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普通市民看個熱鬧,一些富商名流也都在關注着李國豪投資內地的事情。
要知道經過這幾年國豪集團的積累,以及拿下和記黃埔以後,李國豪在香江人的心目中已經不亞於後世的李超人了。
“商業奇才!”
“沒有一筆投資是失敗的!”
“幸運女神的眷顧者!”
“李國豪可是擁有董大師親自佈局的風水陣!”
這些無論是報紙,還是市民給出的評價,足以說明李國豪這些年在一些人的眼中幾乎是投資永不失利的神話。
報紙在輿論,各大電視臺也不想錯過這一熱度,紛紛在自家的財經頻道,請來了很多香江知名投資方面的精英和專家,對內地改革開放和李國豪斥巨資投資這兩個事情上展開了交談。
鳳凰臺請來的嘉賓是對李國豪的投資內地一事,是大爲讚歎的同時也是說明內地是一個遼闊的市場,投資內地,肯定是不會虧的,而且還把內地改革開放的文件給闡述出來,直接點名了內地改革開放的決心。
麗的電視臺是有英資體系在內的,請來的人,自然是說不出什麼好話,反正綜合起來就兩個字,“不行”。
TVB那邊倒是謹慎的很,邀請來的幾個嘉賓,說話也只是打了個哈哈,幾天的專訪下來,長達數個小時的評價熱議,相當於沒說。
李國豪投資內地,本來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商業行爲,但是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加以炒作,讓這件事情鬧騰到全港熱議也就罷了,但卻是讓港督麥理浩憂心忡忡,煩躁的很。
去年的時候,麥理浩接到了內地外貿部部長的邀請,希望對方能夠來內地一趟。
而麥理浩自然是把這個事情上報給了英國那邊,就受邀訪問的事情,英國那邊的人也是猜內地邀請麥理浩過去,可能是跟新界租約有關係。
今年三月份的時候,麥理浩秘密攜夫人前往內地訪問,按照慣例,瀏覽了一下京都的一些風景和人文以後,面見鄧老的時候,他正盤算着該如何把話題給牽引到新界土地契約問題上的時候,萬萬沒想到鄧老居然搶先一步把這個事情給提了出來。
主動的談及到香江未來的前途和地位問題。
鄧老的意思很明確,香江是中國的,但是租約上是寫到1997年到期,那麼該如何在政治上將這個事情給交接完成。
麥理浩以前是做外交官出身,這次英國那邊又給了他很大的外交權利,所以他也是想試着看看內地的底線,但最終的結果,就是麥理浩完全沒有辦法在迴歸一事上作出任何的改變。
回港以後,麥理浩也是把這個事情彙報給了英國,還在等消息的時候,就傳出了香江人盡皆知的李國豪斥巨資投資內地的事情,這讓他十分的被動。
要知道麥理浩他跟鄧老說出的試探理由,可是說明了新界的租約到1997年就到期,只有二十年不到的時間,恐怕會讓一些投資者對香江喪失信心,繼而導致香江可能陷入金融危機或者混亂。
麥理浩秘密訪問內的事情,幾乎除了港督府幾個重要職位的人知曉以外,外界是不得而知的。
如果李國豪要是知道這麥理浩訪問了內地,再加上鄧老突然提出的有些奇怪的請求,他應該能猜出必然是跟迴歸有關。
而事實上,正是因爲麥理浩跟鄧老說出到期可能會讓投資者喪失對香江的信心,這才促使鄧老親自秘密回見李國豪,跟他提出了這一個不算請求的請求。
按照原本的歷史進程,當傳出迴歸消息的時候,香江的經濟的確是下跌了很多,這裡面自然是有英國佬在背後搗鬼,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爲一些富商率先把名下的資產拋售跑到國外定局。
有錢人都跑了,那些稍微有點錢的人,自然也是跟着跑了,繼而帶動越來越多的人,無論這些人是貧窮還是富有,都想着趕緊離開香江,避免被共*。
所以,這也是爲什麼鄧老要讓李國豪把自己投資內地的事情在香江公佈出去,這樣的話,就能讓不少人放心下來。
就算傳出了對迴歸不利的消息,也會有人反駁說:“你看李國豪那麼有錢都沒跑,你擔心什麼。要共*也是他先共*。”
......
這些隱藏在暗處的事情,李國豪自然是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太在意,他可是清楚內地未來幾十年發展的,自然是想着早早的把握這次良機了。
一晃數月過去。
李國豪除了穩定的每天上班以外,就是回家陪老婆和孩子,這一段時間的深居淺出,倒是讓熱度有所衰減。
只是偶爾還有幾個報社搬出來炒冷飯,但大衆已經接受了李國豪投資內地的事情,也就沒有後續了。
倒是李道楓那邊的廠商會給出了答覆,有超過二十位的會員,願意跟李國豪一塊出資投資內地。
這二十幾個人,大部分都是跟李國豪關係不錯,或者有過合作的人,像雷洪仁這位機械製造廠的老闆,第一時間就跑到李國豪這來,說什麼他百分百支持李先生在內地的投資啥的。
而跟李國豪合作頗深的溫國揚,他也是第一時間給出了合作的答覆,近幾年他事業的重心一直是在灌裝涼茶這一塊,中草藥涼茶經過這幾年的宣傳和推廣,在香江本埠賣的十分好,還藉助國豪集團的渠道,遠銷東南亞和島國。
至於歐美,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清楚那邊的人肯定是不習慣這種具有東方口味的飲料,也就沒有把心思放在這上面。
ωwш ✿Tтkд n ✿¢○
但亞洲市場遲早是會有飽和的,而且此時已經有不少的涼茶品牌在跟中草藥涼茶競爭,就好比王老吉,這家擁有百年曆史的廣州涼茶品牌,以前只是開幾一些小店鋪或者與一些商場茶餐廳合作,賣賣散裝涼茶。
可隨着中草藥灌裝涼茶賣的十分火熱的時候,王老吉品牌的持有者也是創始人王澤邦的後代王振龍,就發現了其中的商機。
中草藥涼茶只是溫國揚蒐集一些普通的涼茶配方改良而來的,而王老吉涼茶可是在全港都有知名度,並且是有涼茶秘方的。仔細琢磨了許久,王振龍也是立刻找了幾個人合作,成立了王老吉涼茶公司,直接開廠學中草藥涼茶一樣,開始做起了灌裝涼茶。
王老吉的名氣還是很高的,當王老吉涼茶作出灌裝涼茶銷售以後,市場的反響很好,賣的也很不錯。
王振龍見自家的王老吉涼茶賣的不錯,只是因爲產能不足和宣傳的緣故,一直比不上中草藥涼茶,爲了追趕上對手的腳步,也是不惜向銀行申請了一筆貸款,準備開第二個涼茶廠,更是放出豪言,要進軍東南亞市場,佔據亞洲涼茶市場的一半以上!!
王振龍一系列的措施,讓溫國揚十分的被動,一聽李國豪準備跟廠商會的人合作投資內地,也是第一時間找到李國豪,提出涼茶公司進軍內地的事情。
國豪大廈頂樓的董事長辦公室裡。
李國豪略帶驚訝的問道:“什麼?你想讓中草藥涼茶上市??”
“是!”溫國揚珍重地點點頭道:“最近香江出了很多款新的涼茶品牌,其中又以王老吉發展最爲迅速,他們畢竟擁有百年的歷史,在全港乃至東南亞的知名度都很高,我怕在不上市的話,讓他們提前上市,就會失去第一支涼茶股上市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