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帝國 九

bookmark

“便是不好處理,兒臣纔來問父王要如何處理的。”

曹操輕輕的點了點頭,說道:“此事確實棘手,但是總是要把事情給解決了的。”

曹老闆將手上厚厚的左伯紙放下去,低頭沉吟了好一會兒,終於是開口說話了。

“既然是宗親兼併土地,我可以一個個約談,並且殺雞儆猴,立下法令大理寺在徹查下去,在此之後抓到一個人,便嚴加懲罰,輕者罰官,重者流放西域,如此三管齊下,此事定然會有些改觀。”

即便是曹操,也不能說是根除,只能說是有所改觀。

能說出這些話來,看來曹衝之前的一番話是讓曹老闆明白了許多了。

“可即便如此,也只能解決掉二十年的土地兼併問題,無法更長久的解決土地兼併問題。”

曹操側眼看了曹衝一眼,問道:“看來太子心中是有些想法的,不妨直說出來,孤其實那種心胸狹隘之人,連自己的兒子都嫉妒?”

你當然不是了。

曹衝在心中偷偷吐槽。

但今日本來就是我來問你的。

曹衝轉念一想,覺得曹操要解決土地兼併問題還是太難了一些。

若曹衝沒有五千年的文化積澱,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如何解決土地兼併的。

就像是在麥克斯韋方程組出來之前,很少人知道電與磁的聯繫是如此緊密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出來之前,沒人能夠從牛頓經典力學中解釋微觀世界的規律。

偉人之所以成爲偉人,便是他可以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東西。

比起這些人,曹衝是真正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是一個知識的二道販子罷了。

在解決土地兼併問題上,各朝各代都有做過努力。

不過有的是收效甚微,有的是積重難返,到了王朝末期,土地兼併絕對是一個吃人的老虎。

對於現在的曹魏來說,這個問題雖然萌芽了,但畢竟不尖銳,若是預防得體的話,還是大有可爲的。

唐朝爲了抑制土地兼併,採用了均田制。

均田制的主要內容是:十五歲以上男夫受露田四十畝、桑田二十畝,婦人受露田二十畝。露田加倍或兩倍授給,以備休耕,是爲“倍田”。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將露田還官。桑田爲世業田,不須還官,但要在三年內種上規定的桑、榆、棗樹...........地不足之處,可以向空荒處遷徙,但不許從賦役重處遷往輕處。土地多的地方,居民可以隨力所及借用國有荒地耕種。園宅田,良民每三口給一畝,奴婢五口給一畝。因犯罪流徙或戶絕無人守業的土地,收歸國家所有,作均田授受之用,但首先授其近親。地方守宰按官職高低授給職分田,刺史十五頃,太守十頃,治中、別駕各八頃,縣令、郡丞各六頃,不許買賣,離職時移交於接任官。

但是此制度在到唐代中葉,遭到徹底破壞。

唐均田制遭到破壞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兼併的日益激烈,大土地私有制的迅速膨脹,打破了均田制的原有格局。

唐中期實行的均田制,與前期相比,雖然是最爲完備的,但是它卻放寬了對土地買賣的限制,甚至連口分田在某種情況下也可以買賣,這就給土地兼併的發展,大土地私有制的發達,開了方便的途徑。

同時各級貴族、官僚、地主受得大量永業田,使他們擁有的私有土地數量遠遠超過一般農民,這也助長了大土地私有制的發展。

這樣,均田制的實行,不僅不能根本抑制土地兼併,而且在客觀上扶植了封建地主大土地私有制的發展。

對於唐朝來說,均田制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卻不能抑制土地兼併,但均田制卻是有可取之處。

而宋朝是一個比較奇葩的朝代,與前朝後朝不同,宋朝並不抑制土地兼併,而是鼓勵工商,即便是百姓沒了土地,也可以去經商,大大緩解了土地兼併帶來的惡果,宋亡不在於土地兼併,而在於重文輕武,但是其鼓勵工商業這一點確實值得借鑑的。

至於大萌帝國的滅亡,除了小冰河紀這個原因之外,土地兼併定然是佔了其中一定分量的。

在明朝,皇帝設置皇莊,諸侯王本身就是大地主,就連太監也有自己的土地,連皇帝都帶頭兼併土地,大明帝國的土地兼併情況可見一般,即便是猛人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全國範圍內清查土地。

結果是這兩次都失敗了。

而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訓,將歷代相沿的丁銀併入田賦徵收。

其中最值得稱道的,便是攤丁入畝。

所謂攤丁入畝便是將丁銀攤入田賦徵收,廢除了以前的“人頭稅”,所以無地的農民和其他勞動者擺脫了千百年來的丁役負擔;地主的賦稅負擔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緩和了土地兼併;而少地農民的負擔則相對減輕。

同時,政府也放鬆了對戶籍的控制,農民和手工業者從而可以自由遷徙,出賣勞動力。有利於調動廣大農民和其他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促進社會生產的進步。

明代行一條鞭法,清代繼續施行,部分丁銀攤入田畝徵收,部分丁銀按人丁徵收。

到乾隆時通行全國,攤丁入畝後,地丁合一,丁銀和田賦統一以田畝爲徵稅對象,簡化了稅收和稽徵手續。

“攤丁入畝”對土地兼併的抑制,使大量自耕農生存下來,爲清朝的統治注入了強心劑。

可惜野豬皮早在入關之初,他們的皇室、貴戚和大大小小的官吏就瘋狂地圈佔漢人土地,土地兼併由此一發而不可遏止。

後來隨着地主經濟的復甦,他們對土地的兼併更加狂妄之極。或購買、或奏討、或投獻,手段多種多樣。

而這些也是直接爆發太平天國起義的原因。

結合唐宋明清抑制土地兼併的的政策,再結合現今魏國的國情,曹衝的話也是說出來了。

“若想長久長久解決土地兼併,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便是均田制與攤丁入畝相結合,所謂均田制與攤丁入畝,便是...”

