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青龍戡亂十三戟

第450章 青龍戡亂十三戟

本道是潛入仇家宅邸,趁對方熟睡,蒙起腦袋咔咔就是捶,不料小心翼翼撬開門,才發現對方宅中坐滿了龍精虎猛大漢,吃得飽飽手提菜刀,正準備出發砍人——

這大抵便是方七佛衆人此刻的心情。

當對方準備過於充足時,就襯出自己的不足來。

方七佛曉得自家人馬不及對方精銳,偷襲既然失敗,這一仗亦是失去了意義,於是當機立斷,喝道

“萬春,你帶大隊先撤,張儉、元興、溫克讓,各領本部人馬,隨我殿後!茅迪、崔彧、廉明,退去一里之外列陣,徐白、張道原、米泉,你三人退去兩裡外列陣,萬春和貝應夔再遠一里列陣,如此層層阻敵,先消解了他銳氣,再做計較。”

衆人本來心慌無助,聽主帥言語鏗鏘果斷,都是一喜,不及細思,齊齊道:“謹尊左使將令!”

方臘麾下,人馬大致可分爲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招募的戰兵,一部分是衆將自己的親兵。

畢竟他麾下衆人,多是三山五嶽好漢,四下雲集而至,手中都有自己的實力——

譬如“過山風”張儉,本在九華山立寨,打家劫掠爲生,手底有六百餘個嘍囉,他加入明教,這些嘍囉自然相隨,便算是他的親兵,也可理解爲私軍,吃穿住行,都是他來負責。

待衆人舉事,攻城略地,初時都靠各將佐自身實力,然而聲勢壯大,或是官兵投降,或是饑民捲入,自然又增添人馬無數,組建了一營一營的戰兵,這些戰兵都歸方臘供養,若是出戰,視情況交給張將軍或是李將軍統帥,待到戰罷,將印納還。

人皆有私心,方臘舉事以來,殺官商地主無數,還有江湖上爲敵、遭他剷除的勢力,所得金銀糧食,這些將領自然過手留油,優先供養給自家人馬。

若是將領戰死,親兵之中,又無能立棍的強者,便只好淪爲戰兵,或是被別個將領吞沒。

但縱使做了別個的親兵,總是後來者,難免被原本的親兵打壓,因此這些親兵皆肯爲將領死戰,論戰力自然比一般的戰兵出衆。

方七佛所言“各領本部人馬”,即是指的這些親兵。

“過山風”張儉、“索魂刀”元興、“鬼和尚”溫克讓三將,麾下親兵四千餘人——本是沒有這麼多的,也是過程中吞併了戰死將領的殘部——列成陣勢,龐萬春引着餘衆便退。

童貫大軍殺出營寨,見南軍紛紛後撤,且留了人馬列陣斷後,不由怒道:“一干反賊,怎敢同俺這些精兵野戰?王稟,給本帥踏破他的陣勢。”

王稟高聲領命,率數千人當先殺出,張儉三人高呼酣戰,引軍同他絞殺在一處。

王稟這次出戰,卻是持了大刀,帶着數十個得力的騎兵,縱橫衝突,揮刀亂戰,廝殺間正撞着“鬼和尚”溫克讓,認得是賊中有名戰將,大喜道:“你那廝哪裡去?且留下禿頭讓俺報功。”

若是平時,溫克讓或許便同他交戰,但此前隨石寶大戰臨平山,左臂中了一箭,用不得長兵器,單手提了個四尺長的鐵骨朵,欺負欺負小兵罷了,如何敢匹敵猛將?

