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

李瑁心繫劍南百姓安危,在劍閣用膳小憩後,便立刻啓程,帶着賑災大軍繼續南下。

過了劍閣之後,地勢漸漸開始平緩,李瑁等人的腳程也快上了許多,李瑁路過成都也不做絲毫停留,只是將家眷妻兒留在了城中,自己便直接去了水災最嚴重的蜀西之地。

在沒到蜀西時,李瑁也曾想過,此次所謂的水患興許是被楊國忠之流故意誇大了,目的就是爲了逼自己南下,可當李瑁真的來到蜀西后,他發現原來奏報之上的消息並無太多的虛言。

一路走來,李瑁往路邊看去,四處都是衣不蔽體,面色肌黃的難民,越往西面走去,這種情況就越發地常見。

“蜀西之地難民遍佈,何處人數爲最多?”李瑁看着一波一波的難民,沉聲問道。

一旁陪侍的劍南節度副使鮮于仲通回道:“稟殿下,無論難民人數還是田屋損毀,蜀西均以都安縣爲最。”

李瑁聽到鮮于仲通的話,不禁皺了皺眉,問道:“都安縣有金堤爲壩,至今以承惠千年,爲何反倒損毀最爲嚴重?”

李瑁口中的金堤便是由秦朝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只是此時唐人尚以金堤稱之。

鮮于仲通面色難看地回道:“此次水患之所以發生便是因爲金堤垮爛,故而此次岷水絕提,都安縣自然首當其衝,損失也最爲慘重。”

此前去京的奏報只提及岷水決堤,並未提到是因爲金堤垮爛,李瑁聞言不悅地問道:“你可知金堤垮爛的緣由?”

鮮于仲通忙回道:“下官一得知金堤垮爛之事便立刻遣人前往調查,據下官得到的消息,金堤垮爛乃是因爲分水所用的沙石被大水沖刷大半,剩下的沙石擋不住水流衝擊,故而決了堤。”

李瑁雖未親自去過金堤,但他從後世的書籍中多少也知道些關於都江堰的細節。

都江堰建於秦初,依山而建,共有三大處組成:其一分水堤、其二排沙堰、其三引水口。

都江堰的分水之法便是在岷水江心築分水堤,又稱魚嘴堤,將洶涌的岷水分成內外二江,內江引水灌溉,外江排洪引流。

都江堰魚嘴堤的魚嘴乃是用碎石配合泥沙所築,由兩岸運抵江心,擲於水下,用將水流一分爲二。但因爲魚嘴堤是由泥沙混合石塊所築的緣故,常年江水衝擊之下難免有所損毀,損毀的部分一旦多了,自然就形成了決口,導致魚嘴堤失效,岷水破口而出。

李瑁責怪道:“你既知道沙石易被沖走,爲何不提前預備,等到了岷水決堤後纔想起此事。”

鮮于仲通見李瑁動怒,急忙解釋道:“殿下息怒,此次並非下官故意不做預備,而是蜀西一代實在沒有沙石可用了。”

“沒有沙石?蜀西多山,金堤本就是依青城山而建,怎會沒有沙石?”李瑁聽了鮮于仲通的話,只當他是故意狡辯,於是質問道。

鮮于仲通回道:“每年鴨嘴堤都是趁着春日水流不盛,岷水較緩時投沙石於內,但今年春天鴨嘴堤的沙石還未來得及投放便都被他人買了去,蜀西百里之地再無現成的沙石可用。等下官命人重新湊滿了沙石,春日枯水之期已過,故而沒能及時投放。”

李瑁聽到鮮于仲通的解釋,不禁心中大怒,原來此次水患的原因竟出於此。原來竟是有人買去了補堤用的沙石,導致堤壩不牢,被岷水衝了開來。

爲一己之利竟之百姓死活於不顧,害的十萬劍南百姓流離失所,顛沛流離。

李瑁頓時怒道:“何人竟敢與官府爭購,你須知你身爲劍南節度副使,你也不是泥雕紙塑的,未何不下令阻止。”

面對李瑁的斥責,鮮于仲通自知理虧,嘆了口氣,無奈道:“與官府爭購沙石的是五斗米教。”

“難怪。”

聽到從鮮于仲通口中蹦出的這個名字,李瑁還沒發話,倒是策馬行在李瑁一旁的李泌輕聲嘆了出來。

李瑁見李泌面露慨色,知道他必然是清楚這個所謂的五斗米教的,於是問道:“長源何故感慨,可是和這五斗米教打過交道?”

