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綱紀嚴明

曹昂與滿寵二人對峙,就在衆人以爲雙方會發生衝突的時候,沒有料到曹昂“呼”一下跳下戰馬,繼而將馬上的曹植抱了下來,繼而轉頭對滿寵說道:“滿將軍,這三匹戰馬煩請你派人送至軍營,此乃於將軍和樂將軍所部與呂布軍交戰時繳獲,務必記錄在冊。”說完卻是一手抱着曹植,匆匆往城內趕去。

那邊滿寵輕點了一下頭,說道:“大公子放心,末將明白。”話音剛落,持劍的右手卻是猛然張開,把準備進城的曹昂攔了下來,凝聲道:“請大公子接受檢查之後才進城。”

被曹昂抱在懷中的曹植聽到,忍不住翻了翻白眼,暗道:“這個滿寵,怎麼就這麼死腦筋。”曹植如此,曹昂臉上也有些不愉了。

只不過滿寵彷彿沒有看到曹昂的臉色一般,淡淡地說道:“大公子,法不可廢。”

滿寵以前是負責執掌軍法的,一向以嚴格著稱,只不過那時曹昂還未從軍,故還未與其接觸,這也算是第一次領教滿寵的嚴格了。

心中雖然不愉,但他也是識大體之人,知道若是今日自己壞了規矩,恐怕就會有很多人跟風而行,自己身爲曹家大公子必須做好表率。於是將曹植放下,繼而雙手平攤,對滿寵說道:“滿將軍請儘快,本公子有緊急情報要告知荀大人。”

滿寵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繼而一擺手對後面的士卒道:“儘快檢查。”

後面兩名士卒聽到,連忙上前檢查曹昂的身體,不過他們也只是循例,畢竟曹昂的身份特殊,而且他也可以攜帶兵器進城。這樣做,只不過是爲做個表率罷了。

而兩名士卒檢查的時候,滿寵那酷酷的目光卻是落到還不足他一半高的曹植身上。感覺到滿寵投來的目光,曹植翻了翻白眼道:“滿將軍,你不必說了,曹植明白。”說完也學着曹昂的樣子,平攤開雙手。

滿寵對曹植抱拳道:“多謝四公子配合,末將得罪了。”說完滿寵便俯下身,在曹植身上拍了幾下,繼而輕輕點頭道:“可以了。”

曹植對着滿寵微微一笑,露出他特有的小虎牙,說道:“滿將軍能盡忠職守,嚴格執法,本公子定在父親面前與滿將軍美言幾句。”

滿寵聽完,並沒有任何反應,倒是他身後的士卒聽到,卻是大急,就想開腔說話。不過滿寵立即將右手放在背後,做了個手勢示意他們不要亂動。繼而朝曹植抱拳道:“承蒙四公子看得起末將,但所謂無功不受祿,此乃末將分內之事,當不得四公子美言。”

曹植聽到,只是笑了笑,便沒有再回話。而此時,兩名士卒也檢查完曹昂,向滿寵點了點頭。滿寵也不再阻攔,對曹昂抱拳說道:“大公子,四公子,請。”

曹昂點了點頭,拉着曹植便快步走進城內。待得二人一走,便有士卒到得滿寵跟前,說道:“滿將軍,那曹植……”說到這裡,見到滿寵投來凌厲的目光,那士卒當即改口道:“那四公子心胸如此狹隘,今日得罪了他,恐怕……”

未等那士卒說完,滿寵便一臉淡然地說道:“本將做事對得起天地良心,並沒有錯,何須怕他。況且……”說到這裡,滿寵並沒有繼續說下去,反而難得地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

其他士卒不解,但滿寵臉上那笑容已然收斂,並大喝道:“好了,此事不可再議!立即整隊,讓百姓繼續進城。”

“諾!”這些士卒都跟隨滿寵有一段時間,熟悉他脾性,聽到之後不敢怠慢,立即分出幾人去指揮百姓重新排隊等候檢查。

那邊曹昂拖着曹植進城之後,卻是眉頭一皺,壓低聲音問道:“四弟,滿將軍只是盡忠職守,你又何必爲難於他。”

曹植聽到,一陣錯愕,反而曹昂道:“大哥,弟何曾要與滿將軍爲難?”

曹昂見到曹植臉上神情不似作僞,不解道:“那方纔四弟爲何要對滿將軍說那番話?”