當下一言不發,扭頭就躥,王稟一摧馬,緊緊追着不捨,溫克讓逃躥之際,看見元興正廝殺,連忙求救:“元家哥哥,宋將追趕甚緊,速速救我。”

元興扭頭見了,把刀一擺,迎來擋下了王稟,兩個人各自舞起大刀,叮叮噹噹打了十餘合,王稟身邊的騎兵趁勢衝殺。

這些騎兵都是真正打老了仗的精銳,若是放在江湖中,一般淺薄些的寨主怕也不是對手,合力一衝,恰似一盆開水澆在雪人上,輕而易舉額便將元興一干親兵盡數殺散,亂哄哄把兵器來傷元興。

元興對付王稟一個,已是使出了十二分的武藝,如今四下裡都有刀槍殺來,他一口刀哪裡遮攔得住?頓時手忙腳亂,驚叫道:“好伱個‘鬼和尚’,勾了個殺神來,你自家倒走得快!”

眼見得元興將要死於此地,忽然一匹五花馬飛奔而來,馬上端坐一員大將,赤焰戰袍黃金甲,手中丈二青龍戟,大喝道:“元興勿憂,我來助你!”

元興一看,幾乎喜極而泣:“啊呀,七佛子!”

來者不是旁個,正是明教第一高手,光明左使方七佛!

方七佛此刻渾無平日慈和模樣,雙目怒睜,鬚髮戟張,手起處,那條青龍戟掀起聲聲怪嘯。

要知他所學的戟法,來頭格外非凡,乃是昔年大唐名將郭子儀的傳承,有名喚作“青龍戡亂十三戟”,雖然只有十三招,卻是威力絕倫、變化無窮。

只是此戟以“戡亂”爲名,落在方七佛的手上,卻成了造反的本錢,郭子儀泉下有知,怕是也只好默然無語也。

王稟曉得他是賊中魁首人物,愈發歡喜,高叫道:“大夥兒合力誅殺此賊,童帥必然不吝重賞!”

那些騎兵紛紛圍殺上去,方七佛渾無懼色,手起一招“龍出海乾坤歸正”,那口戟奔嘯而出,將一個騎兵刺得從馬上倒飛出去,看那力道,哪裡像是被刺?簡直如同戰車迎面撞上了一般。

這等聲勢,誰個不驚?

方七佛卻是得勢不饒人,“龍踏浪日月輪升”,單手握着戟尾發力橫掃,黑夜之中,便似一輪明月騰起,三四個騎兵的腦袋驀然飛出。

幾個騎兵趁機從後方殺來,手中兵刃方要遞出,方七佛卻似背後有眼,驀然一招“龍回頭是非休問”,回身一戟,左掃右蕩,幾人同時翻落馬下……

王稟看得吃驚,心知他這般殺戮,不出幾招,便要殺散了士氣,縱馬上前,奮力一刀,迎頭劈落,其餘幾個騎兵,亦趁機衝上前,狠狠刺出手中長槍。

方七佛亦不敢小覷他,使一招“龍盤身萬馬難徵”,那條戟便似條活龍般繞着身周飛舞,將槍刀盡數撞開,隨即接一招“龍迴翔寸土必爭”,猛地轉守爲攻,刺、砍、劈、削、割、抹、勾……將青龍月牙戟的殺傷力盡數展現,王稟把刀狂舞,好歹接下,其餘士兵卻各帶致命傷勢,慘叫墜馬。

元興看在眼中,眼珠子都差點滑出來——

方七佛平時上陣,便如此前鬥將,一招刺死洪先一般,每每三招兩式便輕鬆取勝,一派雲淡風輕磨樣,因此便是明教羣豪,也沒幾個見過方七佛火力全開的狂猛之態。

“你在發什麼傻?併肩子上,宰了這個王稟!”

一聲大吼,將元興喚回神來,扭頭看去,卻是此前吃王稟追得上天入地的溫可讓,此時臉上哪還有方纔那些惶恐?滿面都是興奮的如欲咬人模樣,揮起鐵骨朵,將一個騎兵砸翻馬下。

元興怪叫一聲,大刀掄轉,也劈殺兩名騎兵。

方七佛更是威猛,那條戟縱橫翻騰,不離王稟要害,間或一掃一擺,殺得無人敢近他三丈之內。

王稟苦苦戰了十餘合,身邊騎兵,凋零殆盡,步兵又被張儉帶人死命攔住,越打越是心驚,把刀一擺,敗下陣去。

宋兵見王稟失利,都是一驚,方七佛回身殺來,都驚得往後退遁,方七佛亦不戀戰,高聲喝道:“西軍精銳,不過如此!”一擺手,帶着三將,引兵急退。

童貫眼見王稟喪魂失魄回到本陣,眉頭皺起,喝道:“賊兵已是喪膽,如何反吃他殺得敗了?誰人敢再去領兵追殺?”