李泌點頭道:“在下是修黃老之學,也算是半個修道之人。既是修道之人豈有不知五斗米教的道理。”

“何爲五斗米教?”李瑁問道。

李泌頓了頓,又對李瑁解釋道:“五斗米教始創與東漢,由蜀地眉州人張道陵所創,與其孫張魯手中大興,乃蜀中第一教,在蜀地信徒極多,且多爲世家名門,故而勢力極大,就連官府都要讓上他們三分。鮮于副使是外人,要想在這蜀地站穩腳跟,恐怕也輕易開罪不起五斗米教。”

如今的大唐雖是李家的江山,但同時也是世家的天下,世家掌文教、掌田畝、掌聲望,一個五斗米教,當他可以凝聚起整個蜀中世家的力量時,就算是官府也不願與他正面衝突。

李泌說的話自然是實情,但聽起來確實有些爲鮮于仲通辯解的意思,鮮于仲通悄悄地對李泌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若是別人這麼說,李瑁或許可以一笑置之,但若是連李泌都這麼說,李瑁便不得不從心裡重視這個五斗米教了。

按照李泌的說法,五斗米教便是蜀地的地頭蛇,就連堂堂節度副使鮮于仲通都要讓着他們。蜀中同時也是李瑁的根基,是李瑁最要緊的勢力範圍,一山不容二虎,李瑁絕不允許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有一股如此強大的力量。

“鮮于大人可知五斗米教爭購沙石所爲何事?”李瑁面色陰沉地問道。

鮮于仲通不知李瑁地意思,但還是如實回道:“今年仲春二月十七是五斗米教天神降授天師位之日,五斗米教在青城山大興土木,大肆擴建道觀,欲收納更多門徒,以傳大道。”

李瑁聽了鮮于仲通的話,嘴角輕輕撇了撇,不屑道:“天神降授天師位,好大的噱頭,本王倒要看看,在這蜀中之地到底是他天師道人強些,還是本王這個天策上將強些!”

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十一章 薰風殿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三十章 威逼利誘第二十八章 靖王納妃第十章 衝突第十四章 楊昭儀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四十八章 安祿山生恨第十六章 春和日麗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十五章 官學第十九章 破城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三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三十章 請封第十章 阻撓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九章 封后第十一章 叛亂第二章 貴妃玉瑤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三十六章 急攻第十八章 返程第十五章 官學第二十二章 決戰將臨第十八章 河北戰起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第十三章 急報入京第七章 曲江春宴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十三章 安祿山加官第五章 再遇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第十六章 人選第一章 水淹第三十九章 起兵第二章 稱帝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二十五章 決戰第十五章 玉龍關失守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三十七章 危局第二十章 相州之戰第十四章 平亂第二十一章 天策上將第十五章 入宮第三章 軍情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九章 寧王第十七章 監國太子第二十一章 外放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十五章 退封第四章 意外的封官第七章 試探第三十九章 再入安戎城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十章 衝突第十章 決策第十六章 人選第十八章 返程第三十八章 三策第五章 攬玉樓宴第九章 封后第五十七章 夜襲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八章 有女釆萍第三十四章 貴妃出宮第十七章 小道第二十九章 張巡第八章 瑛娘第四十一章 用計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十六章 謀退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二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十七章 論志第四十六章 下馬威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十九章 內外呼應第二十一章 魏州之戰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七章 所謂妙人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第十六章 春和日麗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十二章 賜婚第三十章 籌糧第十一章 定議第三十二章 李適之罷相第四十七章 威脅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