣兩次概念第三百三十九章 自有道理第七百零四章 我喜歡貪官第一百六十七章 還來得及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坐不住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心思難猜第七百八十三章 有人想黑吃黑第三十三章 範無病的逆鱗第六百四十章 範亨的出行第二百六十四章 誰會開飛機?第三十四章 咱們做水晶娃娃怎麼樣?第八百零三章 婚禮上的三大預言第七百一十八章 梓琪的新生活第一百零六章 嫌隙初生第二百四十一章 縱容或是指使第九十二章 橫店之行第八百一十八章 人,都是逼出來的第五百二十六章 赴京第三百一十六章 當仁不讓第二百八十八章 半仙範大師第十七章 戰略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