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六章 比武

想想俞大猷能夠傳授改良少林寺名聞天下的棍術,所著的劍經被當時的武將頂禮膜拜,就明白那時福建武士的赫赫威名。

後世流傳全世界的詠春拳,也是福建嚴詠春結合福建白鶴拳的精髓自創的,當然一腳踢死方世玉的狗拳,正是福建最神秘的拳術。

陳子強習慣自由格鬥的架子,並不代表他學過自由搏擊,只是後世大家習慣了打架用這種架勢,不會擺出傳統武術的架子,那會被人笑掉大牙的。

可學的卻是傳統武術,無論是近身短打還是醉八仙,乃至於他學的俞大猷的劍經,全都是傳統武術。

前世他可沒學過像樣的武術,不像別人穿越那樣,動不動就是高手,他連體育都是勉強及格的,愣要說學過,那也是電影電視看多了,會一些花裡胡哨的假把式罷了。

因而與人對戰,他是完全的這輩子學的傳統武術,只是家學淵源,加上當年的大牛叔也是高手,才培養出他如今的身手。

特別是祖母傳授的完全是軍中的殺人術,那是俞大猷戎馬一生總結出來的戰陣殺人術,故而他的武技看起來極爲狠辣。

吳六奇初見他不倫不類的架子,還疑惑不解,可一出手就感覺到了,這傢伙不僅是高手,還是殺人的高手。

吳六奇自己就是高手,不然也不可能闖出偌大的名聲,可對上陳子強才知道,自己不是他的對手。

手如斧頭臂如刀,大開大合剛如槍,旋臂扭身軟如鞭,震腳吐氣地動搖,這是陳子強施展武技的寫照。

不到半柱香功夫,吳六奇就支撐不住了,真正的武技較量沒什麼花俏,往往是一兩招就分出生死,其餘的時間都是互相在試探對方,尋找對方破綻,隱藏自己的破綻,這纔是古代打擂臺的真相。

爲什麼古代打擂臺要籤生死文書,就是因爲許多人學藝並不精深,往往收不住手,很容易打死對方。

但這並不精深也比後世的擂臺危險性大多了,因爲真正的搏殺就是殺人術,傳統的武術其實也是殺人術,纔有古老相傳的一句話,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

那些看起來好看的套路不是沒用,那是練習身法步法,耐力反應能力的組合,同時也是初學者動作標準正確的指導。

什麼,你說動作標準沒用,那你練武多半把自己練殘廢了,動作不標準,往往造成肌肉損傷,骨骼變形的後果。

別說那些較量時的動作跟交手時不同,那是人家千錘百煉後完全掌握的正確的動作,身體已經可以承受變形的結果,不是你沒學兩天就想當高手的。

中國武術講究循序漸進,這就是爲什麼東方的武者比西方的搏擊手健康長壽的原因,他們練殘了自己,年輕時體能好感覺不明顯,一旦身體機能衰弱馬上體現出來。

吳六奇輸了,鄭芝龍一點都不奇怪,哈哈笑道:“不錯啊小吳,能和繡虎爭鬥半柱香時間啊。”

吳六奇苦澀的說:“鄭侯爺說笑了,才半柱香啊還不錯。”

“哈哈哈哈…吳千戶啊,你自認比咱大明第一猛將之稱的曹文昭如何,嘿嘿嘿,老夫告訴你,曹將軍都自承不是繡虎的對手啊。”

鄭芝龍也是這次去了遼東才知道,陳子強在遼東軍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也才聽遼東的將士說起,曹文昭曾和陳子強有過一次切磋,看起來不分勝負,但事後曹文昭說自己不如陳子強,至於原因他沒說。

鄭芝龍曾問過陳子強,爲何明明曹文昭沒輸卻說不如你,陳子強笑着回答他,拳怕少壯,曹文昭正是壯年,他一生中最巔峰的時期,而陳子強那時剛剛二十多一些,就是說日後陳子強一定會超過他的。

現在已經好幾年過去了,陳子強一直沒有停止練武,雖然搏殺經驗不如曹文昭,但武技確實已經超過他了。

再說陳子強不是沒經歷過戰場廝殺,幾次和後金的慘烈戰鬥,他都是身先士卒的衝殺在前的,不是那種只練武沒生死搏殺的小白,戰勝吳六奇並不奇怪,畢竟吳六奇廝殺的慘烈絕不如陳子強所經歷的戰場。