劉延慶道:“大帥,方七佛勇猛,非一人之力可敵,若戰住方七佛,餘賊皆不足道!可令王淵、王德、王稟三個同末將父子上陣。”

童貫點頭允了,劉光世卻是眼睛一瞪,心道我這親爹他坑兒子啊!賊兵途窮拼命,讓戰將們廝殺就好,如何拖着我也上陣?

一時無法可想,垂頭喪氣,隨着他爹,點了一萬精兵追殺上去。

童貫看着劉延慶等人背影,眼中兇光閃爍,忽道:“舜臣,你也一併同去,覓個機會,射殺方七佛!待班師回朝,我保你官復原職。”

說罷將手一揮,帶着大軍緩緩壓上。

方七佛領兵退下,一里之外,“小神君”茅迪、“狠心豺”崔彧、“黑心熊”廉明三將,早把麾下三千人列陣以待,方七佛讓張儉三個領了部屬先退,自己就留在此處,帶領茅迪三人迎敵。

無片刻,劉延慶揮兵殺來,及至陣前,忽然止步,三四千弓弩手奔出陣前,一陣齊射,南軍頓時大亂。

此時正值深夜,雖然兩軍都多打火把,卻如何看得清箭矢?

但聽得颯颯破空之聲大作,那些南軍成排翻倒,餘者誰不駭懼?都不由往後退避,方七佛悲嘆一聲,無奈道:“你等帶兵先退,讓徐白他們準備防箭,我這裡且殺他一陣,爲你等斷後。”

說罷,躍馬揮戟,迎着箭雨殺了過去。

茅迪三人一愣,隨即都叫道:“豈有讓主帥獨自斷後之理?當陣臨敵,自當同生共死!”

各自領了部衆,齊齊追隨方七佛殺將過去,一時間南軍哀嚎連連,死傷飛速增加。

方七佛不料這些兵馬竟敢舍死衝鋒,心中動容,暗自嘆道:有這等忠勇之士,何愁聖公大業不成?

於是戰意愈濃,口中暴喝如雷:“方七佛在此,誰敢與我一戰!”

這個便叫做“呼名而戰”,劉光世吃了一驚,失聲叫道:“啊呀!方七佛來也,快、快射死他!”

那些弓手紛紛射向方七佛,後面南軍也因此稍得喘息,方七佛大喜,一條戟舞得風雨不透,一箭之地,轉瞬既至,一馬撞入陣中,長戟揮出,殺得那些弓弩手慘叫連連。

王德喝道:“放着我等在此,如何教他逞兇?”揮動大斧殺去,方七佛揮戟擋住,戰了數合,王淵舞刀上前助戰,方七佛渾無懼色,一發攔住。

王稟看他三將鬥十餘合,方七佛不折半點銳氣,嘆道:“真勇將也!可惜是個反賊,不肯爲國家出力。”揮刀殺上前去。

王淵本事,已是不凡,王稟武藝,猶略勝之,王德斧法,更見高明,這三個都是宋軍中難得的猛將,方七佛以一敵三,饒是一身驚人藝業,也只辦得遮攔招架。

這時茅迪三個飛將引衆殺到,目眥欲裂,齊齊叫道:“該死宋將,欺我明教無人麼?”便要殺去助戰。

劉延慶見了,大喝道:“光世,你我父子擋住這三個賊將,莫讓他們救了方七佛。”

他本想引弓而射,又怕反與自家戰將結緣,一咬牙,提起長槍殺將出去,擋住飛將三人。

劉光世看着老夫出馬,稍稍遲疑片刻,劉延慶已是險象環生,不由悲憤難言,大叫道:“世上豈有你這等坑兒子的爹!我方纔便不該隨你前來,如今你若吃賊將殺了,豈不叫世人把吐沫淹死了我?啊啊啊啊啊啊啊!”

