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前的兩天,火松子正在煉丹房裡督促着師弟們煉製補氣丹。這時火峰子奔了進來,見到他便說:“師兄,師父有急事找你,此刻正在大殿。”
火松子愣了一下,問道:“我這就去,只找我一人嗎?可否傳喚了其他師兄弟?”
火峰子搖了搖頭:“師父只讓我通知你一人。”
火松子心中暗喜,自李滄行上山以來師父就沒派過弟子們下過山,連採辦都是師父親自去辦的。這幾個月窩在山上,火松子可是悶壞了。這回師父單獨召見,很可能是有事要自己下山去辦。
他正美滋滋地想着,不覺已走到了大殿,但見雲涯子正襟危坐在大殿正中的椅子上。
火松子上前行了個禮:“師父,請問找徒兒來,有何事吩咐?”
雲涯子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今日煉丹煉得如何啊。”
火松子早有準備:“回師父,一切順利,您傳喚我時,弟子剛煉成補氣丹十顆,止血粉十瓶。這些是樣品。”
火松子說着從懷中掏出了一瓶止血粉與一顆布包着的補氣丹。而云涯子沒看就放在一旁的桌上。
“你仔細看看我,今天與平時有何不同?”雲涯子眨了眨眼睛。
火松子聞言覺得有點奇怪,師父從未問過自己這種問題,但仍然依言擡頭仔細看了看他。端詳片刻後搖了搖頭,道:“沒啥不同啊。”
雲涯子的神色不變:“走近兩步再看看?”
火松子上前兩步,這回看得更仔細了些:“師父的臉色似乎沒平時紅潤,中氣也沒昨天足,是不是昨天沒休息好?”
這時只聽一陣哈哈大笑,從椅子後的屏風中走出一人,火松子一看差點沒嚇暈,那人赫然正是雲涯子。
只見後出來的那個雲涯子大笑道:“很好,滄行,你的易容術連火松子都能騙過了,這下行走江湖沒太大問題啦。”
而先前的那個雲涯子則笑着一扒拉臉上,一具麪皮應手而落,赫然正是李滄行。
他起身之後全身骨骼一陣響,又恢復了高大挺拔的身形:“掌門,這縮骨功讓人好不難受,麪皮戴久了汗浸了滿臉,也不是個輕鬆活計。”
“呵呵,以後你用熟了就會給自己預留些縫隙、氣孔之類的透透氣了。至於這縮骨功,你剛練時當然難受,練多了也就舒服了。”
火松子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李滄行得了師父的易容之術,他連忙拱手向李滄行道賀,心裡卻開始各種不服氣。
雲涯子轉向火松子道:“滄行因爲下山容易引起麻煩,所以我先傳他這易容之術,以後也會看情況教給你們的。後天是端午節,你和滄行去山下黃龍鎮採辦一些棕子回來,順便買兩個月的米麪和肉類。採辦的錢在這裡。”
火松子上前接過了錢後,與李滄行一起離開。
李滄行回房又易容成了一箇中年大漢,穿了身雜役的衣服,沒帶武器,隨火松子一起下山到了黃龍鎮。
一個下午二人分頭去米行肉鋪與四福齋買好了東西,又到車行僱了明天一早的車順便把採辦好的貨物寄存在了車行。
一切安排妥當後,已是華燈初上之時,黃龍鎮裡一片燈火通明,李滄行看了看天色,對火松子說道:“師兄,今天天色已晚,我們找家客棧安歇,明天再上路,如何?“
火松子不耐煩地擺了擺手:“哎,師弟,難得下山一趟,這樣公事公辦多無趣。你上次救過我一命,我還沒好好謝你,今天師兄就帶你好好開開眼。“
言語間火松子拉着李滄行來到一家熱鬧非凡,燈火通明的樓宇前,李滄行擡頭一看,匾上赫然三個字“牡丹閣”。
李滄行雖沒吃過豬肉,但也見過豬跑,一見這匾立時心中雪亮,拉着火松子悄悄地道:“師兄,這不是青樓窯子嗎,我們怎麼能來這裡,還是走吧。”
火松子神秘兮兮地說道:“師弟有所不知啊,越是這種地方,越是各路江湖人士集中,男人在這種溫柔鄉里往往會放鬆警惕,有什麼話都會說的。我幾個月沒下山了,消息閉塞,今天正好要用這機會,好好打聽下最近江湖上出了什麼事,你難道不想知道你的徐師弟和沐師妹的消息了?”
火松子說完,也不看李滄行,直接走進了大門,李滄行心裡有一萬個聲音在跟自己說不許進,但雙腳仍鬼使神差地跟在火松子之後,踏進了那座大門。
一進門後就是一股濃濃的脂粉味和香水味撲面而來,李滄行自幼在武當長大,只跟小師妹有過親密接觸,而沐蘭湘不是太喜歡施粉黛,每日只以天然蘭花瓣擦擦臉,逢年過節偶爾用點脂粉,也多數是淡淡的蘭花香型,絕非這種濃烈的味道,讓他聞了想吐。
這時對面走來一個臉上粉足有一寸厚的矮胖中年女人,穿得花枝招展的,手上拿了把小扇子,上來就衝着火松子說道:“喲,公子您來啦,今天是來喝酒還是來找樂子呢!”
火松子哈哈一笑:“先喝酒,老樣子,過會需要姑娘了我會叫你。”
中年女人回頭招呼道:“好咧。紫英,帶兩位大爺入座。”
一個大紅鴛鴦肚兜外只罩了一襲白色輕紗的少女,一步三搖地走了過來,一下子就撲到火松子懷裡,撒嬌道:“爺,您可來了,想死奴家了。”
火松子哈哈一笑,摸出一錠銀子塞進她的肚兜裡,順便把手伸了進去,狠狠地摸了兩下。那女子放肆地一笑,粉拳捶了火松子幾下,嗔道:“還是那麼壞。”
李滄行看得呆若木雞,還好此時戴了面具看不出他的臉有多紅。
那女子向李滄行望了一眼道:“這位爺看着好面生,是你的朋友嗎?”
火松子點了點頭,手卻繼續在那女子身上不老實地亂摸,他看也不看李滄行一眼,鼻子開始在女子的身上亂嗅:“嗯,是我的跟班,鄉下人沒見過啥世面,今天帶他來樂呵樂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