吳六奇自然有自知之明,自己絕對不如曹文昭,雖說兩人壓根沒見過面,但曹文昭的鼎鼎大名,別說大明,就是後金也久聞其名。

切磋後吳六奇對陳子強更是心服口服,對於他提出的自己衛所的不足之處,一一認真記下,保證一定整改。

當天陳子強一行在澄海千戶所用完晚飯才走的,而且都是自帶材料讓衛所的軍戶一起用餐,陳子強並沒有特別加菜,和大家一起吃飯聊天,這一直都是他的風格。

連帶着鄭芝龍等也跟着他一起,鄭芝龍是海盜出身,吃過多少苦纔有今天的地位的,對於這些尋常飯菜自然吃得下,只是苦了巡撫衙門派來的人。

可兩位侯爺都吃的香,誰敢自己開小竈啊,這倒不是陳子強做樣子,這是他一直以來的習慣,從小住在小村莊,家裡並不是多富裕,長大點跟着徐光啓,那又是一個清官,家裡哪來的珍饈讓你糟蹋。

等到離開徐光啓不久,他就開始訓練虎軍了,當時的狀況是能省一點就能多活一個人,屯田處可是有不少虎軍的家眷,那可都是難民。

習慣了粗茶淡飯自然不是作秀,到他有錢了娶得妻子又是葉小鸞,葉家可不是富人啊,葉小鸞也是從小節衣縮食長大的,更是一個出色的才女,壓根沒有驟然暴富嘴臉。

故而陳子強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是很高,這讓他更容易跟底層的軍戶打成一片,從澄海千戶所離開後,這裡開始流傳的不是他戰勝吳六奇的事,而恰恰是他跟軍戶一個鍋裡攪勺子,一點也沒有皇帝寵臣,大明勳貴的架子。

陳子強在廣東走了近兩個月,走遍了沿海各處衛所,回到廣州沈猶龍已經完善了他的軍制構想,兩人一起嘀咕了一晚,整晚沒睡覺第二天還把鄭芝龍拉來一起嘀咕。

第二十三章 乳虎初嘯第四十章 又被算計了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八十五章 關寧鐵騎第九十章 明軍南歸第一百一十三章 畫餅第兩百一十三章 鄭鴻逵第二章 不凡的家世第九十九章 密議改革第兩百七十三章 沈猶龍相助第兩百五十章 再見彈劾第四十五章 曹化淳的提議第一百五十四章 舊識巡按第兩百三十八章 祭奠第三十六章 會師第九十二章 遼東備戰第三章 傳承文武藝第九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天工開物第九十章 明軍南歸第一百零四章 皇太極求和第三十二章 從良的李貞麗第七十八章 去錦州第一百四十一章 初一論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天工開物第十四章 登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畫餅第兩百章 布木布泰的憂心第兩百七十四章 初見吳六奇第七十一章 禮成風波第兩百二十六章 血流成河第十四章 登州第四章 神童第二十章 招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預謀搶劫晉商第八十章 戰前佈局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地都不太平第兩百四十三章 陳子強的釜底抽薪第八十八章 瀋陽城外第九十一章 京師報捷第五十九章 說服第兩百三十一章 聯合勳貴的奏章第一百零四章 皇太極求和第兩百章 布木布泰的憂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回大淩河堡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自異域的三女第兩百七十一章 兩廣總督第一百七十二章 傻眼的勳貴第三十九章 聖眷第十三章 金陵收僕第兩百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澄海千戶所第八十八章 瀋陽城外第八十六章 右屯之戰第六十四章 師兄張溥第兩百八十章 蒙古科爾沁第四十一章 留在京城第十七章 河北偶遇第一百九十八章 夜襲第兩百三十一章 聯合勳貴的奏章第三章 傳承文武藝第五十三章 突圍第兩百四十七章 王微求救第兩百零五章 右衛西麻第十三章 金陵收僕第九十八章第十八章 中舉喪親第兩百五十六章 偷襲第二十章 招兵第兩百零四章 出行前的安排第一百四十六章 發愁的駱養性第五十章 阻擊第一戰第九十一章 京師報捷第兩百一十三章 鄭鴻逵第兩百八十六章 震動天下的偷襲第兩百七十四章 初見吳六奇第九章 結仇溫閣老第一百五十八章 多爾袞中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方岳貢的失誤第兩百三十四章 閒談中的靈光一閃第一百二十八章 僞裝搶劫第兩百八十一章 差點氣死的吳克善第一百七十二章 傻眼的勳貴第兩百六十六章 風起遼東第九章 結仇溫閣老第四十五章 曹化淳的提議第五十二章 圍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天工開物第四十二章 營救大儒第兩百五十三章 新型戰船第八章 聖心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後安排第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中的三大反賊第五十一章 清軍的敗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回大淩河堡第兩百七十四章 初見吳六奇第兩百六十一章 女真三降將第兩百二十三章 回大同第一百八十二章 成都複查第兩百二十五章 雁門關第四十五章 曹化淳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