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千古雄主趙官家

第400章 千古雄主趙官家

不知不覺,二十餘日匆匆過去,轉眼又是一歲之末。

這一日,恰是宣和元年十二月廿七,青州城內,武松府中,一片人頭攢動。

原來半拉月前,周通大婚,迎娶完顏烏璐,藉此題目,晁蓋領了四五十名好漢,浩浩蕩蕩來喝喜酒,分佈各州爲將的兄弟,也都各攜賀禮前來,一者爲周通賀喜,二者正好將各處發展情形、近來態勢,一一報與老曹知曉。

首先便是梁山。

隨着王慶、田虎的斃命,原本四大寇勢力重新洗牌,放眼江湖,唯有晁蓋、方臘兩個一時瑜亮,號稱“南聖公、北天王。”乃天下綠林執牛耳者。

梁山聲勢因此愈發壯大,許多小山小寨慕名來投,如今能戰之兵,已不下十二萬衆。

又因大遼近年來屢戰屢敗,國勢日趨傾頹,文武重臣都漸漸失了管控,許多人只顧自家發財,視禁令於無物,大肆走私戰馬。銅雀商行聞風而動,由曾頭市鄭天壽、滄州柴進兩邊各自出頭,趁機拼命購入好馬,源源不斷送去梁山。

按晁蓋所言,如今梁山馬軍不下三四萬,林沖、呼延灼等衆將喜翻心竅,優中選優之下,已練成三千虎騎、五千飛騎,八千豹騎,實力之強橫,遠非昔日可比。

步軍方面亦有精銳,魯智深親手練了一千重甲步卒,堪爲其中翹楚,皆精選力大敢死之士,身披六十斤重甲,手使大斧、連枷等,衝殺之勢,地動山搖,吳用親自取名,稱爲“陷陣士”。

又有項充、李袞所練三千蠻牌手,稱爲“蕩陣士”,再有關勝所練一千大刀手,稱爲“破陣士”,以及聖樊瑞留下得三百魔兵,聖水、神火二將重新煉就的水火二部各一千。

梁山之外,其餘各州衆將,也都選拔新軍,精練兵馬,如今少則三五千人,多則近萬之衆,萊、齊、濰、淄、密、登、青七州,再加上一個高唐州,總計也有五萬兵馬,其中萬數都是騎兵。

這些混入朝廷爲將的兄弟,此番來青州,所攜不僅僅是給周通的賀禮,還有朝廷頒下的軍書調令。

曹操覽罷調令,不由大驚——按其中所寫,朝廷竟是要調數州兵馬去大名府,以御遼國,又要調另外數州兵馬去汴京,準備南征方臘!看這架勢,竟是準備兩面作戰,這讓老曹如何不驚?莫非自己一年不在,宋朝君臣,都被妖魔佔了軀殼不成?否則哪裡來這般瘋狂?

老曹卻是不知,這怪事的根源,竟是在耶律大石身上。

當初耶律大石逃出會寧府,金彈子率兵追捕不獲,被他匹馬孤身,縱橫數千裡,硬生生逃回遼國境內,將宋朝派遣使者赴金,欲行聯盟一事,告知了天祚帝。

天祚帝聽了稟告,一個字都不肯信,大笑道:“宋國君臣,朕素知之:皆無智無膽之輩也,料他既無勾結金國之智,亦無犯俺大國之膽,結盟之事,子虛烏有,必是阿骨打老賊所設之反間計也!老賊以爲朕不讀書,豈不知昔年曹操戰韓遂、馬超,行反間計以破敵之故事,朕亦知之。以朕智慧,豈是馬超可比?他設此計,欲騙朕分兵去打宋國,老賊便好趁機漁利,豈不知朕之慧眼,早已看穿老賊肺腑,又安會上當?呵呵,這等淺薄計策,也只好騙一騙大石林牙這等年輕識短之輩也。”

天祚帝一番言語,說得耶律大石立足無地,不過他所說的反間計三字,倒是給了耶律大石一些啓發,當即自家派了許多人,前往宋境散播謠言,傳說遼金修好,割遼東於金,封阿骨打爲東懷王。

謠言傳開,宋國朝堂果然大震,當即擱置與金國結盟一事,更將隨馬政、呼延慶而來的金使李善慶、散都、勃達及從人盡皆軟禁,君臣們惶惶恐恐,商量應對之策。

眼見官家頹靡,羣臣震怖,卻是童貫挺胸昂首,高聲道:“陛下,遼國割了遼東於女真,國力大損,以老臣所料,他必然要發兵南侵,搶我河北之土以爲彌補,吾等正好起傾國之兵,畢其功於一役,先滅契丹,後吞女真,以成王霸之業!如此,臣等不負君王重用,陛下亦可超唐宗、越漢武,成就萬世之功業也!”

