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

卯時,初秋的清晨,天色微熹,東南方剛剛升起一抹淡淡的霞光,劍川已經是肅殺的一片。

自打月前,浪穹詔殺官自立,劍川便開始了緊鑼密鼓地佈防,浪穹詔在西,鎮南軍在東,兩軍已經對壘了許久。

兩軍之間的距離並不算太遠,相互間甚至可以依稀看到往常的巡邏,一時間雖然沒有打起來,但兩方人都知道,這張戰爭的爆發只是在等一個人,而這個人如今已經出現在了陣前。

靖王李瑁,劍南,甚至是整個西南大地上實際的主宰者,正腰懸承影劍,腰跨照夜玉獅子遙立於陣前。

“劍川倒真是個好地方,俟羅君的腦子雖然差了些,但眼光倒是不差,選了這樣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和本王對陣,此處他若是有十萬大軍,糧草充備,恐怕就算本王盡起西南之兵也難以輕取啊。”劍川下,李瑁看着連綿起伏的山羣和密佈交錯的河流,不禁嘆道。

馬璘附和道:“劍川之地險要,確乃兵家必爭之地。”

李瑁看着眼前的天險,問道:“劍川險阻,浪穹詔少說也有近三萬之兵,南詔土軍兵家不利,昔年皮邏閣是如何攻佔此地的?”

馬璘回道:“皮邏閣對浪穹詔早有野心,經營十數年,買通了浪穹詔在劍川的守將,未費一兵一卒直接進了城。”

“原來如此,不過如今鎮守劍川的已不是尋常將領,而是俟羅君本人,我們想要收買是絕無可能了。”李瑁點頭嘆道。

馬璘想了想道:“其實倒也不是絕無他法,浪穹詔實力不強,他們的百姓和軍士雖然勉強應戰,但大多情緒不高,若是殿下能設法遣人到後方甚至是劍川內散播謠言,相信必能動搖督軍守城的決心。”

浪穹詔的男丁雖然大多應徵入軍,但大多不願和大唐開戰,將近半城都是被俟羅君所逼迫,若是李瑁派人散步謠言,確實能夠動搖軍心。

馬璘的建議確實頗有價值,不過李瑁聽了之後卻搖了搖頭道:“現在還不是本王想要散步謠言的時候,劍川不比石堡,本王也不是哥舒翰之流,自然不會行那‘西屠石堡取紫袍’之事,不過必要的強攻還是要有的,鎮南軍你掛練了兩年,所耗不少,本王正想看看成效。”

“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李瑁之語出自昔年李白譏諷哥舒翰之語,他也是在告訴馬璘,他要鎮南軍強攻並非不愛惜兵力,而是他想讓士卒見見血,看看鎮南軍到底能否獨擋一面。

朝廷的紛爭越發地激烈,安祿山也已經官拜三鎮節度使,若是李瑁不能在安祿山造反前將他扳倒,那李瑁必須做好和河北勁卒硬碰硬的打算,而鎮南軍便是他的資本之一。

李瑁下令,軍令如山,馬璘不需知道李瑁內心的想法,立刻便下去安排了。

隨着李瑁令下,頃刻間鎮南軍這座巨大的戰爭機器開動,五萬大軍按部就班,各行其事,往劍川的山頭的戍堡上攻去。

唐軍驍勇精銳之名天下皆知浪穹詔的士卒根本不敢隨意出戰,只能躲在戍堡內固守,期望唐軍知難而退。

在羣山中最爲高大的戍堡上,吐蕃大相兀論樣郭正躲在堡樓被仔細地看着山下的唐軍,他遠遠地看着唐軍的中軍前端,一個熟悉的身影正策馬而立,而這個身影是他就算化成灰也不會忘記的,那就是李瑁。

吐蕃本是西面強國,雖不比大唐,但仗着高原之利和大唐也能打地有來有回,可自打與李瑁兩次交戰後,李瑁前後坑殺吐蕃逾十萬大軍,吐蕃就此傷筋動骨,二十年內失去了和大唐一較長短的資本。

吐蕃能有今日,多拜此人所賜。

此刻若是眼神能夠殺人,李瑁早已被兀論樣郭隔着老遠殺了不知到多少次了。

“攻!”

