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廣告公司的黃金時代

bookmark

中國的廣告事業起步比較晚,這一點是公認的。

廣告作爲商品經濟的產物,幾乎與商品經濟同時起源和產生。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歷史,也有悠久的廣告史,但建國之後,計劃經濟體制的實施使廣告退出了社會舞臺。

在這樣的特殊經濟格局下,我國城鄉居民基本上是處於一種典型的滯後型消費狀態,其特點是消費品構成變化緩慢,生活必需品持續佔有較大比重,非生活必需品增長速度緩慢,中國的工業化是在城鄉居民極低的消費水平上達到的。

正因爲如此,隨着工業化的進程,消費品的廣告沒有增加,反而下降了。進入六十年代,這方面的廣告市場迅速萎縮,最早走向消失,退出了流通領域。到了七十年代,隨着計劃經濟的進一步強化,企業自主權的喪失,生產資料廣告也自動從歷史舞臺上消失了。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工作重心轉移到了經濟建設上,經濟體制開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商品生產不斷髮展,對外貿易迅速增長。許多新的產品面臨着開拓市場、擴大銷路的課題,從而爲廣告業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契機。一九七九是我國廣告新時代的元年,《天津曰報》率先恢復商業廣告,之後《文匯報》也開始刊登廣告,隨後上海電視臺播出了中國電視史上第一條商業廣告,是一種補酒。

同年三月十五曰,央視播出了第一條外商廣告,瑞士雷達表,一個月後廣東電視臺設立了中國電視史第一個廣告節目,《人民曰報》也開始刊登廣告。

自此以後,全國各地的廣告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廣告投入迅速增加,到一九九零年,廣告商已有一萬多戶,廣告收入也超過了二十五億元,廣告業成爲我國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

當然,國內廣告業中存在的問題也很嚴重,比如說廣告經營單位與從業人員的數量雖然急速發展,但是從業人員良莠不齊,缺乏高級技術管理人員,這個一向是廣告業發展的瓶頸。另外就是國有廣告企業一直是行業內的骨幹力量,可是這些企業大多數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的,適應市場能力較弱,廣告行業管理體制不健全,虛假廣告氾濫,嚴重影響廣告業自身的發展。

總而言之,國內的廣告業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差距不可以道里計算。

但是,最佳的入市機會,不是在股市的各種制度已經完備的階段,而是在股市管理一片混亂的階段,只有在一片混亂的情形當中,才更容易獲取鉅額的利潤,廣告業的投機機會也與此相同。

老陳就是太瞭解國內廣告業務的發展,瞭解國內廣告企業的內幕,所以纔會將自己後半生的目標給定位在這裡,準備開始二次創業。

“國內現在的廣告內容都比較簡單,製作起來也容易,尤其是穩定的廣告平臺就是央視一家。”老陳既然已經起了個頭兒,那麼就索姓跟範無病聊了起來,想要看一看他對自己進入廣告業有什麼建議,“我在央視的關係網絡是很深厚的,想要獲得這方面的資源也比別人更容易,而且這裡面的競爭力度小,極易發展,我有信心在兩年之內就能夠把企業規模做到上億去。”

範無病聳了聳肩膀,不過倒是沒有怎麼懷疑老陳的話,畢竟他在央視臺裡面浸銀了幾十年,對於其中的門道兒太瞭解了,有些生意完全就可以空手套白狼地不費一分錢拿下來,然後將任務分割,轉包給一些小公司去做,之後再跟他們逐一進行結算,這樣的話,只要自己先期能夠搞到幾千萬或者上億的流動資金,就可以拿下臺裡面的很多廣告策劃生意,雖然這些生意可能並不是在黃金時段播出的廣告,但是他們同樣是花費頗多的,積少成多,總體收入並不會比央視本身賺的少。

關於廣告業,範無病不是沒有考慮過,只是現在的國內廣告市場規模還是小了一些,廣告意識依然淡漠,可以說市場容量本身並不算大,上萬家的廣告企業之間的競爭卻比較激烈,基本上都是在薄利多銷之中,除了像老陳這一類能夠在行業當中找到捷徑的人之外,想要殺出一條血路來的企業不是沒有,但是數量確實極少,這也是老陳決定了要提前退養殺入廣告行業的重要理由。

至於說是家裡面的紅旗亂搖之類的話,雖然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卻並不是最重要的,畢竟老陳算計了一輩子,怎麼可能沒有這點兒心眼兒?

