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酒宴

正午時分,依舊是城南的錦雲樓,不過這一次的規模和人數卻比之前的接風宴要高上許多,CD有頭有臉的人物幾乎盡數到齊。

一來,前線大捷,本就該大肆慶祝;二來,李瑁立了大功,許多原本還在觀望大的官員士紳也都紛紛前來拜會,希望能結個善緣。

不過李瑁身份尊貴,又豈是尋常的官員士紳就能隨便拜會的?那些人大多送上了賀儀,留下了禮單,便各自離去,真正能同李瑁一齊入席的還是那寥寥數人。論起官階,武彥平和馬璘雖是同李瑁一起前來,卻也只能在外室陪坐。

“本王才能淺薄,幸蒙諸位不棄,盡心輔佐,纔有今日之勝,本王在此謝過諸位了。”酒席方開,李瑁便舉起酒樽,對着席間的衆人端了起來。

李瑁端杯,衆人也連忙應和了起來,紛紛起身端杯道:“此戰全賴殿下帷幄,我等不過追附尾驥,殿下言重了。”

說完,一齊仰頭一飲而盡。

“嘖嘖。”

李瑁將杯中美酒飲盡,細細品了品,面露悅色,不由讚道:“本王久居長安,平日裡宮廷美酒也嚐了不少,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還有西域傳入的三勒漿,本王均有涉及,但唯獨這劍南燒春最爲爽口甘冽,每次飲之,滋味無窮。看來我蜀中之地果真是人傑地靈,就連美酒也是這般不同尋常。”

鮮于仲通心思最爲活泛,他見李瑁酒杯已空,忙拿起酒杯給李瑁斟上了酒,笑道:“全賴殿下英武,禦敵於外,劍南之地才得安寧,才能釀出這等好酒。”

聽了鮮于仲通的話,李瑁笑了笑,環顧了一圈席間衆人,拱手道:“一地之安寧豈是本王一人之功?諸位俱是我大唐肱骨,劍南重臣,有諸位在,劍南之地才能這般繁盛,劍南託於衆位之手本王也是放心地很。數日前,本王已經將此次出征的戰報於上報父皇,想來很快就該回復。本王待在劍南的日子恐怕不多了,待本王走後,劍南諸事就託付於諸位了,還勞諸位多多上心。”

李瑁的劍南節度使本就是遙領的職務,若非此次吐蕃大舉入侵,李瑁也不會來到劍南。戰事結束,李瑁自然是要回京的,剩下的常務自然還是要交由劍南衆臣。鮮于仲通和其他人一同笑道:“我等職責所在,不敢當殿下一個‘勞’字。”

鮮于仲通原本身材高大,面容方正,但一到了李瑁面前,臉上便換上了滿滿的恭維,絲毫不見往日的模樣。

席間衆人爲了討好李瑁大多刻意奉承,舉杯換盞,不知不覺間已經酒過兩巡。就在衆人酒興愈酣,準備再飲一輪的時候,原本守在門外的武彥平卻在衆人的注目下快步走了進來。

“殿下,內侍省的黎敬仁來傳皇上的聖旨,已經在大堂等候了。”武彥平走到李瑁的身旁,彎下腰在他的耳邊說道。

“老規矩,先送上茶點錢,本王稍後便至。”李瑁輕輕點了點頭,對武彥平吩咐道。

李瑁口中的茶點錢便是沉甸甸的金子,武彥平跟了李瑁這麼久,當然知道李瑁的意思,應了一聲便下去準備了。

武彥平走後,李瑁迎着衆人疑問的目光站了起來,笑道:“父皇的旨意已經到了大堂,諸位就隨本王同去吧。”

說着,帶着十多位官員當先走了出去。

錦雲樓的大堂中,木案焚香,李瑁帶着劍南諸官拜於堂前。

“父皇恭安,兒臣李瑁率劍南道官員領旨。”

“門下:昔宗周煌煌、威名遠揚;功臣昭昭,分封四方。今有十八皇子壽王瑁,奉旨征伐,大敗吐蕃,收復安戎,揚大唐國威,特授壽王上柱國之銜,封左武衛大將軍,加封地三千戶,照領劍南節度使之職,賞銀萬兩;封劍南節度副使章仇兼瓊刑部尚書,加殿中監,賜金魚袋,賞錦緞一千匹;封馬璘左武衛將軍,加正四品宣威將軍銜,協助壽王治理左武衛軍務;封武彥平秦州都督,加正五品寧遠將軍,掌秦州軍事;有番將翟都局棄暗投明,降我大唐,協壽王火燒軍糧,封歸義侯,食邑三百戶...着壽王李瑁即日押解吐蕃俘虜回京獻捷。制書如右,請奉;制付外施行,謹言。開元二十九年八月十三,制可。”