“殺!”

一陣陣功成聲和喊殺聲在兀論樣郭耳邊響起,唐軍已經越來越近,兀論樣郭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唐軍的戰力如何,他比俟羅君清楚地很,浪穹詔雖然仗着天險,但究竟能不能守得住,能守到幾時,他心裡也沒有半點把握,

就在他思考着若是浪穹詔大敗,他該如何全身而退時,背後突然響起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着“嘩啦”一聲,一大把青稞被撒在了兀論樣郭的腳下。

“這是什麼?是人吃的糧食嗎?”浪穹詔的詔主俟羅君指着地上的一堆青稞對兀論樣郭道。

俟羅君怒目而視,眼神中充滿了怨恨,顯然是發現了糧食中的問題,專程問罪來了。

兀論樣郭早知如此,淡然地看了地上的青稞一眼彎腰撿起一顆,放到嘴裡仔細地咀嚼了起來。

“這是我從高原上專門運過來的青稞,怎麼就不能吃了?”兀論樣郭咀嚼了片刻,將口中的青稞嚥了下去,這纔對俟羅君道。

這些糧食能不能吃俟羅君清楚地很,但兀論樣郭堂堂吐蕃大相都當着他的面吃了下去,俟羅君又能再說什麼。

俟羅君只能換個話題問道:“方纔之事是我魯莽了,還望大相勿怪。只是如今唐軍進攻甚急,光憑浪穹詔的實力恐怕撐不了多久,不知大相許諾的十萬吐蕃大軍何時能夠就位?”

吐蕃許諾給浪穹詔的十萬大軍本就是一紙空談,完全不可能兌現的事情,兀論樣郭頓了頓才道:“大王放心,只要大王擊退了李瑁的進攻,撐上三日,吐蕃的援軍必至。”

三日?

俟羅君聽到這個時間,眉頭不禁皺了起來,三日對他來說太久了,想要在唐軍如此猛烈的進攻下撐滿三日絕非易事。

可惜俟羅君還不知道,吐蕃從一開始就只是拿他當做對付李瑁的一顆棄子罷了。

秋日正值戰時,吐蕃今年收成又不佳,軍心民心俱都渙散,吐蕃只是想通過鼓動浪穹詔自立吸引劍南軍和李瑁的注意,爲自己贏得喘息的機會罷了。

其實從一開始俟羅君和他的浪穹詔就註定是被拋棄的棋子,註定了失敗的結局,因爲他是不可能等來吐蕃真正的援軍的。

第十九章 決裂第二章 神箭第十一章 盤算第五十一章 壽國公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四十二章 生隙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十章 韋清兒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九章 論戰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十八章 返程第九章 劍舞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三十一章 郭子儀南下第十一章 挑撥第三章 節帥人選第四十六章 安祿山賠罪第十章 阻撓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二十九章 張巡第十二章 危機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二十章 賑災第九章 論戰第四十一章 提詩黃鶴樓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二十四章 涼州第十九章 激將第十八章 襲城第二章 隴右軍報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五章 立儲第二十二章 八姐喬遷第八章 瑛娘第十九章 回京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十一章 責罰第三十八章 吐蕃兵敗第四章 徵前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四十六章 下馬威第三十四章 秘密入宮第二十八章 全據中原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六章 西北平亂第十五章 退封第四十三章 酒宴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三十五章 暗流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五章 離間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三章 暗探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四十一章 祿山拜母第二十章 相州之戰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三十七章 玉環產子第三十二章 孟津渡第三十七章 皇帝駕崩第三十九章 所謂世家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三章 問安第二十一章 寧王病危第十七章 妾名含光第二十四章 逼退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十一章 激將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十三章 贈劍第三十六章 襲關第十六章 定策第二十章 臨朝大封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七章 香花夫人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三十章 請封第七章 所謂妙人第二十三章 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