大叫聲中,這廝拍馬舞槍殺入戰團。

шшш▲тт kán▲C O

他雖着實短了膽氣,但畢竟將門之子,自幼習武迄今,也有二十餘年火候,此刻真個情急拼起命來,那條槍盤來旋去,倒也有幾分不凡。

他劉家的家傳槍法,按理並不弱於其他將門,只是劉延慶年近花甲,筋骨漸衰,劉光世雖是當打之年,卻着實不曾經過苦戰,雖然難得的努力一回,也終究難當三飛將如狼似虎。

鬥了五六合,“黑心熊”廉明的獨腳銅人驀然橫掃,劉光世見來勢兇猛,不敢招架,把頭一縮,兜鍪卻被他掃飛,汗淋淋的頭髮披散下來,夜風一吹,頓時打個激靈,好容易鼓起的勇氣潮水般退去,失聲狂叫:“王德!你快來救我,讓他兩個對付方七佛便是……”

劉延慶奮力幾槍,替兒子攔下幾記攻擊,心中一陣哀傷:自己努力培養多年,難道終究不能爲大將麼?似這般膽色,將來自己若是不在了,他如何在軍中立足?

王德聽得主將召喚,雖然不願,也只得去救他性命,然而正要撤離,方七佛戟法陡然加快,青龍戟如電光般疾閃,死死纏住三人。

王德一驚,瞪目看去,卻見方七佛面色漸漸漲紅,顯然是運使了什麼功法,爆發出了潛力。

這般功夫,自然不可能持久,甚至事後傷身,也屬尋常——這裡都是見多識廣的,這一節自是不難想見。

然而衆人也都明白方七佛之意,劉延慶乃是南征軍的副帥,若是三個飛將能趁機殺了此人,方臘方面自然聲勢大振。

反過來亦是一般,若是劉延慶支撐到方七佛力竭,三將輕易便能將之殺死,方七佛若死,明教頓時便大見衰敗。

其中關係,正是個此消彼長之局。

場中交鋒九將,八個都看出其中道理,便連死傷過半的南兵,也都咬了牙死死擋住周圍宋軍掩殺,唯有劉光世慘叫連連,大罵王德負了他知遇之恩。

便在這時,“眉間插花”王舜臣拍馬趕到,眼見劉延慶危在旦夕,不假思索,連射三箭,“小神君”茅迪眉間插花,“狠心豺”崔彧心窩中箭,“黑心熊”廉明咽喉射穿,三件狂舞的兵刃驀然而止,隨即身形顫了一顫,翻身落馬而死。

劉光世這一喜非同小可,回頭看見王舜臣,歡聲讚道:“老將軍不愧西軍箭神,且射殺了方七佛,便是大功告成也!”

王舜臣聞言,不由苦笑,低頭看着劇烈顫抖的手指,眉目間流露出一絲英雄老去的無奈和悲涼。

方七佛卻不知道王舜臣成名一戰,手指肉碎筋折,雙臂筋脈俱遭大損,數年之間筷子也拿不起,不然爲何轉了文職?