聖旨讀罷,內侍供奉黎敬仁小心翼翼地將金面玉軸聖旨遞到了李瑁的手中。

“恭喜殿下,賀喜殿下,兩日前陛下得知大捷消息,曾在大殿之上誇耀殿下,盛讚爲皇家麒麟兒。殿下此次還京怕是恩寵更甚了。”黎敬仁知道李隆基對李瑁地的重視,他剛剛得了李瑁地好處,就連說話都帶着一絲諂媚。

黎敬仁在內宮中雖比不上高力士那般尊崇,但也是頗有地位了,李瑁將來少不得有倚仗他的地方,於是客氣地回道:“長安與劍南相隔頗遠,辛苦黎監千里趕來。”

“哪裡哪裡,小的不過天家家奴,殿下言重了。”黎敬仁笑呵呵地恭謙了一番。

皇帝的聖旨讀完,劍南諸官的心裡又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在看向李瑁的眼神都帶了幾分熾熱。

所謂上柱國不過是虛銜,算不得什麼,真正了得的是左武衛大將軍的官職。以一鎮節度的身份兼領府衛大將軍,玄宗一朝李瑁還是獨一個。李瑁聖眷之隆由此可見一斑了。

李瑁讓武彥平收好聖旨,反倒朝章仇兼瓊拱手賀道:“恭喜秋官尚書,從此章仇大人可就是朝中大員了。”

章仇兼瓊原本想着憑藉此次的功勞應該能升個六部侍郎,抑或是九卿之一,可沒想到竟然直接成爲了刑部尚書,位列六部大員之一,這着實是意外之喜。

剛剛升遷的章仇兼瓊還沉浸在升官的喜悅與激動中,被李瑁這麼一賀,這才緩下神來。

章仇兼瓊連忙拜謝道:“下官能有今日之成,全賴殿下提攜。”

李瑁連忙將章仇兼瓊扶起,打笑道:“章仇大人官拜正三品大司寇,主掌天下刑獄,可不能再隨意自稱下官了。”

章仇兼瓊依舊恭敬地回道:“殿下言重了,無論下官官拜何職,都是殿下受殿下提攜的人。”

章仇兼瓊原本不過是個在地方蹉跎的官員,多少次中樞出缺都未曾想到他,這一次他不過是跟隨李瑁立下了一些功績便能官封刑部尚書,任誰都能看出其中的緣由。

恐怕陛下看重壽王,這是在給他培植勢力了。

第二十二章 雪中琴聲第四十八章 安祿山生恨第二十九章 出城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九章 寧王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十二章 誠節出城第二十四章 鬆洲司馬第五章 秦州再會第二十九章 王府參軍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三十七章 皇帝駕崩第三章 問安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二十二章 請降第十三章 贈劍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二十八章 補堤第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十六章 人選第一章 玉環有喜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五章 再遇第八章 李林甫的試探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十二章 史思明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六章 封后第三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第三章 暗探第十四章 贈禮第十九章 蜀商求見第三章 謀算第十七章 論戰第二十五章 初戰第三十八章 世子第三十八章 吐蕃兵敗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八章 起兵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六章 鳳棲梧第十八章 襲城第十章 韋清兒第二章 坦羅斯之敗第三十八章 三策第三章 謀算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一章 玉環有喜第四十一章 祿山拜母第三十章 內鬥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十二章 軍中比武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四十三章 酒宴第二十二章 囑咐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二十六章 終破僵局第十九章 決裂第十七章 論志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六章 封后第十七章 新軍第三十八章 三策第十四章 贈禮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二十五章 兵圍范陽第二章 隴右軍報第九章 高仙芝第八章 有女釆萍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七章 曲江春宴第十章 阻撓第十八章 襲城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三十六章 襲關第二十五章 決戰第十二章 誠節出城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二十八章 全據中原第十五章 官學第三十六章 安慶緒授首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十八章 返程第二十九章 出城