童貫一言既出,滿堂皆驚。

要知大宋開國百餘年,便是太祖太宗皇帝之時,那麼多名臣猛將,也沒一個敢說這般大話呀!

蔡京第一個跳出來,滿臉哀絕:“陛下,童樞密失心瘋了,老臣求懇陛下,念他一心爲國,多有功勞,快快請御醫爲他治病罷!”

童貫大怒:“太師說什麼話?老夫如何便瘋了?”

蔡京沉痛地看着這個老戰友、老對手:“你不瘋,如何發此狂言?老夫曉得,聯金滅遼一策,乃是你多年的心血,如今一旦告破,怒氣攻心,以至於迷了神智,陛下不會怪你的,我們這些臣工,也不會笑話於伱。”

趙官家亦是滿臉同情、垂憐之色,勸道:“童卿家,你的忠義,朕自心知。可縱然聯金滅遼一策成功,我朝能夠收回幽雲故土,便亦是邀天之幸,如今此策既敗,幽雲尚不可得,還說什麼滅遼、滅金,豈不是癡人瘋話?來人啊,速速去傳御醫……”

卻是看見童貫雙眼精光四射,一臉興奮,官家不由害怕起來——萬一衝上前打我幾拳如何是好?

“陛下!”童貫大喝一聲:“老臣沒瘋啊!且聽老臣一言!”

趙官家被他嚇得一抖,看向蔡京,蔡京擠擠眼睛,官家登時心照:哦,先哄着他,等御醫來了再說!當即強擠出笑臉:“好好好,老卿家請說,朕與羣臣洗耳恭聽!”

童貫慷慨陳詞:“陛下,太師,原來我等一向都高看了遼國也!遼國兵強馬壯,此百年前之舊事,如今承平百載,他們早已不堪一擊,此非老臣虛言。若不是老臣細細問過馬徵、呼延慶二人,上回出使之詳情,只怕如今也同陛下、太師一般,兀自以爲遼人力強也。”

趙官家和蔡京對視一眼,都看出對方眼裡詫異,童貫若是瘋了,說話倒是有條有理。蔡京轉轉眼珠,不由說道:“樞密不妨細細說來,如何便是吾等高看了遼國?”

童貫連忙道:“此次出使,是我派了青州節度使武植相隨,他帶了幾員部將,幫着金人和遼人打仗,一連勝了數場,打出赫赫名聲。後來在金酋阿骨打御駕之前,其麾下部將又與金國大將交鋒,亦是屢戰屢勝,可見吾宋國兵將,猶勝金國,更是遠勝遼國。”

趙官家聽了倒是有些驚喜之色,翻着白眼想了半天:“那個節度使,朕記得打田虎、王慶也是立過功勞的,他如今可回青州任職了麼?”

童貫搖頭道:“他因勇武過人,被阿骨打留下做了人質,言明下次使團前去,方放他回來,如今遼金既然媾和,多半是被阿骨打殺了。”

趙官家聞言,不由砸了咂嘴:“啊喲,豈不可惜?”

“有甚可惜?”童貫將手一攤:“我朝有十大節度使,個個皆是好漢,又有西軍衆將,內中無數英雄,武植雖勇,卻是對遼金而言,在我大宋軍中,豈無人可以比肩?別人且不說,只說他打王慶時,便是在劉延慶麾下作戰,兩個都是因功授了節度使,打田虎時,在萬軍中斬田虎的也是他兄弟武松,如今這個武植雖死了,劉延慶、武松卻在,其他衆將裡,也未必沒有勇猛之士。”

趙官家一邊聽一邊點頭,臉上漸漸興奮起來:“這般說來,我大宋……其實很強?”

“很強!”童貫果斷點頭,隨即唏噓道:“其實若非武植此行,老臣也不曾想到,遼國、金國竟也不過如此,武植雖死,卻讓我們覷見了彼等真正虛實!陛下,其實我們何須與金國結盟?先滅契丹,再吞女真,纔是男兒事業!”