曹植摸了摸鼻子,說道:“大哥,弟只是實話實說。以滿將軍之能,屈居一城門尉實在可惜,故此想向父親舉薦人才罷了。”

“呃……”曹昂愣了一下,繼而苦笑道:“看來是爲兄誤會四弟了,不過四弟那一番話實在是……唉,看來滿將軍只怕也會誤會。”

曹植無所謂地聳了聳肩,說道:“滿將軍要誤會就隨他吧,反正此事日後便知。”

曹昂輕輕點頭道:“說得也是。”頓了一下,曹昂卻是說道:“四弟,蝗災事關重大,不可再拖了,我們走。”說完一把將曹植抱起來,朝徵東將軍府跑去。

曹植也知道自己人小力弱,就連步子也不大,恐怕跑起來還沒有曹昂走路快,因此便任由曹昂將自己抱起。很快,兄弟二人便到得徵東將軍府之前。

鄄城的徵東將軍府完全是臨時借用的,前身乃是鄄城內一大戶的宅子,被曹軍強行借去用了。

這宅院雖說是鄄城內有數的宅子,但其實並不算大,因此完全是作爲辦公的用途,並沒有安置家眷在內。當曹昂和曹植到得徵東將軍府的時候,守在大門的兩名同時上前,手中長矛交叉一橫,冷着面大聲喝道:“此乃徵東將軍府,閒雜人等一律不準接近!”

曹昂見到,連忙拱手道:“在下曹昂,有急事稟報荀大人,煩請兩位去通報。”

聽到來人自稱曹昂,兩名士卒眼中閃過驚訝之色,顯然已經知悉了曹昂的身份。不過兩名士卒臉色很快就恢復了常態,二人同時收起兵器,其中一人對曹昂抱拳道:“請大公子在此稍待,小人立即去通報。”說完卻是轉身進府內,另外一人則是向旁邊邁了一步,橫在曹昂二人跟前。

見到這一幕,曹植暗暗感嘆道:“上至滿寵,下至一普通士卒皆不敢違抗法令,律法綱紀嚴明如斯,焉能不成就大業!”

第365章 先收二將第265章 出人意料的結局!第274章 華佗看症第33章 夜襲彭城·計成第415章 借兵成功第493章 趙雲VS甘寧第184章 一網成擒第253章 天子侍讀第359章 殺出重圍第190章 獻奇術(下)第195章 自取其辱第14章 徐州陳元龍(上)第455章 絲綢的妙用第318章 袁劉反應第289章 曹彰叫陣第2章 辯曹操第484章 勝者實敗,敗者實勝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239章 車隊遇襲第494章 水軍的訓練地點第511章 鳳雛的逆襲第243章 神醫華佗第13章 攻心計成第434章 火燒烏巢第283章 兵指淮南第499章 拜訪諸葛第412章 涼州智者楊阜第32章 夜襲彭城·曹休第132章 曹昂的困境第141章 劫糧渡荒第56章 針鋒相對第446章 建設東西兩市第191章 推廣印刷術第441章 取得軍心第75章 算計陶謙第62章 還是要行上策第4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515章 逼退二劉,進軍江東第203章 將騙術進行到底第455章 絲綢的妙用第5章 對弈第43章 孫乾師徒第486章 天子當盾牌第399章 小憩第367章 趙雲帶來的軍情第490章 郭嬛的算計第27章 定計第21章 郭嬛第391章 袁營的分歧第465章 徐庶到來第55章 憑什麼?第270章 家變第285章 人口問題第124章 形勢失控第276章 城外狩獵(下)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140章 火爆老頭第485章 曹操的佈局第370章 多疑曹孟德第69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500章 收得孔明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85章 曹植與趙雲(上)第74章 一波三折第382章 手握大軍第21章 郭嬛第88章 讓徐州(上)第474章 選址合肥,建設新城第103章 車陣第358章 大戟士第384章 齊聚范陽第514章 張遼威震逍遙津第164章 引導流民(下)第228章 袁曹兩家的戰略第444章 兩位大賢第271章 知識凌駕皇權第250章 曹植之志(下)第71章 劉備退第437章 金箭相試第287章 單福拜主第418章 談條件第33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58章 內憂外患第413章 馬家兄妹第19章 兗州佈置第351章 上將文丑第264章 宛城之變第347章 盡用地利第242章 譙縣第122章 依計行事第30章 夜襲彭城·序幕第380章 瘋狂,奪取幽州計劃(下)第124章 形勢失控第250章 曹植之志(下)第411章 多疑的韓遂第456章 品牌效應第64章 平原劉備第353章 重傷顏良第84章 交換(下)第299章 甄宓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