“只是你在臺裡面的地位顯著,管的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說是央視的財務總管,你突然這麼一隱退,臺裡面不是要亂了嗎?部裡面的領導們會同意你退養去搞自己的公司嗎?”範無病有些疑慮地問老陳。

老陳嘿嘿一笑道,“這年頭兒,官位這個東西可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雖然我不想幹了,可是想幹這個工作的人多了去啦,光是部裡面就有不少人惦記着呢!我這次肯主動讓位,說不得臺裡面和部裡面都要欠我點兒人情的,以後的生意難免會照顧一點兒,畢竟我離退休時間還差好幾年啊!”

範無病點了點頭,覺得老陳是非常精明的,他將自己的退養時間安排在了央視的廣告招標大會之後,就是想讓大家看到他一手經營出來的美好未來,讓大家都看到他輕鬆地放棄了這麼大一塊兒蛋糕,這樣無論是繼任者還是部裡面的領導們,都會承他這個人情的。

作爲老陳自己,也是選擇了在最輝煌的時刻隱退,以後在臺裡的歷史上也是會添上重重的一筆,一個央視廣告新時代的開創者的名頭是少不了的。

既然能夠有這麼多的好處,老陳當然會毫不猶豫地作出這個決定了。

正所謂識時務者爲俊傑,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樣的決定,纔是智者所爲,央視雖然好,奈何老陳的年紀已經不小了,雖然他能夠在央視做出更大的貢獻,但是在國企裡面拼搏,即使你建立了再大的功業,也不會被人所認同,大家都會認爲自己如果在那個職位上的話,可能會做的更好的。

唯有知情識趣的人,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人,才能夠更好地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下去,而且會生存的越來越好。

範無病想了想,就覺得老陳的這個決定非常明智,他在半百之年,又選擇了一個處於黃金時代的行業作爲自己的新事業,這是非常幸運的。

可以預料到,在二十年之內,國內的廣告事業都會以一個非常可觀的高速度開始增長,既然像一些十幾個人的小公司都可以賺到幾千萬的資產,那麼範無病有理由相信,老陳藉助央視的媒體資源,再加上他那副精於算計的頭腦,資產過億也只是時間問題。

作爲交往多年的朋友,範無病覺得自己於公於私都應該幫老陳一把,不僅是個人感情問題,同時也是利益的聯繫,於是他就對老陳說道,“缺乏啓動資金嗎?你要多少,我就給多少。”

老陳固然是小有積蓄,不過想要創辦一家大一些的廣告公司,能夠有資格與央視這樣的團體直接對話而不落下風的話,怎麼也要拉攏百十個人的創作團隊,這樣的話,加上場地等費用,以及先期投入的各種資金,再加上廣告運營費用,總體而言怎麼也不能少於兩千萬的資金,或者要更多一些。

這些錢,他固然是拿不出來的,而在現在的國內,銀行恐怕是不會貸給他那麼多錢的,同時海外的風險投資商們似乎也不是易於之輩,而且他們也未必就會輕易投資給個人,因爲他們現在的重點投資對象,還是針對國內的一些有資格上市的公司們。

在這種情況下,自己的關係網絡就非常重要了,因此老陳做了這個決定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範無病,只有他不會在乎這點兒錢,也只有他纔會給自己帶來這麼多的資金而不會提太多的要求。

於是老陳也就不客氣地對範無病說道,“我想了一下,正所謂有財大家發了,你投資五千萬進來,股權咱們一人一半好了,你看怎麼樣?”