曹衝向曹老闆解釋了攤丁入畝與均田制,後者的眼睛馬上亮了起來,

“第二,不再抑制商業,反而鼓勵工商,即便是土地真的兼併了,百姓不至於無事可做,無飯可吃。”

這一點,借鑑的是宋朝。

曹衝輕輕看了曹老闆一眼,繼續說道:“第三點,大興教化,完善科舉制,提倡儒家六藝、格物致知、有教無類等思想。”

曹操點了點頭,揮手道:“你繼續說罷。”

“第四點,定下法典。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庸之道”等優秀的諸子百家理論凝練成一部法典,其中寫下關於抑制土地兼併的法令。”

這樣有個好處,可以拉攏儒家士子,籠絡人心。

同時可以爲後代子孫與時俱進、改革做下理論基礎,不會讓日後固步自封。

“第五點,興水利,鼓勵荒田開墾。”

曹衝這時候偷偷看了曹老闆一眼,後面的一句話才說出來。

“最後一點,便是對外征服!”

沒錯,曹衝大費口舌,主要便是爲了這最後一點。

土地兼併的本質便是大地主佔有了土地,而農民沒有土地,便吃不飽飯要餓肚子,於是便成爲社會上最動盪的成分,若是有人在此時吼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可能就會爆發農名起義出來。

若魏國對外征服,將魏國的內在壓力傾瀉在別國身上,所謂土地兼併的問題也無從談起了。

後世的日不落帝國,也正是曹衝的這個思維。

對外征服?

曹操看着曹衝,倒是看到了自己兒子胸中的雄圖偉業。

原來今日所有的事情,都是爲了最後一點。

不過曹操倒是沒有生氣,反倒還有些欣賞。

但是要如何說與曹衝聽,曹操還要思索一二。

而曹衝此時盯着曹操,顯然是想要的到一個答案。

第二百三十章 仙酒成!第七十三章 短歌行 2/4第五十章 軍閥之殤! 2/3第二百一十一章 內院的夫人們!第一百二十七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交易不成後的“廝打”!第一百二十五章 最毒不過大丈夫!第一百七十七章 孫資劉放!第一百一十六章 血脈子嗣!第三百四十三章 剛剛開始!第五十五章 沒有卵用!第四十八章 名望!第十章 曹操老矣!第一百零六章 大戰在即!第二百六十二章 離去的徐庶, 變化的周不疑.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 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所謂不死藥!第一百九十二章 涼州屯田!第一百一十七章 進宮!第一百五十四章 後院諸美!第一百五十三章 加爵!第一百五十章 鮮血與權杖!第二百二十九章 箭雨!第二百二十二章 辛家的決斷!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藥迷翻了的曹倉舒!第一百三十三章 主恩父仇!第二百零八章 關鳳!第三百六十五章 血路,死路!第六十七章 再見司馬姝! 3/5第六十五章 過河卒!第十三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二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 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回府!第一百二十章 風月樓中現隱患!第二章 夢迴三國第十一章 拼了!第一百零七章 宮城破:牛鬼蛇神齊出! 4/4第二百三十八章 苦肉計!第一百六十七章 泰山的覺醒!第三章 未來規劃第二百五十二章 事了!第十四章 局勢變幻莫測!第一百九十四章 兩個父親之間的戰爭!第一百六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二百六十三章 帝國 二十六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示?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 4/4 三百推薦票加更!第四十章 孤的女人也敢動?第九十六章 辛敞明白了!第九十四章 桓範的青雲梯! 2/5 上週三百推薦票加更!第五章 刷聲望!第二百二十一章 曹植的恐懼!第五十一章 曹衝之才!第一百一十八章 微服私訪 二第一百零五章 曹丕的條件!兩百推薦票加更!第二百二十六章 釀酒之術!第二百六十四章 帝國 完結第一百二十三章 夫人說她睡了!第六十四章 咬舌不能自盡! 4/4第八十七章 南營攻略! 1/3第二百一十章 關女出! 第二章第二百三十二章 父子三人 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東血! 第三章第二十四章 爭風吃醋!第十四章 情深義重洛陽侯!第一百零六章 暴怒的曹子桓! 1/3第二十一章 夏侯請罪 上 !第二百三十七章 父子三人 終第一百四十七章 倉舒,你怎麼看?第十六章 玉簫!第一百二十七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三十一章 虎癡之威!第四十七章 辛憲英!第二百七十五章 早有防範!第一百一十七章 微服私訪 一第六章 君臣勸進!第四十九章 周家莊,潑皮猖! 1/2第二百五十三章 帝國 十六第一百二十三章 夫人說她睡了!第八十章 伏皇后! 4/5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場詭遹!第一百三十章 扶風公主!第三十七章 周瑩離去! 1/2第九十七章 絕地求生:殿中搏命!第三百二十九章 于禁獻策!第十三章 得意,不說,如何作答?第六十四章 帝王獵! 2/5第二百二十八章 放手查案!第二百四十二章 帝國 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奇襲!第六十八章 爛柯庵內! 1/4第一百五十六章 掌控司馬家!第三章 對劍!第一百三十二章 長安在望,化整爲零!第八十七章 兒大終需經風雨!第二百零四章 江東局勢!第五章 刷聲望!第一百七十五章 鍾繇!第一百七十章 洛陽發展計劃!第十九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