後來雖然養了多年,多經名醫調治,也只有連開三弓之力,隨後便要休息良久,若要當場強行再射,怕是比之尋常箭手也還不如。

因此方七佛一言不發,趁着強運起的力量還在運轉,狂舞青龍戟,撞出戰團,望南而去,只怕逃得稍慢,要害處便多出一支長箭。

正所謂:青龍戡亂試神功,飛將盡忠化鬼雄。誰見當年奇箭士,如今獨自嘆衰翁。

(本章完)

第710章 岳飛一戰名已成第2章 不識武大是曹郎第576章 天滿星來金滿倉(上)第82章 小小身材大大膽第629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捌)第744章 第柒佰叄拾玖回 提刀披甲可醫國第563章 第伍百伍拾玖回 河東俊傑展奇才第65章 怡情樓石秀喋血第44章 神算子測字解宋第328章 吾有驕兒肥且傲第56章 梁山漢大鬧江州第272章 撞中軍衆將顯威第617章 不以天下奉一人(下)第703章 第陸佰玖拾捌回 記得清明把酒償第760章 貫忠六路伐女直第738章 金風瑟瑟下雲州第546章 報於菊花獨自開第382章 百鬼夜鬧平安京(上)第364章 蛇蠍兄弟戰蛟龍(上)第699章 第陸佰玖拾肆回 壯士一生熱肺腑第139章 宗通判遇武孟德第576章 天滿星來金滿倉(上)第357章 殿前雄主相激辯第334章 始識女真狂且勇第126章 小計從容破大敵第353章 老曹失驚拜花榮第49章 第肆拾玖回 黑旋風英雄救美第157章 是誰傷了矮腳虎第427章 五方元帥南離火第533章 小旋風人前顯聖第243章 武孟德揮鞭石秀第158章 衙內俠情贈寶刀第193章 從來狡兔分三窟第792章 一戰九州四海平(中)第383章 百鬼夜鬧平安京(中)第235章 天機地魁競智計第575章 張鄒二馬定平州第205章 殘月荒郊屍攔人第284章 一帆風好下荊南第671章 摸金校尉現人間第333章 三阮水底搏蛟龍第366章 寶刀化龍五彩光第537章 一片菊花下玉田第76章 蓄一切能蓄之力第679章 此身已在地獄裡第121章 豹子一吼是天雄第648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拾)第624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三)第612章 暗潮涌動汴京城(下)第142章 蠻牌將破陣顯威第272章 撞中軍衆將顯威第286章 人頭滿地收虎士第634章 第陸佰參拾回 浮戲山下擲浮生第15章 溫侯仁貴麾下立第184章 鼓上蚤在線求助第692章 爲延生機返汴梁第330章 宋浮舟怒掀公堂第441章 第肆百叄拾玖回 左使揚威北帥頹第602章 第伍百玖拾捌回 滿地烽火亂人間第21章 東平府副將武松第56章 梁山漢大鬧江州第435章 天下平分鬧不平第55章 宋公明鐵骨熬刑第730章 鬧亂江南第一州(上)第512章 名滿江湖屠虎刀第575章 張鄒二馬定平州第348章 大金國主阿骨打第328章 吾有驕兒肥且傲第334章 始識女真狂且勇第312章 鐵牛破法幻魔君第735章 老劉巧舌說小趙第730章 鬧亂江南第一州(上)第725章 龍吟虎嘯鬼夜哭(下)第337章 小李廣十一連珠第711章 滿軍皆吼殺斜也第778章 阿骨打佈陣獵敵第604章 殺人盈城烈焰飄第608章 老謀深算趙官家第688章 晁天王義釋三將第502章 衆法平等花和尚第41章 羣雄大鬧揭陽鎮(一)第111章 活典韋戰玉麒麟第665章 狹路相逢亮劍時第155章 高衙內爲國識奸第555章 雁叫西風狼嘯月第289章 相逢願共英雄歸第298章 六花四萼震三軍天龍八部武學水準試探討第90章 第玖拾回 相接老孃百丈村第290章 眼中霸氣滿堂寒第735章 老劉巧舌說小趙第51章 宋公明命運多舛第696章 第陸佰玖拾貳回 薊州飄搖烽煙中(上第673章 第陸佰陸拾玖回 雙槍並舉爭耀世第112章 黴運纏身賽仁貴第18章 大郎怒斥及時雨第116章 如意神仙癡心丹第555章 雁叫西風狼嘯月第564章 童大帥進退失據第284章 一帆風好下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