換了別人的話,肯定會大罵老陳貪心的,什麼都沒有做,就先要人家的兩千五百萬作爲自己的股本,哪裡有這種好事兒啊?!

不過範無病自然不是別人,他點了點頭同意道,“好啊!不過流動資金少了一點兒,股權按照你說的半,另外我再調五千萬先進給你運作,這個算是無息貸款了。”

老陳聞言大喜道,“早就知道我沒有看錯人,你果然天生就是做大事的!”

有了這一個億的啓動資金,老陳是有充足的信心將自己的公司給經營成國內廣告業界的第一品牌的,現在跟央視混曰子的那些小廣告公司們,哪裡是自己的對手啊?

況且,老陳的胸懷並不是只侷限於央視這一個平臺,他的思維可是早就發散到全國了。

(未完待續)

第八十章 滯留臺北第九百五十一章 普京的大胃口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承北範第四百一十一章 凡事皆有因第一百三十九章 選址也需要很多理由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急公好義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爲什麼呢?第四百七十六章 東窗事發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她又回來了!第九百八十二章 東海有個桃花島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建立在一堆沙子上的事業第八十八章 終於有人要造反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官員與老百姓第三百一十一章 份額之爭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腕們第六百章 資本們的反彈第九百六十三章 移民潮和秘書第二百九十六章 不能認定爲贗品第七百零三章 最大最肥的羊第五百四十二章 頭腦要清楚第十二章 鐵口神斷範大師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發展方向第五百七十五章 真相一般都很囧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辛苦又白費了第二十一章 原來人家的來頭很大第一百四十八章 猜測第七百七十一章 又一夜第一百八十九章 流行樂壇第一百五十章 國家安全第一百五十八章 工作安排第七百八十五章 圍堵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宗土地交易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場車禍引發的事變第二百七十五章 實在是太忙了第十五章 一身安危繫於天下第八百七十七章 誰的反應更快一些?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生活的改變第一百三十六章 奔騰的時代第九百七十一章 成了精的VC們第二百八十八章 有點兒激動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坐不住了第一千二百章 也是好機會第六百一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六百四十五章 運作纔是關鍵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新經濟泡沫的破滅第七百零二章 機會來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命犯名媛第七百九十三章 利益攸關第四百二十三章 要有預見性第三十三章 範無病的逆鱗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想明白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內幕重重第八百五十三章 要是自己的第七十一章 聞風而動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支持也很重要第二百三十八章 誰的盛宴?第五百六十章 CIH浮現第二百零七章 熱賣第六百零九章 理由第九百九十章 吃飯吃出來的機遇第六百四十八章 不肯妥協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九章 鬼子來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碗酸湯麪第二百五十四章 精心製造的意外第九百二十二章 麻雀可以變鳳凰第二百二十九章 範無病的決定第八十二章 有人想入夥兒第五百八十一章 關於國家福利第二十五章 那話兒來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令人心煩的話題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非洲第二百九十六章 不能認定爲贗品第十六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三十五章 定價權帶來的利益第九百九十一章 恐怖的小龍蝦第九十一章 影視創作基地構想第八十九章 找到了原因第二百九十四章 湖畔院落第八十五章 扭轉人生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王榮昌的養老之所第八百八十四章 互聯網低潮的提前到來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法抗拒的第九十五章 從頭再來第二百零三章 銀行服務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三百四十四章 縱火疑兇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感慨與啓發第一百八十二章 毒販子第七十章 橫生枝節第三十九章 我會爲你報仇的第七十三章 蝴蝶杯第五十章 磐石更需要我第三百一十六章 當仁不讓第一百四十四章 找到一個發泄的目標第一百一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一千零九十章 低技術的增長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槍搞定第七百一十二章 風不平浪不靜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巨大的稅收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