君臣這一番對話,滿朝羣臣先是不屑、繼而深思,最後都不由興奮起來——童樞密知兵宿將,所言有理有據,着實令人信服!可不是麼?我們隨便派個武將去出使,武勇威震異邦,說明什麼?

說明原來我們纔是最強的啊!

正當君臣們興奮之際,忽然有急報傳來——江南反了方臘,局勢一片糜爛。

官家彷彿被當頭潑了盆冷水,頓時大驚:“啊呀,諸位臣工,這可如何是好?”

頃刻間,衆臣工目瞪口呆,蔡太師啞口無言,然而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值此關頭,又是童樞密一聲大吼:“陛下勿憂!且叫河北、山東之兵,聚集大名府,陳雄兵於邊境,以威懾遼國,若他來侵,則阻之於國門之外,且待老臣自領西軍,南下以雷霆之勢,一舉剿滅方臘,隨後便率領得勝之軍,回師北上,匯合河北山東兵馬,先收燕雲漢家地,再開遼東大宋天,誓爲吾皇,開疆萬里,成就吾皇千古雄主之英名!”

“啊呀!老卿家!”

趙佶呼的一聲站了起來!作爲一個感性的藝術家,這一瞬間,他的藝術靈魂熊熊燃燒,深深被童貫慷慨激昂的雄圖所打動。

千古英主啊!

“若有那日!”趙官家臉上一片通紅,望着滿殿羣臣高聲吼道:“朕當與童卿家、與蔡太師、與諸位臣工,同載千秋青史!”

羣臣們對望一眼,都看出官家這會兒是徹地上頭了,誰人敢掃他興致?乾脆齊齊深揖,同聲長呼:“先收燕雲漢家地,再開遼東大宋天!”

當日,一封封兵書調令,雪片一般發出——

先點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中山安平節度使張開兩路兵馬,陳兵大名府,以備遼軍。

調青州兵馬都監穆弘、登州兵馬都監孫立、淄州團練使蕭嘉穗、濰州團練使竺敬、萊州兵馬都監石秀、密州團練使袁朗,各領本部軍馬,前往大名府助戰。

再點六路西軍,征討方臘。

哪六路?第一路熙河兵,主將辛興宗、楊惟,第二路涇原兵,主將劉鎮統領,第三路環慶兵,主將楊可世、趙明,第四路鄜延兵,主將黃迪,第五路秦鳳兵,主將馬公直,第六路河東兵,主將冀景。

以上六路兵馬,都歸河南三城節度使劉延慶調遣,內外各軍總計一十五萬,由童貫親自掛帥。

童貫又怕缺了能力戰搏殺的悍將,便調萊州防禦使盧俊義、青州團練使杜壆、高唐州兵馬都統制武松三將,各領本部兵馬,來汴京匯合,隨他一同征討方臘。

老曹自然不知朝堂上的前因後果,只道是要同時和方臘、遼國開戰,因此瞠目結舌,細細思考一番,便叫穆弘等各引一二千軍,前往大名府,自家則同武松、盧俊義、杜壆一道,去汴京看個分明。

不過既然要調西軍,必然要耗些時日,老曹當即讓他們以打造兵器、整頓兵馬爲名拖延時日,一心等到親侄兒誕生,才肯前往。

武松的府邸,原是老曹買給李師師所住,後來扈三娘等遷至青州,另購大宅,便將之留予武松,宗允兒生產,自然便是在此府中。

這一日,宗允兒耐不住無聊,武松勸不住,只能看她挺着大肚子練武,驀然一招使出,槍出如龍,忽然覺得腹痛如攪,當即衝着武松叫道:“夫君,孩兒似乎要出來也。”

武松大驚,上前打橫抱到房中,所幸諸般物事都是準備好的,王婆、安道全兩個早已在他家裡候了幾日,此刻聞聲及至,王婆匆匆洗手入房,替她接生,安道全在外提供及時諮詢,兩個配合相得益彰。

不多時,曹操、晁蓋等一衆兄弟紛紛趕到,武松府中人頭攢動,過了一個多時辰,忽聽得一聲啼哭,王婆呱呱大叫道:“恭喜二爺,賀喜二爺,母子平安,老武家又添一位少爺!”

武松聞聽,連忙看向老曹,兄弟二人仰天大笑,晁蓋等人亦是大笑,都替武松歡喜。不多時,洗淨了孩兒抱出,讓武松去看,武松那雙錘死大蟲的鐵手,此刻抱着嬰兒,便如棉花一般,多虧老曹在下替他相托。

晁蓋等起鬨,讓武松取名,武松想了半晌,緩緩道:“今日生這孩兒,所幸母子平安,兄弟們好一場大笑,便叫個武笑罷了。”

今天回來有點晚了,寫的時候電腦崩了一次,重啓後,一千五百多字的篇幅死活找不回來,只能重寫,哭死。

昨天欠賬沒來及,明天發吧!請見諒。

(本章完)

第319章 黑旋風斷馬攔河第227章 武孟德一路向西第462章 舊誓前盟如夢中第441章 第肆百叄拾玖回 左使揚威北帥頹第695章 第陸佰玖拾壹回 榆關陷沒殺聲裡第547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上)第549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第591章 老曹一戰破寰州第459章 瓜吃到自己身上第643章 第陸佰叄拾玖回 狼煙席捲潼關西(伍第120章 第壹佰壹拾玖回 119 晁曹合力定妙計第552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下)第193章 從來狡兔分三窟第173章 四州佈局虎豹飛第531章 第伍百貳拾玖回 衆人皆呼賽活驢第182章 有心相算堪一戰第723章 無物不摧鐵浮屠第748章 談笑間武二用兵第568章 種種用功化徒然第594章 第伍百玖拾回 寒光閃落青龍刀第301章 段五發奮欲自強第662章 老曹小計破延州第760章 貫忠六路伐女直第698章 第陸佰玖拾叄回 薊州飄搖烽煙中(下第552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下)第407章 威凌江南十二神(下下)第191章 玉麒麟大戰神槍第686章 奪汴梁老曹分兵第698章 第陸佰玖拾叄回 薊州飄搖烽煙中(下第180章 獅耳山下現高人第601章 第伍百玖拾柒回 天雄天英耀寰州第135章 選擇誰才比較值第561章 童大帥舌戰羣雄第357章 殿前雄主相激辯第617章 不以天下奉一人(下)第584章 天兵踏雪入西京第371章 長鯨負我至扶桑第781章 你等都中俺計也第474章 一聲叱吒百花嬌第751章 神箭娘子神力郎第352章 照夜玉獅旗杆嶺第459章 瓜吃到自己身上第206章 且驅大刀戰大刀第600章 第伍百玖拾陸回 厚餉勤練雲州軍第478章 血戰清溪意氣驕(二)第609章 兵發三路西中東第170章 宋公明得償夙願第503章 且憑禪杖濟蒼生第773章 武松裸衣鬥獅駝第371章 長鯨負我至扶桑第687章 應天府鬥陣爭奇第61章 囊中飛入黃蜂刺第292章 忽有大寇起晉中第229章 武孟德辣手摧花第111章 活典韋戰玉麒麟第532章 橫刀立馬石將軍第80章 闖彭城誤中伏兵第410章 韓五跨江奪潤州(上)第465章 鐵牛直質武孟德第791章 一戰九州四海平(上)第95章 第玖拾伍回 誰還不曾打過虎第229章 武孟德辣手摧花第357章 殿前雄主相激辯第580章 橫財在手奇禍生第495章 第肆百玖拾叄回 童大帥妙算無雙第94章 第玖拾肆回 鐵棒惡鬥青眼虎第675章 料事如神武孟德第429章 馬蹄響亮夜叉來第551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中)第493章 第肆百玖拾壹回 霹靂火戰白秦瓊第305章 自古鏖兵不厭詐第230章 雙刀傳承沒面目第638章 一聲哥哥大過天第448章 生亦何歡死何苦第652章 密室藏寶舊僧衣第145章 江湖際遇各心驚第336章 北境風吹雪正狂第101章 第壹佰單壹回 獨候中宵又因誰第487章 黑風虎智說二嫂第657章 嚎哭郎君止啼聲第138章 登雲山下女神弓第250章 騎着烏龜出深宮第459章 瓜吃到自己身上第183章 道左故人笑相逢第403章 威凌江南十二神(上)第128章 神箭將軍獵豬王第778章 阿骨打佈陣獵敵第30章 到底誰是癩蛤蟆第58章 黑旋風殺星下界第272章 撞中軍衆將顯威第492章 第肆百玖拾回 花和尚喝退千軍第606章 一聲暴喝賽霸王第721章 龍騰虎躍戰旗揚(二)第581章 關前精銳初相遇第678章 城頭刀下是舊識第626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伍)第22章 曹操潑茶談天下第77章 孟德汝之德何在第561章 童大帥舌戰羣雄第242章 患難與共爲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